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奇诺防线(英文名Maginot Line,法语名Ligne Maginot),是
法国在20世纪30年代为了防御
德国,在与德国的边境线上修建的一批国防永备工事的总称。马奇诺防线于1928年开始试验性修建,1930年正式动工,5年后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防线南起法德两国与瑞士的共同边境,沿法德边境向北延伸至阿登地区,全长约390千米。
“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法国的防务政策从独立走向依赖。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法国计划建设马奇诺防线。马奇诺防线的规划特点总体为东北紧,西部松,以蒂永维尔(Thionville)的北部布置最为紧密,其他地区有所不同。马奇诺防线主要包括间隔炮台、加强防御工事、战斗分段、观察分段、“大钟”等十余种工事构造。1940年,
德国诱使英法联军支援
荷兰,再偷袭阿登高地,联合荷兰德军将联军围困在
敦刻尔克。德国绕过马奇诺防线进攻,法国投降,德国据守马奇诺防线,马奇诺防线失去作用。
马奇诺防线得名于
法国国防部长安德烈·马奇诺(Andre Marinot),在其就职期间积极推进防线的建设,在他逝世3年后,官方于1935年正式将防线命名为“马奇诺防线”。
马奇诺防线在建造之初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防御工事。该防线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军事理论发展的产物,代表了法国的消极防御思想。马奇诺防线也是法国推行绥靖政策和阵地战思想的产物,是法国社会对战争产生厌倦心理的产物。在现代,马奇诺防线用来描述耗费精力但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
建造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法国虽为战胜国,但战争伤亡惨重,使得法国人口数量减少,法国民众产生厌战情绪,坚决反对扩军备战。一战的西线战场中的先进武器也影响了法国的军事界,加之德国组织的“风暴突击群”等军事行动进一步影响了法国军事策略。而法国在收回
阿尔萨斯和
洛林公国后没有了领土上的要求,战争中主动进攻的必要性和需求减少。加之法国考虑到与德国的边界及政治关系、洛林地区工业生产安全、人口、军事及技术更新等各方面问题,在战略上更偏向于防御。
法国认为,在边境线建筑要塞能在德军进攻时有效阻滞其进攻,为后续调动军队和征召训练新兵提供时间。法国陆军总监察长
菲利普·贝当元帅(Henry Petain)等参加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高级将领也决定实行“坚持防御,放弃进攻”的战略,这些举措改变了
法军的指导思想。
修建历程
基本目标
马奇诺防线建造的基本目标是以有限的兵力有效地保卫边境,节省军队的人员需求;保卫
阿尔萨斯和洛林以及其境内的工业区;为战争中的士兵征调和动员延缓时间。
建设理论的形成
一战后,
法国军事思想界产生了新的防御战争理论,认为防御在战争中更占优势,由此开始筹划修筑边境防御体系。1920年,元帅
约瑟夫·霞飞(
元帅 Joffre)提交一份题为“关于国土总的防御编成的报告”,提出建议:法国的安全在于从
英吉利海峡到
阿尔卑斯山之间建筑一系列强大的设防区。
1922年,法国陆军总监察长贝当元帅(Henry Petain)等13人组成委员会,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拟定了《使用大兵团作战暂行条令(1921年)》,形成了法国军事战略的主要思想。贝当元帅认为:“设将全部国防线建筑堡垒,使敌人在陆地上无法加以摧毁和超越。”为弥补工业和人力对
德国的劣势及争取盟国援助的时间,
法国希望有一道屏障对付优势军队的突袭。因莱茵兰非军事区不能设防,因此需要沿边界线修建一道防御工事,即马奇诺防线。
1925年,法国最高军事委员会组成边境防御委员会,由阿道夫·纪晓姆(Adolf Guillaume)将军领导,负责研究防御工程的具体事宜。一年后向军事委员会提交研究报告,阐释边境防御委员会在东北部设防的设想,并提出首先在梅斯、劳特和贝尔福三个地区设立
