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现象(gene mutation)。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
核苷酸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基因虽然十分稳定,能在
细胞分裂时精确地复制自己,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基因也可以从原来的存在形式突然改变成另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就是在一个位点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基因,代替了原有基因,这个基因叫做突变基因。于是后代的表现中也就突然地出现祖先从未有的新
性状。
发展情况
基因突变首先由T.H.
托马斯·摩尔根于1910年在
果蝇中发现。H.J.马勒于1927年、L.J.斯塔德勒于1928年分别用X射线等在果蝇、
玉蜀黍属中最先诱发了突变。1947年C.奥尔巴克首次使用了
化学诱变剂,用
氮芥诱发了果蝇的突变。1943年S.E.卢里亚和M.
马克斯·德尔布吕克最早在
大肠杆菌中证明对
噬菌体抗性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接着在细菌对于
链霉素和磺胺药的抗性方面获得同样的结论。于是基因突变这一生物界的普遍现象逐渐被充分认识,基因突变的研究也进入了新的时期。1949年光复活作用发现后,
脱氧核糖核酸损伤修复的研究也迅速推进。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基因突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化学变化,而是一个和一系列酶的作用有关的复杂过程。
1958年S.本泽发现噬菌体T4的rⅡ基因中有特别容易发生突变的位点──热点,指出一个基因的某一对核苷酸的改变和它所处的位置有关。
1959年E.佛里兹提出基因突变的碱基置换理论,1961年F.H.C.克里克等提出移码突变理论(见
遗传密码)。随着
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和DNA核酸顺序分析等技术的出现,已能确定基因突变所带来的DNA
分子结构改变的类型,包括某些热点的分子结构,并已经能够进行定向诱变。
主要种类
基因突变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诱发的。自发产生的基因突变型和诱发产生的基因突变型之间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基因突变
诱变剂的作用也只是提高了基因的突变率。
按照表型效应,
突变型可以区分为形态突变型、生化突变型以及致死突变型等。这样的区分并不涉及突变的本质,而且也不严格。因为形态的突变和致死的突变必然有它们的
生物化学基础,所以严格地讲一切突变型都是生物化学突变型。根据
碱基变化的情况,基因突变一般可分为碱基置换突变(base substitution和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两大类。
碱基置换突变(subsititution)
指
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一个
核苷酸碱基对被另一个不同的碱基对取代所引起的突变,也称为
点突变(point mutation)。点突变分转换和颠换两种形式。如果一种
嘌呤被另一种嘌呤取代或一种
嘧啶被另一种取代则称为转换(transitio
n)。嘌呤取代嘧啶或嘧啶取代嘌呤的突变则称为颠换(transversion)。由于DNA分子中有四种
碱基,故可能出现4种转换和8种颠换(见上图)。在自然发生的突变中,转换多于颠换。
碱基对的转换可由
碱基类似物的掺入造成。例如,5-溴
尿嘧啶(5-bromouracil,BU)是一种与
胸腺嘧啶类似的化合物,具有式和
烯醇式两种结构,且两者可以互变,一般酮式较易变为烯醇式。当
