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熙宅第,又名“甘熙故居”,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甘家大院”,是
清代著名文人、方志学家甘熙的故居。
甘熙宅第位于南京市
中山南路南捕厅15号、17号、19号和大板巷42号,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熙宅第由4组多进穿堂式建筑组成,占地12000平方米,古建筑占地面积9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400多平方米。
历史沿革
甘熙宅第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原是甘熙的父亲甘福在旧宅之上扩建而成的,当时名为“友恭堂”,寓意家族和睦团结,体现甘氏家族的儒家孝悌之道。
1951年,甘氏旧宅出售,甘氏族人决定处理津逮楼所存下来的两屋书籍。
1986年开始,市政府动员搬迁了南捕厅19号的部分居民住户,接收维修了近千平方米的古建筑,1992年利用甘熙宅第为馆址成立了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
2006年5月25日,甘熙宅第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甘熙宅第第二期保护工程启动,
东南大学的建筑专家根据历史资料,在甘熙宅第花园东面复建了津逮楼。
建筑特点
建筑布局
甘熙宅第由4组多进穿堂式建筑组成。占地12000平方米,古建筑占地面积9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400多平方米。甘熙故居的整体格局营造讲究风水,严格按照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及家族制度布置,讲究子孙满堂、数代同堂等封建道德观,体现了
儒家礼制精神。与中国传统建筑群
坐北朝南的布局不同,宅第建筑群中南捕厅15、17和19号三组建筑均坐南朝北。南捕厅15号是一座传统建筑,位于中轴线上,布置有六进房屋。其中,门厅、大厅以及最后一进的厨房和柴房为一进平房建筑,而正房则为二层楼房建筑。整座建筑沿中轴线对称,东西两侧分别建有花厅、书房和祠堂等几组建筑。每组建筑都有院门与中轴线相通。南捕厅17号、19号和大板巷42号是三座建筑,分别由五进组成,包括门厅、轿厅、大厅、后厅和后堂。前三进为平房,第四、五进为二层楼房,左右两侧有厢房或回廊相通,被称为“跑马楼”。
建筑风格
甘熙宅第既有南方建筑的秀丽雅致,又有北方建筑的质朴大气。宅院前厅至后院,各厅、楼布置形式多样,梁架结构各有不同。建筑的门窗、梁枋、天花、栏杆、隔断、铺地等处均有木雕或砖雕装饰,其上所饰题材丰富,有人物、花鸟、走兽、文字、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图案精美、寓意吉祥。甘熙宅第除沿袭南京城南地区
秦淮河民居原有的“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建筑风格外,其三组五进穿堂式独特布局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使其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历史文化
甘熙,是
清代著名文人、藏书家。甘熙宅第是一座位于南京市中山陵附近的古建筑,其主人是金陵甘氏家族。该家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秦丞相
甘茂,后代还有
甘宁、
甘卓等名将。家族历经几百年的传承,一直秉承着“友恭”精神为家训,代代传承书香之风,弘扬诗礼文化,成为了一家以藏书、文学、
地球科学著称的文化世家。自清代以来,甘氏家族就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学识在江南地区享有盛誉。
文物遗存
甘熙故居内曾经拥有一座名为津逮楼的藏书楼,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是当时江南地区最大的藏书楼之一。津逮楼共有上下三层,重檐结构,建筑风格仿照了
宁波市的“
天一阁”。然而,由于太平天国战乱,津逮楼最终被毁。
甘熙先生多年来精心珍藏的十万余卷典籍、书画、金石等文物,也在战火中损毁尽。还有嵌有36块宋砖、位于津逮楼旁的书室—“三十六宋砖室”,全宅最高点—望月楼,民国建筑—听秋阁等著名建筑。
开发与保护
开发
甘熙宅第被国家批准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项目。在南捕厅十五号原故居后花园遗址处进行复原建设区的工作。根据历史记载,该区域还原后花园和藏书楼。作为传统民居的辅助部分,该区域将以小乔木、灌木和花草作为绿化配置,以店面、旗风和马头墙的错落布局,呈现出传统生活场景的特色。绿化控制区将包括南北两个广场,并在入口处设置一座标志性的牌坊。广场以南至街区南侧道路,将建设十五米至二十米的绿化带,既成为甘熙故居复原建筑群的衬景,又将错落的山墙、亭台楼阁显露出来。该项目一期工程得到国家建设部批准资助。
保护
1982年,甘熙宅第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公布为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甘熙宅第位于南京市
中山南路南捕厅15号、17号、19号和大板巷42号。
开放时间
每日9:00—17:30(周一闭馆)
门票价格
20元
社会评价
甘熙宅第和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市明清建筑“三大景观”,具有历史、文化、艺术、旅游、建筑等方面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