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瓦窑位于
沈阳市皇姑区,村原是庄,现已为市区的一部分,隶属西窑社区。此地与东瓦窑在清朝入关前时曾是皇家砖瓦窑。并为建造
沈阳故宫博物院、
昭陵等大型工程烧过砖瓦,又因其位于瓦窑西边,故而得名西瓦窑。随着2002年
鸭绿江街的改造,西瓦窑地区逐渐被城市所淹没。因为是
辽宁文学院的所在地,西瓦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就因此小有了名气。
西瓦窑,是一个外人几乎不可能知晓的地名,这里曾是
沈阳市的北郊,却因为是辽宁文学院所在地,成了省内文学朝圣者的
黄埔军校。文学院的办学目的就是“作家摇篮,文坛黄埔,群星璀璨,若出其中”。
辽宁文学院成立于1984年,当时没有房舍,借用铁路技校栖身,后来搬到中街附近的一个临时地点,1994年,在西瓦窑建起了校园,排序叫
鸭绿江大街53号。所谓校园,就是三座不大不小的楼房加上它们围起来的院子,这院子自然就成为了操场。
西瓦窑是个村名,在北陵东面,距离省政协、工会和教育厅不远。据说这里早先是一片坟地,十几年前还是村落和菜地,随着城市的逐渐膨胀,现在已经是成熟社区。在西瓦窑地区改造以前,文学院对面是村部,晚上有村民扭大秧歌,热闹非凡。而如今已经是高楼林立,商铺连排。尽管与沈北浑南的大学城相比,这里显得破旧、清冷些,但却并不寒酸,充满了文学的气息。后来渐渐的,“西瓦窑”便成了
辽宁文学院的代名词。从这里出去的学员都习惯于用“西瓦窑”来称呼母校。在做自我介绍时,多说我是西瓦窑×期的,就像在说“我是黄埔×期”似的,亲切、自然,还有些自豪。
尽管关于西瓦窑的历史记载并不多,但由于是辽宁文学院的所在,加之周围特殊的环境,有关西瓦窑的文学作品却很多。如在辽宁青年诗人
王铁夫的诗文集《云朵里的时光》里有一首写文学院的诗,名字就叫《西瓦窑》。
这首《西瓦窑》不得不引发我们对生命追问和死亡思考。这首诗也引起了许多人对西瓦窑那座文学城堡的神秘与向往。作者以如此感伤而平静的口吻,站在西瓦窑文学院的十字街口,探问着我们生命来路的与灵魂归途。正象所有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在关注人的生与死,和生死之间的爱。在每一个文学学子的心中,西瓦窑也不例外。文学院向南不远的车站是我们的生命的来处;文学院向北不远的殡仪馆将是一切人的归宿。来过西瓦窑的人都把文学院当作灵魂的“天堂”和生命的“中转站”,都愿把自己的精神生命寄放在这里。(西瓦窑以北是文官屯火葬场,以南不远是长客总站,以西是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提到《西瓦窑的一棵柳》,就不得不提这棵出了名的柳树。其实这并不是一棵很有历史的树,据说也就百年,但却在当地原著人民心中占着近乎神圣的地位,以致近十年来一直屹立在马路的中央,孤独的述说着这淹没在高楼屋脊下的历史。
沈阳市皇姑区鸭绿江街61号,一棵约五层楼高的柳树矗立在马路中央,树冠很大,树桩底部绑着三四十条红绳。大树旁还放着一个香炉,里面摆着杂粮和3根香,树四周用铁栅栏拦着。尽管原来的村庄早已改造,但树却一直没砍伐掉。
据说村里原来在树上挂过钟,主要起提醒作息时间的作用。大约在2002年,鸭绿江街改造后,这棵树就在马路中央了。这些年来,大伙都说这棵树活得年头长,能给人带来好运,甚至传言大树遭砍伐时冒出了血液,故而无人敢动,才得以保护。因此,挺多人都在树上绑红绳许愿,有人还专门上香拜祭。甚至附近商家举行开业等仪式时,一般也会在树上绑条红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