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钧(1912年12月13日—2005年9月1日),男,出生于
常熟市县,中国共产党党员,
九三学社社员,
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时钧1934年毕业于
清华大学化学系。1936年获
缅因大学硕士学位。1942年到1946年担任重庆中央大学工学院化工系教授。1944年到1948年担任
重庆大学化工系教授、系主任。1946年8月起担任中央大学教授、化工系系主任。1949年到1952年担任
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教授、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1年2月16日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2005年9月1日因病逝世,享年93岁。
时钧长期从事
化学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出版了《化学工程手册》《膜技术手册》《窑炉学》等著作。建立了气体在膜中溶解和渗透机理的通用热力学模型;对国外提出的预测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的修正分离凝聚能密度模型进行了改进。培育了70多名博士、硕士,其中两院院士14名。图书《
化工百科全书》于1999年获国家石油和化工局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先后获评
何梁何利基金奖、全国化工有重大贡献的优秀专家、
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
江苏省人物等荣誉。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1912年12月13日,时钧出生于
常熟市县莫城镇一个读书人家。1917年进入本乡小学读书,1924年小学毕业。后跳级考进孝友中学初中二年级。1926年初中毕业后随大哥前往
苏州市读
高中,进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附中学习。1927年,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并入中央大学,附中并入苏州中学高中部,分文理两班,时钧进入理科班学习。1929年高中毕业,被保送入东吴大学。
1930年,时钧改考
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被两校同时录取,时钧选择了
清华大学化学系,在清华大学,曾获“裴克”奖学金。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36年获
缅因大学硕士学位,后转
麻省理工学院专攻
化学工程。
七七事变后,婉言谢绝了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主任怀德曼教授的挽留,于1938年离开美国返回中国。
工作经历
1939年起,时钧历任重庆中央工专教授,重庆动力油料厂研究室兼任研究生导师。1942年到1946年担任重庆中央大学工学院化工系教授。1944年到1948年担任
重庆大学化工系教授、系主任。1946年8月起,时钧担任中央大学教授、化工系系主任。1949年到1952年担任
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教授、系主任。
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担任
东南大学化工系教授、系主任,受命创建中国第一个硅酸盐专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1951年加入
九三学社。1957年,整风“反右"后他受到不公正待遇,被撤去南京工学院化工系主任职务。1958年,时钧遭到极不公正对待,被迫失去了从事正常教学和科研的条件。在困难条件下,仍进行了湍流塔流体力学试验、国产填料性能评价、膏糊状物料干燥机理和碳八芳烃的高分子膜渗透气化分离等科研工作。
时钧在1965年开展了
湍流塔的试验。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起,分子热力学理论与
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用分子模拟方法模拟计算
流体混合物物性等成为
化学工程理论的新动向,时钧与他的研究生进行了有关自由能、嫡、化学热、溶液活度系数等计算,并对Monte Carlo方法本身的改进作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又根据
分子动力学理论计算预测了那些极难实验测定的超临界流体的输运性质(如扩散系数、粘度等)。1972年进行了膜分离研究。1974年起参加了国产填料(以拉西环为主)的性能评定试验。“文化大革命”后,时钧力尽所能挽回损失,开设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单元操作选论等课程。1979年5月,时钧得到了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晋升为一级教授;同年起,着手重建南京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系,担负起系主任的繁重任务,在他的带领下,建成了化学工程博士点,并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学工程研究所;带领助手们开始了系统的研究工作。
1980年,时钧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时钧在南京化工学院首次招收的“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毕业。1988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又建立了博士后研究流动站,从此南京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系遂建成由本科生开始的完整教育体系。1998年主持完成了《化学工程手册》新版以及《大百科全书》化工卷的编撰工作。2001年2月16日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逝世
2005年9月1日,时钧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93岁。
主要成果
20世纪50年代,时钧创建了中国高等学校
硅酸盐(水泥)专业,从事过低温煅烧矾土水泥研究。20世纪60年代致力于
湍流塔、填料塔及填料特性和干燥技术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以化工热力学及无机膜技术为主要研究领域。此外,时钧还开展了溶液热力学研究。
专业建设
1952年,时钧受命创建中国第一个硅酸盐专业,培养出了新中国第一代水泥专业毕业生。1956年秋,时钧与
汪德熙、
汪家鼎等教授联名上书高教部,建议在化工系设置化学工程专业。1957年初,建议得到批准,同时高教部指定时钧负责制订教学计划,筹划创建化学工程专业。当年,
天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现华东理工大学)开始招生。
溶液热力学研究
时钧领导科研人员用仅有的一台气相色谱仪开展色谱法测定热力学性质的研究。时钧和汪绍昆等在该方向上培养了多名研究生。除用色谱测定了众多体系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外,还改进了国外学者提出的r与(dr/dx)x=0预测全浓度范围活度系数的模型与方法,建立了自己的经验关联式,用于预测汽液平衡,取得了比国际上现有的UNIFAC基团贡献法更好的预测精度。还利用色谱仪测定了挥发性溶质在混合不挥发
溶剂中无限稀释活度系数,在实验基础上研究了Wilson
方程的参数多解,对称与多元系汽液平衡的预测,研究了台阶脉冲法测汽液平衡,使色谱法扩大用于含
极性组分和聚合物组分的多种体系,用于
吸附研究,以推算气固平衡;研究了测定有加合物生成体系的加合
常数,从而预测了该体系的固液平衡。
人才培养
时钧曾主讲
物理化学、化工计算、化工原理、工业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经济等多门课程。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科技人才,培育了70多名博士、硕士,其中两院院士14名。代表性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家镛、
梁晓天、彭少逸、
闵恩泽、
张存浩、
陆婉珍、
楼南泉、
朱起鹤、
胡宏纹、
陈懿;中国工程院院士
时铭显、
唐明述、
陆钟武、
曹湘洪、
江东亮、徐德龙等。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时钧在
流体相平衡、微量量热、色谱法特性测定、输运性质测定、分子模拟及传质分离等领域合作发表300多篇科学论文,以下为部分论文。
出版著作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图书获奖
时钧的图书《化工百科全书》于1999年获国家石油和化工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影响与后世纪念
时钧精神
时钧精神的时钧精神表述语是“忠党爱国、淡泊坚韧、求实惟先、扶掖后学”,于2022年12月8日正式提出,
南京工业大学通过开设“时钧班”、设立时钧园、办论坛等形式传承时钧精神。
纪念时钧诞辰110周年档案史料展
纪念时钧诞辰110周年档案史料展于2022年12月8日在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楼大厅举行,本展由南京工业大学档案馆、党委宣传部、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联合举办,展出照片及文件资料约300张,实物55件。
时钧园
时钧园位于南工大江浦校区中央森林公园,落成于2006年5月20日,时钧园内还设有时钧
塑像,2012年6月12日时钧园被命名为
江苏省首批推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实践基地。
人物评价
南京工业大学档案馆表示:“ 时钧院士热爱祖国、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甘为人梯。”
《
化工学报》表示:“时钧院士淡泊名利,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严谨治学,即使遭受不公正待遇,仍旧默默耕耘,殚精竭虑培养人才。”
家庭成员
参考资料
时钧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档案馆.2023-04-25
时钧.东南大学120周年校庆.2023-04-25
时钧先生.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2023-04-25
光辉一生.南京工业大学常青藤新闻网.2023-04-25
卓越成就.南京工业大学常青藤新闻网.2023-04-25
桃李满园.南京工业大学常青藤新闻网.2023-04-25
永恒纪念.南京工业大学常青藤新闻网.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