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堡
安德列·别雷创作的俄国长篇小说
《彼得堡》(俄语:Петербург),是俄罗斯“白银时代”象征主义作家安德列·别雷于20世纪初完成的长篇小说,是别雷的代表作。《彼得堡》于1913年至1914年间首次连载在《美人鸟》杂志中,而后于1916年发行单行本。因为这部作品,他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彼得堡》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05年9月30日至10月9日期间的俄罗斯首都彼得堡,在这有限的时空中包含了对俄罗斯历史和现实的叙述。故事情节主要围绕阿勃列乌霍夫和利胡金两家展开,讲述了索菲娅和尼古拉的爱恨纠葛、尼古拉和父亲阿波罗的家庭争端、俄国革命事件等一系列话题。小说通过表现官僚政权和革命暴力两种力量的对抗,反映沙皇统治下彼得堡覆灭的主题。该作品运用色彩、空间标志等象征主义手法和独特的三重时空叙事方式,表现出作者对俄罗斯处于东西方之间的命运和其未来文化发展道路的思考。
该小说不仅是别雷的巅峰之作,也是整个象征主义文学的典范,是20世纪俄罗斯长篇小说的革命性创新。
成书背景
时代背景
1905年俄国爆发革命,一批革命者反对沙皇,试图举行暴动来推翻沙皇的统治,但遭到了沙皇军队和警察的围剿屠杀。后来,社会革命党人暗杀了沙皇的内务大臣和总理大臣。然而,这次革命并没有使社会进步。
安德烈·别雷根据这一历史事件,以虚构的方式展开了文学想象和描述,改编创作了象征主义小说《彼得堡》。他试图在作品中传达一个思想:任何暴力的革命最终导致的都是血腥报复。
创作背景
安德烈·别雷在一封信中提到,革命、日常生活、1905年等进入小说的情节纯属偶然,他更想借彼得堡这样的象征性地点和时间来突显想像形式下的生活,而《彼得堡》是对意识生活的一种记录,而小说中真正的登场人物,其实都是在“大脑的游戏”下的想像形式。安德烈·别雷并不打算像人们所习惯看到的那样,去描写1905年革命、日常生活和人物形象。彼得堡不过是一种象征,他写作的任务不在于反映通常所说的现实,即表现当时人们的“内心生活”,而是要记录的是人们“瞬息间的下意识生活”。按照安德烈·别雷的构思,《彼得堡》就是一部大胆反传统的标新立异之作,它要打破现实主义传统的象征主义和意识流。
出版历史
别雷于1911年秋开始进行长篇小说《彼得堡》的写作。该小说于1913至1914年在的俄罗斯象征派文学集刊《美人鸟》1-3期上连载。1916年,单行本《彼得堡》首次出版。《彼得堡》自问世后,因苏维埃政权将小说故事改编成话剧搬上了舞台,引起人民委员卢纳察尔斯基的注意,从而被要求删改。1917年后,别雷对其进行大幅删减,1922年于柏林出版删节本,并多次再版,而且兴起了一股“彼得堡热”。有人还因此模仿这本书而出名。
20世纪30年代中期,受苏联政府的影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别雷的《彼得堡》等作品因而受到冷落。1935年,因别雷未按“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而被冷藏,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列为“政治上和艺术上反动的蒙昧主义与叛变行为的代表者”被点名批判,而导致《彼得堡》自1935年后的整整20年间再没有重版过。
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苏联社会广泛批判个人崇拜及其危害,并且全面反思半个世纪以来的苏联文学进程。在此背景下,苏联文学界才对别雷和《彼得堡》重拾兴趣。1978年,《彼得堡》在40多年之后公开面世。直至1981年,最早未经删改的版本、加了专家的大量注释后重新出版,并被列为苏联科学院文学典籍书的一种。
内容情节
安德列·别雷的《彼得堡》共八个章节,再加上简短的“开场白”和“尾声”。主要描写了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的十余天在俄国首都发生的一些人和事。
小说故事发生在1905年革命背景下的彼得堡。那是九月底至十月初的彼得堡,贵族参政员阿波罗•阿勃列乌霍夫一家三人完全分裂。老参政员阿波罗·阿勃列乌霍夫年事已高,但依旧热衷于国务活动。他的性格古板、冷漠,不接受任何“不安分”的思想行为,妻子因不满丈夫的冷漠无情,而与意大利演员出走西班牙。儿子尼古拉同样也看不上父亲,并对现实充满厌恶,迷恋伊曼努尔·康德主义和阿图尔·叔本华哲学。