筑垒地域。
建设地点的确认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法国军方的重点集中于边防上,尤其是与
德国临近的东北和北部防务。这片区域不仅有法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巴黎,还有着法国自然资源的大部分和主要的工业基地,此处还集中了法国大量的
人力资源。此外,法国在陆地上与
西班牙、
意大利、
瑞士、德国、
卢森堡、
比利时六国接壤,德法两国矛盾最大,只有德国是法国最大的威胁,因此防线应主要防范德国。马奇诺防线最终建设地点为南起法德两国与瑞士的共同边境,即法德边境最南端,然后沿法德边境向北延伸至阿登地区,没有包括
法国与比利时的边境。
正式修建
1927年,法国成立“要塞区域组织委员会”,负责草拟马奇诺防线工程概要和监督工事制造,由工程兵总监贝哈格将军(Marshal Belhague)领导。贝当亲自赴东部前线实地考察,拟定了东部防线的具体方案,10月委员会正式采纳贝当的方案,并于次年在三段地区正式动工修筑防御体系的实验工程。两年后实验工程圆满完成,马奇诺出任国防部长,说服国会拨款30亿
太平洋法郎。1928年1月,法国政府正式颁布了修建马奇诺防线的法令,开始正式修筑马奇诺防线。除1934年修订计划时新添加的防御工事外,主体工程于1935年完成,全长390千米,耗资约50亿法郎(以1930、1940年代货币为基准)。
整个马奇诺防线一共包含约100千米长的隧道,配套建设约450千米的公路和铁路,工事建造遵循一定的标准化结构,以便于在战争中进行组合。
1936年,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还规划了防线的二期工程,主要包括更多的战斗分段,将小尺寸加强防御工事升级为大尺寸加强防御工事,以及更多、更好的反坦克防御。但由于政府拨款不到位,二期工程并没有投入实际建设。后续虽然建造了一些防御工事,但新建造的工事相对而言更简单和廉价。
具体规划
总体特点
马奇诺防线的规划特点可以用东北紧、南部松来形容,加强防御工事以及要塞炮兵火力的布置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其中,
蒂永维尔的北部以及东北部的布置最为密集,主要用于防御默兹—蒂永维尔地区和
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洛林工业区。在沙尔河和比彻两地之间主要修筑的是加强防御工事,而比彻和朗巴克之间,由于地势的原因,主要在此构筑了步兵炮台和一些小型堡作为补充,配备的武器也更为简便。各个加强防御工事之间除常规的电话联络和无线电联络外,还有可视通信系统进行联络。
法国东北部
法国东北部边境线的防线从郎古永起延伸到
莱茵河,几乎与法国北部边境线平行,总共有189个炮兵战斗分段,分布在33个大尺寸加强防御工事中。此处的防御工事被划分为两处要塞区:梅斯要塞区和劳特要塞区,以
德国萨尔地区的萨尔河的一处防线缺口为界。
萨尔地区
1934年起,由于
萨尔州地区并入
德国,
比利时宣布中立,
法国邻近地区的防御形势开始恶化,马奇诺防线开始扩建。扩建的工程被称为“新阵地”,外表有细微变化,而在炮兵火力上普遍没有以前构筑的工事那样完备。在
萨尔河防线缺口的东端,建筑了一系列间隔炮台和3个小尺寸加强防御工事,与
佛日山脉北部的主防线相连。
莱茵河
莱茵河位于法国境内的河段,几乎实现了马奇诺防线全面覆盖,但因为地形的影响,防线在构建上与法国东北部边境线上的有所区别,没有修筑加强防御工事,而是基于两道由互相支援的步兵要塞所构成的防线,一些关键地域为三条。
法国在防线区段后还修建了一系列要塞群,构成了第三道防线——“村镇防线”,主要由轻量化的步兵炮台和军用掩蔽所组成,修建较为简化,尺寸上也较小。
阿尔卑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段地形崎岖多山,通行路线有限,这部分要塞设计建造主要着眼于防御可能的进攻路线,主要由一系列相互支援的加强防御工事组成。该段的防线还有部分是将19世纪的要塞进行现代化改造,将其融入马奇诺防线中。
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马奇诺防线的最核心的战斗区域是战斗分段,此处的火炮射击孔通常具有突出表面的混凝土加强和前沿的
壕沟以保护其自身安全。
科西嘉岛
科西嘉岛对于维系
法国通往
