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英文:Hemophilia)是一类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分别包括血友病A、血友病B和遗传性FXI缺乏症。其发病机制主要为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障碍,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产生出血倾向。
“血友病”一词由Frieddrich学者在1828年首次提出,专指遗传性凝血障碍。1868年,British Medical一篇和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家族史有关的报道将血友病引入公众视野,也因此血友病被冠之“皇室病”(Royal Disease),并被
世界卫生组织评定为影响世界的十大疾病之一。
血友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出血和血肿压迫,其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因此在血友病的诊断中实验室检查尤为重要,常见的诊断方法有筛查试验、确诊试验、基因诊断等。血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其分型及相关凝血因子缺乏的严重程度,共同特点为终身性自发性或轻微创伤后出血不止,因凝血活酶生成障碍而导致凝血时间延长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治疗原则以补充凝血因子的替代治疗为主,及时处理局部出血,加强预防损伤性出血。该病尚无根治方法,且一般无法自愈,多数症状较轻的患者接受积极治疗后会有较好的疗效,但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通过治疗能尽量延缓关节的受累,但一般无法完全避免畸形和残疾发生。
血友病的发病率没有种族或地区差异。在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1/5000,约占血友病总数的80%~85%,血友病B的发病率约为1/25000,占血友病类疾病总数的15%~20%,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2018年中国的血友病确诊人数为18712人,超过
美国,成为继
印度后的确诊人数位居全球第二的国家,患病率约为13/100000。2018年5月11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血友病被收录其中。
命名
1828年,Hemophilia由
苏黎世大学的Frieddrich学者在首次提出,专指遗传性凝血障碍,Hemophilia中的“hemo”意思为“血”,“philia”意思为“喜爱、倾向于”,因此译为血友病。1868年,British Medical一篇和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家族史有关的报道将血友病引入公众视野,由于皇室为延续纯正的血统而进行近亲联姻导致血友病在欧洲皇室流程,也因此血友病被冠之“皇室病”(Royal Disease)。
分型
其中血友病A约占遗传性出血疾病的85%,遗传性FXI缺乏症最少见。
病因
血友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由血浆蛋白遗传性缺陷引起的一组疾病,常由Ⅷ因子、Ⅸ因子或XI因子基因的突变、缺失或倒置所致。其中有约1/3的血友病患者无家族病史,发病原因不明。
血友病A
血友病A是
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缺乏所致的X染色体连锁隐形遗传,由F8基因遗传性缺陷所致,男性发病率较高。FⅧ在循环中与vWF以复合物形式存在,前者被激活后参与FX的内源性激活,后者作为一种黏附分子参与
血小板与受损血管内皮的黏附,并有稳定及保护FⅧ的作用。F8基因的突变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所涉及的突变包括分子重排、缺失、核苷酸置换、插入和移码。其中重型血友病A约有45%的患者是由于F8基因第22
内含子的分子重排引起倒位所致。
血友病B
血友病B是凝血因子XI缺乏或其凝血功能降低所致的凝血障碍性疾病,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F9
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方式与血友病A一致。
遗传性FXI缺乏症
遗传性FXI缺乏症是
血浆中凝血因子XI缺乏引起的凝血障碍性疾病,遗传方式为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因此男女皆可遗传,子女均可能发病,突变基因为F11。
遗传规律
血友病A、B均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其遗传规律如下图。
流行病学
发病情况
