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皇陵位于中国凤阳县太平乡境内,距离凤阳县城约7千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父母的陵寝。其建造始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后又两次大规模修建,并在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完工。陵墓内安葬有朱元璋的父母、兄嫂和侄儿的遗骨。
明皇陵由外城墙、砖城和内皇城三重城垣构成。外城平面呈正方形,周长二十八里,四面墙正中各辟一门,北面为正红门三间。砖城为夯土内外包砖而成,呈长方形,南北长1100米,东西宽750米。内皇城为砖砌,内建九间正殿(即“皇堂”)等。另陵前还有高大的皇陵碑和成双成对的石雕人像。陵冢位于内皇城后门(后红门)与砖城后门(南明楼)之间,封土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30米,残高约5米。自北向南轴线上,依次建有土城正红门、红桥、星门、砖城北明楼、明神道石刻(石像生28对)、御金桥、碑亭、皇城金门、享殿(九间正殿)、配殿、皇城后红门、覆斗形封土陵冢、砖城南明楼、土城南门等。
明皇陵是明代所建的第一座帝陵,仿明中都而建,对明孝陵的建造产生了重要影响。明皇陵是凤阳县金红蓝绿四色旅游“金色游中都”板块中重要游览点。1982年,皇陵石刻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由来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将陵墓改称为仁祖陵。洪武二年二月,朱元璋下令立碑,将陵墓更为英陵。然而,礼部尚书崔亮认为历代的陵墓都有尊名,建议给仁祖陵加上尊称,同年五月朱元璋将英陵改为皇陵,并设立了皇陵卫来守护。后为了区分于其他朝代的陵墓,人们在其名称前面加上了"明"字,称为明皇陵。
历史沿革
修建陵墓
朱元璋在州钟离太平乡孤庄村(即今凤阳县城西乡二十营村)居住。在元至正四年(1344年)四月,他的父母、长兄和儿子圣保相继染病去世。朱元璋家境贫寒,只好乞求田主刘继德施舍。在田主刘继的帮助下,朱元璋将亲人按照当地葬俗下葬,后到村旁於皇寺削发为僧,但又在四年后,弃僧从戎。
元至正二十六年 (1366年) 四月,朱元璋对当年父母的安葬礼仪感到过于简单,因此打算进行改葬。然而,有人认为改葬可能会破坏山川的灵气。朱元璋认为这个观点有道理,于是决定不再进行重新葬礼。他将土堆积得更高,形成似山冈,并且在其上栽种树木,摆放石人和石兽,以符合山陵的规制。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自称朱橚,后派遣其长子朱标和次子朱到濠州祭祀祖先的陵墓。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追尊其父亲为淳皇帝,庙号仁祖,母亲为淳皇后,兄嫂和侄儿都被封为王和妃嫔,并命人在临濂山的陵墓上增加石刻。
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在家乡兴建中都城,同时诏谕因旧陵之地,培土加封。至此,皇陵已粗具规模。洪武八年(1375年),罢建中都,又用中都余材,再次营建父母之陵。洪武十一年(1378年)夏四月,朱元璋命令吴良吴良负责新建皇堂。此后,朱元璋重建了皇陵碑,并亲自撰写了碑文,命令江阴侯吴良负责刻制。十二年闰五月,皇陵祭殿完工,命名为皇堂。
历代修缮
朱棣于永乐年间进行了三次修缮,明英宗朱祁镇也在正统、景泰和天顺年间多次对皇陵进行了修缮,以确保陵墓的保存和修复。到了成化年间,应皇陵建成已逾百年,其建筑和墙垣出现了严重的失修情况。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朱见深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此后,嘉靖年间也进行了四次修缮工程。
遭遇破坏
明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高迎样、张献忠和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向东进军,攻占了凤阳。他们焚毁了皇陵的全部楼殿和三十万株松树,只剩下一些无法移动的两块石碑和几十对石人石马。
