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mù xu],拉丁学名为(Medicago sativa L.),别名金花菜,为豆科(Fabaceae)苜蓿属(Medicago)植物,原产于亚洲北部和西南部。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常生于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或沟谷。苜蓿适应范围广,耐寒、耐旱性能优良。
苜蓿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高0.3-1米。根粗壮,根颈发达。茎直立、丛生以至平卧,四棱形,无毛或微被柔毛。花序总状或头状,具5-10花;苞片线状锥形;
花萼钟形或筒形;花冠淡黄、深蓝或暗紫色;花柱短,锥形或线形,柱头顶生;子房线形。
荚果螺旋形
转曲、肾形。种子卵圆形,黄色或棕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
苜蓿是世界公认的高产优质豆科牧草,享有“牧草之王”的美誉。苜蓿中还有丰富的蛋白质、活性多糖、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价值很高。同时苜蓿的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须根密生,地上分枝多,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此外,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苜蓿的全草及其根部可入药,其全草味苦、甘,性凉,其根味苦,性寒,均具有清热、利湿、通淋等功效。
名称演变
中文名“苜蓿”系外来语,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苜蓿是汉武帝派遣汉使从大宛(Fergana)带回的,《汉语大辞典》和《辞海(农业分册)》一般认为是大宛语buksuk的音译。此名最初写法不统一,有目宿、木宿等异写,到唐代以在“目宿”二字上各加草字头的“苜蓿”为中国正式学名,并被后人长期沿用。
栽培历史
学界大多倾向于苜蓿起源于伊朗西北部、外高加索山区等地,是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公元前一千纪后,苜蓿从外高加索地区开始向外传播,据植物学家泰奥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所著的《植物志》记载,米底王国征战希腊,并将苜蓿带至希腊;之后,苜蓿又传入了罗马帝国。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2000年,纳马兹加(Namazga)农业文化开始衰落,人群的不断向东迁徙,带动了包括苜蓿在内的农作物扩散至中亚索格底亚那及东方的费尔干纳盆地。而中国则是在西汉时期于中亚引种苜蓿,其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各地有野生,亦有栽培。
形态特征
苜蓿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株高0.3-1米。
根、茎
根粗壮,深入
土层,根系发达。茎直立、丛生以至平卧,四棱形,无毛或微被柔毛。、
叶
羽状三出复叶;托叶大,呈卵状
披针形,先端锐尖,基部全缘或具1-齿裂,脉纹清晰;叶柄比小叶短;小叶呈长卵形、倒长卵形或线状卵形,等大,或顶生小叶稍大,长1-4厘米,宽3-10毫米,先端钝圆,具由中脉伸出长齿尖,楔形,边缘1/3以上具锯齿,上面无毛,深绿色,下面被贴伏柔毛,侧脉8-10对;顶生小叶柄比侧生小叶柄稍长。
花
花序总状或头状,长1-2.5厘米,具5-10花;花序梗比叶长;苞片线状锥形,比
花梗长或等长。花长0.6-1.2厘米;花梗长约2毫米;花萼钟形或筒形,萼齿5,萼齿比萼筒长;花冠淡黄、深蓝或暗紫色,花瓣均具长瓣柄,旗瓣倒卵形至长圆形,基部窄,常反折,翼瓣长圆形,一侧有齿尖突起与
龙骨瓣的耳状体互相钩住,授粉后脱开,龙骨瓣钝头;
雄蕊两体,花丝顶端不膨大,花药
同型;花柱短,锥形或线形,两侧略扁,无毛,柱头顶生;子房线形,无柄或具短柄,胚珠1至多数。
果实及种子
荚果螺旋形
转曲、肾形、镰形或近于挺直,比萼长,背缝常具棱或刺,中央无孔或近无孔,径5-9毫米,脉纹细,不清晰,有种子1至多数。种子卵圆形,平滑,黄色或棕色。
物种分布
苜蓿原产于亚洲北部和西南部,在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绿肥。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生于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或沟谷。
生长习性
苜蓿的耐寒、耐旱性能优良,适宜生长在15-20 ℃的条件下,可忍受-30 ℃以下的严寒。其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与能够固氮的
根瘤菌共生。苜蓿适应范围广、抗逆性强、耐贫瘠、耐盐碱,能生长在多种类型的气候和土壤环境下,在降水量很少的地区也能正常生长,对土壤要求低,适宜种植于pH值接近中性的土壤中。
繁殖方式
苜蓿是典型的异花授粉植物,主要依靠访花昆虫为媒介完成授粉,通过
受精卵作用形成种子,最终发芽形成苜蓿幼苗。苜蓿授粉以野生访花昆虫为主,主要有苜蓿准蜂、北方切叶蜂等。花朵是由翼瓣、旗瓣和龙骨瓣三部分构成,
雌蕊和雄蕊紧贴在一起,共同着生在龙骨瓣内。因此,苜蓿授粉需要经过弹花才能完成。
栽培管理
选地
苜蓿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除重黏土、强酸