血友病的发病率没有种族或地区差异。在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1/5000,约占血友病总数的80%~85%,血友病B的发病率约为1/25000,占血友病类疾病总数的15%~20%,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血友病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1986至1989年期间在全国24个省的37个地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血友病的患病率为2.73/100000人口。
据世界血友病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Hemophilia,WFH)在2019年发布的2018年年度全球报告显示,1999年至2018年20年来,随着各国政府对血友病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血友病确诊人数则由1999年的78629人,增加至2018年的210454人,增长率为167.65%。其中,2018年,全球血友病A确诊人数为173711人,占所有血友病确诊人数的82.54%。而WFH发布的2014-2018年年度全球报告则显示,这5年间中国的血友病确诊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7年中国的血友病确诊人数为14390人,仅次于
印度和
美国;而2018年中国的血友病确诊人数为18712人,超过美国,成为继印度后的确诊人数位居全球第二的国家,患病率约为13/100000。
死亡率
在2000-2021年期间,美国参与的血友病治疗中心报告了血友病A中的1673例死亡和血友病B中的401例死亡,其中,超过97%为男性,1649例为A型血友病,349例为B型血友病。在1973年至2018年期间,荷兰血友病患者的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增加,然而,生存率仍低于一般人群,需要进一步改善血友病护理。
国外一团队对其进行了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以评估过去几十年来PWH中全因和全因特异性SMR的时间趋势,结果表明随着治疗的进步,PWH的死亡率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下降,接近普通人群的死亡率。然而,出血仍然是需要进一步关注的主要死亡原因。
病理生理学
不同类型血友病患者的发病机制与其体内缺乏的凝血因子种类有关,但结构均为造成机体内源性凝血途径正常运作的原料缺乏,凝血活酶生成减少,凝血酶原激活受限,最终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进而使患者发生出血或出血倾向。
正常凝血需要Ⅷ及Ⅸ因子水平\u003e正常的30%。大多数血友病患者Ⅷ或Ⅸ因子水平\u003c5%;严重感染患者的水平更低(\u003c1%)。在血友病A和B中Ⅷ因子或IX因子的功能水平(活性)及出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Ⅷ或IX因子基因的特定突变。携带者通常有正常水平的50%;极少数情况下,在胚胎早期,正常X染色体的随机失活导致携带者Ⅷ因子或IX因子的水平\u003c30%。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取决于分型及相关凝血因子缺乏的严重程度,共同特点为终身性自发性或轻微创伤后出血不止,因凝血活酶生成障碍而导致凝血时间延长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
主要症状
出血
出血是血友病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血友病A患者出血情况最为严重,表现为自发性出血或微损伤后出现局部延迟性、持久性、缓慢的渗血。出血部位以皮下
软组织及肌肉出血最为常见;其次为关节腔内出血,最终导致关节
纤维化表现为关节强直、僵硬、畸形而致残。
其出血特征包括:①与生俱来,伴随终身;②常表现为软组织或深部肌肉内血肿;③负重关节如膝、
踝关节等反复出血甚为突出,最终可致关节肿胀、僵硬、畸形,可伴
骨质疏松症、关节骨化及相应肌肉萎缩(血友病关节)。
血肿压迫
血肿形成造成周围神经受压,可出现局部肿痛、麻木及肌肉萎缩;颈部、咽喉部软组织出血及血肿形成,可能会压迫或阻塞气道,会引起
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也可能会压迫
输尿管会导致排尿障碍、
腹膜后出血和引起
小儿动力性肠梗阻。
并发症
血友病伴抑制物
抑制物指患者体内产生的可降低凝血因子活性的中和抗体,重型血友病A患者抑制物发生率约为30%,非重型为3%~13%,而血友病B患者为1%~6%。
血友病性关节病
血友病性关节病是指由于反复关节出血导致关节功能受损或关节畸形。对于病变严重且康复治疗无法缓解者,在患者及其家庭经济条件和认知能力较好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关节置换等矫形手术。