脱氧核糖核酸复制 时,酮式BU代替了T,使A-T
核苷酸碱基对变为A-BU;第二次复制时,烯醇式BU能和G配对,故出现G-BU碱基对;第三次复制时,G和C配对,从而出现G-C碱基对,这样,原来的A-T碱基对就变成G-C碱基对(见左图)。
碱基对的转换也可由一些
化学诱变剂诱变所致。例如,
亚硝酸类能使
胞嘧啶(C)氧化脱氨变成
尿嘧啶(U),在下一 次复制中,U不与G配对,而与A配对;复制结果C-G变为T-A(见右图)。又如,
烷化剂中的
芥子毒气和
硫酸二乙酯可使G发生
乙基化,成为基化鸟嘌呤(mG),结果,mG不与C配对,而与T配对,经过复制,G-C变为A-T。
移码突变(translocation)
指
脱氧核糖核酸片段中某一位点插入或丢失一个或几个(非3或3的倍数)
核苷酸碱基对时,造成插入或丢失位点以后的一系列编码顺序发生错位的一种突变。它可引起该位点以后的遗传信息都出现异常。发生了移码突变的基因在表达时可使组成多肽链的
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从而严重影响
蛋白质或酶的结构与功能。
吖啶类诱变剂如原黄素、吖黄素、吖啶橙等由于分子比较扁平,能插入到DNA分子的相邻碱基对之间。如在DNA复制前插入,会造成1个碱基对的插入;若在复制过程中插入,则会造成1个碱基对的缺失,两者的结果都引起移码突变。
缺失突变(deletion)
基因也可以因为较长片段的
脱氧核糖核酸的缺失而发生突变。缺失的范围如果包括两个基因,那么就好象两个基因同时发生突变,因此又称为多位
点突变。由缺失造成的突变不会发生回复突变。所以严格地讲,缺失应属于染色体畸变。
插入突变(insertion)
一个基因的DNA中如果插入一段外来的DNA,那么它的结构便被破坏而导致突变。
大肠杆菌的
噬菌体Mu-1和一些插入顺序(IS)以及转座子(见转座因子)都是能够转移位置的遗传因子,当它们转移到某一基因中时,便使这一基因发生突变。许多转座子上带有抗药性基因,当它们转移到某一基因中时,一方面引起突变,另一方面使这一位置上出现一个抗药性基因。插入的
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可以通过切离而失去,准确的切离可以使突变基因回复成为野生型基因。这一事件的出现频率并不由于
诱变剂的处理而提高。
主要特性
不论是
真核生物还是
原核生物的突变,也不论是什么类型的突变,都具有
随机性、低频性和可逆性等共同的特性。
普遍性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各物种中普遍存在。
随机性
T.H.
托马斯·摩尔根在饲养的许多红色
复眼的
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色复眼的果蝇。这一事实说明基因突变的发生在时间上、在发生这一突变的个体上、在发生突变的基因上,都是随机的。以后在
维管植物中所发现的无数突变都说明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在细菌中则情况远为复杂。在含有某一种药物的
培养基中培养细菌时往往可以得到对于这一药物具有抗性的细菌,因此曾经认为细菌的抗药性的产生是药物引起的,是定向的适应而不是随机的突变。S.卢里亚和M.德尔布吕克在1943年首先用波动测验方法证明在
大肠杆菌中的抗
噬菌体细菌的出现和噬菌体的存在无关。J.莱德伯格等在1952年又用印影接种方法证实了这一论点。方法是把大量对于药物敏感的细菌涂在不含药物的培养基表面,把这上面生长起来的
菌落用一块灭菌的丝绒作为接种工具印影接种到含有某种药物的培养基表面,使得两个
培养皿上的菌落的位置都一一对应。根据后一
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个别菌落的位置,可以在前一培养皿上找到相对应的菌落。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看到这些菌落具有抗药性。由于前一培养基是不含药的,因此这一实验结果非常直观地说明抗药性的出现不依赖于药物的存在,而是随机突变的结果,只不过是通过药物将它们检出而已。
稀有性
在第一个突变基因发现时,不是发现若干白色复眼果绳而是只发现一只,说明突变是极为稀有的,也就是说野生型基因以极低的突变率发生突变(一些有代表性的基因突变率见表)。在
