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额新对虾
对虾科新对虾属的一种虾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属于对虾科新对虾属。俗名沙虾、沙虾、芦虾、基围虾等。刀额新对虾成体体长约93~140毫米,体重约为13~35克。体表呈浅棕色,上布墨绿色或深棕色斑点,额角上缘具6~9齿,下缘无齿。第二触角为鞭红色,尾扇稍红。步足为淡黄和淡紫色相间,除了脊和边缘部外,头胸甲着生短毛。
刀额新对虾广泛分布于印度一西太平洋海区,包括印度、孟加拉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朝鲜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山东省浙江省福建省、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岛沿岸海区。刀额新对虾是底栖性虾类,多栖息在20~50米深的沙泥或泥沙浅海海底。广盐性虾类,盐。昼伏夜出,具有潜沙的习性。以底栖和浮游动物为主,兼食小型游泳动物。刀额新对虾全长10厘米可达性成熟。一生需蜕皮50多次。
刀额新对虾作为一年生的渔获物,资源的恢复能力明显大于其他虾类,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刀额新对虾在中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食用虾类。
形态特征
颜色
刀额新对虾虾体呈土黄至棕褐色,游泳足呈棕色或赤色,步足淡紫色与淡黄色环斑相间,尾节暗棕色。尾扇末缘常带浅黄色。一般雄性浅棕色,雌性体色稍深,性成熟个体背部性腺呈浅绿色。体表散布许多黑点。
外部形态
刀额新对虾体长而侧扁,呈棱形,体由头胸部和腹部组成,有20个体节和19对附肢,与其他虾类相同。壳较厚,体表除脊和边缘部分外着生许多短毛,腹部两侧前下方光滑无毛。其额角从头胸部中部背面向前上方伸出,呈尖刀形,像头上长出一支角。雄虾额角平直,雌虾额末部傲向上弯。额角上缘呈6~9个额角齿,下缘无齿,第1步足具座节剌,座节剌比基节剌小,雄虾交接器略呈三角形。雌虾交接器(纳精囊)为中突近长形,腹部第一至第六体节背面具纵脊。新对虾个体中等大小,成熟个体一般体长93~140毫米,体重13~35克。
内部结构
刀额新对虾的心脏、肝脏、性腺、胃、鳃等重要器官都集中头胸部,腹部肌肉发达,其中有肠道通过。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刀额新对虾广泛分布于印度一西太平洋海区,包括印度、孟加拉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朝鲜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山东省浙江省福建省、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岛沿岸海区。
栖息环境
刀额新对虾是底栖性虾类,多栖息在20~50米深的沙泥或泥沙浅海海底。刀额新对虾为广盐性虾类,盐度范围在5‰~34‰的海水和纯淡水中均能生长。刀额新对虾生存在温度为10~37℃的水中,适宜温度为19~30℃。对溶氧的要求一般是不低于4毫克每升,但是对低氧忍耐力强。能在pH值为7.0~9.0水中正常生活。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刀额新对虾有潜沙习性,白昼潜伏在沙层中,仅露出触须和眼睛,夜晚活动。
觅食行为
刀额新对虾是广食性虾类,以捕食底栖生物为主,兼食底层浮游动物及游泳生物,其食物组成主要有多毛纲(Polychaeta)、有孔纲(poratids)、端足目(Amphipoda)、瓣鳃纲(Bivalvia)、腹足类动物(Gastropods)、介形亚纲介形虫)、桡足类(Copepoda)等。摄食强度有明显的月变化,以3月份最低,5~8月份最高,其中以6~7月份最大,8月份开始下降。摄食强度昼夜变化以白天最低,黄昏开始上升。夜间断续增高,早晨最高。幼体阶段以浮游生物为食,与其他对虾类相同;成体则为底栖动物为食,也摄食有机碎屑及底栖藻类
生长繁殖
繁殖
刀额新对虾性成熟体长范围10.0~15.5厘米,成熟最小个体8.0厘米,体重7.0克。性成熟的比例随着体长的增长而增加,个体大者,性成熟比例高,开始产卵的时间也早。水温25~32℃繁殖,产卵适宜温度为29~30℃。在中国东南沿海每年3~10月均可见到性成熟的刀额新对虾,产卵期为5~9月,产卵盛期为6~8月。性成熟的雌虾,卵巢从头胸甲前方向后引伸直到腹部末端,通过甲壳亚门可以看到卵巢,颜色变化类似对虾属,由透明逐渐变为淡黄色、淡橙色、暗绿色以至红绿色。刀额新对虾的卵子为分批发育成熟,产卵多在夜间进行,每次产卵量依个体大小有差异,一般在10~20粒。雄虾的精巢成熟后,精子输入贮精囊中形成精荚,交配时,清荚由位于第5步足基部的排精孔排出,再由交接器送入雌虾的纳精囊内。雌虾产卵时,纳精囊中精子随即排出,在体外完成受精作用,受精卵散布于底质上进行孵化。
生长
