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车(学名:Mola mola),是
翻车鲀科翻车鲀属的鱼类,别名翻车鱼、蛰等。翻车鲀是环球分布于世界各大洋。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海、
南海,偶见于
黄海、
渤海。其属于大洋暖水性大型鱼类,主要分布于
热带海洋,有时随暖流可达
温带或
寒带海域。截至2023年,翻车鲀以其强大的繁殖力被认为是鱼类怀卵量最高记录保持者。
翻车鲀体侧扁,侧面观近圆形,最大体长可达3.0-5.5 米,体重可达1400-3500
千克。雌雄个体异型,通常
雌性较
雄性更大。其头部稍短小,眼很小,
吻部钝圆,口很小,唇厚。
胸鳍短;无腹鳍;臀鳍与背鳍相对、形状相同;无真正的
尾鳍;舵鳍边缘波曲形。
截至2011年,翻车鲀
种群规模虽尚未量化,但其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2011年,翻车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保护等级为易危(VU)。在中医药中,认为翻车鲀的肝脏熬油可用药。其次,翻车鲀具有仿生价值,科学家们设计了仿生翻车鲀的机械结构,以适应海洋探测时水下复杂多变的地形环境。再者,翻车鲀具有食用价值,但食之可能中毒。另外,翻车鲀以其外形稀奇可爱具有观赏价值。
命名与分类
翻车鲀于1758年被
瑞典动物学家
卡尔?冯?林奈(Linnaeus)命名为“Mola mola”,其学名中的“mola”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磨盘,而磨盘是一种用来磨碎谷物的大型圆形石头,其名字来源于它圆盘状的形状;而“Ocean sunfish”来源于它们喜欢侧卧在海面上,似乎在晒太阳;而其中文名“翻车鲀”中的“翻车”是由于中国民间以为翻车鲀靠轴状的双鳍翻滚前进。由于其好似无尾,只有一个大圆头,所以其也俗称“头鱼”。此外,有一些国家的人们叫它“
月亮鱼”,因为其身体表面常附着一些会发光的动物,加上其体型较圆,夜幕降临时,其看起来好像是月亮投射在海面的倒影。
翻车鲀起源于
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时期。关于包括翻车鲀在内的
鲀形目鱼类的分类描述最早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当时他划分了翻车鲀这一类群,之后至1758年,
卡尔?冯?林奈重新划分了包括翻车鲀在内的
鲀类并命名了翻车鲀。由于研究人员发现翻车鲀种内遗传距离最大值大于种内差异阈值(2%),故其认为该物种可能种内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并可能存在隐存种。
形态特征
体型及体色
翻车鲀身体侧扁,侧面观近圆形。翻车鲀最大体长可达3.0-5.5 米,体长为体高1.6~1.7倍,为头长3.6~3.8倍;头长为吻长2.0~2.3倍,为眼径7.1~8.2倍。体重可达1400-3500
千克。翻车鲀为雌雄异型,通常
雌性较
雄性更大。身体背面和各鳍灰褐色,两侧呈银灰色,腹部银白色,有研究表明,翻车鲀在休息时,其体色会变深,而当其活动时,其体色会变浅;其体表无鳞,皮肤较厚,粗糙,有刺状或粒状突起,革状,具有弹性,无侧线。
头部
头部稍短小,极侧扁,近半圆形。头高为头长1.8~2.0倍。眼很小,稍高,眼间隔圆凸,头长为眼间隔1.9~2.1倍,眼间隔宽为眼径3.5~3.9倍。鼻孔每侧2个,很小,位于眼的正前方,距眼较距吻端为近。
吻部钝圆,吻端稍突出。口很小,前位。唇厚。上、下颌齿分别愈合成1个喙状齿板,中央无缝。各鳃盖骨均埋于皮下。鳃孔小,上侧位,位于
胸鳍基底前方。
躯干
