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
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
浮世绘(日语:うきよえ),罗马文(ukiyo-e)。它是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属于日本的风俗画,版画。浮世绘的绘画内容,大多描述的是民间风俗、平民生活百态,能从画中看见当时市民风俗的各种写照。
16世纪,随着城市文化的兴起,市民贫富悬殊巨大,当时的农民阶层产生了一种乐观、享受的市民文化,让浮世绘应时而生。17世纪,安土桃山时代出现了早期浮世绘——风俗画。18世纪江户城封建社会的完成,浮世绘趋于成熟。19世纪民族多样性世界观的形成,作为样式的浮世绘进入黄金时代,并发展出风景花鸟画。而到了20世纪浮世绘衰退,新版画兴起。浮世绘有丰富多变的题材,像是“美人画”-以美丽女子作为题材,“役者绘”-以歌舞伎演员作为题材,“风景画”-以江户风景为题材,“花鸟画”-以花、鸟、鱼作为题材,“春画”-以性爱相关为题材等等。
19世纪中期,由于清代长期的闭关锁国,西方国家只能从日本进口生丝、茶叶、瓷器等物品,而在陶瓷、茶叶的包装上就印有浮世绘的图案,浮世绘就以这种形式大量流传到欧洲,从而被西方的画家们遇见,对西方的艺术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历史沿革
起源
浮世绘产生于江户(今东京)时代(1603-1867)年,这个时间大概在中国明朝末期到清朝末期是同一个阶段,属于日本最后一个武家统治的封建朝代。
随着城市文化的兴起,商人阶层掌握了大量的财富,贫富悬殊巨大,当时的农民阶层(农民也称为町人),产生了一种市民文化,这种文化表达了日本市民的情趣和审美,也展现了他们精神与物质追求的狂热化,由于他们在政治上没有出路,索性将内心的压抑、反叛转向娱乐生活。在这样的精神背景下,浮世绘应时而生。
16世纪初开始直到17世纪中期,绘画出现了不同样式,在沿袭相同的画式结构下,画师将中国画的散点透视、“三远法”等与日本绘卷的斜线俯瞰透视手法融为一体,详细描绘平安京市区的景象以及民生百态。而在宽永十七年岩佐又兵卫所创作的《官女观菊图》中,其通过丰颊长额的女性形象,人物表现和浓厚的生活气息都与后来的浮世绘一脉相承,是日本绘画中出现早期浮世绘倾向之作。
菱川师宣是浮世绘的创始人,菱川师宣在1672年(宽文十二年)第一次出版的《武家百人一首》是浮世绘画师历史性地登上社会舞台的代表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浮世绘需求骤增,为了满足大众的阅读需求,菱川师宣摆脱了画面对文字的依赖,将画面从册装图书的形式中彻底独立出来,创造了单幅版画,日语称为“一枚拓”,这是浮世绘的基本样式。而菱川师宣的浮世绘基本上都是多幅系列,这种形式也为后来的浮世绘画师们所沿袭。
发展
17世纪,安土桃山时代是日本美术走向本土化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以人文主义、平民史观的勃兴为主题的早期浮世绘——风俗画,这是由近代以来新兴的市民社会孕育出的新画种,以京都为中心展开。随着经济活动催生了的工商业的市民阶层,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在平民阶层广泛滋生,在这样的精神背景下,风俗画应运而生。其中《洛中洛外图屏风》是近世初期风俗画的代表,为后来浮世绘的出现拉开了序幕。明历大火(1657年3月2日)至宝历年间(1751年~1763年)这一时期的浮世绘主要是以手绘及墨色单色木版画印刷(称为墨折)为主。锦绘、写实美人画就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
江户时代初期,风俗画没有明显的流派特征,描绘江户景观的《江户名所游乐图屏风》之类的作品开始出现,包括在人物画《官女观菊图》中所展现的女性形象,以及许多绘卷表现风格特点,都与后来的浮世绘一脉相承。因此日本绘画中出现早期浮世绘倾向。文化四年(1807年)至安政五年(1858年),在这一时期,浮世绘风格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情色风格凸显,在美人画的主流下出现了“名所绘”和“役者绘”等让人耳目一新的新锦绘。
18世纪江户封建社会的完成,浮世绘趋于成熟,作为大和绘样式传承的浮世绘表现出平民世界观的“浮世”思想。19世纪民族多样性世界观的形成,大众文化进一步勃兴,作为样式的浮世绘进入黄金时代,并发展出风景花鸟画。而到了20世纪浮世绘衰退,新版画兴起。
艺术特点
浮世绘技法
浮世绘起初以水墨线条的画法为主,后逐渐发展成以毛笔为主的画法。由于所用的颜色越来越多,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印刷技术,即将一种图形刻在一块木板上,再涂上一种颜色,再将其反复印出。从一开始的单一色彩,到后来印刷工艺的发展,逐步发展到多色并用,使浮世绘的画技趋于完美。