北非殖民地的航线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因此马奇诺防线在科西嘉岛上一共建造了24个
防御工事,多数都包含了炮台分段,安装的是75毫米
加农炮。此外还有五个间隔布置的步兵掩蔽所。
防线构造
防线内部构造包括间隔炮台、加强防御工事、防线分段、支援工事、支援区域、野战防御要塞以及“大钟”,负责提供战斗力,安置武器,提供通信设施和后勤服务。
间隔炮台
间隔炮台(Interval Casemate)在防御工事侧翼,可以相互策应,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掩体群,正式称谓为“独立机枪炮台”(Isolated Machineguns Casemate),分为单火力炮台和双火力炮台两种。每个炮台由一名中尉担任指挥官,指挥约30名士兵。因战时需要,炮台内部配备了生活设施、独立供水系统、食物以及电机,还可通过通信系统相互联络。为了防止化学武器攻击,炮台入口处安装了风闸用于阻隔外部毒气,内部则安装了空气过滤系统。
加强防御工事
加强防御工事包括工事建筑和工事指挥所。加强防御工事(ouvrage)是在防线上间隔较大的地方,为防止出现防御真空所修建的。一般构筑于山顶之下,集成了马奇诺防线的所有火炮装备。小尺寸的加强防御工事(gros ouvrage)相当于放大一些的“间隔炮台”,大尺寸的加强防御工事(petits ouvrage)同时包含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一般有500—1000名驻军,武器配备相对更加齐全。整个
法国东北地区共有31个小尺寸加强防御工事和22个大尺寸加强防御工事。最大的加强防御工事位于哈肯伯格(Hackenberg)附近。
加强防御工事指挥所是一个加强防御工事的灵魂,指挥加强防御工事的一切行动,处在战斗分段附近,靠近观察分段。主要有加强防御工事指挥官指挥所、炮兵指挥官指挥所和步兵指挥官指挥所3个相互独立又相互统筹的小指挥所。该地还集中了加强防御工事的中央电话
交换线路,同时可为军官提供住宿。
防线分段
防线上的分段包括战斗分段、观察分段和入口分段。战斗分段有步兵战斗分段、火炮
炮塔分段、火炮炮台分段和观察分段等,各个分段相互连接。步兵战斗分段的炮台分段一般位于战斗分段区域的一边或是两边侧翼,防御两翼方向来袭。防御工事中还配有直射
火器。观察分段分布于大尺寸加强防御工事中,每个分段都装备有“大钟”用于炮兵观察和火力控制,还可在夜间进行观察。观察分段一般被安排在观察敌方最有可能的进攻路线的最佳位置,某些情况下会被安排到战斗分段区以外。大部分大尺寸防御工事都有两个入口分段,入口分段都处在靠近支援分段的区域,一个供给驻军人员,一个为弹药补充做准备。入口分段的工程强度与战斗分段相当,配备的武器装备等可与步兵炮台的武器相比较。入口分段外设置了
壕沟、可收放便桥、带装甲保护的大门等。
支援工事
防线上还修建有
前沿观察所、间隔步兵掩蔽部、变电站以及电话交换中心,这些工事建筑被统称为“支援工事”。前沿观察所相当于加强防御工事中观察分段的独立形式,多位于防线主阵地附近,可作为观察分段的补充,观测死角部分。间隔步兵掩蔽部(abris d'intervalle)一般构筑于主阵地后的隐蔽处,规模不一,最高可容纳250人,主要为部分后备人员提供掩蔽。
支援区域
支援区域构筑于战斗分段区域后数百米,与战斗分段通过坑道链接。支援区域包含居住区域,分布有营房、厕所、厨房、淋浴间、储藏室、小型医院以及其他可用于守军战斗的设施。防线上的要塞有要塞所和野战防御要塞。要塞所也叫前进哨所(Advanced hosts or fortified house),也由辅助军人把守,主要负责敌袭前提供预警。
野战防御要塞
野战防御要塞(Fortifications de ampagne)遍布整个边境线,建造一直持续到1940年
德国入侵
法国,其作战使命时增加马奇诺防线的防御深度,并在一些防线较薄弱的地方提供防御。
“大钟”
“大钟”是防线的工事顶部安装的1~3个钢制不可伸缩的铁塔,可以为炮台提供全方位的观察视角,是唯一可以被敌人从外观测到的部分。因其形状与钟近似,得名“大钟”。“大钟”主要有几种类型:观察和自动步枪射击型“大钟”(GFM型),整个防线上约有1118个;双联装
机关枪型“大钟”(JM型大钟),一共有174个左右;混合武备型“大钟”(AM型),约有72个,1934年后,一部分JM型被改装成了AM型;
榴弹机枪型“大钟”,约有75个;潜望镜型“大钟”;直接观察与潜望镜型“大钟”。
作用及结果
自身不足