背鳍16-18;臀鳍14-17;胸鳍12-13。其有1个背鳍,高而尖,略呈尖刀状。胸鳍短,侧中位,近圆形,后缘弧形。无腹鳍,无腰带骨。臀鳍与背鳍相对、形状相同,体长为臀鳍高2.5~2.8倍,臀鳍高为头长1.3~1.5倍,体长为背鳍高2.6~2.7倍,背鳍高为头长1.4~1.5倍。无尾柄。背鳍与臀鳍后部
鳍条后延,在体后端相连,形成类似
尾鳍的舵鳍,无真正的尾鳍。舵鳍边缘波曲形,具12~16鳍条,中部8~9鳍条后端具小骨板。翻车鲀肠很长,但
卵巢仅1个。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翻车鲀是环球分布于世界各大洋。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海、
南海,偶见于
黄海、
渤海。
栖息环境
翻车鲀属于大洋暖水性大型鱼类,主要分布于
热带海洋,有时随暖流可达
温带或
寒带海域。该物种可以栖息于水深30-1515米之间,常出现在30-70米之间。成年的翻车鲀通常会出现在靠近深水的斜坡上,可能用于避难或寻找干净的小鱼。
生活习性
活动特点
翻车鲀为漂浮性鱼类,多半随着洋流以每小时3千米多的速度漂流,大个体鱼行动迟缓,常漂浮或侧卧于水面,也能潜入百余米深水中;小个体鱼较活泼,常跃出水面。该物种擅长游泳,能独立于水流进行高度定向运动和
水平运动,它们通常使用其肛鳍和背鳍作为翼部。它们通常会在水里上下游动,并定期返回水面附近,它们偶尔也会跳出水面,这可能是为了摆脱
寄生昆虫。由于它们会有横躺在海面上像在晒太阳的行为,故常被误以为是中表层习性的鱼类。
觅食行为
由于成年翻车鲀的
栖息地通常位于中上层水中,所以它们通常摄食小型的位于中上层的海洋生物,主要以
浮游动物为食,偶也食小鱼、
甲壳亚门、
软体动物门、
水母、海藻等。成年翻车鲀通常是通过垂直游动来找寻其猎物。
节律行为
翻车鲀通常会与春季和夏季迁徙到更高的纬度,而冬季则其会相对靠近赤道,以适应其猎物——浮游生物的迁徙行为。
翻车鲀通常在白天在海面上晒太阳或侧身游泳,其白天水平移动速度约为每天25.7米,其也可能在白天进行在温跃层下反复进行潜水行为,即在水面和水下790米之间移动,以
捕食垂直迁移的浮游生物和调节体温。
社群行为
翻车鲀会单独或成对游泳,有时十余尾成群。
防御行为
翻车鲀通常会被鲨鱼(Selachimorpha)和加利福尼亚海狮(Zalophus californianus)捕食,尤其是加利福尼亚海狮常摄食其幼鱼,而其防御行为通常是通过潜到温跃层下面,或者快速的游泳以躲避捕食者。且翻车鲀的皮肤下有5-7.5厘米的
软骨,这对于鱼叉手想要用鱼叉刺穿翻车鲀的皮肤而言是十分困难的,通常需要尝试几十次才可能穿破,但翻车鲀在被鱼叉刺穿时,并未表现出躲避行为,而是发出叹息、呻吟或咕噜的声音。
生长繁殖
发情求偶
翻车鲀多为季节性繁殖,例如其在日本,翻车鲀产卵期通常在8-10月之间;通常认为翻车鲀是成对求偶的。
产卵阶段
翻车鲀可能会进行多次产卵。虽证据极少,但通常认为北大西洋、南太西洋、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以及
印度洋为其产卵区。它们为体外
受精卵,怀卵量很大,能多达三亿粒,这些卵均较小,平均直径仅为0.13厘米,它们通常分散在水中,这使得其生存机会较小,一旦受精,就会孵化出带有尾巴的幼鱼,且体被瘤状棘突。
生长发育
翻车鲀为
变态发育,其幼鱼营深水生活,其瘤状棘突会随年龄增长而渐消失,身体也会从圆形逐渐变为卵圆形,且其视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好。翻车鲀的生长速度快得惊人,其可以以大约每天1公斤的速度生长,这主要与一些和生长激素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在翻车鲀身体中发生快速进化有关。其性成熟时间可能在5-7岁之间,其平均寿命在20-23岁之间。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翻车鲀在不同分布地