血友病性假肿瘤
血友病性假肿瘤是血友病一种少见但致命的并发症,其本质是发生在肌肉或骨骼的一种囊性包裹的血肿,通常是发生出血后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不充分而长期慢性出血的结果。
诊断
血友病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在血友病的诊断中实验室检查尤为重要。
检查项目
筛查试验
血小板计数正常、红细胞和
白细胞计数大致正常、
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凝血酶时间(TT)正常、出血时间正常;血块回缩试验正常,纤维蛋白原定量正常。重型血友病患者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轻型血友病患者APTT仅轻度延长或正常。
确诊试验
凝血活酶生成试验(TGT)及纠正试验有助于三种血友病的诊断和鉴别试验。血友病有赖于FⅧ活性(FⅧ∶C)、FⅨ活性(FⅨ∶C)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的测定。血友病A患者FⅧ∶C减低或缺乏,VWF∶Ag正常,FⅧ∶C/VWF∶Ag明显降低。血友病B患者FⅨ∶C减低或缺乏。
基因诊断
1.直接基因诊断: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PCR、DGGE、SSCP、DNA测序等)直接测定致病基因的缺陷。
2.间接基因诊断:利用致病基因内外的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作为特异分子遗传标志物,通过家系成员间的连锁关系确定血友病基因的遗传情况,进行
脱氧核糖核酸多态性分析的
遗传学诊断,可使诊断率达99%。
3.产前诊断:根据本组疾病的遗传方式,确诊后应对患者的家族成员进行筛查,以确定可能的其他患者和携带者,运用现代诊断技术对孕妇进行基因分析和产前诊断。
抑制物检测
若患者治疗效果不如既往,应检测凝血因子抑制物。对于儿童患者,建议在首次接受凝血因子产品后的前20个暴露日每5个暴露日检测1次,在21~50个暴露日内每10个暴露日检测1次,此后每年至少检测2次,直至150个暴露日;此外,患者接受手术前必须检测抑制物。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①男性病人,有或无家族史,有家族史者符合X连锁
隐性遗传规律;②关节、肌肉、深部组织出血,可呈自发性,或发生于轻度损伤、小型手术后,易引起血肿及关节畸形。
实验室检查:①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及PT正常;②APT延长;③FV:C水平明显低下;④vWF:Ag正常。
临床表现:基本同血友病A,但程度较轻。
实验室检查:①出血时间、
血小板计数及PT正常;②APTT重型延长,轻型可正常;③F抗原及活性减低或缺乏。
临床表现:遗传性FⅪ缺乏症患者多无出血症状或症状轻微,出血常与创伤或手术部位纤溶活性相关,女性患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
实验室检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正常,FⅪ活性(FⅪ:C)减低,在排除获得性FⅪ缺乏症后可初步诊断,检出F11
基因突变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vWD是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皮肤和黏膜出血,由于vWD患者的出血病史和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因此确诊vWD必须依赖于实验室检查,主要通过vWF∶Ag、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FⅧ∶C和VWF多聚体分析等检查来确诊。
抗FⅧ抗体属自身免疫抗体,多成年发病,很少关节畸形,但往往表现为
软组织血肿。既往无出血史,无阳性家族史,男女均可发病,多继发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围产期女性等,但半数患者无明显诱因。如果抑制物筛选试验阳性,应进一步检测抑制物
滴度。
血友病B患者应注意与
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缺乏症(遗传性或获得性)鉴别。除出血表现不一致外,相应凝血因子检测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血友病患者应避免肌肉注射和外伤,治疗原则是以替代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①加强自我保护,预防损伤出血极为重要;②尽早有效地处理病人出血,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③禁用阿司匹林、非甾体类
抗炎药及其他可能干扰
血小板聚集的药物;④家庭治疗及综合性血友病诊治中心的定期随访;⑤出血严重病人提倡预防治疗。
