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
直肠或肛管与肛周皮肤之间形成的瘘管
肛瘘(英文:Anal Fistula)是肛肠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是肛管直肠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常位于肛窦,多为一个;外口在肛周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多数为破溃或引流后形成,主要表现为局部反复流脓、肿胀、疼痛、瘙痒等,经久不愈或间歇性发作。肛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20~40岁年龄段相对高发,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早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山海经·中山经》就有关于“瘘”的记载,距今3000年的《五十二病方》也有提及;希波克拉底(前476年~前377年)在《论瘘》中有阐述肛瘘的治疗理念;公元前25~公元50年,古罗马著名医生Calsus提倡用刀割治肛瘘;步入近代,西方医学发展迅速,对于肛瘘的治疗有了更深入的研究。
治疗上以手术为主,由于肛瘘病理变化复杂多样,部分患者临床疗效欠佳,甚至可能出现肛门变形等手术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预防工作,早诊早治对于肛瘘患者而言至关重要。
分型
基于不同的角度对肛瘘进行分类方法各异,其中比较常用的几种分类方法如下:
(1)复杂性肛瘘是指包涵括约肌外瘘、括约肌上瘘、涉及\u003e30%肛门外括约肌范围的经括约肌瘘、马蹄型瘘、女性患者的前侧经会阴复合体的肛瘘,以及合并有炎性性肠病、放射性肠炎等的肛瘘。
(2)单纯性肛瘘是指低位经括约肌肛瘘和涉及\u003c30%外括约肌范围的经括约肌肛瘘等,不包括上述危险因素。
2.按照parks分类法,肛瘘可分为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方型和括约肌外型。
①括约肌间瘘:主瘘管由内口穿过内括约肌,再经过内外括约肌间平面到肛周皮肤,部分支管可沿括约肌间平面延伸。
②经括约肌瘘:主瘘管由内口穿过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经坐骨直肠窝到达皮肤,瘘管高低决定其累及括约肌的程度。
③括约肌上瘘:主瘘管经内口穿过内括约肌,再经括约肌间平面向上越过耻骨直肠肌,然后向下经坐骨直肠窝到皮肤。
括约肌外瘘:内口位于肛提肌平面的上方,瘘管穿过肠壁及外括约肌深部,然后经坐骨直肠窝到达皮肤。
3.参照2002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肛瘘分类标准,将肛瘘分为低位肛瘘(是指瘘管管道或创腔位于肛门外括约肌深层以下的肛瘘)和高位肛瘘(是指瘘管及其支管在肛提肌和肛管直肠环上方)。
(1)低位肛瘘:又分为低位单纯性肛瘘、低位复杂性肛瘘
(2)高位肛瘘:又分为高位单纯性肛瘘、高位复杂性肛瘘。
病因
有少数肛瘘为特异性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此外,手术外伤继发性感染、克罗恩病、恶性肿瘤破溃等也可引起肛瘘,较少见。超过80%的肛瘘是由肛门隐窝腺感染继发肛周脓肿引起的,脓肿破溃或引流后遗留上皮化瘘管或感染性病灶。肛周感染有两种学说,肛隐窝腺体感染学说和中央间隙感染学说。久坐或长时间站立、嗜烟酒、经常食用辛辣食物等可诱发或加重肛瘘。
病理生理学
多数肛瘘由肛腺感染引起肛周脓肿,脓肿破溃或引流后伤口经久不愈,逐渐演变成贯穿于肛周与直肠下部的瘘管,包括内口、瘘管和外口3部分,其中瘘管包括主管和支管,穿行于不同的解剖层次结构如肛门括约肌盆底肌等,瘘管外侧端开口于皮肤,内侧端通于直肠其他腔隙,其中内侧端(内口)是肛瘘的感染源。
肛瘘的发病也与免疫因素和直肠黏膜屏障有一定关联,正常人体直肠由黏膜上皮(机械屏障)、免疫细胞(特别是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分泌物(化学屏障)和有益菌群等共同组成一道天然的黏膜防御屏障,当因各种原因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或黏膜防御屏障遭受破坏时,将会诱发或加重肛瘘。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1.流脓:这是肛瘘的主要症状,新生瘘管流脓较多,脓液多少与瘘管长短和数量有关,外口假性愈合后流脓暂时可缓解,对于高位肛瘘,因瘘管位于括约肌外而不受肛门括约肌收缩自主控制,还可能伴随有粪便及气体经瘘管排出体外。