种群现状不同:在
大西洋西北部近海水域,该物种多见于春、夏季,夏季丰度为18000;在
爱尔兰和
凯尔特海,该物种密度为每100平方千米有0.98条。翻车鲀种群规模虽尚未量化,但据各地捕捞翻车鲀数量预计从2011年至未来的24到30年期间全球将至少下降30%,故其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致危因素
翻车鲀的致危因素主要是受人类的过度捕捞活动影响,导致其种群数量下降,例如
太平洋西部和南部的渔民常会捕捞翻车鲀。再者,翻车鲀还受到漂浮垃圾的威胁,特别是类似于其食物——
水母的
塑料袋,它们会将其吃进胃中。最后,翻车鲀还可能跟被人类的船只撞死,例如1908年9月18日,“菲奥娜”号轮船就曾撞死过一只翻车鲀。
保护级别
2011年,翻车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保护等级为易危(VU)。
保护措施
关于翻车鲀的保护措施主要是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以保护翻车鲀不受威胁,例如2007年
摩洛哥政府通过了一项法律,其要求逐步停止使用流网捕捞翻车鲀。
主要价值
首先,在中医药中,认为翻车鲀的肝脏熬油可用药。其可四季捕捞,需捕后剖取肝脏,95℃条件下熬油装瓶备用;味微甘,腥臭,性清凉,消肿,润肤;涂患处可治挫伤、伤口久未愈合、冻疮。
其次,翻车鲀具有仿生价值,由于其具有较好的水下游动性能,即其用背鳍和臀鳍划水并能控制方向,且可在水下做出侧翻或翻筋斗等动作,这些仿生特征使科学家们设计了仿生翻车鲀的机械结构,以适应海洋探测时水下复杂多变的地形环境。
再者,翻车鲀在底拖网时偶有捕获,可供食用,例如在中国台湾省其为渔民和餐饮业者增加了收益;但由于其食物链中可能包含四齿鲀及刺河豚,故导致其肝脏和卵巢可能有毒,食之可能中毒。
最后,翻车鲀以其外形稀奇可爱具有观赏价值。1986年8月,
加利福尼亚州的
蒙特雷湾水族馆中就圈养并展出了一只翻车鲀;2007年,中国台湾省提出建造一个翻车鲀专属的海洋生态馆或是直接与花莲海洋馆合作设一个翻车鲀的观赏专区,供参观者更加详细地了解这一海洋鱼类。
相关文化
曾经
吉尼斯世界纪录把翻车鲀(Mola mola)列为硬骨鱼类中最重的鱼,但于2017年,
日本鱼类专家泽井(Sawai)团队鉴定了世界上最大的硬骨鱼,并根据其头部隆起、下颚膨大和圆形爪片的特征澄清其生物学命名,这个重达2300
千克的庞然大物是隆头翻车鲀(Mola alexandrini),并非更为人熟知的翻车鲀(Mola mola)。截至2023年,翻车鲀以其强大的繁殖力被认为是鱼类怀卵量最高记录保持者。
种间关系
捕食与被捕食关系
由于翻车鲀能摄食
水母,且由于翻车鲀体型巨大而一只水母能提供的能量较低,所以翻车鲀一次会摄食大量水母,故其被认为能够控制水母
种群的数量。而翻车鲀的天敌主要为
虎鲸、
海狮和
噬人鲨等。
寄生关系
鹅颈藤壶(Lepas anatifera)会寄生于翻车鲀食道前端,这对于鹅颈藤壶是有利的,翻车鲀会使其定期摄取食物以及保护它们免受水动力危害和捕食者的伤害等,但对于翻车鲀而言,由于鹅颈藤壶可能会阻塞其食道,因此不清楚鹅颈藤壶对于翻车鲀是中性的、有利的还是不利的(即会引起摄食问题)。
物种对比
截至2017年,翻车鲀属 (Mola)被认为分为三个种:翻车鲀(Mola mola)、隆头翻车鲀(Mola alexandrini)及隐翻车鲀(Mola tecta),其中隐翻车鲀(Mola tecta)被命名时间最晚,于2017年7月才被正式命名,其拉丁学名有“隐秘”之意;三者外形相似,但也各有其独特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