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通常指止血处理,常见方法为:
1.补充血小板和(或)相关凝血因子 在紧急情况下,输入新鲜
血浆或新鲜冷冻血浆是一种可靠的补充或替代疗法,因其含有除TF、Ca”以外的全部凝血因子。此外,如血小板悬液、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复合物、冷沉淀物、因子Ⅷ等,亦可根据病情予以补充。
2.止血药物 广泛应用于临床者有以下几类:
①收缩血管、增加
毛细血管致密度、改善其通透性的药物:如卡巴克络、
曲克芦丁、垂体后叶素、
维生素c及
糖皮质激素等。
③抗纤溶药物:如氨基已酸(EACA)、
氨甲苯酸(PAMBA)等。
④促进止血因子释放的药物:如去氨加压素(1-脱氨-8-右旋
精氨酸加压素,DDAVP)促进血管内皮
细胞释放vWF,从而改善
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并有稳定
血浆FⅧ:C和提高FⅧ:C水平的作用。
⑤重组活化因子Ⅶ(rFⅦa):rFⅦa是一种新的凝血制剂。rFⅦa直接或者与组织因子组成
配位化合物,促使FX的活化与凝血酶的形成。
⑥局部止血药物:如凝血酶、
巴曲酶及吸收性明胶海绵等。
3.促血小板生成的药物 多种
细胞因子调节各阶段巨核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血小板的生成,已用于临床的此类药物包括TPO、白介素-11(IL-11)等。
4.局部处理 局部加压包扎、固定及手术结扎局部血管等。
替代疗法
血友病的治疗仍以替代疗法为主,即补充缺失的凝血因子,它是防治血友病出血最重要的措施。主要制剂有基因重组的纯化FⅧ、FⅧ浓缩制剂、新鲜冷冻
血浆、冷沉淀物(FⅧ浓度较血浆高510倍)以及
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FⅧ及FIX的半衰期分别为8~12小时及18~24小时,故补充FⅧ需连续静脉滴注或每日2次FIX每日1次即可。
FⅧ及FXI剂量:每千克体重输注IU FⅧ能使体内FⅧ:C水平提高2%;每千克体重输注1U FIX能使体内FIX:水平提高1%。最低止血要求FVⅧ:C或FIX水平达20%以上,出血严重或欲行中型以上手术者,应使FⅧ或FIX活性水平达40%以上。
凝血因子的补充一般可采取下列公式计算:
FⅧ剂量(U)=体重(kg)×所需提高的活性水平(%)÷2
FIX剂量(U)=体重(kg)×所需提高的活性水平(%)
血友病病人反复输注血液制品后会产生FⅧ或FIX抑制物,其发生率约为10%。通过检测病人
血浆FⅧ或FXI抑制物
滴度可确定,主要通过免疫抑制治疗(包括
糖皮质激素、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等)及旁路治疗来改善出血,后者包括使用
凝血酶原复合物及重组人活化因子Ⅶ(rhFⅦa)。rFⅦa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常用剂量是90μg/kg,每2~3小时静脉注射,直至出血停止。
其他药物治疗
家庭治疗
血友病病人的家庭治疗在国外已广泛应用。除有抗FⅧ:C抗体、病情不稳定、小于3岁的患儿外,均可安排家庭治疗。血友病病人及其家属应接受有关疾病的病理、生理、诊断及治疗知识的教育,家庭治疗最初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除传授注射技术外,还包括血液病学、矫形外科、精神、心理学、物理治疗以及
艾滋病和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知识等。
外科治疗
有关节出血者应在替代治疗的同时,进行固定及理疗等处理。对反复关节出血而致关节强直及畸形的病人,可在补充足量FⅧ或FIX的前提下,行关节成形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基因疗法
已有
临床试验成功地将FⅧ及FIX合成的正常基因,通过载体转导人人体,以纠正血友病的基因缺陷,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FⅧ或FIX。
预防
由于本病尚无根治方法,因此预防更为重要。血友病的出血多数与损伤有关,预防损伤是防止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医务人员应向病人家属、学校、工作单位及本人介绍有关血友病出血的预防知识。对活动性出血的病人,应限制其活动范围和活动强度。一般血友病病人,应避免剧烈或易致损伤的活动、运动及工作,减少出血危险;建立
遗传咨询,严格
婚检、产前诊断是减少血友病发生的重要方法。
预后
该病尚无根治方法,且一般无法自愈。多数症状较轻的患者接受积极治疗后会有较好的疗效,但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通过治疗能尽量延缓关节的受累,但一般无法完全避免畸形和残疾发生。
历史
发现史
关于血友病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公元2世纪期间,
巴比伦的《犹太法典》指出如果一位母亲的两个儿子死于
