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扣长城始建于明朝1368年,位于京郊
怀柔区西北八道河乡境内,在
慕田峪长城以西10公里处,西通
嘉峪关市,东达
山海关区,西南连接
延庆八达岭、居庸关,距怀柔城区约30公里,是明朝万里长城的险段之一。海拔1141米,全长约22公里。
箭扣长城尚未作为旅游景区正式开放,但它是是近年来长城画册中上镜率最高的一段,向来是长城摄影的热点。它蜿蜒呈W状,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箭扣”。箭扣长城上有著名的“刀把楼”,以及“牛犄角边”,箭扣,以及“鹰飞倒仰”,还有一些景点包括:北京结(三堵墙的交汇点)、九眼楼、镇北楼。
箭扣长城是长城的组成部分,1987年,长城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自2016年起,箭扣长城先后已开展一、二、三、四期修缮工程。2020年11月26日,箭扣长城被国家文物局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历史沿革
箭扣长城始建于明朝1368年,1424年
朱棣去世,明成祖去世后,明朝转攻为守,首都迁至北京,但蒙古直接威胁到明朝的统治中心北京,于是北京的防御措施不断加强。到
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明朝基本形成了
大同市、宣府、资镇、
辽东等军事城市体系,北京形成新的防御体系。而防御体系中的宣府镇与
蓟镇交汇处,就是今天的箭扣长城的北京结处。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初,北京
巡抚王仪奏明朝廷,提议修筑边城墙(万里长城)。而后王仪担任
明皇陵(
明十三陵)北侧守卫守护北京要塞。适时,“上允其请,仪乃委事程绶董工役”,王仪主持修筑部分边墙(现在的箭扣长城)。此后这段长城被连续重建和整修,直到1644年完工,且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未受破坏。在民族关系复杂、民族矛盾突出的
中原地区明朝,各处长城要面对边地民族的侵扰,防止外敌入侵成为长城之首务,镇北楼便是明证。此外在明清史籍中没有对于箭扣长城的记载,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文史资料和《北京地图》上也尚无此名字。
地理位置
箭扣长城位于京郊怀柔区西北八道河乡境内,在
慕田峪长城以西10公里处,西通嘉峪关,东达山海关,西南连接八达岭、居庸关,距怀柔城区约30公里,距北京市区140多公里。它的城墙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城墙高7至8米,城顶宽4至5米,此外它的海拔高1141米,全长约22公里。
主要景点
箭扣长城蜿蜒呈W状,形如满弓扣箭,是近年来长城画册中上镜率最高的一段,是长城摄影的热点。箭扣长城上有著名的箭扣,镇北楼(正北楼)、九眼楼(望京楼)、以及“鹰飞倒仰”、北京结这些主要景点。还可以观赏龙潭和古长城砖窑遗址,潭下建有目前北方最大的虹鳟鱼养殖场。
箭扣
“箭扣”是箭扣长城的最低点,它的两侧山峰如削,达到1044米,远远看去这里像放着一张弓箭,又像弯弓放箭的地方,极窄的阶梯以70度到80度的角度升起,因其类似于箭的缺口端而得名箭口(或箭尾)。
牛犄角边
牛犄角边,是箭扣长城由山腰直伸山顶,在山顶立敌楼,然后骤降翻身向下返回山腰,又骤升到海拔940多米处形成的一个牛犄角的形状。这一牛犄角形状的景观被称为牛犄角边。
镇北楼
镇北楼(别称正北楼,南大楼),是箭扣一带长城的制高点之一,它是一座四眼楼,也是该段最大、最完整的瞭望塔,每面墙上有四个窗,从镇北楼向右看,可以看到“箭扣”的全貌。
九眼楼
九眼楼(望京楼),处于箭口段最北端位置,位于北京市延庆县
四海镇的“火焰山”上,火焰山主峰海拔1141米,山峰上的九眼楼是明代长城中建筑规模和形制最大的一座敌楼,因楼体为青砖砌筑,每边并排9个箭窗,故当地百姓称它为“九眼楼”。天气晴朗时在九眼楼上可眺望中国,远眺北京、云梯(长城的一部分)和许多其他瞭望塔。
鹰飞倒仰
鹰飞倒仰,因敌楼与山峰呈雄鹰状而得名。从建筑情况来看,鹰飞倒仰指的是一座建在北京怀柔陡峭山峰上的瞭望塔,雄鹰也必须仰飞才能到达此塔顶端,因此得名“鹰飞倒仰”。它位于箭扣长城的西侧,是塔修缮在坡度极高的山脊上形成的景观,也是中国北京万里长城中险峻地段之一。