刀额新对虾的生长发育要经过胚胎、幼体、幼虾和成虾4个阶段,其一生需蜕皮50多次,胚胎发育需要10~18小时,经历细胞分裂期、桑椹期、囊胚期、原肠期、肢芽期、膜内幼体期等阶段而孵出。幼体发育是一个不断蜕壳和变态的过程,分为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4个阶段。刚孵出的无节幼体,体不分节,具3对附肢,有一眼点,蜕皮6次,经1~2天,进入蚤状幼体阶段;蚤状幼体有明显头胸甲,腹部出现分节,具完整口器,开始摄食,附肢7对,蜕皮3次,经6天进入糠虾幼体阶段:糠虾幼体头胸部愈合,与腹部分界明显,头胸部附肢齐全,初具虾形,游泳时头部向下呈倒立状,蜕皮3次,经12天进入仔虾阶段;仔虾外形与幼虾相似,腹肢发育,但仅具外肢,额角上绿小齿增多,逐渐进行水平动动,经脱皮18次左右,到性成熟即进入成虾期。
养殖
现状
刀额新对虾具有适合长途运输、适应能力强、养殖周期短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1986年,在中国南方就开展了刀额新对虾的人工养殖试验。福建九龙江下游区域龙海市采用池塘养殖、鱼虾混养和稻田养殖模式,开展了刀额新对虾淡化养殖,均取得了成功。稻田养殖模式由于收益低,被逐渐舍弃,池塘养殖和鱼虾混养2个养殖模式发展缓慢。在鱼虾混养模式探索中,刀额新对虾与罗非鱼混养模式的养殖效果与经济效益最佳妙切。然而随着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日本囊对虾(Penaeus japonicus)、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和中国对虾(Penaeus japonicus)的大面积的推广,国内刀额新对虾养殖业发展受阻。
养殖方式
2000年以后,中国学术界发表了多篇刀额新对虾的养殖方式论文。关于刀额新对虾的养殖方式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主要有淡水养殖、咸水兑淡养殖、咸水养殖和混养等几种方式,其中淡水养殖和咸水兑淡养殖需要先进行虾苗淡化处理。
病害防治
刀额新对虾是新兴的虾类养殖品种,截止到2023年5月淡水养殖中的疾病尚无研究报道,但从预防为主出发,必须严把虾苗质量关,选购体质强健,淡化良好的虾苗,否则,即使价格便宜,也是不能在淡水中养殖。做好水质管理工作,定期使用生石灰改良水质,同时也要防止污水和敌害生物进入。选购新鲜优质的饵料,发霉变质的饵料是不能使用的。若在养殖过程中发生病害,可参照其它对虾属的病害防治方法灵活运用。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刀额新对虾肌肉粗蛋白含量较高,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较低,而虾味氨基酸尤为突出,并且风味物质呈现时间积累效应;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比值较高,必需氨基酸指数评价较高,但组成相对不够均衡。
刀额新对虾肌肉粗脂肪含量适中,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优势突出,作为辅食能补充婴儿高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不足;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和血栓形成指数较低,脂肪酸评价较高。
药用价值
刀额新对虾新鲜的肉或晒干的虾肉可入药。功能主治:补肾兴阳,滋阴熄风;用治肾虚阳,阴虚风动,手足抽。
经济价值
刀额新对虾味道清甜爽口,价格适中,粤港澳包括全国餐饮业对该虾的需要量很大,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价位上。刀额新对虾海区产量最多的是在秋冬两季,此时价格相对会便宜一些。夏季因为禁渔期,海捕产量相对会少一些。春季时节,刀额新对虾海捕产量大幅度减少,而市场需求不减,此时的价格相对是较高的,塘头收购价格较高,利用冬季空闲鱼塘养殖刀额新对虾进行错峰养殖,成本低,收购价高,农户直接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参考资料
..2023-06-27
刀额新对虾.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11
..2023-05-13
..2023-05-29
..2023-05-13
..2023-05-13
..2023-05-13
..2023-05-14
..2023-05-14
..2023-05-14
..2023-05-14
..2023-05-14
..2023-05-14
..2023-05-14
..2023-05-14
..2023-05-14
..2023-05-1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颜色
外部形态
内部结构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觅食行为
生长繁殖
繁殖
生长
养殖
现状
养殖方式
病害防治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
经济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