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大学(英文名: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缩写为“USTL”)简称“辽科大”,坐落在辽宁省
鞍山市,是省属本科高校。学校先后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辽宁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辽宁省最美校园等荣誉称号。
辽宁科技大学始建于1948年,时为鞍山新华中学专科部,1949年组建鞍山工业专门学校,1950年改为东北工学院鞍山分院,1958年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鞍山钢铁学院,1998年由冶金工业部划转为
辽宁省人民政府,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2002年更名为鞍山科技大学,2006年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约2763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有专任教师1254人,全日制学生23815人。学校下设有学院19个、教学部1个和工程训练中心1个,开设本科专业66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8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另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等12个,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省重点支持专业、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4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等179门。学校还有
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授予权、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有研究生推免权、博士招生“
直博生”“
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资格。
在
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4中国大学排名中,辽宁科技大学位列全国第285名。
历史沿革
鞍山科技大学
1939年,
鞍山市成立奉天省立鞍山工科国民高等学校。1946年,鞍山工科国民高等学校更名为省立鞍山工科职业学校。辽宁科技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948年。1948年5月4日,省立鞍山工科职业学校和当时的私立东北清华中学、省立鞍山女子中学、私立文化中学联合组成鞍山新华中学。1950年,东北工学院鞍山分院并入,1952年,更名鞍山工业技术学校。1953年鞍山第二钢铁学校——鞍钢夜大学并入。195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鞍山钢铁学院。1994年,冶金部与市政府签署联合办学协议。鞍山大学(东院)并入鞍山鞍山钢铁学院。开启了钢院分为东西两院的历史。1998年,原鞍山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原省食品工业学校、原省冶金工业学校和原省建材工业学校相继并入。学校由冶金工业部划转为
辽宁省人民政府,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0年8月,辽宁省人民武装学校正式并入学校。2002年,更名为鞍山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鞍山科技大学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新增博士点2个、硕士点12个,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次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2008年,获批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2009年,辽宁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成立。2010年,学校获得硕士研究生推免权。同年10月,辽宁科技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201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2年,辽宁科技大学下设的
二级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转设为
辽宁科技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将该学院搬迁到
鞍山市铁西区职教城校区,并开办
应用型本科教育。2014年,入选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7月,辽宁科技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5年,辽宁科技大学
技术转移中心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6年,鞍山市创业基地与辽宁科技大学合作建设玉研究院和玉雕学院。2017年1月,辽宁科技大学入选
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国内
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19年,成立辽宁科技大学高能物理中心。
2020年,
辽阳市人民政府与辽宁科技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1年,教育部批准辽宁科技大学与
俄罗斯利佩茨克国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
冶金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吉林大学及中科院沈阳金属所、
长春光华微电子设备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鞍山钢铁集团、
包钢集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在学生
联合培养、教师校际互聘、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联合申报重大项目等方面合作。2021年,省知识产权局确定第二批
辽宁省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辽宁科技大学成功入选。2022年 2月,辽宁科技大学经济与法律学院与
鞍山市铁东区人民法院签约共建实践教学基地。7月,与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签署了《辽宁科技大学与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合作共建门诊部协议》。2023年3月,学校与华泰永创(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3月,与
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签约合作框架协议及研究生
联合培养协议仪式。4月19日,与
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城市公司签约共建实践基地。11月,学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成功获批首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规模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3月,辽宁科技大学共有19个学院,教学部1个和工程训练中心1个,开设本科专业66个。
师资情况
截至2024年3月,辽宁科技大学现有专任教师125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7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3.90%;博士生导师228人、硕士生导师630人。在领军人才方面,学校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9人,省级高层次人才90人,其中柔性引进工程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2人、长江学者1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27人,辽宁省优秀专家6人,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千人层次人选36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7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17人,省教学团队11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辽宁科技大学有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8个。工程学学科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3月,辽宁科技大学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等12个,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省重点支持专业、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4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等179门。学校有省教学团队11个,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104项(本科84项,研究生11项,职业教育类9项)。国家、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12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3月,辽宁科技大学与美国、
