蓝牛羚(
学名:Boselaphus tragocamelus),是
洞角科蓝牛属食草动物,是
亚洲最大的
羚羊之一。体长180-200厘米,体重120-240
千克,站立时肩高120-150厘米,尾长40-45厘米。头部细长,眶前腺较小,无泪窝。后肢比前腿短,身体较向后倾斜。
雄性长角,呈黑色,一般光滑,尖锐且略向前倾斜。蓝牛羚
雌性、未成年个体和年轻的雄性的毛色均为黄褐色,雄性个体的毛色则会在成年时转变为蓝灰色。野生蓝牛羚最长寿命约为12-13年,圈养蓝牛羚最长寿命约为20-21年。
蓝牛羚广泛分布在
印度和
尼泊尔的低地地区,并延伸到
巴基斯坦的边境地区,但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分布较为罕见,其也被引入至
美国和
墨西哥。一般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中低海拔地区生活。蓝牛羚可适应多样的土地类型,在干旱地区、草地平原、山坡、干燥的落叶林和农业地区均可生存,但很少出现在茂密的森林或沙漠中。
蓝牛羚
种群的数量稳定,能很好地适应农业区域的
生态环境。蓝牛羚也是分布地非
印度教居民的食物之一,因为其名字中有“牛”所以在印度教中有较为神圣的地位。人类捕猎以及
栖息地被破坏是蓝牛羚面临的主要威胁。蓝牛羚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命名
蓝牛羚是牛科蓝牛羚属下的唯一物种,在1745年时英国医生詹姆斯·帕森斯(James Parsons)在皇家学会哲学会刊上对一头
雄性的蓝牛羚进行了描述。后由
德国动物学彼得·帕拉斯(Peter Simon Pallas)于1766年首次正式描述并命名。
蓝牛羚的属名Boselaphus来源于拉丁语的牛“bos”以及
希腊语的鹿“elaphos”,种名tragocamelus来源于两个希腊词语的组合,分别是“tragos”与“kamelos”,前者意为雄性山羊,后者意为骆驼。
演化
1992年的一项系统发育研究比较了
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序列,结果显示蓝牛羚族、
牛族和
薮羚族很可能是一个进化支。蓝牛羚族包括蓝牛羚和
四角羚,牛族包括
水牛、牛、
中南大羚等,薮羚族包括
大羚羊属和
薮羚属。
虽然蓝牛羚族如今在非洲没有分布,但化石证据支持其早在
中新世晚期就存在于非洲大陆。研究发现,蓝牛羚与最早的
洞角科动物的关系比与其他牛科动物相比更密切。蓝牛羚族起源于至少890万年前,与现在的四角羚生活在大致相同的地区,可能是现存的所有牛科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种,并且自其起源以来变化最小。
尽管现存的
雌性蓝牛羚没有角,但在历史上,这些雌性
羚羊是长角的。在
印度南部的库尔诺尔洞穴中发现了可追溯到
更新世的蓝牛羚遗迹,还有蓝牛羚在
中石器时代(5000到8000年前)被人类猎杀的证据。
形态特征
蓝牛羚是
亚洲最大的羚羊,体长180-200厘米,体重120-240
千克,站立时肩高120-150厘米,尾长40-45厘米。头部细长,
颅骨的额部和顶部几乎在一个平面上,与枕骨形成一个直角。
雄性长角,角约20-25厘米,呈黑色,一般光滑,尖锐且略向前倾斜。在个体3-4岁以后,角每年可能因生长而新增一个或多个环。蓝牛羚脖子较长较粗,肩隆高。腿长而细,身形健壮,后肢比前腿短,身体较向后倾斜。蓝牛羚眶前腺较小,无泪窝。存在趾间腺,但没有腹股沟淋巴结。
蓝牛羚的雄性和
雌性个体颜色有较大差异。雌性、未成年个体的毛色均为黄褐色,雄性个体的毛色则会在成年时转变为蓝灰色。蓝牛羚脸颊和嘴唇边缘有白斑,喉部有较宽的一圈白色“围兜”。
雄性在白色“围裙”下有明显的粗糙的
胡须,长约13厘米。耳内以白色为底,嵌有黑斑。胸部有一条白色条纹,一直延伸至腹部,再延伸到两后腿之间,最后在以深色毛发为轮廓的尾部形成狭窄的白斑。成年蓝牛羚的毛发薄而油,但雄性胸部和颈部的皮肤很厚。蓝牛羚两性个体在后颈和背部有直立的鬃毛。成年雄性的鬃毛与
雌性和未成年个体相比更深、更突出。
蓝牛羚的齿式为0 / 3,0 / 1,3 / 3,3 / 3 ,该齿式代表着蓝牛羚一侧的牙齿类型和数量,即上颌
门齿数为0,下颌门牙数为3;上颌犬牙数为0,下颌犬牙数为1;上颌
前臼齿数为3,下颌前臼齿数为3;上颌后
臼齿数为3,下颌后臼齿数为3。可根据牙齿的磨损情况判断个体的年龄。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蓝牛羚广泛分布在
印度和
尼泊尔的低地地区,并延伸到
巴基斯坦的边境地区,但在巴基斯坦的分布较为罕见。曾经在
孟加拉国有分布但已经灭绝。该物种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之前作为动物园动物被引入到
美国,并在1930年左右被释放到
得克萨斯州,故在德克萨斯州肯尼迪县和威利西县的