有性生殖的生物中,突变率用每一
配子发生突变的概率,也就是用一定数目配子中的突变型配子数表示。在无性生殖的细菌中,突变率用每一
细胞世代中每一细菌发生突变的概率,也就是用一定数目的细菌在分裂一次过程中发生突变的次数表示。据估计,在高等生物中,大约10^5~10^8个生殖细胞中,才会有1个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虽然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但是当一个
种群内有许多个体时,就有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随机突变,足以提供丰富的可遗传的变异。
可逆性
野生型基因经过突变成为
突变型基因的过程称为正向突变。正向突变的稀有性说明野生型基因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结构。突变基因又可以通过突变而成为野生型基因,这一过程称为回复突变。从表中同样可以看到回复突变是难得发生的,说明突变基因也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结构。不过,正向突变率总是高于回复突变率,这是因为一个野生型基因内部的许多位置上的结构改变都可以导致基因突变,但是一个突变基因内部只有一个位置上的结构改变才能使它恢复原状。
少利多害性
一般基因突变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被淘汰或是死亡,但有极少数会使物种增强适应性。
不定向性
例如控制黑毛A基因可能突变为控制白毛的a+或控制绿毛的a-基因。
有益性
一般基因突变是有害的,但是有极为少数的是有益突变。例如一只鸟的嘴巴很短,突然突变变种后,嘴巴会变长,这样会容易捕捉食物或水。
一般,基因突变后身体会发出抗体或其他修复体进行自行修复。可是有一些突变是不可回转性的。突变可能导致立即死亡,也可以导致惨重后果,如器官无法正常运作,
脱氧核糖核酸严重受损,身体免疫力低下等。如果是有益突变,可能会发生奇迹,如身体分泌中特殊变种细胞来保护器官,身体,或在一些没有受骨骼保护的部位长出骨骼。基因与DNA就像是每个人的身份证,可他又是一个人的先知,因为它决定着身体的衰老、病变、死亡的时间。
独立性
某一基因位点的一个
等位基因发生突变,不影响另一个等位基因,即等位基因中的两个基因不会同时发生突变。
①隐性突变:当代不表现,F2代表现。
②显性突变:当代表现,与原
性状并存,形成
镶嵌现象或
嵌合体。
重演性
同一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可以多次发生同样的突变。
具体影响
无论是
碱基置换突变还是移码突变,都能使
多肽链中
氨基酸组成或顺序发生改变,进而影
响
蛋白质或酶的生物功能,使机体的表型出现异常。碱基突变对多肽链中
氨基酸序列的影响一般有下列几种类型。
同义突变
同义突变(
腺苷甲硫氨酸 sense mutation):碱基置换后,虽然每个密码子变成了另一个密码子,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因而改变前、后密码子所编码的氨基酸不变,故实际上不会发生突变效应。例如,
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模板链中GCG的第三位G被A取代,变为GCA,则mRNA中相应的密码子CGC就变为CGU,由于CGC和CGU都是编码精氨酸的密码子,故突变前后的
基因产物(
蛋白质)完全相同。同义突变约占
碱基置换突变总数的25﹪。
错义突变
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
核苷酸碱基对的置换使mRNA的某一个密码子变成编码另一种
氨基酸的密码子的突变称为错义突变。错义突变可导致机体内某种蛋白质或酶在结构及功能发生异常,从而引起疾病。如人类正常血红蛋白β链的第六位是
谷氨酸,其密码子为GAA或GAG,如果第二个碱基A被U替代,就变成GUA或GUG,谷氨酸则被
缬氨酸所替代,形成异常血红蛋白HbS,导致个体产生镰形细胞贫血,产生了突变效应。
无义突变