当时,俄日交战失败,整个国家处于危急状态,而恐怖政党派平民知识分子党员杜德金把装有定时炸弹的沙丁鱼罐带到了尼古拉家里。尼古拉追求少尉利胡金的妻子索非亚后遭到嘲笑,于是整日身着红色多米诺斗篷在彼得堡游走,并通过跟踪恐吓的方式报复索菲亚。他以这种滑稽剧丑角的穿着,出入各种场合,还因参加了父亲和索菲亚均在的舞会,引起了纷纷议论。
在舞会上,尼古拉接过索菲亚的信,信中要求他用装有炸弹的沙丁鱼罐头炸死自己的父亲。同时,父亲阿波罗也收到自己将被炸死的消息,而要炸死他的人就是自己的儿子,这让他坐立不安。索菲亚的丈夫利胡金得知信的内容后趁机敲诈尼古拉,二人因此争执不下。其实这封信是国家保安部的密探利潘琴科为破坏革命所写,此人的目的是打进“轻率政党”。杜德金得知真相后深夜潜入利潘琴科的郊区别墅将其杀害。
尼古拉在与利胡金大吵之后,急忙回家,要把沙丁鱼罐头盒扔掉。而此时的社会上不断有群众集会与游行。阿波罗和尼古拉父子各自心事重重回到家中。在家中,阿波罗将儿子房内的沙丁鱼罐头盒拿到自己房间,而他并不知晓这为何物,尼古拉则四处寻找沙丁鱼罐头盒。此时,二人身处一室,因亲情而有所怜惜。正当时,阿波罗妻子被情人抛弃也回到家中。正值一家团圆之际,“沙丁鱼罐头”炸响了。
故事的最后,老参政员晋升无望,退休和妻子回到乡下;尼古拉一世身体恢复后前往北非旅行,多年后回乡继承父亲的领地,不再过问世事,偶尔在乡间散步、感受生活。
人物角色
尼古拉·阿勃列乌霍夫
尼古拉是小说整个事件的主人公,是被革命裹挟的“革命者”,对革命事业并不坚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尼古拉身为贵族,人民的苦难对他来说仅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尼古拉憎恶作为国家机器象征的父亲,但由于血缘关系又无法弑父。故事一开始,尼古拉与其父亲处于一种敌对关系,青年人的叛逆和稚嫩与老一辈的古板形成对比。再加上外界革命的传言,尼古拉一世对父亲的负面印象再度加深。然而,这种敌对关系并没有彻底磨灭父子之间的亲情,尼古拉经常会想起“这原来是一个消瘦无力的老头子”,而其父亲也总是不忘幼时可爱的尼古拉。这一隐含的对立反映了当时多数知识分子与政府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这一人物形象是1905年俄国革命前后多数知识分子的内心写照,是处于过渡中的知识分子典型。
安娜·阿勃列乌霍夫娜
阿勃列乌霍夫的妻子安娜·阿勃列乌霍夫娜多年前与意大利演员私奔,最终被抛弃后带着屈辱回到家乡,期待丈夫和儿子能对其归来有所反应。众人的深感平常让阿勃列乌霍夫娜感受到了冷漠与被亲人的忽视。但其最终结局亦可用幸运形容:丈夫阿波罗·阿勃列乌霍夫接受了她。在阿勃列乌霍夫娜身上体现出了、背叛家庭的女人在精神上的悔过与救赎。
这一人物形象与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里的女主人公安娜形成对照:安娜为追求幸福逃离家庭,但最终痛苦至极,卧轨自杀,用死亡的方式表示抗争。《彼得堡》里的安娜形象体现精神的惩罚,而《安娜·卡列尼娜》的安娜形象更多的是强调社会给其带来的不幸。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杜德金
杜德金是革命理想主义者,将自己的一切都投身革命事业中。
杜德金曾忍受严寒与饥饿,从冰天雪地的雅库茨克城逃跑。他原先是出身贫寒的平民知识分子和有着坚定信念的革命分子,在成为革命者后不断反思现实,坚持人道主义精神,在集体利益和革命事业面前放弃了“小我”,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事业。最终,杜德金杀死党内蛀虫利潘琴科,标志着无情的革命机器终将被人道主义思想打败,在精神上维护了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传统。
利潘琴科
利潘琴科是与杜德金对立的人物,也是小说中的另一个革命知识分子。他过着惬意的生活,与生存环境恶劣、每日为革命奔波的杜德金形成鲜明对比。
利潘琴科身上毫无革命的纯洁性,反而利用革命过着舒适的生活。利潘琴科既是革命党,也是密探;既是伟大的改革者,也是毁灭性力量的化身。他让杜德金将信交给尼古拉一世;通知阿波罗有生命危险……一切故事情节体现出利潘琴科令人厌恶的性格特点,并不具有革命领导者的风范。
索菲亚·利胡金娜
谢尔盖·利胡金的妻子索菲亚·利胡金娜婚后爱上了大学生尼古拉·阿勃列乌霍夫。当她的爱意得到回应后,利胡金娜却拒绝了尼古拉,称他为“红色的丑角”。这种矛盾的爱情可以说是利胡金娜对丈夫和对自己婚姻的忠贞:她虽爱上了尼古拉,却无法违背婚姻伦理道德。单从这种品质来看,她与安娜·阿勃列乌霍夫娜是截然不同的,利胡金娜并没有逾越家庭的界限。
