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小(
小鲵属 formosanus)为
小鲵科、小鲵属动物,也被叫做台湾山椒鱼、
杂食豆齿鳗。成体全长58-98毫米,尾长为头体长的72%左右。头圆而扁平,头长大于头宽;犁骨齿列长,内枝甚长,外枝很短。台湾小鲵皮肤光滑;背脊中央有一纵沟;颈褶明显;眼后至颈褶有1条纵肤沟;体侧有12-13条肋沟。台湾小鲵体背为茶褐、深褐或黑色,部分个体具黄褐、金黄色斑,其余个体无斑纹。腹面体色略浅,具深色小斑点。
台湾小鲵为中国台湾特有的小鲵属动物,仅见于台湾南投合欢山及
能高山附近,生活于海拔2100米左右的山区靠近流溪的针叶林中。
2019年,台湾小鲵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濒危(EN);2021年,台湾小鲵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分类
1922年,
日本科学家梅基(Maki)定名中国台湾地区3种
小鲵属(台湾小鲵Hynobius formosanus,
阿里山小鲵Hynobius arisanensis,楚南极北鲵Salamandrella sonani);次年,
英国科学家邓恩(Dunn)将楚南极北鲵Salamandrella sonani 改属于
楚南小鲵Hynobius sonani,并将另外两者作为其异名。1941年,日本科学家佐藤(Sato)则认为台湾有2个种,台湾小鲵Hynobius formosanus 和楚南小鲵Hynobius sonani(前者包括
阿里山小鲵Hynobius arisanensis)。在此后的几十年时间内,这两种分类方式均有其拥护者。1989年,
日本科学家卡基加瓦(Kakegawa)等人做了日本和台湾几种
小鲵属的
染色体、卵袋、孵化后幼体形态、骨骼肌蛋白成分的分析,研究了台湾3种和日本3种小鲵属的遗传距离,将台湾产的小鲵属记载为3个物种,即台湾小鲵Hynobius formosanus、
阿里山小鲵Hynobius arisanensis、
楚南小鲵Hynobius sonani。在此后发表的文献书籍中,虽然有部分学者对这一分类方式提出了质疑,但是绝大部分学者均使用了这种分类方式。2000年,研究人员使用同功酶
电泳技术研究了台湾产小鲵属类13个族群,电泳结果也表明这3个种均为有效种。2021年,
日本科学家西川(Nishikawa)为台湾小鲵和楚南小鲵的分类鉴定提供了新的依据。
形态特征
台湾小鲵全长58-98毫米,尾长为头体长的72%左右。头部呈圆形,扁平;头部的长度大于宽度。相比于其他小鲵属动物,台湾小鲵的临时骨化较少,包括腭完全缺失和冠状骨状态减少。上颌骨向外后方倾斜生长,上颌骨间距几乎等于方骨外侧间距。吻端呈圆形。眼径等于眼间距;在吻眼之间有一对鼻孔;鼻间距大于眼间距。在眼后方可以看到一对腮腺,没有外耳孔。在前颌骨和鼻骨之间均没有门,泪骨入眼眶和鼻孔,泪道没有单独的骨化中心。犁骨存在延迟形成的现象,犁骨齿列长,尤其是内枝,长度约为舌宽的3/4,其后端成弧形向外弯曲,左右相连;外枝短,长度仅有内枝长度的1/6-1/5。台湾小鲵的躯干呈圆柱形,躯干长度大约为3倍的头部长度。台湾小鲵有纤细的四肢,和后肢相比前肢略短,将其前后肢贴体相对摆放,指碰不到趾,还相距有约2个肋沟的距离。台湾小鲵前肢具4指;后肢具5趾,和第一趾相比第五趾很短甚至完全退化。在掌、部没有黑色的角质层,掌、蹠突不明显。台湾小鲵尾部呈圆柱状,基部较粗,向后越来越细,侧扁,尾部长度短于躯干长度。
台湾小鲵皮肤光滑;背脊中央有一纵沟;颈褶明显;眼后至颈褶有1条纵肤沟,其末端与颈褶相交,在口角上方向下弯曲与口角处的短肤沟相交。体侧有12-13条肋沟,体腹面前后端各有1-2条不明显,其余的肋沟均明显。
台湾小鲵体背为茶褐、深褐或黑色,部分个体具黄褐、金黄色斑,其余个体无斑纹。腹面体色略浅,具深色小斑点。
分布栖息
物种分布
台湾小鲵为中国特有的
两栖动物,数量甚少,仅见于台湾南投合欢山及
能高山附近,分布面积约为1987平方千米。
栖息环境
台湾小鲵分布于海拔2600米至3500米的山区,栖息在靠近流溪的针叶林中。台湾小鲵会将卵产在流溪中石头的缝隙中,幼体也在流溪中发育。
生活习性
觅食习性
台湾小鲵主要以
鼠妇、