割礼,则他的第三个儿子禁止做同样的手术。拉比西蒙·本·迦玛列(Rabbi Simon ben Gamalie)提出如果男孩母亲的3个姐姐的儿子均死于割礼则禁止男孩接受割礼。关于潜在的血友病病例随后在10世纪被 艾尔布卡西斯(Albucasis)描述,迈蒙尼德(Maimonides)还将犹太拉比的禁令规则进一步扩大到该妇女所生的所有男婴,即使她结了两次婚。
有关血友病的第一次现代描述出现在19世纪,1803年约翰·康瑞德·奥托(John Conrad Otto)发表的描述几个家庭中遗传性出血疾病的文章推动了其他医生学者对该病的研究。
“Hemophilia”一次在1828年由德国医生约翰·卢卡斯·施莱因(Johann Lukas Schinlein)以及他苏黎世大学的学生弗里德里希(Frieddrich)首次提出,用于专指遗传性凝血障碍。
1868年后,《英国医药》(British Medical)一篇与英国
维多利亚女王家族史有关的报道将血友病引入公众视野,由于皇室为延续纯正的血统而进行近亲联姻导致血友病在
欧洲皇室流传,也因此血友病被冠之“皇室病”,欧洲“皇室病”实际上为血友病B。
研究史
海(Hay)在1813年发表了对血友病家族树的首次分析;1820年纳塞尔(Nasse)首次发表了关于血友病遗传学的描述并形成了纳斯定律,该定律指出血友病完全由未受影响的女性传递给她们的儿子。
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在血友病患者中一经描述了与凝血相关的问题,其中赖特(Wright)于1893年第一个记录了血友病血液在
毛细血管中的延长凝结时间。此后学者们对该病造成凝血缺陷的原因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1931年霍法尔特(Govaerts)和格拉提艾(Gratia)发现,当将血友病
血小板转移到正常
血浆中,其反应正常,并将"缺陷"的焦点转移到血浆上。范·克勒韦尔(
Van Creveld)在1934年证明从
血清中获得的"分散
蛋白质"部分减少了血友病血液凝固的时间,此后他和班德(Bendien)的研究得出结论蛋白质含量低的促凝血物质能使血友病血液的凝固时间减少至正常范围内。1936年,帕特克(Patek)和泰勒(Taylor)在《
科学》(Science)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表明在正常血液和通过
比勒费尔德(Berkefeld)过滤除去
血小板的柠檬酸化正常
血浆中,鉴定了一种物质,该物质在少量情况下有效地减少了血友病血液的凝固时间。随后,该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球蛋白,最初称为"球蛋白物质",后来被称为“抗嗜血球蛋白”(AHG)。
长期以来,研究者在争论关于血友病中缺失或缺乏的因子是凝血酶原还是其衍生物,随着奎克(Quick)等人在1935年的一期
凝血酶原时间试验中证明血友病患者血浆中的凝血酶原含量正常,该问题得到解决。随后,布里克豪斯(Brinkhous)等人在1939年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发现凝血酶原含量也是正常的,但凝血酶原转化的速度有所延迟。1947年,奎克和布里克豪斯独立证明AHG和
血小板以某种方式共同反应生成凝血活酶,AHG缺乏导致凝血活酶生成缺陷。
治疗史
在没有有效治疗的方法前,血友病通常使用
输血治疗,输血的使用是由施莱尼孔(Schnlein)在1832年首次提出,但最早的使用记录是塞缪尔·阿姆斯特朗·莱恩(Samuel Armstrong Lane)在1840年直接从一位强壮的年轻女人输12盎司的血液给一位手术结束后流血6天的11岁男孩,输血后男孩的出血停止了。但在历史上这个时期的输血约有一半的病例是致命的,大约有一半的受血者都导致了不利的结果,并在20世纪初,血友病患者中使用输血的参考文献已从文献中消失。直到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发现了人类的
血型,且发表开创性论文《正常人血液凝集现象》,并在1930年被授予
诺贝尔奖。
第一个“抗嗜血因子”制剂的开发可以追溯到1911年,当时艾缔思(Addis)通过酸化
血浆制备了一种非常粗糙的级分。后来,在1916年,他发现
静脉注射新鲜人
血清后,血友病血液凝固时间的缩短。在1934年,
英国病理学家罗伯特·麦克法兰(Robert Macfarlane)描述了在血友病患者、具有出血素质的患者和健康对照中,在外科手术、拔牙、
鼻出血和伤口出血后局部施用罗素氏蛇毒液的止血效果,制备的毒液在商业上被称为“Stypen”。
1946年,科恩(Cohn)等人描述了Cohn组分,发现其除了具有纤维蛋白原外,还具有抗嗜血活性;然而,它的效力太低,不能成为治疗血友病的有价值的药物。继科恩等人的工作之后,凯克威克(Kekwick)和沃尔夫(Wolf)在
英国生产了FⅧ的人体制剂,由索灵(Soulier)等人在法国出版,在
瑞典由布隆巴卡(blombck)等人完成。
当时该领域中最值得注意的早期发展之一是朱迪思·普尔(Judith Pool)于1965年在《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中的观察,即在缓慢解冻冷冻