大牧场上有分布。蓝牛羚也曾被引入到
墨西哥。
栖息环境
蓝牛羚可适应多样的土地类型,在干旱地区、草地平原、山坡、干燥的落叶开放林和农业地区均可生存。尤其喜欢有分散矮树的
丘陵地形以及有灌木点缀的开阔草地平原。但这一物种很少出现在茂密的森林或沙漠中。蓝牛羚一般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中低海拔地区生活。在
印度,蓝牛羚栖息在
迈索尔以南的
喜马拉雅山脉的
山麓。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南部,蓝牛羚选择栖息在
灌木丛地,并避开茂密的林地、频繁改良的牧场、稀疏的橡树林以及沿海草原。
生活习性
觅食习性
蓝牛羚是食草动物,既可以吃较高的植物也可以选择生长于地面的较低的植物为食。食物来源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草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在
亚洲,旱季时,它们主要以
木本植物为食。而在
得克萨斯州,蓝牛羚以豆科灌木、
栎属、
巴豆、
茄属植物和各种
草本植物为食。蓝牛羚也会以花、种子、水果、树叶和植物茎尖等为食。
节律行为
蓝牛羚是日行动物,多在清晨和傍晚活动觅食。若在农业区,也可观察到蓝牛羚在晚上活动。蓝牛羚没有迁徙的习性,但在干旱或者缺少食物的情况下也可以远距离移动。
交流与感知
蓝牛羚是群居动物,但群体较小,通常有10头个体组成,一些较大的
群组可达20-70头个体。通常不发声,但在预警时会发出吼叫。蓝牛羚有着良好的视力和听力,但嗅觉较差。
生长繁殖
蓝牛羚一年四季都有繁殖行为,但
交配的高峰期是12月至3月。除繁殖期外,
雄性个体和
雌性个体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分开的。繁殖群体由一头占主导地位的成熟雄性个体和一至多头雌性个体组成。在发情期,雄性个体会建立领地,便于其与这个领地中的雌性群落交配。雄性之间会互相竞争,彼此摆出有攻击性的姿势,展示胸部和喉部的白色“围兜”,用脖颈打斗,以展现自身优势。很少会用角相互攻击,因为一旦用角攻击极易导致对方大腿和侧腹部受伤。雌性个体间也会表现出性内争斗行为,包括用脖颈打斗,头部撞击其他雌性的肩膀或侧腹部,以及用伸展的的耳朵和脖子进行威胁。
蓝牛羚
妊娠期约为8个月,随着
分娩的临近,怀孕的
雌性会变得独立,并将新生幼崽隐藏约一个月,不让其他同类发现。蓝牛羚一胎一般产1-2只幼崽,经常能孕育双胞胎,在
得克萨斯州南部,50%的新生幼崽是双胞胎,三胞胎偶尔也会出现。雌性在分娩后约一年可以再次繁殖。
蓝牛羚幼崽一般在10个月左右时断奶,每次哺乳时间平均约7分钟。幼崽在第四周表现出对草料的兴趣。蓝牛羚个体约在18个月时达到
性成熟,雌性可以在18个月大的时候怀孕,但很少有雌性在3岁之前
交配。
雄性在4岁之前不能很好地与更成熟的雄性竞争。一般来说,4-5岁的雄性是最活跃的繁殖个体。
野生蓝牛羚最长寿命约为12-13年,圈养蓝牛羚最长寿命约为20-21年。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2001-2011年间的调查显示,蓝牛羚
种群的数量稳定,能很好地适应农业区域的
生态环境。据调查,2001年,蓝牛羚在
印度的种群数量超过100,000且分布范围很广。蓝牛羚分布受栖息环境、捕食者、保护程度以及与牲畜竞争的影响,在印度每平方千米分布有0.2-11.4个个体,没有种群数量减少的相关报道。据2011年的调查,在美国,大约有37,000只野生的蓝牛羚分布在
得克萨斯州的牧场上,而德克萨斯州和
墨西哥边境的蓝牛羚种群数量约有30,000。
致危因素
人类捕猎以及
栖息地被破坏是蓝牛羚面临的主要威胁。在印度的一些农业区,蓝牛羚会破坏作物,所以虽然此物种在印度受法律保护,但当作物被严重破坏时,法律也允许捕杀蓝牛羚。
保护级别
蓝牛羚于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主要价值
蓝牛羚因为其名字中有“牛”所以在
印度教中有较为神圣的地位。此外,对蓝牛羚的记载和描绘也出现在
中原地区古代文献、
印度本土文献以及西方文献中,不同国家对于蓝牛羚的描绘不同,如印度本土文献对于蓝牛羚的描绘比较写实且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而中国《异域图志》中所画蓝牛羚则存在错误,源于
固化的想象。但这些文献记载彼此之间也有联系,如印度文献中蓝牛羚的画像有类似于中国工笔画的笔法与审美意趣,反映出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彼此影响以及世界文化逐步联通的过程,这体现出了蓝牛羚这个物种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