清代时,因官府纵容明皇陵遭到民众毁坏。到乾隆时期,皇陵的建筑已经完全毁坏,只剩下两块碑和一些石人、石马,无字碑倒塌断成四截。辛亥革命后,人们迁入了寿县、凤台县等地进行开垦,明皇陵的城墙和石雕被拆除用于建房,五彩琉璃瓦被人拣走。日本侵占时期,皇陵的树木被砍伐一空。
1950年,皇陵农场建成,陵墓四周重栽了许多松柏。但在文化大革命的期间,皇陵再次遭受了破坏,许多石雕被推倒、砸坏,残缺不全,失去了原貌。
地理环境
明皇陵位于中国安徽省凤阳县城西南7千米处,坐南朝北偏东,其中凤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下游南岸,地势以丘陵夹平川为特点。明皇陵位于该县中部,南以云母山为背景 , 北临淮河,东西为龙子河和濠河所环绕。从皇陵地形图来看,明皇陵的二道城内和坟丘四周的地形都是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根据风水理论,明皇陵所在的自然地形只宜坟墓座向朝北偏东,再加上在古凤阳一带,坟墓的方向并没有固定的规定,墓向定为坐南朝北稍偏东向。后由于土地限制,坟墓方向没有定制,明皇陵有两处后葬的坟墓,一处朝东南,一处朝东北。
陵墓布局
明皇陵位于紫禁城的正南偏西,为了使皇陵与明中都的风水相协调,皇陵的北正门被斜向东北修建,并在正门与明中都南垣正门之间修建了一条被称为“神路”的林大道,使得明中都的中轴线和皇陵的中轴线连成一线,象征皇权与陵寝在形制上联为一体。
明皇陵是明代最早修建的一座陵墓,其总体布局采用了“三套方城”的设计,将陵园划分为三重城垣的格局。石刻被放置在皇城之前,陵墓位于皇城之后,享殿则处于皇城的中心位置,而华表则被放置在石兽和石人石马之间。由于陵墓坐南朝北偏东,因此建筑物在南北中轴线上的布局都面向北,以外城北门作为正门,构成了明显向东北斜向的中都城。沿着这条长3.4千米的中轴线,分别设置了土城正红门、红桥、根星门、砖城明楼、神道、御桥、皇城金门、皇堂、皇城后红门、坟丘、砖城南明楼、土城南门等建筑。在中轴线两旁,对称地设置有东角门和西角门,以及左右两排石像生、陵碑和无字碑、东庞和西庞、东明楼和西明楼、东门和西门。除了皇陵内外的其他建筑物也大致上呈东西或南北对称的形式。
主要遗址
皇陵城垣
土墙遗址
土墙是皇陵的外围,共有六个门,根据门所朝的方向被称为东门、西门、南门和北门,北门的东西两侧还有一对角门,皇陵的遗址周长为15.44千米。根据当地居民的反映,在抗日战争期间,土梗的高度超过了周围的农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人来这里取走了碎砖,土梗也被夷平。
砖墙遗址
皇陵砖墙为二道城,《风阳新书》中记载,明皇陵里外都是用砖砌筑的城墙,高度达到两丈,周长为一百一十八步,共有四个门,每个门都有楼阁。而这些门的名称根据其所朝的方向而定,分别被称为东明楼、西明楼、南明楼和北明楼。明朝灭亡后,砖城和明楼遭到了毁坏,现在只剩下了遗址。
皇城遗址
皇城是皇陵最内部的一道城,《凤阳新书》中记载,皇城采用砖垒建造,高度达到两丈,周长为七十五丈五尺。”在北城墙的正中间有一座名为金门的门楼,共有五个门洞,而在南城墙的正中间有一座名为后红门的门楼,也有五个门洞。后遭到大规模的破坏。
皇城正殿遗址
正殿,又称为“祭殿”“沈阳昭陵隆恩殿”或“皇堂”,是皇陵中的主要建筑。正殿始建于明武十一年(1516年)夏四月,落成于十二年(1517年)闰五月丁已。正殿共有九间,采用丹色三级黄琉璃瓦,青碧绘彩装饰。东西两侧还有各十一间的庑房。然而,在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丙寅,正殿遭到了兵火的破坏。现在,正殿的遗址仍然存在,并且仍然高出附近地面。在西部的遗址上,可以看到两块分别为1.6米和1.3米见方的基石,以及一个蠕首石构件。原本还有一根蟠龙栏杆柱石,现已被移至龙兴寺,并陈列在《明皇陵文物陈列室》内。
皇陵陵丘
皇陵的陵丘位于正殿的南侧,距离正殿约240米,明嘉靖十年命名为“翌圣山”。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时期,陵丘上的侧柏已经茂盛成为一片森林。1983年春季,县文物管理所在基道的两侧共种植了280株侧柏,所有的树木都已经生长茁壮。现在陵丘呈椭圆形,东西长60米,南北宽40米,高度如同一座小山丘。