2.疼痛:瘘管引流通畅且无炎症感染时通常没有痛感,但仍可感觉到局部发胀和不适感,一般活动时不适感加重,一旦外口阻塞或假性愈合,瘘管内脓液不断积存,局部会剧烈肿胀疼痛。
3.瘙痒:脓液等分泌物长时间刺激皮肤,可使得外口局部皮肤变色、脱落或者增厚,多伴有肛周皮肤瘙痒、肛周潮湿不适,严重时可伴发肛周湿疹
其他症状
并发症
部分肛瘘患者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造成肛门失禁、肛门变形、肛门狭窄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命质量。
诊断
诊断原则
结合病史以及典型症状一般不难做出诊断,关键是明确肛瘘类型,特别是瘘管数量和走向以及内口数量和开口位置,此时需要借助必要的检查手段,以明确肛瘘类型和程度,为治疗方案提供支撑,避免误诊漏诊。
症状与体征诊断
依据患者肛周脓肿自行破溃、切开引流或愈合后反复破溃病史,在肛周皮肤上可见到单个或多个外口,挤压时有脓液或脓血性分泌物排出。并结合直肠指诊,在内口处有轻度压痛,有时可到硬结样内口及索样瘘管等肛门括约肌纤维化等体征,对多数肛瘘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检查项目
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肛门镜检查、探针检查、超声波检查、CT碘油造影瘘管成像、核磁共振、肠镜检查等,均各有优势与临床价值。
没有哪一种检查手段可以百分百准确无误地判断肛瘘内口数量与位置,以及瘘管数量和走向,特别是针对高位肛瘘,临床上还是需要多措并举,结合临床经验,多种检查手段灵活地综合运用,必要时可在影像引导下操作手术,将手术风险降到最低。
鉴别诊断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该病好发于肥胖、多汗的20~40岁青壮年,是由肛周皮肤内大汗腺反复感染化脓所形成的慢性蜂窝织炎,多数情况下由于病变部位汗液多,皮肤长期处于潮湿、脏污、摩擦、搔抓等原因引起,其特点是早期形成多发性表浅的小脓肿、窦道等,并广泛蔓延,溃破后可遗留窦道,但不与直肠内相通。
前畸胎瘤溃破:骶前畸胎瘤属于先天性胚胎发育异常,多在臀部单侧生长,长大后两侧臀部明显不对称,并且会压迫肠道加重排便困难,骶前畸胎瘤感染化脓后通常在肛门尾骨前破溃流脓形成外口,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与肛瘘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和目的
治疗时应重视个性化差异,辨证论治,综合多种治疗方法,并且在治疗前应对肛瘘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尽可能地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低位肛瘘相对简单,高位复杂肛瘘瘘管分布错综复杂,治愈率偏低,特别是涉及肛门括约肌和肛提肌,稍有不慎可能造成肛门功能不良等严重并发症,是世界公认的外科难题之一。
一般治疗
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泻或便秘,以减少粪便对肛瘘内口的刺激;每日用温盐水或高锰酸钾洗液温水坐浴,配合外敷抗菌软膏预防感染。急性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
临床治疗
手术是治愈肛瘘的主要方法,以清除内口及其相关的上皮化管道、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为主要原则。针对不同的肛瘘,宜采用相宜的手术方式,手术方式有多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损伤括约肌的手术(如肛瘘切开术、肛瘘切除术等);另一类是保留括约肌功能的手术(如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直肠黏膜肌瓣推进修补术等)。无论是哪种手术,清除原发内口是关键,手术时须注意肛周组织保护,防止肛门失禁
肛瘘栓填塞术
应用猪小肠黏膜制作的生物修复肛瘘栓通过填塞的方法治疗肛瘘取得了治愈率80%的成功率,具有痛苦小、成功率高、复发率低的优点,但其具体机制及远期效果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损伤括约肌的手术
1.肛瘘切开术:适用于低位肛瘘或作为高位肛瘘瘘管位于坐骨直肠窝脓肿直肠环以下部分的辅助方法,是低位经括约肌肛瘘或括约肌间瘘的首选方法,常与挂线术一起应用。