血浆时,大部分FⅧ活性保留在重新溶解缓慢的纤维蛋白原"污泥"中,这种"冷沉淀"彻底改变了血友病的治疗,它仍然是一些国家的唯一治疗选择。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血浆中提取的FⅧ浓缩物的引入,最终使凝血因子替代疗法成为可能,导致血友病A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显著提高。虽然非病毒灭活的FⅧ浓缩物于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但Behringwerke AG(CSL Behring的前身)于1981年率先在
德国推出了一种巴氏灭菌、病毒灭活的FⅧ产品haemate P(haemate P由Norbert Heimburger教授开发),随后在1990年推出了高纯度巴氏杀菌FⅧ产品Beriate P。由于高度精细的献血者选择和生产工艺,
血浆衍生凝血因子浓缩物在疗效和对甲型血友病和
血管性血友病患者的长期安全性方面可被视为最先进的产品。1977年
去氨加压素的发现为治疗轻度血友病A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廉价和安全的方法。
公共卫生
2010-2013年,世界血友病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Hemophilia,WFH)在“世界血友病日”连续推出“缩小差距,实现血友病患者人人享有治疗”的主题活动,旨在倡议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积极采取行动,保证血友病患者享有医疗救治和卫生保健服务。
2012年,中国卫生部将血友病列为中国20种农村居民重大疾病之一,并出台《关于做好血友病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2〕1101号),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做好血友病医疗服务工作,建立血友病分级诊疗体系,完善病例信息管理制度,推动血友病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中国公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包含血友病。
研究进展
基因重组新技术
潜在的新疗法的目标是用目的分子修饰的方法提高重组因子Ⅷ的合成和分泌。同样的方法正在因子IX上进行研究,尤其是修饰其合成、分泌和活性,而其他研究策略是延长FⅧ的
血浆半寿期。这些策略包括使用
聚乙二醇修饰的
脂质体、
多聚唾液酸、和聚乙二醇结合等。有关聚乙二醇修饰的脂质体凝血因子Ⅷ(PEGLip-FⅧ)临床前研究显示,与传统的FⅧ产品相比较,PEGLip-FⅧ的半寿期和止血效果均有提高。一先导性临床研究发现,与标准rFⅧ治疗相比,用聚乙二醇化脂质体重构rFⅧ严重血友病患者的预防性治疗几乎使无出血的时间增加了一倍。
局部用人重组凝血酶
一项比较局部用人重组凝血酶和小牛凝血酶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
反应原性的III期随机、双盲、对比研究,招募了400余例(非血友病)患者,结果显示两种研究药物效果相似,但抑制物的发生率,在局部用人重组凝血酶组要比小牛凝血酶组低。
利妥昔单抗
利妥昔单抗(人鼠嵌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已经被成功应用于一些传统的ITI治疗无效的抑制物阳性的血友病A或B患者或那些用ITI治疗不可能成功的患者。
含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产品
使用von Willebrand因子/因子Ⅷ(VWF/FⅧ)复合物进行免疫耐受诱导治疗(ITI)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个前瞻性的使用含VWF产品进行ITI治疗的研究结果已于2007年发表,显示在ITI治疗预期效果差这组患者中,抑制物的清除率非常高。
相关人物
鲁道夫·马克思(Rudolf·Marx)
慕尼黑的鲁道夫·马克思教授作为研究血友病的先驱,在20世纪40年代早期发现凝血酶原分子在转化为凝血酶过程中会减少,Marx教授于Behringweke的合作中发现了第一个
凝血酶原复合物制剂,并于1953年以“ACC 76”被引入德国市场。
Marx教授于1953年首次提出“止血学”一词。1956年,他创立了德国血栓形成与止血研究协会(Gesellschaft für Thrombose-und Hämostaseforschung,GTH)的前身——德国血栓形成与止血研究协会(Deutsche Arbeitsgemein-schaft für Blutgerinnungsforschung,DAB),同年成立了德国血友病协会(Deutsche hmophiliegesellschaft,DHG)。DHG的主要目的是为血友病患者提供一般支持。
法兰克·舒纳波(Frank·Schnabel)
世界血友联盟成立于1963年,法兰克·舒纳波作为WFH的发起者,为了纪念他对血友病患者的贡献,以及唤起大众对血友病的正确认识,在1989年,选定他的生日4月17日作为“
世界血友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