皇陵石刻
皇陵石刻包括神道两侧排列的石像生和皇陵碑及无字碑。这二者堪称历代帝王陵中之“两绝”。
皇陵石像生
皇陵石像生以32对的形式分布在皇陵砖城北门内的神道两侧。这32对石像按照从北向南的顺序排列,包括麒麟2对、石狮8对、华表2对、石马及控马者6对、石虎4对、石4对,以及文臣、武将和内侍各2对。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石像进行过一次整修,其中有1对造型为内侍的石像和1对造型为控马人的石像,他们的头部缺失,从颈部补充上;还有一组石马及控马人的石像身体出现开裂,通过铁扒进行了加固。“文化大革命”初期,石像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有17对石像被推倒,4对石像的腿部断裂,4对石像的底座受损,6对石像中有1人倒地,1人上部断裂;华表也被推倒,断裂成2至3块。只有1人和3匹马存留完好,其余的石马及控马人都残缺不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通过省和国家拨款,在1981年7月、1983年4月和1985年6月相继进行了修复。除了1匹马和1个控马人无法恢复原貌,其余的都已经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石像生都是由整块石料雕刻而成,质地坚硬,呈现黑色,并且有红色的纹理。
皇陵碑
皇陵碑又称为“大明皇陵之碑”,位于皇陵神道的南端西侧,建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七月。该碑由碑首、云盘、碑身、驼峰和整坐五个部分组成,总高度为6.87米,现它仍屹立在原地,完好无损。原有的碑亭已经毁坏,但柱础石仍然存在。根据《洪武实录》的记载,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建立皇陵碑。最初命令翰林侍讲学士危素撰写碑文,直到文稿完成后,才命令丞相宣国公李善长前往皇陵立碑。然而,到了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命令吴良吴良督工重新建造皇堂时,他觉得原有的碑文都是儒臣的修饰之词,恐怕不足以成为后世子孙的戒律,因此亲自撰写了新的碑文,并重新立碑。新碑的全文共计1105字,追述了朱元璋的家庭背景、个人经历红巾军起义以及参加起义军的情况,还简要概述了东渡大江、统一全国的过程。
无字碑
无字碑位于皇陵神道的南端东侧,距离皇陵碑约50米。由于碑面上没有刻字,因此被俗称为无字碑。该碑的形制和规格与皇陵碑相同,唯一的区别是皇陵碑的碑首和碑身是通过棒卯连接的,而无字碑则是由一整块石料雕成。原有的碑亭已经存在很久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碑已经倒卧在地上,碑身断裂为三段,但碑座仍然在原位。在1983年3月,县文物管理所将碑座向西移动了一段距离。同年4月,配合省文物工作队的清理工作,对碑座的基础进行了整理:第一层是由四块石片承托碑座,第二层是生石灰沙浆,第三层是胶浆。根据清理情况的分析,该碑倒下的原因是第二层基础的密度松散,缺乏足够的强度。在1985年春天,碑座得以修复,同年6月,此碑被重新立起并进行粘接。
价值意义
明皇陵是明朝时期第一座陵墓,仿紫禁城而建,对明孝陵的建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石刻及制碑对后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石刻意义
明皇陵的石刻设计采用了多种形式和装饰语言,包括圆雕、浮雕、线刻和影塑。这些装饰语言相互交融、相辅相成,形成了整体的艺术效果。在技巧上,注重表现形象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以非常壮丽的方式展现帝王的身份地位、尊严和权威。
神道御制碑意义
