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湖南省湘潭市境内高等职业院校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Hunan Electrical College of Technology)创办于1941年,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成立最早的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前身为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总厂艺徒训练学校于1941年创办,先后经历了湘潭电机厂工人技术学校、一机部湘潭机器技工学校、湖南机电职工大学、湘潭机电技术学院等办学时期,2006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4年5月,学院开设电梯工程学院、风能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4个二级学院,21个高职专业,构建了新能源装备技术、电梯工程技术、汽车技术与服务、生产性服务四大特色专业群,开设了新能源装备技术、电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物流管理、智能控制技术等全国及湖南省特色专业,在校学生9396人,教职员工360人。
历史沿革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为“学院”)溯源于1941年创办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总厂艺徒训练班,先后经历了湘潭电机厂工人技术学校、一机部湘潭机器技工学校、湖南机电职工大学、湘潭机电技术学院等办学时期,2006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学院开设电梯工程学院、风能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4个二级学院,21个高职专业,构建了新能源装备技术、电梯工程技术、汽车技术与服务、生产性服务四大特色专业群,开设了新能源装备技术、电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物流管理智能控制技术等全国及湖南省特色专业。
教学建设
学院紧扣区域新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新业态发展需求, 不断调整发展方向和优化专业结构。近年来,先后增设汽车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跨境电子商务三个专业,停办汽车电子 技术专业。目前开设了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电机与电器技术、电梯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电子商务等高职专业19个。学 院拟于2023年新设工业互联网应用输配电工程技术两个专业, 全力打造智能制造专业群。构建以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群、新能源 装备技术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主体,电子商务专业群、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为两翼的“三体两翼”特色专业群体系。
截至2023年8月学院有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专业1个,湖南省精品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3个。
据官网2024年1月显示,学院有省高职特色专业2个,省高水平专业群核心专业6个,省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重点专业2个。
师资规模
通过实施“师德建设计划”、 高层次人才引培计划、“双师素质”能力提升计划和卓越团队建设计划,培养一批高水准教学团队和创新团队,建设一支高质量 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截至2023年,学院共有专任教师310名,其中,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占比40.73%,研究生学历教师数221,占比高达71.29;高级职称教师96人,占比30.97%;累计入围国家、省级职业院校教学团队4个;建设校级以上教学创新团队7个。截至2024年5月,学院有教职员工360人。
合作交流
学院积极引进国际职业教育教学标准,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将国际高质量职教标准融汇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体系。助力省内新能源装备、电梯产业、电子商务行业和汽车产业知名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组建有电气特色的湘企湘品“走出去”联盟;与“联盟企业”深度合作,构建“湘”字品牌国际合作协调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开发国际通用的新能源装备、电梯产业、电子商务行业和汽车产业职业教育标准。基于 “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具备电气特色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机制;基于“联盟企业”的国际合作机制,积极参与中非经贸博览会职教论坛和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瞄准世界标杆,打造具有电气特色的技能交流品牌。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即图文信息中心位于校园西南角,是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是学院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2012年在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图书馆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完成了整体提质改造。现设有社科图书借阅厅、自科图书借阅厅、报纸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综合藏书室等,总面积3000平方米。图书馆实行系统化、一门式管理。
截至2024年5月,图书馆有藏书30万余册,现刊近100种、报纸60余种。图书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业科学等门类,其中尤以工业技术、经济管理、计算机类文献为馆藏特色。除印刷型书刊文献外,还收藏有视听、机读等多种载体的其他文献资料,并以每年约2万5千册的速度在递增。并且,我馆藏书新书比率极高,其中2005年以后出版的图书达到藏书总量的90%以上。
科研成果
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创新“标准-平台-团队-机 制”的“四位一体”建设模式,瞄准4维度11层级的教师发展标准,依托全国新能源专指委和国家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平台, 构建由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深度参与的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通过实施协同发展三机制,发挥风电专业团队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取得系列成果。2022年,该团队主持国家级、省级教改项目102项、科学研究项目18项,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13项、省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级 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奖励2项、省级教师教学与职业能力大赛奖励75项;公开发表核心论文26篇、出版学术专著25本、获发明专利授权9项;承担横向课题23项,为企业研发产品 12项,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000万元。学院拥有3个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4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
2023年,学院共立项各类纵向课题共128项,其中省级及以上课题52项;横向课题立项数量稳定,学院共签订横向技术服务合同28项,切实提升了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服务能力。三是全年发表论文103篇,其中核心及以上论文15篇;获得科研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出版教材6部、出版著作1部。
学校荣誉
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优秀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创新建设学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校园、湖南省平安高校建设单位、湖南省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相继被确认为“国家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奥的斯电梯中南培训中心、“湖南省青年职工培训基地”、“湖南省电梯从业人员培养培训基地”、“湖南省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湘潭市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2023至2024年度“华纳杯”风力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参赛的两支队伍分别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校园文化
校徽
徽志运用学院举办者单位湘电集团有限公司形象识别系统蓝白主色系元素,并以外环套圆形徽标,凸显学院坚守建校初心及“厂中校”“校企一体”的特色办学体制;学院前身为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总厂艺徒训练班,徽标中间部分沿用该厂徽章中的“电”字创意符号,下缀学院创建时间“1941”,彰显学院悠久办学历史及深厚文化底蕴。该符号也是电气英文“ELECTRICAL”前三个字母的组合变体,体现学院四个特色专业群中“风电、电梯、电商、电车”的涉“电”特色、传统和方向,字母“E”包含“电气、教育、能量”含义,蕴含学院坚守“产教融合”之理念。中间字母“Z”包含“中国、职业、忠信敏确”含义,表达学院扎根中国职业教育的历史和信念,“Z”也是“工”字变体,搭配圆形徽标外围采用电机定子齿轮设计,表征学院对工业文化和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体现学院办学根植于机电一体化与先进装备制造技术,服务国家制造业发展内涵。上方8个轮齿代表学院创办以来铭职业教育初心、兴产业报国使命的历史足迹,并将继往开来,始终立足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前沿,在时间的长河中生生不息、周而复始、源源不断为国家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圆形徽标的上方是学院中文校名,下方是学院英文名“HUNAN ELECTRIC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校训
忠信敏确,匠心守拙
“忠信敏确”源于民国时期中央电工器材总厂厂训,含“忠于国,信于民,敏于事,确于物”之意;学校前身中央电工器材总厂艺徒训练学校创办于1941年。“匠心守拙”内含“安于愚拙,不学巧伪,不争名利”之意,这种谦虚严谨、事必专攻的处事态度正是工匠精神之核心内涵。
校歌
《电气之歌》
校园环境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湖南省湘潭市下摄司潭下路2号,学院代码为4738,邮政编码为411101。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注:以上内容更新截至2024年5月
参考资料
2014年答考生问.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2024-05-27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教育部网站.2024-06-03
学校简介.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2023-05-25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介绍.掌上高考.2024-12-27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2023质量年度报告.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24-06-03
现任领导.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2023-05-25
校训.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2024-05-27
校歌.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2024-05-27
学校副校长赵丹一行走访优秀校友代表.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2024-05-27
学校章程.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2023-06-03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2023质量年度报告.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23-06-03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招生简章.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风能工程学院.2024-02-03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招生简章.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信息网.2024-02-06
图文网络技术中心.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2023-05-2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教学建设
师资规模
合作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科研成果
学校荣誉
校园文化
校徽
校训
校歌
校园环境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