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郭旭,男,1971年2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力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
郭旭从2000年10月开始在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任教。自2002年以来,郭旭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2004年,他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他成功通过了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组织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评审,并已作为候选人予以公示,同年,郭旭被选为辽宁省第五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2015年4月,郭旭入选大连市第二批领军人才培养工程。2016年,郭旭教授被评为第二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在2018年,他的研究项目“复杂约束下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获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学和中国力学自然科学一等奖。由郭旭、领衔完成的项目“复杂约束下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在2020年1月举办的中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2021年8月1日,公布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郭旭在列。2023年7月20日,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在其官方网站上正式宣布了新一届执委会成员名单,郭旭教授在新一届执委会中担任副主席。2023年11月,郭旭当选中国国科学院院士。
郭旭主要从事多学科耦合系统结构优化、纳米力学以及仿生结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他提出了求解奇异最优解的epsilon放松列式及其系列算法,并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这一成果被认为是解决奇异最优解这一长期存在的困难问题的“著名结果”“流行的数值方法”“先导性工作”以及“经典论题”。此外,郭旭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奥古斯丁-路易·柯西马克斯·玻恩准则的碳纳米管本构模型。这一工作并被推广于细胞微管的大变形分析。在考虑不确定性的结构优化研究中,郭旭提出了结构可置信性鲁棒优化的多种列式和相应的求解算法。相关结果被国际同行较大篇幅实质性引用并作为基础定理构造结构极值响应分析的高效算法。
郭旭曾2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次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研究成果被成功应用于“祝融号”火星车、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等重大装备研制。还曾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学会成就奖、钱令希计算力学成就奖等奖励奖项。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郭旭于1988年9月至1992年7月在大连理工大学就读并获得了工程力学学士。之后在1992年9月至1994年7月在大连理工大学继续学习,获得了计算力学硕士学位。完成硕士学业后,他又继续在大连理工大学攻读计算力学博士,并于1998年1月毕业。
工作经历
郭旭从2000年10月开始在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任教,现任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2002年以来,郭旭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2004年,他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他还获得了辽宁省青年科技奖一等奖。2007年,郭旭入选大连市第四批优秀专家。2009年,他成功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组织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评审,并已作为候选人予以公示,同年,郭旭被选为辽宁省第五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
在2010年,郭旭教授获得了CADLM Prize Intelligent Optimal 设计奖项。之后在2011年,郭旭获得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在2014年,郭旭教授被评选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年,他获得了第十二届大连市十大杰出青年和第九届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同年4月,郭旭入选大连市第二批领军人才培养工程。2016年,郭旭教授被评为第二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在2018年,郭旭教授获得了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学会成就奖和亚洲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成就奖,同年,他的研究项目“复杂约束下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获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中国力学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于2020年1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由郭旭教授、程耿东院士领衔完成的项目“复杂约束下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20年5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公布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者表彰决定,郭旭获表彰。2021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郭旭在列。
2023年7月20日,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ISSMO)在其官方网站上正式宣布了新一届执委会(Executive Committee, EC)成员名单,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郭旭教授在新一届执委会中担任副主席。2023年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规定,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5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于11月22日公布,郭旭在列。
个人成就
重点研究
郭旭主要从事多学科耦合系统结构优化、纳米力学以及仿生结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他提出了求解奇异最优解的epsilon放松列式及其系列算法,并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这一成果被结构优化领域著名学者在论文以及专著中多次实质性引用并给予了较高评价,被认为是解决奇异最优解这一长期存在的困难问题的“著名结果”“流行的数值方法”“先导性工作”以及“经典论题”,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实质性推动了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
此外,郭旭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奥古斯丁-路易·柯西马克斯·玻恩准则的碳纳米管本构模型。这一工作被同行学者多次较大篇幅的实质性引用并给与较好的评价(excellent work),并被推广于细胞微管的大变形分析。在考虑不确定性的结构优化研究中,郭旭提出了结构可置信性鲁棒优化的多种列式和相应的求解算法。相关结果被国际同行较大篇幅实质性引用并作为基础定理构造结构极值响应分析的高效算法。他的这一研究为处理结构优化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提高优化算法的效率和精度具有重要作用。
科研成果
参考资料
发明专利
专利《具有网格增强蜂窝芯体的夹芯结构》由郭旭发明设计。该专利授权号为ZL201510500428.7。
论文论著
截至2015年4月,郭旭在JMPS、PRB、IJNME、CMAME、IJSS、纳米技术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SCI他引160余次。
社会任职
参考资料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截至2023年11月大连理工大学教师个人主页显示,郭旭共培养博士生34人,其中21人已毕业、13人在读,硕士生65人,其中58人已毕业、7人在读。
2022年郭旭完成的针对工科研究生的辛力学教学探索与实践成果获得了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的特等奖
人物评价
在发展拓扑优化方面,还需进行不断的改进,还面临着许多挑战。郭旭教授的科研想法新颖,很有创意,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对此赞叹不已。本次报告会主题明确,内容深刻鲜明,郭旭教授的睿智深深地折服了我们。(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研究生会 评)
郭旭教授是2009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计算力学、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微纳米力学以及仿生优化等研究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是国内力学界知名的学术骨干。(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评)
参考资料
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学会.2023-11-22
教师个人信息.大连理工大学.2023-11-22
郭旭.力学学会.2023-11-22
个人简介.大连理工大学.2023-11-22
获奖信息.大连理工大学.2023-11-22
专利.大连理工大学.2023-11-22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科技人物.2020-06-06
学生信息.大连理工大学.2023-11-23
大连理工大学郭旭教授学术报告会.华南理工大学.2023-11-2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工作经历
个人成就
重点研究
科研成果
发明专利
论文论著
社会任职
荣誉奖项
人才培养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