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景坤(1933年11月21日—2021年8月17日),男,
汉族,出生于
上海市,籍贯
新会区,材料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院士。
郭景坤1958年本科毕业于
复旦大学化学系。先后担任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国家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1990年被选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被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21年8月17日郭景坤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
郭景坤早期从事陶瓷与金属封接研究,后从事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复相陶瓷、纳米陶瓷研究、
陶瓷材料的晶界
应力设计研究、陶瓷的低温
烧结和多相材料的研究。出版《现代陶瓷》《高性能陶瓷论文集》《
高温结构陶瓷研究浅论》等著作。先后获
上海市劳动模范、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
何梁何利基金奖等荣誉。其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发明奖
二等奖、
全国科学大会奖、
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
郭景坤1933年11月21日出生于上海市,籍贯
新会区。1950年毕业于钱业中学。1954年到1958年在
复旦大学化学系学习顺利本科毕业。
1959年到1983年郭景坤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工作。1960年从事两种高
铝氧瓷的金属化及其与金属的封接研究。1965年研究成果高铝氧质陶瓷的制造与封接工艺获国家科技发明奖
二等奖与国家新产品二等奖。
1981年获评
上海市劳动模范;同年研究成果陶瓷基
复合材料获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983年到1995年担任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1984年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1985年开始主持“
陶瓷发动机及其材料与部件研究”的全国攻关研究项目,提出了复相陶瓷的研究方向。1988年担任国家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同年被
同济大学聘为教授;获由国防科工委颁发“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1989年提出高温结构陶瓷研究的三大趋势。
1990年被选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7月起获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低散热柴油机用
陶瓷材料和部件及相关技术之研究获中国科学院
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世纪90年代中期还进行了陶瓷晶界
应力设计的研究,有效地强化与增韧了陶瓷材料,并提出了“
协同效应”的概念。1995年研究成果
无机化合物非金属材料的强化与增韧获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被选为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1999年被选为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院士。
2021年8月17日郭景坤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同月21日上午9时30分,郭景坤的遗体告别仪式在
上海市龙华殡仪馆举行。
郭景坤提出了Mo—MnO金属化的方法,该方法同时适合于多种陶瓷上应用,解决了两种大型高
铝氧瓷与金属的封接件的工艺。
郭景坤成功研制了
碳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较好的性能,适宜用作防热材料。是陶瓷基复合材料得到实际应用的范例,填补了中国在这一领域上的空白,用其作为
烧蚀防热材料是中国的独创,开辟了利用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烧蚀材料的新途径。
郭景坤主持和组织的陶瓷发动机材料及其部件的研究获得成功,使中国成为在国际上继美、日、之后无
水冷陶瓷发动机行车试验成功的国家之一。 该成果于1992年获得了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
一等奖。郭景坤同时提出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原则;进行了
二氧化锆相变增韧的研究;提出了陶瓷多相复合的概念和
陶瓷材料的多种强化与增韧途径,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郭景坤曾合著、编和译书籍14种。其中所著的《现代陶瓷》一书于1986年获
上海市第二届(1980~1984)科普作品
二等奖,并于1982年由
日本全文翻译成
日语以“ス-ハ°-ルマテリアル”,书名在日本出版。
郭景坤曾是
上海科技大学、
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云南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燕山大学等高校教授,培养了
博士研究生和
博士后共50余名。郭景坤认为要实现科技创新,特别要重视基础研究,从源头抓起。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表示:“郭景坤解决了中国电真空事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研究成功的陶瓷基
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也被延用至各种
卫星和飞船上,为中国国防和航天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表示:“郭景坤院士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我国高温
陶瓷材料的研究与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了我国陶瓷材料的研制与推广,他不遗余力四处奔波洒下了辛勤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