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骆郁廷所著的书籍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是骆郁廷主编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2019年12月。该书以思政教育为研究对象,对思政教育发展趋势、原则方法、目标内容和反馈机制进行论述,紧跟学术发展前沿,关注学生深层次的理论研究诉求,研究内容和关注点都具有独特性。
创作背景
持之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政治优势。不管是高校教育还是干部教育培训,都需要将立德铸魂作为工作的中心内容与要点。在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所面临的风险和考验前所未有,如何抵御新风险、破解新难题、书写新课题,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不断重温经典原理,不断复盘有效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
内容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以十一章内容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前三章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内容,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与根源、现象与本质、价值与实现;第四章至第六章系统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理论,概括了主体与客体、矛盾与规律、目标与内容,着重探讨其科学体系、构成要素、相互关系等;第七章和第八章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理论,提炼了主要原则与有效方法、主要载体及转化运用,着重探讨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应;第九章至第十一章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理论,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及优化、协调与配合、评估与反馈等,着重探讨如何增强其综合力和实效性。
作品思想
一、内容丰富,体系完整
该书研究内容丰富,论述体系完整。从育人环境新变化出发,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问题解决思路,有利于读者加深对该问题的研究理解。虽然各高校积极创新思政教育体系,通过汇集思政教育资源,构建了“大思政”格局,大大改善了思政育人质量。但由于思政教育缺少大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充分考虑,影响了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认同度和参与度。综合来看,大学生思政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少定位精准、目标明确的思政教育目标。多数大学思政教育忽略了大学生个性化特征的有效考虑,未能形成个性化特征明显、内容针对性强的思政教育体系,影响了学生培养成效。二是缺少思政实践教育活动,学生的思想理念缺乏实践检验和综合提升的良好空间。思政教育多局限于课堂之内,未能形成课堂内外“一体化协同”的思政育人体系,影响了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架构清晰,结构合理
该书理论分析到位,内容清晰、层次感强,结构安排合理。从思政教育现状出发,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对如何创新思政教学体系提供了有效依据,为创新思政育人工作提供了科学启发和合理借鉴。结合智慧教育环境,在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时,要从全新视角思考做好思政教育的具体方法。其一,要充分融入网络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符合认知规律、时代规律的思政教育“微”产品。通过合理借助微电影、微文学和微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生动讲述思政教育内容,增进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与认同,充分满足全新时代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需要。其二,要注重改善大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综合考虑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差异化问题,为其提供特色化、定制化的思政教育服务。要针对大学生的学习习惯、理解能力和思想问题,对思政教学话语方式进行合理包装,通过便捷易懂的论述语言,使思政教育内容契合学生的思维特征和理解能力,切实增强广大学生的思想获得感。要构建思政育人体系凝聚学生成长力量,使大学生真正从课堂学习中升华个人思想境界,提升思想认知。
三、应用性强,见解独特
该书呈现了鲜明的应用特色和实践特征,特别是其中关于思政教育方法的论述研究,体现了实践思维的论述导向。做好思政教育是帮助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基础,也是适应全新育人规律的现实要求。除以上论述内容,在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时,还需要把握思政育人发展的新方向和趋势。随着高校教育不断向内涵化、高质量方向发展,未来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管理将向以下方向发展:其一,大学生是思政教育的核心,要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借助在线教育、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优势,精准捕捉大学生的个性化心理特征和学习需求,实现思政教育内容的精准、优质供给。其二,要关注生活环境和实际应用,积极推进思政教育向生活化环境、常态化习惯延伸。在开展思政工作时,要合理应用各种教学场景,改善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通过选择思政教育与学生成长的结合点,使学生在生活化、日常化的教学环境中,持续改善个人思想认知,提高思想境界。
作者简介
骆郁廷,博士,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软实力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及其他国家级和省级、部级科研课题10多项。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资料
骆郁廷.武汉大学 .2024-03-20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内容简介
作品思想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