将浮世绘的版画概括为“绘本”与“一枚绘”两类。浮世绘木刻技法并不追求木刻的刀的味道,而是注重木纹的表现,并且将线条的流畅置于最重要的位置,往往需要画、刻、印三者的配合,才能让作品达到完美的境界。他们所创造的木纹法、光泽法、云母粉法、无色印刷法等,这些都是在追求线条与色调达到高度协调这一目标上所得出的一种作画经验,从而摆脱了以往一直使用毛笔的束缚。
浮世绘风格特点
浮世绘的特点在于描绘当时民间百态,年轻貌美的女子、歌舞伎演员、花、鸟、虫、鱼、风景等等,都是浮世绘中常见的元素。浮世绘在上色颜料部分的选择也是鲜艳又缤纷,装饰效果强烈。绘画风格充满东方文化感,可以在画中看到日本特有的人物、风景、故事等众多类型的浮世绘,生动记录了江户时代普通人的风俗、喜好、趣味和思想。浮世绘在诞生最初借鉴了中国古代木刻版画的手法,尤其深受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影响。同时随着阴影法、透视法等西方绘画技法逐渐融入日本,因此桃花坞木版年画里传递着大量的西方透视法。为了表现空间感,浮世绘画师发明了独特的俯瞰透视。浮世绘的线条表达与油画截然不同,细腻又凝练,再加上色彩的明艳简洁,是其在当下依然具有生命力与艺术价值的原因所在。
浮世绘题材与分类
人物画
美人画
浮世绘美人画中最重要的题材是年轻美丽的歌舞伎绘。室町末期至桃山时代,及时行乐的思想传播,以及由于新兴的“町人”阶层不断壮大,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商贾也不断向这里汇集,造成了江户城男子人数的急剧增加,造成了男、女比例失衡,从而造成了妓女的大量出现。这就是浮世绘中的美女形象的基本原型。浮世绘美女画大多都是对华美服装的描述,而任何一副美女画所占的面积都超过了和服的样式与花纹。江户时期,被称作“图案与纹样的时代”,[衣饰之乐]已从贵族阶层的专属,变成了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绚烂的颜色搭配,繁复的花草花纹,让一身和服仿佛凝结了一方美丽的天地。浮世绘对当时的潮流作了详尽而详尽的描绘,显示出新市民阶级的朝气。
役者绘
“役者绘”是一种主要的浮世绘类型,也就是歌妓的人物画像。其主要内容是歌舞伎演员,表演舞台,以及各种大小的道具,以及欣赏歌舞伎的观众。伴随着歌舞伎艺术的发展,用来刻画表演者形象的“役者绘”浮世画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它的绘画作品在世界上的数量可以和《美人》相提并论。“役者绘”是一种多人或多人的绘画,既可以是舞台上的,也可以是现实中的,菱川师宣是早期的代表,后来又被鸟居清元、胜川春章等人所继承,东洲斋的“大首绘”更是其中的佼佼者,1774年至1775年10个月间,共出版了134幅役者绘,一度引起了画界的轰动。
相扑绘
镰仓时代至战国时代,相扑作为武士的训练方式之一,到了江户时代,相扑开始变成职业运动,且逐渐与歌舞伎并列为最受欢迎的庶民娱乐。相扑绘是以相扑为题材,以及捕捉力士各自体型与面部特征的绘画的锦绘。
武士绘
江户时代作为日本史上最后由武士阶层掌握政权的时期,当时最高统治者幕府将军就是武士的最高级别,因此武士的英雄形象也成为人民的向往。因此武士绘是以武士、武者为主的画作。
死绘
人去世时,作为一种讣告和祈祷冥福的方式悼念的画作。
风景花鸟画
浮绘
浮绘多以室内空间为主题。它的产生是由于江户幕府政权1720年(享保五年)放开了对西方文化的输入,并逐渐解除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封锁。日本画家重视并借鉴了西画中的高光阴影技巧、立体空间感、聚焦透视的方法等。江户城晚期,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已从西方绘画中吸取了透视性、明暗性等技巧,传至日本。当时德川吉宗身为幕府将军,主要是由于他本人的偏爱,同时又考虑到了社会的发展需要,政策上,使得一些与基督教毫不相干的西洋著作能够流入日本。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日本油画在画面上表现出了与日本传统油画截然不同的写实风格,并开创了“浮绘”的先河。
名所绘
根据文献记载,仅1830年(天保元年)一年,就有五百万人到伊势神庙去朝圣。在这些名义上的旅行中,最常见的是拜见神社、登上富士山,同时也是一种令人惊喜的旅行,其中不乏一些令人惊喜的东西。各种类型的“名所绘”,由于其本身的指导性,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浮世绘山水画题材,并引起了公众的注意与兴趣,大体可划分为“江户城名所绘”,“各国名所绘”,“街道绘”等主题。
