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莱牛
原产于法国的一种大型肉用育成牛品种
夏洛莱牛(charolais)是一种大型肉用育成牛(Bos taurus)品种,原产于法国洛莱和涅夫勒地区。夏洛莱牛适应性强,耐寒耐热,冬季不夹尾,不弓腰,不缩,盛夏不喘,不流口水,进食无异常。夏季全天放牧具有快速的采食量和较高的采食量,无需额外补饲即可增重上膘。
夏洛莱牛体躯高大强壮、肌肉多、脂肪少。成年公牛体重1100~1200千克,成年母牛700~800千克。夏洛莱牛角中等粗细、圆而较长,向两侧向前方伸展并呈蜡黄色,头短而宽、颈短粗。胸极深、腰宽背厚,臀部丰满,常形成“双肌肉”。体躯呈圆筒形。毛色白或乳白,有的呈黄白色(奶油白色)。
夏洛莱牛是大型肉用牛品种,以体型大、瘦肉产量高、可在最短期内生产最大限度的肉量,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屠宰率为65~70%,胴体产肉率为80~85%。具有皮薄肉嫩、肉质佳、味美等优良特性。在生产牛里脊肉和米龙等高价分割肉块方面具有优势。此外,夏洛莱牛是杂交利用或改良地方品种时优秀父本,以中国黄牛为母本,其后代体格大、增长速度加快、役用能力增强、杂种优势明显,是十分理想的杂交组合。
培育历史
夏洛莱是大型肉用育成品种之一。原产于法国中西部到东南部的夏洛莱省和涅夫勒地区,是古老的大型役用牛,18世纪开始系统选育,主要是通过本产品严格地选育而形成的,1864年建立良种登记薄,1887年成立夏洛莱品种协会,1920年被誉称为专门的肉牛品种,1986年法国夏洛莱牛达300多万头,占法国牛之总数的15%,其中适龄母牛130头,良种登记母牛达17万头以上。1964年成立了有五大洲22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夏洛莱牛协会。夏洛莱牛以体型大、生长迅速、瘦肉多、饲料转化率高而著称,已成为欧洲大陆最主要的肉牛品种之一。输入到五大洲的7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于1964年开始引进,至1988年共引入近300头,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北、华北及南方的13个省、市、自治区。
形态特征
夏洛莱牛属于大型牛,体躯高大强壮、肌肉多、脂肪少。成年公牛体重1100~1200千克,成年母牛体重700~800千克。夏洛莱牛角中等粗细、圆而较长,向两侧向前方伸展并呈蜡黄色,头短而宽,脑骨弓圆,眼睑、鼻镜等为白色嘴端宽方,颈短粗。胸极深、腰宽背厚,臀部丰满,背、腰、臀部肌肉鼓突明显,尤其腿肉圆厚而且向后突出,常形成“双肌肉”。尻部肌束沟清晰。四肢粗壮结实、常有不正。蹄色蜡黄。OX常有双髻甲和凹背者,体躯呈圆筒形。毛色白或乳白,有的呈黄白色(奶油白色),皮肤及粘膜上有肉色的色素。
习性特点
夏洛莱牛适应性强,耐寒耐热,冬季不夹尾,不弓腰,不缩,盛夏不喘,不流口水,进食无异常,因此夏洛莱牛能够适应所有气候(热带、沙漠、寒冷),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夏季全天放牧具有快速的采食量和较高的采食量,其全日纯采食时间为78.3%,采食量为48.5千克,在糟糕的饲养条件下也可以很好地利用粗饲料,因此在不额外补饲条件下,也能增重上膘。休息的夏洛莱牛喜欢向左侧卧。夏季,奶牛在采食上花费的时间最多,占一天的36.2%;冬季最少,占一天的19.7%。夏季饮水最频繁,平均每天4.8次。
生长繁殖
生长
夏洛莱牛的最大特点是生长快,日增重可达1千克以上。夏洛莱犊牛初生重与季节有关。9~12月出生犊牛体重、体尺大于2~5月出生犊牛,这种体尺、体重优势在6月龄时失去。12月龄时,出生于2~5月的夏洛莱牛体重、体尺明显大于9~12月的犊牛。此外,夏洛莱牛的公犊体重比母犊高,且犊牛重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增加。
繁殖
夏洛莱牛母牛生后396天开始发情,17~20月龄参与配种。由于夏洛莱牛难产率高(13.7%),因此法国原产地要求年龄达22月龄,体重达500千克以上配种,2岁第一次产犊,可降低难产率,并获得良好的后代。中国饲养的夏洛莱母牛,性周期21天,发情可持续36小时,分娩62天后再次发情,妊娠期平均为286天。夏洛莱牛初产牛多需助产,经产牛胎儿较大也需助产,过大往往造成难产难产率约占10%左右。夏洛莱牛双犊率高。
饲养用途
肉用
夏洛莱牛是大型肉用牛品种,以体型大、瘦肉产量高、可在最短期内生产最大限度的肉量,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屠宰率为65~70%,胴体产肉率为80~85%。
夏洛莱牛肉具有皮薄肉嫩、胴体瘦肉多、肉质佳、味美等优良特性。此外,其肉中含高达8~9.5%的蛋白质,消化率高达90%以上,可以提供比猪肉高两倍的热量。因此,这种牛肉长久以来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夏洛莱牛肉等级明显高于普通牛肉。肉色鲜艳、纹路细密、富有弹性、大理石纹适中、脂肪呈白色或浅黄色,胴体体表脂肪覆盖率100%,一般的奶牛难以达到这样的标准。夏洛莱牛在眼肌面积改良上作用最好,臀部肌肉发达,在生产牛里脊肉和米龙等高价分割肉块方面具有优势。
种用
夏洛莱牛在杂交利用或改良地方品种时的优秀父本。夏洛莱牛输往世界许多国家,参与新型肉牛品种的育成、杂交繁育,或在引入国进行纯种繁殖。该牛是经过长期严格的本品种选育育成的专门化大型肉用品种骨骼粗壮,体力强大,后躯、背腰和肩部的肌肉发达。中国1965年开始从法国引进,至1980年初共引入270多头种牛,用来改良当地黄牛,效果良好。