北京结
北京结(箭扣、擦石口、西大墙三路长城在峰顶交会形成的三堵墙的交汇点),又称“长城结”、“三叉边”、“丁字结”,它是一个观光点,周围群山环绕,视野宽阔。北京结往东是
慕田峪,往南是九眼楼,往西是黄花城。
明长城从
山海关区过来,至
怀柔区境内分为内长城及外长城,而“北京结”就是其分界点,同时“北京结”也被视为“万里长城”中的一个枢纽点。1985年,中国地质矿产部地质遥感中心利用航空遥感技术,对中国长城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北京地区长城总走向主要分为东西、北西两个体系,这两个体系的汇合处大致呈三叉形、倒“丁”字形,由此这个汇合点被命名为“北京结点”,简称“北京结”。
开发与保护
箭扣长城的自然风化严重,同时
泥石流、地震、风雨侵蚀、洪水、
沉降等因素,也是箭扣长城日渐破损的一个主要原因。比如建设箭扣长城以来发生多次地震,地震的摇动使箭扣长城很多地段结构已变得脆弱并塌。
开发
箭扣长城处在崇山峻岭中,目前还尚未开发,且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保护
2006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0次常务会议通过《
长城保护条例》,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后来,箭扣长城成立了中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被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其中箭扣墙的修复工作于2015年开始,主要工作是坍塌处归砌,墙顶酌情伐清树木杂草,马道地面揭保证排水,坍塌敌楼加固,铺墁敌楼地。
箭扣长城修缮项目是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的重点项目。2016年,北京启动箭扣长城一期抢险修缮工程,至今已经开展四期,第一期修缮工程的修复内容:(天梯至鹰飞倒仰)敌楼、敌台5座,边墙5段1003米,2017年竣工。修缮工程陆续开展,2018年,北京开展箭扣长城二期抢险修缮工程,修复内容:鹰飞倒仰至154敌台(北京结)敌台4座,边墙4段,745米,历时一年,箭扣长城(二期)修缮工程于2019年竣工。伴随着修缮工程的开展,箭扣长城的考古工作也同时开展,箭扣长城二期抢险修缮工程期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
北京大学联合对箭扣长城151—154号敌台进行考古发掘。此次的考古工作采用了电子
全站仪与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利用数字化系统跟踪记录对长城本体的干预情况,实现考古清理和修缮工作的过程管理。
2019年,中国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箭扣长城东段和南段修缮方案。此年8月28日,
怀柔区文物管理所接到
雁栖镇西栅子村管护员报告,在箭扣段长城151号敌台下方发现长城碑。此块长城碑是箭扣长城段现今为止发现的第一块长城碑,主要记录了明代修缮长城的相关事宜,对研究箭扣段长城提供了相应的史料。
2020年,箭扣长城第三期修复工程正式启动。修复内容:123敌台至130敌台(箭扣梁至正北楼),敌台8座,边墙4段,1094米,此项工程2021年竣工。伴随着第三期的修复工程,2020年8月7日,箭扣长城东段修缮工程现场发现第二块长城碑。此块城工碑是施工过程中清理127号敌台西侧落石后,在敌台西侧墙体外发现的。碑长37公分、宽30公分、厚8公分,其上刻有“昌镇右车营秋班右部后司修完慕田峪贾字八号台西空心敌台......”等铭文。2021年,箭扣长城第四期修复工程正式启动。修复内容:154号敌台即“北京结”为起点,终点到162号敌台,修缮长度1678米,共有敌台敌楼8座,2022年8月,箭扣长城的第四期修复工程处于收尾阶段,在此修复期间箭扣长城考古队的考古人员首次在长城敌台顶部的铺房内发现明朝的火炕和灶址等生活设施遗迹,为复原明朝时期戍边将士的日常生活提供依据。该年9月,箭扣长城考古队考古人员清理出一块万历元年立的“阅视题名鼎建”石碑,使得箭扣长城修建时间提前了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