步行虫和蚯蚓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节律行为
台湾小鲵是一种夜行性动物,白天大多在石块、腐木下或者土中休息,夜晚开始活跃进行觅食。
防御行为
台湾小鲵体表腺体发达,在受到惊扰时会分泌白色粘液。在御敌时,台湾小鲵有尾部拱起、尾部举起、尾部波浪状摆动、尾部卷曲、尾部扫动、尾部摆动、身体拱起、身体举起、身体卷曲、冲撞、逃避、后退、不动这13种行为态势。
其他习性
在面对危险时,台湾小鲵的尾巴不会自割。在繁殖季节,
雄性台湾小鲵会对其他雄性个体表现出攻击性;在雌鲵产下卵茧后的几天时间,雄鲵会和卵茧待在一起。台湾小鲵没有越冬幼体,在孵化不久后,所有幼体均完成
变态。
生长繁殖
卵茧形态、卵粒大、数量少、色浅和刚孵化的幼体无平衡枝等特征表明台湾小鲵属于流溪型类群。研究人员曾于1月初在流溪内的石块下面发现雌、雄鲵,将其捕捉回室内后进行人工饲养,成功于1月中旬产出卵茧。此外研究人员于1-3月在野外发现台湾小鲵胚胎,推测台湾小鲵的繁殖季节可能在11月至翌年1月。每次生产时,雌鲵产下一对卵茧,卵茧的长度约为145毫米,每条卵茧中含有13粒卵。
台湾小鲵的生活史存在部分胚胎化、内源性进食直至
变态结束、幼体期相对较短等特点。
台湾小鲵的卵位于透明的卵茧中,呈圆筒形,卵的直径在4.25毫米左右;卵粒的颜色不一致,大多数为淡黄色中略带有
褐色。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维持室内常温,经过约89天成功孵化。刚刚孵化出的幼体全长为18.7-25.4毫米,其中头体长为9.9-11.2毫米,卵黄囊大,没有平衡枝,幼体的外鳃、前肢和后肢都很小,腹部残余有孵化期未完全消耗的卵黄,随着发育的进行卵黄越来越少,在四肢发育完全时卵黄全部消失。台湾小鲵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完成
变态,在变态期几乎不摄食,刚刚完成变态的幼鲵头体长约为14.5毫米,尾部长约为10.4毫米。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台湾小鲵数量稀少,201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其整体
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致危因素
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台湾小鲵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旅游业基础设施的发展导致的
栖息地的破坏和退化。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其面临的主要威胁则是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上升。
保护等级
2000年,台湾小鲵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15年,台湾小鲵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濒危(EN)。
2017年,台湾小鲵被列入中国台湾《台湾两栖类红皮书名录》——濒危(EN)。
2019年,台湾小鲵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濒危(EN)。
2021年,台湾小鲵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台湾小鲵的部分分布地区已经建立有自然保护区,例如
太鲁阁国家公园。在台湾地区,台湾小鲵是一种保护动物。
物种对比
台湾小鲵、
阿里山小鲵、
楚南小鲵均为中国台湾特有的小鲵属动物,形态特征相似,其分类方式也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争议,后续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分类方式才逐渐统一化,下表是这3种物种的一些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