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某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突变为终止密码,
多肽链合成提前终止
,产生没有生物活性的多肽片段,称为无义突变。例如,
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的ATG中的G被T取代时,相应mRNA链上的密码子便从UAC变为UAA,因而使翻译就此停止,造成肽链缩短。这种突变在多数情况下会影响蛋白质或酶的功能。
终止密码突变
终止密码突变(terminator codon mutation):基因中一个终止密码突变为编码某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的突变称为终止密码突变。由于肽链合成直到下一个终止密码出现才停止,因而合成了过长的多肽链,故也称为延长突变。例如,人血红蛋白α链突变型Hb Constant Spring比正常人α珠蛋白链多了31个氨基酸。
因素
外因
生物因素:某些病毒和细菌等。
内因
脱氧核糖核酸复制过程中,基因内部的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数量、顺序、种类发生了局部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
主要应用
对于人类来讲,基因突变可以是有用的也可以是有害的。
诱变育种
通过诱发使生物产生大量而多样的基因突变,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选育出优良品种,这是基因突
变的有用的方面。在
化学诱变剂发现以前,植物育种工作主要采用辐射作为诱变剂;化学诱变剂发现以后,诱变手段便大大地增加了。在微生物的诱变育种工作中,由于容易在短时间中处理大量的个体,所以一般只是要求
诱变剂作用强,也就是说要求它能产生大量的突变。对于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个体的
维管植物来讲,则要求诱变剂的作用较强,效率较高并较为专一。所谓效率较高便是产生更多的基因突变和较少的染色体畸变。所谓专一便是产生特定类型的
突变型。
以色列培育“彩色
青椒”关键技术就是把青椒种子送上太空,使其在完全
失重状态下发生基因突变来育种。
害虫防治
用诱变剂处理
雄性害虫使之发生致死的或条件致死的突变,然后释放这些雄性害虫,便能使它们和野生的雄性昆虫相竞争而产生致死
的或不育的子代。
诱变物质检测
多数突变对于生物本身来讲是有害的,人类的癌症的发生也和基因突变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环境中的诱变物质的检测已成为
公共卫生的一项重要任务。
检测方法
从基因突变的性质来看,检测方法分为显性突变法、
隐性突变法和回复突变法三类。①显性致死突变法,用待测物质处理雄性
小鼠,使处理的雄鼠和未处理的雌鼠
交配,观察母鼠
子宫中的死胎数,死胎数愈多则说明诱发的显性致死突变愈多。这一方法适用于慢性处理,其优点是可靠性较大,而且测试对象是哺乳动物。缺点是不能区别出药物对
遗传物质的诱变作用和对于胚胎发育的其他毒理效应。②隐性突变法,一般采用某些隐性突变基因呈杂合状态的动植物作为测试对象,如果经某种药物处理后出现这一隐性
性状,便说明这一药物诱发了这一隐性突变。小鼠中有多个隐性突变基因呈杂合状态的品系,可以用它来同时测定几个座位上诱发的基因突变。这一方法的优点是所测得的是哺乳动物中的基因突变,缺点是灵敏度较低,而且必须具备特殊的动植物品系,实验周期也较长。CIB法是用
果蝇作为测试对象的一种检测方法。主要用来检测X染色体上发生的隐性致死突变。果蝇的生活周期较短,所以这一方法的实验周期也较短。③回复突变法,一种根据回复突变诱发频率检测诱变物质的方法,由B.艾姆斯在1973年所首创,又称艾姆斯测验。测试对象是
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几个
组氨酸的生物合成缺陷型菌株,包括
碱基置换
突变型和移码突变型。在检测系统中还包括大鼠的肝脏微粒体活化系统(S9),其中的酶能使一些前