强碱土壤以及贫瘠的砂土外均可正常生长。通常选择pH值在6.5-7.5、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土质松软的砂质土壤,不宜种植在低洼及易积水的地里。此外,为了管理利用方便、电力条件有保障、适于机械化作业,尽量选择相对集中连片、具有排灌措施的地段种植苜蓿。
播种
采用条播、穴播等播种方式,穴播适用于大面积种植,适宜季节为春季和秋季,出苗率和成活率高;按照一定的行间距和播种深度来播种,后覆盖上一定厚度的土层。覆盖土完成后需人工踩踏严实。若种植区域之前未种植过苜蓿,可先将种子与苜蓿根瘤菌搅拌均匀后播种,播种完成后在土壤上覆上薄膜,达到保温保湿效果,减少病虫害发生。
整地与施肥
苜蓿种子小,发芽出苗速度偏慢,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耙、压实,要满足上虚下实的条件,消灭前茬作物的残茬及
禾本科杂草、病虫害等。若发现田间有杂草,可以在播种之前喷施乐灵以减轻杂草带来的损害。整地时间最好在夏季。苜蓿的根系较为发达,扎根深,种植之前要进行合理的施肥。此外,苜蓿为
豆科植物,施加氮肥可减少根瘤,在播种之前可以根据苜蓿种植面积与土壤原本肥力适当地施加农家肥或有机肥。若土壤肥力偏低,可利用
磷酸钙作为低肥施加。
养护管理
田间管理以追肥、灌溉、除草为主。苜蓿的追肥以磷肥与钾肥为主,冬季与早春更应该结合灌溉做好追肥工作。幼苗期的苜蓿应控制灌溉量,若水量过多则会影响幼苗生长,出现烂根的现象;生长期的苜蓿需要大量的水分,应合理灌溉;冬季也应加强其灌溉量。田间除草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禾本科杂草不仅会与苜蓿争夺养分,还可能带来病虫害,对苜蓿健康生长造成影响。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及霜霉病等。褐斑病可以利用
百菌清进行喷施防治;霜霉病则可以利用
代森锰锌进行喷施防治。此外,苜蓿常见虫害类别有蚜虫等。蚜虫可以利用
黄板诱杀,还可以引入害虫天敌,利用
生物技术防治,或利用
氧化乐果乳油进行
化学防治。
刈割、加工及贮存
苜蓿最佳割时期在初花期,此时营养物质产量高、再生良好,
蛋白质含量高。使用割草压扁机收割,可保证苜蓿的茎秆和叶子能够到达同步干燥的要求,确保其在田间能够快速干燥,减少蛋白质的损失,保证苜蓿产品的质量,每年需刈割,然后置于田间充分晾晒,当含水量达到18%后,经过处理后可运输至储存场所储藏。
生态
苜蓿是多年生深根性植物,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最深可达1.5米,须根密生,地上分枝多,对地面覆盖度大,能改良土地理化性,增加透水性,拦阻径流,防止冲刷,保持坡面,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生态价值。
用途
食用营养
苜蓿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活性
多糖、
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价值很高。苜蓿幼嫩的茎叶和花作为蔬菜食用,苜蓿花、叶制作的营养粉可用于制作面类食品,同时开发苜蓿罐头、苜蓿饮料等多种食品。
畜牧饲养
苜蓿是世界公认的高产优质豆科牧草,享有“牧草之王”的美誉,营养价值高、产量高、再生性强,饲用价值居各种牧草之首,是畜禽重要的饲草饲料,对
奶牛的产奶量和泌乳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医学药用
据《
中药大辞典》记载,苜蓿的全草及其根部可入药,其全草味苦、甘,性凉,具有清热、利湿、通淋等功效,可用于治疗
痢疾、浮肿等病症;其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利湿、通淋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砂淋、
尿石症等病症。
植物毒性
苜蓿具有自毒作用,通过自身分泌、地上部分淋溶及残体分解等方式向土壤中不断释放一些次生代谢物质,直接或间接地对次代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苜蓿群落自然繁衍。当苜蓿用作生态植被时,自毒作用限制了群落次代种子的萌发和成苗生长,影响其在生态草地群落中的稳定性维持,导致苜蓿生态草地建植若干年后的断崖式衰退现象。
相关研究
药理研究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苜蓿地上部分制得的总皂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兔、大鼠、猴的实验性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防治效果。此外,从苜蓿中提取出的
小麦黄素有轻度的雌激素样作用及
抗氧化作用,可防止
盐酸肾上腺素氧化。分得的
槲皮素也有抗氧化活性。
干旱胁迫
中国学者麻加欣通过研究干旱锻炼,让苜蓿产生了补偿效应,并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系统和膜损伤修复系统,延缓了苜蓿叶绿素的分解,增加了苜蓿叶片的相对含水量,能促进苜蓿在干旱条件下生长,提高其生长能力和抗旱性,对提高牧草产量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文化
在苜蓿刚被引入中国时,
刘彻为了使苜蓿适应中国的风土环境,命人往苜蓿田地中施入肥料。又因为当时的交通较为发达,西域各国使节集中在中国,汉武帝命人在离宫别馆旁种植了一片面积广大的苜蓿田地,已成为一种地理文化景观。而苜蓿地作为汉朝对外展示中国土地包容西域物种的文化象征符号,使西域使节产生“中国有一独特之处”的心理与文化认知,以吸引丝绸之路沿途各国与汉朝建立经济联系,以强化中国在与西域各国互动中的中心地位。
参考资料
详细内容.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