明皇陵神道御制碑是明朝皇帝朱元璋亲自撰写的一块碑文,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历史上的皇帝为没有真正登基做过皇帝的人亲自撰写碑文的现象非常少见。碑文共有1105个字,按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包括阐明昌运兴盛的道理、描述家史的苦难、讲述出家经历的艰辛以及南征北战的开国史。朱元璋在碑文中敢于直书真实的自己的家世和为僧的经历,而不是以夸大和谀墓的方式描绘自己,其真实和直接的叙事方式在当时非常罕见。朱元璋的碑文以四言句式为主,文笔流畅,类似于《诗经》的诗篇形式。每两句一押韵,共有97句一韵到底。碑文还标有带圆圈的断句和声调符号,这在古碑中也是非常罕见的。朱元璋的碑文以其叙述、情感和流畅的文笔而闻名,被认为是一篇文学作品,同时也是记录朱元璋个人及明朝开国史的重要历史文献。
文物保护
1975年10月,国家文物局派专家学者考察后,认为皇陵石刻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次年,皇陵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9月,又重新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扶正倒卧的石像进行了底座加固,并将通往神道的公路进行了改道。1982年,皇陵石刻连同明中都皇故城一起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85年开始,县文物管理所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共同对皇陵石刻进行了全面修复,对无字碑的基础进行了清理,并进行了粘接和复原工作。
2015年08月,凤阳县开展明皇陵石刻保护性修复工作,由西安文物保护专家制订的明皇陵石刻保护性修复方案,广州白云文物保护有限公司具体实施全方位保护性修复工作。按清洗—修复—防风化处理等步骤进行,保护性修复所用材料均为对人体、石刻无损害的环保材料,石刻表面的污染物、氧化物将被全面清除,局部破损处的石刻修复将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石刻防风化处理后能有效防范酸雨等污染物的侵蚀。这次修复是600年来首次全方位保护性修复,本次石像生保护性修复工作于2015年10月前完工。
2021年7月23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查了《凤阳明中都城和明皇陵遗址保护条例》,决定予以批准,由滁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相关研究
明皇陵的建造始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并在洪武十二年(1379年)竣工。该皇陵的墓向不仅是坐南朝北偏东,而且陵垣的正门和外城北面的正红门也是斜向东北。一些学者认为,在洪武二年(1369年)之前,皇陵的墓向是坐北朝南的,后来在改建工程中为了与东北方向的明中都城相配合,改成了坐南朝北偏东的方向。然而,根据相关史料和墓地环境的观察,明皇陵的坟墓很可能一直朝着北偏东的方向。首先,凤阳县一带的葬俗是根据地势远近来决定墓向的,因此墓地的四个方向都会有。其次,明皇陵附近及其周围的陵域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按照当地的葬俗,墓向只适合坐南朝北偏东。第三,由于明皇陵没有启葬过,说明原本的墓向并没有改变。第四,明皇陵本来就是一个“风水宝地”,后来的扩建更不能改变方向。第五,明皇陵的东北方是“下砂水口之地”,北垣的正红门是正门,并且左右城墙呈乙字形折线,明显地斜向东北,与中都城相呼应。
参考资料
明皇陵.凤阳县人民政府.2023-09-07
凤阳明皇陵获评国家4A级景区.凤阳新闻网.2023-09-07
历数滁州跨省界文化遗产.滁州市人民政府.2023-09-14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历史沿革
修建陵墓
历代修缮
遭遇破坏
地理环境
陵墓布局
主要遗址
皇陵城垣
土墙遗址
砖墙遗址
皇城遗址
皇城正殿遗址
皇陵陵丘
皇陵石刻
皇陵石像生
皇陵碑
无字碑
价值意义
石刻意义
神道御制碑意义
文物保护
相关研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