阿波罗·阿勃列乌霍夫
阿波罗·阿勃列乌霍夫是一个性格古板、冷漠、傲慢自大的老参政员。他的冷漠和无情导致了妻子与意大利演员出走、他自己与儿子尼古拉疏离。尽管面临着国家的危机和革命的压力,他依旧不愿意接受现实,也不肯和儿子站在一起。在故事的高潮部分,他收到了自己将被儿子炸死的消息,并感到坐立不安,同时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和家庭关系。
阿波罗人物形象的塑造既体现了当时贵族社会对于权力和地位的崇拜,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封建道德和保守思想的批判。阿波罗不仅代表了当时的社会形态,也是一种寓言般的象征,揭示了个人对于社会变革的态度和观念的创新。
主题思想
对彼得改革的讽刺
作者别雷在《彼得堡》中用十天时间表现俄罗斯历史进程。这一时间段既象征着历史的终结,同时也是新的历史起点。他关注的不仅是小说描绘的1905年俄国革命本身,而是过去两百年以来俄国的历史进程,其中就包括彼得大帝的一系列改革及其影响。他认为,彼得大帝过于加强中央集权,严重危害了社会政治和民众心理道德。
对国家命运双向态势的思考
长篇小说《彼得堡》是别雷长期思想探索和艺术追求的重要成果,体现出了他对处于东西方之间的俄罗斯历史命运和文化发展道路的思考。
别雷在文学事业上坚持不断求索,取材广泛。小说中有描写中世纪社会的,有讲述宗教传说故事的,还有描写过去和当前俄罗斯生活的。他善于用象征性的形象和奇特的手法表达对俄国种种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真善美的理想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别雷借《彼得堡》首次在俄罗斯文学中提出俄罗斯的问题。小说开场即指出俄罗斯的东方-西方倾向。彼得堡作为地处欧洲的俄罗斯城市,象征着外来因素和非民族因素,是东方和西方“两个敌对世界的交接点”,有不详之义。作家别雷借彼得堡对应1905年革命后彼得堡文化名存实亡的现实,使俄罗斯在历史发展轨道上呈现出东方与西方、欧洲与亚洲的多重二元对立特点。
艺术特色
象征主义手法
《彼得堡》是颠覆传统小说写作手法的象征主义小说佳作。小说中的象征符号主要体现在色彩和空间标志物上。彼得堡作为故事地点存在于小说中,但它又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代表着俄罗斯帝国、东西方即整个世界的象征。小说描写的是具体生活在彼得堡的人,这些人是成为“两个敌对世界交接点”的彼得堡的虚幻景象。它有着更普遍及广泛的社会现象的影子。把现实中的人物当成某种概念、现象的影子,《彼得堡》中所呈现的便是“彼得堡的大街把过往的行人变成了影子”。这种象征手法突出了作品主人公最初的直觉而引发的自由联想的结果。
色彩意象
红色是小说中的主要色彩之一,如“暗红色的假面具”、装有炸弹的“红色的包裹”等。别雷认为,“红色的相对性和虚幻性是神智学的开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存在的敌人就来源于红色的火光——这也是地狱之火的颜色。”《彼得堡》中的黄色多用于描写反面角色和俄罗斯混乱的政治局势。小说中白色的出现与其他颜色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精神革命。多次出现的白色多米诺的本质内涵则是国家秩序和社会安定美好应建立在人道主义的光辉照耀和精神道德的约束下。
空间标志意象
小说中的彼得堡连接了俄罗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这幅城市图景中多次出现了不同的空间标志物,如:青铜骑士雕像、涅瓦大街等。“彼得堡”是彼得大帝欧化政策的标志,“青铜骑士”是国家意志、人民命运的象征。青铜骑士雕像是彼得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小说中出现了四次。别雷借该意象表达对国家命运的看法:彼得改革虽有成效,但分裂了俄罗斯,使其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点和民族之魂。涅瓦大街是彼得堡最为繁华的街道,但是在《彼得堡》中具有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特点,体现出别雷对国家历史停滞不前的叹息和忧愁。
独特的三重时空
《彼得堡》的故事时空由“一显二隐”三个时空层面构成。“一显”指的是小说描绘的彼得堡的现实生活时空;“二隐”指的是小说人物与俄国文学史中具有类似人物的作品相融合而表现出的“前文本时空”,小说叙述话语中通过象征所体现出的神话文本时空。
