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简称海南师大),英文译名Hainan Normal University(缩写HAINNU)。位于海南省海口市,
海南省人民政府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海南省重点大学。学校前身为1705年创建的琼台书院,1949年国立海南师范学院创建,1999年与海南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新的海南师范学院;2007年更名为海南师范大学。200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截至2024年3月,海南师范大学有龙昆南、桂林洋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100亩。学校共有全日制学生23000人(其中本科生约21000人,研究生约2500人)。现有教职工2163人,其中专任教师及科研人员1404人。设有25个学院,67个本科专业,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备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海南师范大学位列
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24名。
历史沿革
琼台书院
海南师范大学前身是”琼台书院。
1705年初,
康熙帝钦命广东分巡雷琼兵备道焦映汉到琼崖任职。焦映汉是当时著名学者,进士出身,注重教化,其决定筹建一所书院,重摄琼州学风,并于当年建立了“琼台书院”。
十九世纪末,光绪皇帝接受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所倡导的维新变法,主张废除科举,兴办学堂,提倡西学。1902年经琼州知府刘尚伦提议,“琼台书院"改为“琼州府中学堂”。
琼崖中学堂
1906年,琼州府中学堂更名为”琼崖中学堂”。校园也进行了重建,仅保留了原来的奎星楼。1914年春,奉广东省的命令更名为”琼崖中学校”。1920年秋,琼崖中学改称“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简称六师),为了解决各县学生升学的困难,设中学班,招收中学生。
1935年奉省教育厅的命令,更名为广东省立琼崖师范学校,设置和教学没有多少变动。抗日战争爆发后,1939年2月日军在海口登陆,海南沦陷,学校被迫停办。1939年11月,经省教育厅同意成立了“琼崖联合中学”,招收琼籍难民子弟入学。1943 年7月,琼崖联合中学迁往化县,改称“琼崖中学”。1946年1月,经省府会议决定:设在化县的琼崖中学,搬回
琼东县嘉积镇省立十三中原址;设在
信宜市的琼崖中学粤北分校迁至原琼崖师范学校的原址,并以“琼崖师范学校”之名复学。
国立海南师范学院
1949年,时任广东省海南特区行政长官兼警备司令陈济棠委任符致逵为琼崖师范学校校长。1949 年秋,符致逵在琼崖师范学校创办了“国立海南师范学院”,与琼崖师范学校合署办学,共享教学资源,学校开设文史、数理、图音、教育等专业。海南解放后,1950年5月,海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处接管海南师范学院和琼崖师范学校。
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海南师范学院本科二至四年级学生和部分教师转入华南师范学院和其他院校,部分教师和一年级学生留下,在原址成立“海南师范专科学校”并开始招生,学制为两年。1953年高等学校院系再次调整,海南师范专科学校合并于华南师范学院和华中师范学院(今
华中师范大学〉。
1958年9月,海南区党委复办海南师范专科学校。1962年,全国院校进行调整,海南师范专科学校部分专业进行调整,政史、生物、化学、俄语停止捂生。1963年底开始学校仅开设中文、数理、英语三个专业,学制改为三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停办。1976年至1983年,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逐渐恢复并发展。1979年学校党委向当时的海南区党委提议创办“
海南大学”。
1983年在海南师范专科学校和海南医学专科学校等校基础上成立海南大学,学校改为海南大学师范部,重新招收本科学生。
海南师范学院
1986年11月8日,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将海南大学师范部独立出来,成立“海南师范学院”,由
广东省人民政府领导管理。11月8日被定为学校的校庆日。1996年,根据国家教委文件精神,学校组织对师范本科教学工作进行评估,最终评估整体合格。
1999年与海南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新的海南师范学院,次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为合格。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
200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海南师范大学,并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第二年海南省政府将学校列为省重点大学。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次年海南师范大学科技园成功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15年被列为教育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018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试点单位,次年学校成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并获批设立中国语言文学和生态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2022年12月,足球学院正式成立,是海南省首个高校足球学院。2023年7月5日,海南师范大学妇女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在龙昆南校区召开。2024年1月13日,海南师范大学自贸港国际传播研究院举行揭牌仪式。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海南师范大学设学院、研究院(所、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二级机构,负责开展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有关事务。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25个学院,67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海南师范大学共有教职工2163人,其中专任教师及科研人员1404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88人,包含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海南省杰出人才4人,领军人才48人,拔尖人才216人,其他类高层次人才445人。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院士创新平台21个。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以多种引才方式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人才,仅2020年,学校已经面向全球引进332名高层次人才,计划数占海南省当年全球引才计划总量的1.1%。在全职人才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2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1名。柔性引进院士11名(含外籍院士9名),教育部长江学者5名,二级教授30名,海(境)外人才24名(含意向),已入编落户外籍人才1人,此为海南省外籍人才入编落户第一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海南师范大学有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专业硕士点13个,涉及9大学科门类,基本覆盖所有
师范类专业。有4个海南省A类特色重点学科,8个B类特色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 ,4个省级培育学科,12个省级一流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B-档。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生态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态学、中国语言学。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化学、地理学、
工商管理、
生态学、美术学、设计学、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心理学、物理学、理论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音乐与舞蹈学。
海南省A类特色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化学、生态学
海南省B类特色重点学科: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工商管理、设计学
省级重点学科:生态学、有机化学、中国现当代文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础数学。
省级培育学科:体育学、中国史、美术学、地理学。
教育教学
海南师范大学是全国首批中宣部与校共建新闻学院、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试点单位、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截至2024年3月,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获批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截至2024年3月,海南师范大学共有6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
师范类专业共14个占比77.8%,基本覆盖了中小学师资培养对应学科。学校共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体育教育、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新闻学、化学、生物科学、翻译、旅游管理、音乐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与教学论
合作交流
国外合作
截至2024年3月,海南师范大学与60多个国家、100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校际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影电视大学合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与
德保罗大学合办学前教育专业,与意大利罗马RUFA美术学院合办环境设计专业,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共建软件工程专业。与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
国内合作