诱变剂转变为诱变剂。虽然在这里测试对象是细菌,而不是哺乳动物,但是由于这一检测系统简便易行,灵敏度较高,所以常用来作为诱变物质检测初步筛选的短期测试系统,用这种方法已经对几百种物质进行了测试,发现大约90%的致癌物质具有诱变作用。④
中间宿主扩散盒法,为了能使回复突变法更接近于哺乳动物活体中的情况,有人把测试的
细胞放在一种特制的小盒中,小盒的膜只允许溶液通过。把这种小盒埋藏在动物腹腔内,用待测物质处理动物,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把小盒取出,测定小盒中被诱发回复突变的细胞数。
除了用来检测基因突变的许多方法以外,还有许多用来检测染色体畸变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测试系统。当然对于药物的致癌活性的最可靠的测定是哺乳动物体内致癌情况的检测。但是利用微生物中诱发回复突变这一指标作为致癌物质的初步筛选,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见毒理
遗传学)。
诱发机制
碱基置换突变
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即碱基结构类似物的参入和
诱变剂或射线引起的化学变化来进行。
①类似物的参入5-溴
尿嘧啶(BU)是
胸腺嘧啶的结构类似物。它只是在第5位碳原子上以溴原子代替了胸腺嘧啶的
甲基(─GH3),并且因此更易以烯醇式出现(图2)。基因突变
大肠杆菌在含有BU的
培养基中培养后,细菌的
脱氧核糖核酸中的一部分胸腺嘧啶被BU所取代,并且最后在培养物中可以发现有少数
突变型细菌出现,取代BU的量愈大则突变型愈多。突变型细菌在不含有BU的培养基中长久培养时,不改变它的突变型
性状,可是把突变型细菌在含有BU的培养基中培养后,又可以发现少数由于发生回复突变而出现的野生型细菌。BU的诱变作用可以表示。首先在DNA复制过程中酮式的BU代替了
胸腺嘧啶T而使A:T碱基对变为A:BU,在下一次DNA复制中
烯醇式的BU*和鸟嘌呤G配对而出现G∶BU碱基对,最后在又一次复制中鸟嘌呤G和
胞嘧啶C配对而终于出现G:C碱基对,完成了碱基的置换。这里BU所起的作用是促成这一置换,起促成作用的原因是由于
嘧啶的 5位上溴
原子代替了
甲基后便较多地出现烯醇式的嘧啶。
同一理论还可以用来说明 BU是怎样诱发 的置换突变或者
突变型的回复突变(图4)
2-氨基嘌呤等其他
碱基结构类似物同样具有诱变作用。
②药物或射线引起的化学变化
亚硝酸能够作用于腺嘌呤(A)的
氨基而使它变为次黄嘌呤(HX);可以作用于胞嘧啶(c)而使它变为
尿嘧啶(U)。这两种氨基到
酮基的变化带来碱基配对关系的改变,从而通过
脱氧核糖核酸复制而造成A∶T→G∶C或者 G∶C→A∶T置换。
羟胺只和
胞嘧啶发生专一性的反应,所以它几乎只诱发置换G∶C→A∶T而不诱发A∶T→G∶C置换。此外,pH值低或高温都可以促使DNA分子失去
碱基特别是
嘌呤,导致碱基置换。
紫外线的照射使 DNA分子上邻接的碱基形成二聚体,主要是
胸腺嘧啶二聚体T-T。二聚体的形成使DNA双链呈现不正常的构型(见DNA损伤修复),从而带来致死效应或者导致基因突变,其中包括多种类型的碱基置换。
移码突变
诱发移码突变的
诱变剂种类较少,主要是
吖啶类染料(图6)。这些染料分子能够嵌入
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从而使DNA复制发生差错而造成移码突变。
定向诱变
利用重组DNA技术使DNA分子在指定位置上发生特定的变化,从而收到定向的诱变效果。例如将DNA分子用某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再用分解DNA单链的
核酸酶S1处理,以去除两个粘性末端的单链部分,然后用
噬菌体T4连接酶将两个平头末端连接起来,这样就可得到缺失了相应于这一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的几个核苷酸的
突变型。相反地,如果在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存在的情况下加入 DNA多聚酶Ⅰ,那么进行互补合成的结果就得到多了相应几个核苷酸的两个平头末端。在T4接连酶的处理下,便可以在同一位置上得到几个核苷酸发生重复的突变型。