彼得堡的现实时空由社会矛盾、家庭矛盾和人物自我矛盾组成。俄罗斯20世纪初的时代历史特征是恐怖和奸细行为。一系列社会事件和矛盾使得别雷思考俄国两百年以来的历史进程。
别雷在描写《彼得堡》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时参考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品,构成前文学文本时空。这种“互文性”将读者熟知的前文学文本时空与当下时空相结合,为现实描写提供了独特视角。
第三重时空为神话文本时空,别雷在揭示现实矛盾时有意识地将古老神话引入《彼得堡》文本中,并形成三组对照关系:现今的彼得堡与古希腊神话中的亚特兰蒂斯城,小说主人公与希腊神话形象,故事情节与古希腊神话的对照。通过引入神话文本时空,小说叙述的语义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作品影响
《彼得堡》是别雷的巅峰之作,展现了作家思想探索的历程和极强的民族忧患意识,通过构建多重叙事空间揭露俄罗斯的社会现实问题,进而引发读者对俄罗斯民族乃至全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此外,《彼得堡》对传统的继承和革新使其成为承上启下的过渡性作品,为之后的小说创作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彼得堡》与《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变形记》四部小说是著名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最欣赏的20世纪西方四大名著,同时该作品还入选了《理想藏书》和莱昂·布鲁姆西方正典》书单。
小说自出版后在世界多个国家都有译本,在中国也多次出版。如:1996年,靳戈和杨光联合翻译出版了《彼得堡》,并由广州出版社发行。两年后,两位译者将《彼得堡》出版至作家出版社。2018年,由靳戈独译的《彼得堡》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发行。
作品评价
学者管海莹教授对《彼得堡》作品的评价:“在这部内容深奥复杂、形式新颖奇特的作品中,别雷描绘了一幅将要降临的世界性灾难的图景,表达了自己对处于东西方之间的俄罗斯历史命运和文化发展道路的思考,对完整和谐人性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探索。”
俄罗斯文艺学家Д.С.利哈乔夫(Дмитрий Сергеевич Лихачёв)在评价《彼得堡》的创作形式时指出:“我想这一形式里主要的是不断的探索,是不满足于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已经泛滥的‘平铺直叙’。他一直力图强调形式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的‘表现手法’,便是由此而来的。”
以研究别雷著称的俄罗斯文学评论家Л.К.多尔戈波洛夫(Леонид Константнович Долгополов)认为《彼得堡》是“别雷成就的最高峰,也是20世纪最富意义的欧洲小说之一。”
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Набоков)称《彼得堡》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第三部杰作”,仅次于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弗兰兹·卡夫卡的《变形记》。同时,纳博科夫的评价也引起了更多西方学者对彼得堡的细致研究。
目录
概述
成书背景
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
出版历史
内容情节
人物角色
尼古拉·阿勃列乌霍夫
安娜·阿勃列乌霍夫娜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杜德金
利潘琴科
索菲亚·利胡金娜
阿波罗·阿勃列乌霍夫
主题思想
对彼得改革的讽刺
对国家命运双向态势的思考
艺术特色
象征主义手法
色彩意象
空间标志意象
独特的三重时空
作品影响
作品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