法国政府过于重视防线的建设,忽略了其他军备的发展。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马奇诺防线在构筑上的缺点已经暴露:纵深不足,难以防止坦克,防空能力也比较薄弱,未考虑实施兵力机动问题。加之法比边境大部分没有防御工事,
德国在实际战争中可绕过防线进行攻击。
防线溃败
1940年,
德军的进攻从
荷兰、
比利时边境全面展开,在阿登地区发起进攻,绕过盟军重点防御的马奇诺防线对
法国发动攻击。由于
法军没有抓住机会,且步兵和炮兵力量支援不足,很快落败于德军。由于马奇诺防线上部分要塞防御措施不完全,德国一路绕过防线,攻势猛烈。6月巴黎陷落,几天后马奇诺防线被德军攻破,防线上的法国守军投降,“
法国战役”以德军全胜法国完败而结束。法国成为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个被灭亡的大国,仅11天就迅速宣布投降。
德军占领
1940年,马奇诺防线虽然大部分设施从未被
德军占领,但根据法国最高统帅部的命令,防线上的士兵只能投降。德军在占领马奇诺防线后,将防线上的武器装备与设施拆走,本应加强防线的资源被用于充实梅斯或德法边界处的防御,并且德军难以解决防线供电的问题。德军对马奇诺防线评价较低,仅重视使用防线的地下掩体。1944年,由于德军抵抗较弱,且
美国军队火力强大,美方迅速占领了马奇诺防线的部分地段。
战后时期,马奇诺防线的大部分工事被改作军用物资仓库和用于经济目的,结束了其历史使命。
影响
法国军方对马奇诺防线的防御性能过分渲染和夸大,不仅没有对法国的防务起积极作用,反而对法国的军备建设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修建马奇诺防线耗费了法国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忽视了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研制与生产,给法国重整军备造成了心理上以及经济上等多方面的阻力,造成
法军虽然人数庞大,但却是组织零散、静态的纯防御性部队,对危机缺乏反应能力和反应速度。
马奇诺防线的存在向东欧表示了法国的军队在战争发生时不会离开其防御工事,冒险越过防线援救东欧盟国,也是在向
德国表明德国可以在东欧随意作为,而不用担心法国的进攻。
这种纯粹防御战略使得1936年之后,
法国在战争中持续退让,德国则顺利占据了
奥地利和
捷克斯洛伐克,包围
波兰,摧毁法国在中东欧建立的同盟体系。而在东欧同盟崩溃之后,法苏结盟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法国失去了迫使德国两线作战的机会,马奇诺防线使法国错过了利用有利的环境惩罚
纳粹德国和战争爆发后进行反击的良机,导致战略主动权全盘交到了
阿道夫·希特勒手上。法国也只能日益走上追随
英国的外交路线,丧失了独立的外交政策。
评价
当代历史学者张箭和韩卓识认为:马奇诺防线的失效,不仅意味着法军战略思想的失败,更从心理上摧毁了
法国军民的防线。而另一位学者杨凯认为:导致法国消极防御战略的并非马奇诺防线自身,而是其指导思想,两者无法分割。马奇诺防线的产生就是这一思想的直接成果,而马奇诺防线对法国战略的恶劣影响则是这一指导思想的必然归宿。从总体上来看,马奇诺防线在战争中的实际作用远远不能和马奇诺防线给法国战略造成的负担和结果相比。
军事类作者张志祥评价马奇诺防线,认为马奇诺防线是法国军界对
第一次世界大战堑壕战经验的深入总结,是
法军企图复制昔日战果的集中体现。马奇诺防线充分利用江河障碍和沼泽地地形优势,集中了大量的火炮、
机关枪和钢筋混凝土永备工事,把当时的筑城技术发挥到了极致。但这条防线的背后,代表的却是一套陈旧的军事理论,完全无视机械化立体式战法的历史洪流,误导了一代
法国军人。
相关作品
防线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马奇诺防线仅存的几座完好的碉堡被
法国政府当做旅游景点,向大众开放参观。每年有数百万游客通过旅游观光,来了解法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马奇诺防线的重要性和价值,呼吁政府加强保护和管理。
参考资料
马奇诺防线.LIGNE MAGINOT LEMBACH—Ouvrage du Four-à-Chaux.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