历史上,中国先后两次直接由法国引进夏洛莱牛,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北和南方部分地区,用夏洛莱牛与我国本地牛杂交来改良黄牛,其后代体格大、增长速度加快、役用能力增强、杂种优势明显,是一个最理想的杂交组合,很受欢迎。夏洛莱牛在中国肉牛育种改良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引入其优良的遗传特性,改善肉牛的质量和生产性能,促进了肉牛产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提高农村经济的增长,以及加强中国肉牛养殖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饲养管理
日常管理
夏洛莱牛可以采用舍饲或围栏饲养。舍饲时要一牛一桩固定拴系,缰绳不宜太长,以牛能自由取食、起卧为度。围栏养时,育肥牛散养在围栏内,小公牛要去角。为了提供良好的肥育环境,夏暑降温,牛舍内温度不超过30℃,冬季温度不超过6℃,有利于正常生长发育。
饲喂管理
采取科学投喂方式,饲喂的精饲料有玉米皮、高粱、油饼等,粗饲料常用作物秸秆,如玉米秆、麦科、稻草以及牧草等。一般饲养阶段的日粮以粗饲料为主。之后是强化饲养阶段,增大日粮中精料占比,降低粗蛋白占比。同时,要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提供的粗饲料营养较少,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青贮、氨化和微生物发酵等新工艺的处理,增加其营养成分,尤其是蛋白含量,以增加饲料利用率,加速生长。
过渡期
夏洛莱牛过渡期是指6~10月龄,这一阶段主要经历了驱虫、防疫、分群等应激后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胃肠机能也需要调整,并且犊牛的日粮需要逐渐的过渡到育肥阶段的饲料。精料的饲喂方式由限制饲喂过渡到自由采食,仍以采食青干草为主,精料的饲喂则根据肉牛的体重和日增重来计算,补充精料,一般蛋白质类精料以饲喂菜籽粕或者豆粕等。
育肥前期
育肥前期是指11~18月龄这一阶段,在饲喂喂时要尤其注意蛋白质、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的供应,另外,为了促进生长,要尽快的让其适应精料型的饲料,粗饲料应以青干草、青贮料或者酒糟为主,其中青干草让其自由采食,青贮料及酒糟则限制饲喂,精料也让肉牛自由采食。
育肥中期
育肥中期是指19~24月龄这一阶段,此时粗饲料可以饲喂稻草,不喂青贮料、青干草,停喂酒糟,控制粗饲料的饲喂量,同时为了提高育肥效果,可以增加精料的饲喂量,让肉牛自由采食。
育肥后期
25~30月龄为育肥后期,这个时期以提高肌肉间脂肪含量为目标,以提高肌肉间脂肪含量为目标,增加优质、高档牛肉的比重。所以要提高精料的比重,达到日粮干物质的70%左右,在此期间要控制精料中的玉米比重,不能喂食青绿饲料和维生素a补充剂,可以适量添加维生素e维生素D改善肉品质。
疾病防治
夏洛莱牛属大型肉用品种,体型较大,因而其四肢负重很大,肢蹄病发生率较高,且若运动量不足、不及时削蹄时,个别牛易发生蹄角质变形和蹄裂。为防止肢蹄病的发生,应定期进行修蹄,以保持良好的蹄形。冬季气候寒冷、潮湿时,易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出现跛行,应将牛舍的地面改为砖铺有明显预防效果。
其它疾病如结石、肿瘤、创伤性网胃心包炎等,发病多为晚期,治疗困难,故重在预防。可以加强饲养管理,预防由于营养失调和进食异物而发病。
种质保护
夏洛莱牛在繁育过程中,遗传性状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如生产性能下降、体型变小、体重减轻等。对夏洛莱肉牛品种进行有效的种质资源保护措施迫在眉睫。
中国在1964年中法建交之后首次引进夏洛莱牛,综合考虑饲料资源和草场情况,1972年夏洛莱牛被首次调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5团进行纯种繁育和杂交改良,以适应新疆地区丰富的放牧条件。到20世纪80年代,形成遗传性能稳定夏洛莱牛杂交新类群。2017年申请通过达因苏牛肉产品地理标志。截止到2022年,新疆夏洛莱牛的数量在新疆塔额垦区已接近2万只。
夏洛莱牛于1988年收录于《中国牛品种志》,在2003年11月发布《夏洛莱牛种牛》国家标准。2020年夏洛莱牛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以夏洛莱牛为父本,以南阳市优良黄牛为母本培育成夏南牛,与辽宁省的黄牛母本进行繁育成辽宁白牛,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当地肉牛为母本育成乌珠穆沁白牛,在中国本土肉牛的遗传改良和繁育工作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资料
..2024-01-10
夏洛莱牛.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2023-12-26
..2023-12-26
..2023-12-26
夏洛莱牛的饲料管理.全球品牌畜牧网.2023-12-26
目录
概述
培育历史
形态特征
习性特点
生长繁殖
生长
繁殖
饲养用途
肉用
种用
饲养管理
日常管理
饲喂管理
疾病防治
种质保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