截至2024年3月,海南师范大学与
陕西师范大学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与
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等7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
海口市、
三沙市、
儋州市、
东方市、
五指山市、
定安县、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四川省
富顺县等地方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截止2024年3月,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2个。着力推进科研“三重工程”建设,建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部委级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3个,海南省重点实验室8个、工程中心9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3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重点新型智库1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4个、自然科学科普基地2个。
部委级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南盟国家研究中心、菲律宾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新型智库:海南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海南省南海区域文化研究基地、海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海南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基地、海南经济特区法治战略研究基地、海南省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海南省意识形态与舆论研究基地,海南省民族艺术传承创新研究基地,海南省比较文学与海岛文化研究基他、海南省国际设计岛创新设计研究基地。
海南省首个人文院士工作站:2020年,海师获批建设的海南省首个人文院士工作站——王宁院士工作站揭牌。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带药用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带
岛屿生态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据科学与智慧教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化学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动植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水环境污染治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激光技术与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海南省计算机科学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电化学储能与能量转换重点实验室(筹)、海南省热带海岛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筹)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热带生物蛋白质工程研究中心、南药资源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数据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激光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图书馆
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49年。截至2024年4月,海南师范大学由桂林洋校区图书馆和龙昆南校区图书馆组成,图书馆总面积达到 46950平方米。 馆藏图书324.63万册,其中中外文纸质图书221.19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35万册。报刊4578种,拥有中国知网、超星知识库、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爱如生基本古籍库、化学文摘、PQDT欧美博硕论文库、新知学术发现系统等中外文电子数据库,自建特色数据库11个。该馆还拥有海南省唯一的古籍专藏库,收藏新、旧版古籍53000多册,其中1949年前出版的图书48000多册,明清古籍700多种13000多册,善本42种,1071册,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部12册。2013年,入选海南省公布的首批唯一一家“海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学术期刊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海南省社科优秀期刊”,其“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系列栏目于2004年第一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栏目”。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可追溯到创刊于1958年的 《海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是海南创办最早的高等学校学报。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内容有:数学研究、物理学研究、化学与化工研究、生命科学研究、地理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
学术成果
截至2024年3月,海南师范大学获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62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2个,海南省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200余篇,签订横向合作协议363项,获授权专利420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制文化与国家治理研究》
学校排行
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海南师范大学位列第225名。
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海南师范大学位列第224名。
文化传统
校徽
海南师范大学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校徽是学校的象征。
徽志:将篆体汉字“海师”和传统案几、大榕树、海平面符号组合图案。
徽章:为师生员工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校训
海南师范大学校训为“崇德尚学,求是创新”。
崇德,推崇高尚的道德,优秀的品格,这是为人师的首要条件。尚学,形成勤勉、好学的风气,营造勤学、博学的氛围。求是,通过探索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真知。创新,勇于创造革新,敢为人先,不断开创新的佳绩。
校歌
海南师范大学校歌为《海南师范大学校歌》。由张浩文作词,刘勇作曲。
校旗
海南师范大学校旗为白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学校徽志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学校环境
校区
海南师范大学位于海口市,现有龙昆南、桂林洋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100亩。学校法定住所为海南省海口市
琼山区龙昆南路99号。龙昆南校区:为校本部,地址是同法定住所。
桂林洋校区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桂林洋开发的大学城内,占地面积1998.8亩,截至2018年7月共设11个有学院,分别为文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济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
建筑
田家炳教育书院
2002年12月“田家炳教育书院”落成。由
田家炳先生资助、政府及学校共同出资建设。田家炳教学楼是典型的现代教学建筑,建筑整体设计以简单的色调为主,主打米黄色的墙体,楼层有八层。
六座图书馆
海南师范大学第一座图书馆为1949年海南师范学院与琼崖师范学校一起建立的图书馆,旧址位于今琼台师院校内。1958年、20世纪60-80年代分别建了三座图书馆,2005年,龙昆南校区新图书馆落成,2008年桂林洋校区图书馆投入使用。
胡文虎游泳池
胡文虎游泳池位于龙昆南校区。
胡文虎是南洋华侨企业家、报业家和慈善家,提倡体育强国。1934年,胡文虎捐资修建琼海中学体育馆、运动场、游泳池(胡文虎游泳池)等,建筑上是白墙面、高栏杆、精雕花,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结合的南洋建筑风格。1958年胡文虎游泳池等部分建筑调拨于海师。
学校荣誉
2009年12月,学校荣获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颁发的“CERNET建设五十周年突出贡献奖”。
2017年5月,学校被评定为全省教育系统“六五普法”优秀单位。
2017年12月,学校荣获第十五届“挑战杯”竞赛校级“优秀组织奖”。
2018年1月,学校被评为《海南日报》发行特别贡献单位。
2021年8月,学校被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2021年12月,学校在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评选中获得“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2021年12月,学校在在全省青少年党史知识竞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2022年3月,学校荣获2021年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2022年9月,学校获批“建设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23年1月,学校获批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牵头单位。
知名校友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023-05-22
简介.热带药用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3-03-31
实验室简介.数据科学与智慧教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3-03-31
本馆概况.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2024-05-19
编辑部简介.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