英国、
俄罗斯、
澳大利亚和
加拿大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及大型企业集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51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获批辽宁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博士)奖学金培养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硕士)培养单位。2021年4月,学校首次申请并成功获批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与
俄罗斯利佩茨克国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
冶金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建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共建),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重点实验室1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0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智库平台1个,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省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1个。
学术成果
截至2024年5月,辽宁科技大学共转化科技成果1562项,其中,省内转化科技成果1254项。获批“省高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A类基地,为获批建设的5所A类高校之一。与辽宁菱镁产业基地和企业集群全面实施产学研合作,建立镁产业专业研究院4个,实施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示范工程10余项。科研团队研发的“耐高温无色透明聚亚胺(膜)”,作为“
天问一号”和“
嫦娥五号探测器”的关键组件材料,与探测器一同飞上火星和月球,解决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底,纸质藏书总量约193.86万余册,电子图书296.07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54个,包含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位论文、音视频等
数字资源类型,并可通过易瑞授权访问系统校外无障碍访问校内资源。阅览自修座位3660个。
学术期刊
《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是
辽宁省教育厅主管、辽宁科技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为双月刊,公开发行。主要发表本院师生员工的学术和科技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刊物。主要栏目有:基础科学、材料科学、应用化学与化学工程、机械、电子与信息、计算机科学、土木交通、经济管理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已获中国期刊检索与评价系列数据库收录证书,并被 《CA》和《AJ》等多家权威检索系统收录。
学校排行
在
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4中国大学排名中,辽宁科技大学位列全国第285名。
校园文化
校训
校训:博学明德 经世致用
博学:语出《
礼记·中庸》。告诫学子们,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之谓学,首先要广泛猎取,“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收并蓄,使学者具有世界眼光和开阔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明德:语出《礼记·大学》 《大学》一开篇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是弘扬光大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阐明学习的目的就是明晓事理、修养品行和道德。
经世:治理世事。经:治理。经风雨,见世面,不在书斋里读死书。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留心。做学问不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服务于社会,造福民生,匡世济民。
致用:致,到达,为了。学以致用,学习地意义在于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和服务于实际生活。
经世致用作为一种思潮和精神,发源于宋代,形成于明末清初,以
王夫之、
顾炎武为代表,后来的魏源、龚自珍、康有为、谭嗣同等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倡导变法。经世致用之学,即“实学”,就是“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说实话、干实事、务实际、求实效,这就是经世致用,匡世济民。
校标
学校校标由学校中英文名称、抽象化的地球图形、艺术化的“辽科大”拼音首字母和建校时间四部分构成,整体呈圆形。
校标整体线条和中英文名称采用绿色(C85 M44 Y100 K6)。
艺术化的“辽科大”首字母采用红色(C11 M94 Y94 K0),艺术化的“K”由字母“L”和“D”构成,体现出学校简称“辽科大”;“L”似飞溅的钢花;“D”似钢包。
“1948”采用黑色,表明学校的建校时间。
校旗
学校校旗由校标及中文校名组合而成。校旗旗面长宽比例为3:2;色彩规范分别为:旗面底色为白色(C0 M0 Y0 K0),校标为本色,旗面上的中文校名颜色为红色(C11 M94 Y94 K0);旗面底色为红色(C11 M94 Y94 K0),中文校名及校标颜色为白色(C0 M0 Y0 K0);旗面底色为绿色(C85 M44 Y100 K6),中文校名及校标颜色为白色(C0 M0 Y0 K0)。
校歌
校歌:《辽宁科技大学校歌》
词:于景伦等
曲:徐占海
千山叠翠,辽河抒怀。
啊,辽宁科大,熔铸了我们心中的爱。
钢铁铸就创业史,科技推动新时代。
勤奋向上,求实创新,科教兴国展风采。
我们书写历史,我们激情满怀,我们书写历史,我们激情~激情满怀。
璞玉千琢,百炼成才。
啊,辽宁科大,高昂起坚韧不拔的气概。
志存高远担重任,脚踏实地把路开。
博学明德,经世致用,云帆直挂济沧海。
我们憧憬明天,我们继往开来,我们憧憬明天,我们继往~继往开来。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5月29日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来源:
校友情况
学术界
截至2024年5月
袁林,教授,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尹衍升,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博导
商界
截至2024年5月
黎明 , 原冶金部副部长、宝钢集团公司创始人
葛国忠,鞍山东胜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管吉川, 成都新天智能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志林,河南济源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原总经理
李东,上海嘉德公司总经理
林伟,西安信捷智能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任松,北京瑞光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创始人)
马强,杭州印鸽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创始人)
赵子新,滨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综合部 副部长
滕飞,鞍山市华冶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所得荣誉
2008年,获评第二届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2021年,获评“辽宁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22年,荣获“辽宁省高校师资培训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22年,获评辽宁省优秀易班共建高校。
参考资料
报考指南.辽宁科技大学招生网.202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