在指定的位置上也可以定向地诱发置换突变。
诱变剂亚硫酸氢钠能够使
胞嘧啶脱
氨基而成为
尿嘧啶,但是这种作用只限于
脱氧核糖核酸单链上的胞嘧啶而对于双链上的胞嘧啶则无效。用识别位点中包含一个胞嘧啶的限制性
内切酶处理DNA分子,使粘性末端中的胞嘧啶得以暴露(例如HindⅢ的识别位点是,经限制酶HindⅢ处理后得到粘性末端,中间的这一胞嘧啶便暴露了)。经亚硫酸氢钠处理后胞嘧啶(c)变为尿嘧啶(U)。通过DNA复制原来的
核苷酸碱基对C∶G便转变成为 T∶A。这样一个指定位置的
碱基置换突变便被诱发。
还可以把人工合成的低聚核苷酸片段引入
基因组中,以一定的方式改变某一基因等。
自发突变
所谓自发突变是指未经
诱变剂处理而出现的突变。从诱变机制的研究结果来看,自发突变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①
背景辐射和环境诱变。
短波辐射在
宇宙中随时都有,实验说明辐射的诱变作用不存在阈效应,即任何微弱剂量的辐射都具有某种程度的诱变作用,因此自发突变中可能有一小部分是短波辐射所诱发的突变,有人估计
果蝇的这部分突变约占自发突变的 0.1%。此外,接触环境中的诱变物质也是自发突变的一个原因。②生物自身所产生的诱变物质的作用。
过氧化氢是一种
诱变剂。在用过氧化氢作诱变处理时加入
过氧化氢酶可以降低诱变作用,如果同时再加入
氰化钾(KCN)则诱变作用又重新提高。这是因为KCN是过氧化氢酶的抑制剂。另外又发现在未经诱变处理的
细胞群体中加入KCN时,可以提高自发突变率,说明细胞自身所产生的过氧化氢是一部分自发突变的原因。在一些
维管植物和微生物中曾经发现一些具有诱变作用的物质,在长久储藏的洋葱和烟草等种子中也曾经得到具有诱变作用的抽提物。③
碱基的异构互变效应。天然碱基结构类似物5-溴
尿嘧啶所以能诱发碱基置换突变,是因为5位(图2)上的溴
原子促使BU较多地以
烯醇式结构出现。在正常的情况下酮式和烯醇式之间的异构互变也以极低的频率发生着,它必然同样地造成一部分并不起源于环境因素的自发突变。此外,推测
氨基和亚氨基之间的异构互变同样是自发突变的一个原因。严格地讲,这才是真正的自发突变。核苷酸还可以有其他形式的异构互变,它们同样可能是自发突变的原因。
影响因素
内在因素
突变是一系列变化的结果。影响这一系列变化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因素都会对于
突变型的出现有一定的影响。
诱变剂接触
脱氧核糖核酸以前必须首先进入
细胞,才能
诱发突变。
维管植物对于
紫外线的诱变作用较不敏感的原因就是因为紫外线不易穿透它的
细胞壁。
化学药品的渗透和细胞膜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鼠伤寒沙门氏菌有一个改变细胞膜成分的突变型深度粗糙 (rfa),它使细胞膜对于许多药物的
渗透性增大,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许多
化学诱变剂的敏感性。
细胞中的酶可以破坏进入细胞的诱变剂,从而减弱诱变效果。例如,过氧化氢酶可以减弱过氧化氢的诱变效果。一些没有诱变作用的物质也可以因为
细胞中的酶的活化作用而使该物质转变成为
诱变剂,这些物质称为前诱变剂。例如陆
蒽酮本身没有诱变作用,但可以通过肝脏中的
羟化酶的作用而转变为诱变剂海酮(图7)。
介绍
诱变剂接触
脱氧核糖核酸以后,能使DNA发生局部的损伤,这些损伤如果未经修复,便可阻碍 DNA的复制而造成
细胞死亡。修复 DNA损伤的机制有两类:一类称为无误修复,它使 DNA恢复原状但不带来突变;另一类称为易误修复或称错误倾向修复,它使DNA复制继续进行,但也常同时带来基因突变。
细胞中有关 DNA损伤修复的酶活性的改变,可以改变细胞对于
诱变剂的杀伤作用或诱变作用的反应。由于基因突变而使不论哪一种有关 DNA损伤修复的酶失活时,都必然导致细胞对于
紫外线或其他诱变剂的杀伤作用变得更为敏感。可是就诱变结果来讲,则要看这酶是涉及无误修复,还是易误修复。如果属于前者,那么有关的基因发生突变时将使突变更易发生,如果属于后者,那么有关的基因发生突变时将使突变更不易发生,因此这些