2.肛瘘挂线术:对于治疗高位经括约肌肛瘘或括约肌上肛瘘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主要作用是引流、慢性切割,能较好解决高位肛瘘完全切开所致失禁的问题。
3.肛瘘切除术:将瘘管切除直至正常组织,去除全部瘘管及其周围痕组织,适用于管道较纤维化的低位肛瘘。创伤较大,平均愈合时间长。
保留括约肌功能的手术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肛门括约肌间结扎和切断瘘管,然后剔除远侧瘘管。该术式具有创伤小、保留括约肌功能、无需特殊器材等优点,主要适用于瘘管管道清晰、通畅的经括约肌型肛瘘。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其中中医内治法将肛瘘分为多种证型,主要是暂时性缓解症状,无法根治肛瘘;常见的中医外治法有中药外敷法、熏洗法、脱管法、挂线法等,其疗效确切,当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挂线法在明代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中有详细记载,该疗法可以更好地解决内口问题,使根治肛瘘成为可能。
上世纪80年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顾氏外科”团队将传统药捻疗法、挂线疗法与现代微创理念结合,提出了“以线代刀”的拖线疗法(suture-dragging therapy,SDT),临床上也常用于肛瘘治疗。
对症治疗
肛瘘患者对术后复发、术后创面恢复、肛门功能保全等更为关注,考虑到尚没有可包治所有类型的肛瘘的术式,特别是针对一些高位肛瘘或合并其他疑难杂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限于技术条件,临床上仍需采取保守或对症治疗措施。
预后
多数肛瘘治疗效果较好,但部分患者愈后不佳,其原因可归咎为术前评估不准确、手术方式选择不当或患者病情特殊等。临床上仍无法完全避免术后复发及手术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后遗症问题,并且部分肛瘘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多次手术,极少数患者数年不愈,甚至终身饱受肛瘘或其并发症后遗症的伤害。
通常情况下,肛瘘不发生恶变,倘若病史太长,并且没有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导致局部出现硬性无痛包块,此时需警惕鳞状上皮癌可能性。
预防
历史沿革
早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山海经·中山经》“合水多鰧鱼,食之不,可以为瘘”。此外距今3000年的《五十二病方》也有提及,说明祖国医学对肛瘘早有认识。希波克拉底(前476年~前377年)在《论瘘》一文中认为肛瘘是由于外伤引起的损伤,主张在脓肿溃破之前排出脓液,应用马鬃和麻线做挂线。公元前25~公元50年,古罗马著名医生Calsus提倡用刀割治肛瘘,并且主张挂线与切开并举。步入近代,西方医学发展迅速,14世纪,英国Arderne医生主张应用腐蚀瘘管的办法治疗肛瘘。1686年法国外科医生Felix成功地为法国皇帝实施了肛瘘外科治疗。此外,包括Hunter·J、维也纳Dittel、伦敦圣·马可医院的Allingham等对肛瘘治疗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流行病学
肛瘘在肛肠科属于常见病,国内发病率1.67%~3.6%,国外8%~25%,好发于20~40岁壮年男性,男女比例5:1。
研究进展
研究结果表明同种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bmMSC)治疗克罗恩病(CD)相关性肛瘘也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参考资料
ICD-10编码工具.WHO.2023-06-04
ICD-11编码工具.WHO.2023-06-04
目录
概述
分型
病因
病理生理学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其他症状
并发症
诊断
诊断原则
症状与体征诊断
检查项目
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和目的
一般治疗
临床治疗
肛瘘栓填塞术
损伤括约肌的手术
保留括约肌功能的手术
中医治疗
对症治疗
预后
预防
历史沿革
流行病学
研究进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