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氏拟腹吸鳅
鲤形目平鳍鳅科的鱼
麦氏拟腹吸鳅(学名:Pseudogastromyzon myersi)为平鳍鳅科拟腹吸鳅属的鱼类,是中国的特有种。麦氏拟腹吸鳅属于东亚家鱼区系的特征种类,具有一定的暖水性。
形态特征
背鳍Ⅲ~6~7;臀鳍Ⅱ~5;胸鳍Ⅰ~17~18;腹鳍Ⅰ~9。侧线鳞65[(21~22)/(9~11~V)]75。
体长为体高的5.3~6.3(平均5.8)倍,为体宽的4.5~5.3(4.8)倍,为头长的4.1~4.8(4.4)倍。头长为头高的1.6~1.8(1.8)倍,为头宽的0.9~1.1(1.0)倍,为吻长的1.7~1.8(1.7)倍,为眼径的5.0~5.5(5.2)倍,为眼间距的1.8~2.2(2.0)倍,为尾柄长的1.8~2.2(2.0)倍,为尾柄高的2.4~2.7(2.5)。头宽为口裂。体长,圆筒形,体高小于体宽。尾柄稍侧扁,尾柄长大于尾柄高。吻端圆钝,边缘较薄,吻长大于眼后头长。吻背侧具刺状疣突。口下位,弧形,口宽略大于头宽的1/3。上唇无明显乳突,下唇宽厚,有3条线状皮脊从口角平行延伸向中部,其中第2条皮脊向前,在下唇中部前缘相连,将前缘皮脊左右分开,后缘皮脊稍向后弯,不相连,在第2条皮脊和后缘皮脊之间的唇中部还有几条相互交错的短皮脊,由此组成不呈“品”字形的皮质吸着器。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下颌稍外露。上唇与吻端之间具吻沟,延伸到口角。吻褶分3叶,边缘乳突不明显,或排列为3-3-3或4-3-4。吻褶叶间有2对小吻须。口角须叉对。眼侧上位,较小,腹面不可见。眼间较宽。鼻孔具鼻瓣。鳃孔小;仅限于头背侧,下缘不达胸鳍基部。鳞小,埋于皮膜之下。头背及胸鳍基部上方的体背侧无鳞,腹部裸露可达腹鳍腋部之后,但不及肛门。侧线完全。但在胸鳍基部上方无鳞片,仅有侧线孔,此后,侧线正常,平直延伸至尾鳍基部。
背鳍基短,起点较腹鳍起点稍后,距吻端较离尾柄基部较远或相等。臀鳍基亦短,压倒后末端接近或超过尾鳍基。偶鳍平展,末端圆钝。胸鳍起点约在眼后缘下方,末端超过腹鳍起点。胸鳍起点到腹鳍起点的距离约等于腹鳍起点至肛门的距离。腹鳍基部具发达的肉质鳍瓣,鳍端接近肛门。肛门约位于腹鳍腋部至臀鳍起点间的1/3处。尾鳍斜截。
分布范围
分布于广东东江水系和九龙江、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
栖息环境
麦氏拟腹吸鳅广泛分布于香港的水塘集水区和上游溪流,适应于湍急的溪流环境,能够依附在湍溪的石块和卵石表面。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