突变型分别称为增变基因和抗变基因。在大肠杆菌噬菌体T4中,基因43编码 DNA多聚酶。基因43的突变型有两种。一种是增变基因,它的 DNA多聚酶的核酸外切酶活性和多聚酶活性之比小于野生型的 DNA多聚酶;另一种是抗变基因,它的 DNA多聚酶的这两种活性比大于野生型的 DNA多聚酶。在其他生物如
大肠杆菌、酵母菌和一些
真核生物中也曾发现增变基因。
实例
(1)症状 红细胞由正常的圆饼状变成镰刀型,导致红细胞不能顺利通过
毛细血管聚集在一起,红细胞破裂(
溶血性贫血),造成贫血。
(2)病因 基因中的
碱基替换。直接原因:
血色素分子结构的改变 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突变
概念:
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发生
核苷酸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外界因素
①温度,基因突变包括一系列
生物化学变化,所以温度对于基因突变有一定的影响。在
大肠杆菌中,组氨酸缺陷型(his-)在15℃到37℃范围内温度每升高 10℃自发回复突变率提高1~1.5倍,在0℃时不发生自发突变。
果蝇的致死突变的
温度系数也在这范围内。在微生物和果蝇中,较短时间的温度改变,特别是不适宜于生存的较高温度的处理,都可以诱发突变;在果蝇中还有-6℃低温处理诱发突变的报道。②
培养基成分,SOS是一种经诱导后才出现的易误修复机制。和诱导酶的合成一样,
蛋白质合成是使细菌
细胞中出现SOS机制的必要因素,所以培养基中一切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因素都会影响基因突变。③抗变剂和助变剂,能够促进另一
诱变剂的作用的物质称为助变剂。例如,色氨酸烧焦后产生两种诱变剂和助变剂。
已经知道
亚硝基胍(NTC)是一种高效诱变剂。在一定条件下,NTG的诱变效果能被
氯化钴和活体红细胞中的含硫化合物减低,说明氯化钴和红细胞中存在着的某种物质具有抗变作用。这些能够降低自发或诱发突变率的物质称为抗变剂。此外,某些多肽如白肽素等也都被证明是抗变剂。
癌细胞自杀
生物通编译:路透社华盛顿消息- 科研人员在报告说,当科学家插入一个小遗传突变到癌细胞中,它们的生长减慢到细胞“自杀”的水平。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教授Elizabeth Blackburn(伊丽莎白)说:“这就象毒针一样,你只需要加一点点就可以得到显着的效果。”
这种突变的目标是一个在癌细胞中高度活跃的酶——
端粒酶,该酶在细胞复制的消耗过程中帮助维持
染色体结构。
该突变使用端粒酶来破坏迅速扩增的癌细胞——Blackburn将这个策略比作柔道,双方利用对手的力量来击败对方。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在该酶的
遗传密码中插入了一个由
核糖核酸构成的小突变。突变的RNA阻断了端粒酶将RNA反转录为
脱氧核糖核酸,以重建
细胞复制过程中丢失的染色体部分的正常活性。
Blackburn说:“癌细胞是著名的对抗自杀信号的细胞类型,这是之所以癌细胞如此可怕的原因之一。拥有这么少量的
端粒酶能够发挥如此有效的作用相当令人吃惊。”
研究中,低水平的突变RNA大大降低了
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并且使更多的
细胞死亡。
这种突变在导入突变酶的活体
小鼠中使得乳腺癌肿瘤减小。
虽然端粒酶突变对癌细胞生长造成的影响的原因还不清楚,Blackburn说进一步
的研究可能发现来自人体的癌细胞比研究中使用的实验室培养的细胞对突变酶要更为敏感。
Blackburn和同事们完成的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Proceedings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通过破坏
端粒酶活性来治疗癌症的几种方法,但是
加利福尼亚大学进行的这项研究提供了新的治疗。国家健康研究所的Richard Hodes说:“在被研究的几个供选择方法中,端粒酶突变作为直接影响肿瘤细胞治疗癌症的方法具有清晰的理论优势。”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