花鸟画
与美人画、歌舞伎画、山水画相比,它所占比例虽小,但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艺术门类。之后,也就是《浮世绘》把日本特有的植物和动物的观察和表现方法,带入欧洲,并在“新艺术运动”的大潮中,融合了东方的美学趣味。
春画
浮世绘春画因其语言的夸张和幽默的特点,又被称作“笑绘”,也就是展现了江户人独特的乐观的个性。春画也是一种表演,它对自然现象的超脱,并不是单纯地追求肉欲,它的淫秽都被喜剧化了,这就是日本春画与中国春画的本质区别。其实,从日本美术的总体状况来看,日本人在造型上是非常擅长表现“笑”的。“笑”这个词,不管是直接的描述,还是以比喻的方式引发,都存在于各个时代、各个形态的艺术之中。“笑”在许多方面都有体现,从绳纹时代的土偶到坟墓时代的轮,从狩野派绘画到江户时期的佛像。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日本人的乐观精神和日本艺术的“游戏性”密切相关。
代表人物及作品
*以上数据来源
艺术意义
浮世绘是日本美术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的过渡,它体现了江户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也体现了普通民众的性情和情趣。它的实质是对普通人生活欲望与自我意识的表达,是一种以现实生活为主题,以普世人性为写照的艺术。江户民众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与鉴赏需要,而在幕府的严格统治下,浮世绘则以其特有的方式表达出民众的精神诉求,成为当时民众文化的一种特殊选择。他们用他们的创作来展示媒介的本质,并把版画的功用发挥到最大,这使得“浮世绘”成了当代学者追寻日本江户时期社会和文化状况的一个生动的依据。
艺术影响
自从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放开政策,西方文化的渗透,浮世绘开始衰败。日本人崇尚自然,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欧洲的艺术总是把人类的魅力和伟大的人性以及值得称赞的英雄精神结合在一起。在19世纪末期,当西方绘画技术发展到鼎盛时期,欧洲的艺术家偶然地在包装上看到了日本的浮世绘。线条的丰富,色彩的简洁,图案的丰富,想象的丰富,这些都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对于一向注重宗教主题,注重现实生活的西洋人而言,这样的技巧简直是匪夷所思。浮世绘极大地影响了19世纪后期的画家,如文森特·梵高爱德华·马奈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如马奈作为印象派之父受到浮世绘影响后,马奈开始放弃传统的透视法,用平面色彩代替精细的光影效果。而梵高在浮世绘影响下开始将日本版画的平面性和自己旋涡状的笔触以及黑色的轮廓线结合起来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画作当中。浮世绘的表现方式正符合十九世纪末欧洲大陆画家的心态,因为海洋贸易的迅猛发展,欧洲资本的快速积聚,使许多欧洲人从“浮世”的华丽情怀,变成了“忧世”情怀。在欧洲,特别是在巴黎,人们对于日本艺术的狂热,与当时被称为“极端”的先锋派的兴起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和被学术画家所推崇的、基本上保持着外来风格的东方主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重要展览
参考资料
浮世绘对西方艺术的影响.艺术市场.2023-07-09
浮世绘.微信读书.2023-07-09
浮世绘.微信读书.2023-08-28
什么是浮世绘?.web-japan.2023-07-09
浮世绘与甲午战争.澎湃新闻.2023-08-28
相扑的锦绘与江户文化.江户东京移动博物馆.2023-08-28
浮世絵基础知识 2.浮世绘名品展.2023-08-28
公共文化.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深圳市文物局.2023-07-09
浮世之绘,奏响“江户绮想曲.世界新闻网.2023-07-0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起源
发展
艺术特点
浮世绘技法
浮世绘风格特点
浮世绘题材与分类
人物画
美人画
役者绘
相扑绘
武士绘
死绘
风景花鸟画
浮绘
名所绘
花鸟画
春画
代表人物及作品
艺术意义
艺术影响
重要展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