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歌剧院(
悉尼 Opera House)位于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市的贝尼郎岛角(Bennelong Point)。它是全球著名剧院之一,是澳大利亚表演艺术中心,又称“海中歌剧院”。悉尼歌剧院以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闻名于世,其外观远看像是竖立的贝壳,也像是两艘白色帆船,因此被称为“船帆屋顶剧院”。
20世纪40年代初,澳大利亚政府启动了一项促进国家文化发展的计划,其中包括建造一座新歌剧院。1959年3月,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首府
悉尼的本尼朗角开始动工。整体建筑占地1.8公顷,耸立在巨型
花岗石基座上,三面环海,建筑的最高点距
地平线60米。歌剧院有6个表演场所,每个厅因其规模、构造、功能不同而各具特色。整个工程耗资1.2亿美元,历时14年完成。在1973年10月20日的开幕式上
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亲临现场,为歌剧院的落成剪彩揭幕,悉尼歌剧院正式对外开放。
丹麦建筑大师约恩·伍重(Joern·Utzon)因设计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而享誉全球,于2003年获得
普利兹克奖。2007年,悉尼歌剧院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为
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设计背景
20世纪40年代初期,当时
澳大利亚政府发起了一项旨在促进国家文化发展的计划,其中包括建造一座新的歌剧院。悉尼歌剧院的建设就成为了政府的关注点。1954年9月,卡西尔总理召集会议任命了一个委员会来协助政府建立一个歌剧院。1955年起,政府公开征集世界各地的建筑设计作品。到了1956年底,共有来自32个国家的建筑设计师提交了233份作品进行评选。1957年1月29日,在悉尼N·S·W艺术馆举行的评选会上,约恩·伍重(Joern·Utzon)的设计方案击败其他231个竞争对手,获得第一名。
设计过程
1957年,悉尼歌剧院屋顶由设在伦敦的世界顶尖的结构工程公司Ove Anp and Partners从事结构设计,他们做了两个屋顶模型,经过了3年的试验与计算,得出一个结论:歌剧院屋顶要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做成椭圆形的双层薄壳,中间有一个空气层,但是这种做法需要庞大的积板与复杂的支架体系。
1961-1965年期间,由于壳结构无法实现屋顶的结构与施工,在这一阶段屋顶的结构设计理念发生了变化,约恩·伍重与阿鲁普决定采用
预制混凝土拱券来设计屋顶结构。具体说,构成歌剧院屋顶的大大小小的三角形壳片都从球的壳面制取,使每条拱券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解决施工上的模板难题,经过细致研究,约恩·伍重与工程师们确定球的半径为76.3m,这些三角形的球面壳片可以划分成许多细肋,再用钢绳索将他们固结成一片。同时,这些助还可以分成小段,用钢筋混凝土在地面上预制,再吊装拼合组成歌剧院屋顶。
建设过程
1959年3月,悉尼歌剧院在澳大利亚
新南威尔士州首府
悉尼贝尼郎岬岛角破土动工。然而,工程进展缓慢,造价超出预算,导致工期拖延。1965年,支持歌剧院工程的工党政府在大选中失利下台,新上台的自由党政府对此工程进行批评,指责前任政府“不惜巨额财力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歌剧院是奢侈和浪费”,拒绝为工程追加新的预算,并终止了与约恩·伍重的合同。约恩·伍重于1966年辞职回国,当时工程进度仅完成不到四分之一。澳大利亚政府不得不委任三名本国建筑设计师霍尔(Holl)、李特摩尔(Little·more)和陶德(Todd)来完成余下的工程。经过16年的艰难曲折,悉尼歌剧院于1973年10月竣工。工程总花费超过10亿澳元,是设计预算的15倍。1973年10月20日的开幕式上,
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亲自为歌剧院剪彩揭幕。
建筑特征
布局与形式
悉尼歌剧院位于
悉尼港,三面环海,环境开阔。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1.84公顷,长183米,宽118米,高67米,建筑最高点达海拔60米。门前大台阶长97米,由桃红色
花岗石铺砌。
歌剧院内共有6个表演场所,分别是音乐厅、歌剧厅、戏剧厅、话剧厅、演播厅和乌松厅,以及一个大型公共餐厅(贝尼朗餐厅)和创意中心,每个场所都具有独特功能。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状结构,耸立在一座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座之上。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底部是戏剧厅、话剧厅和演播厅。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小,内部是
歌剧厅。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作为悉尼歌剧院的办公场所。入口位于南端,地台以下是车辆通道和停车场。壳片层层排列,一部分面朝海湾,一部分背向海湾,整体看来犹如两组倒放的
背角无齿蚌。壳片表面铺以白格子釉磁,在阳光下犹如两艘巨大的白帆船,因此又称“船帆屋顶剧院”。
建筑设计
外形设计
关于悉尼歌剧院的外形设计众说纷纭,首先设计师个人认同橘子瓣是他的设计灵感,还有人说约恩·伍重(Joern·Utzon)从帆船的帆和海洋生物的壳中吸收形式构思灵感,采用
现代主义建筑技术材料,设计了巨大的、连续不断的帆船和海螺壳一样的白色歌剧院建筑。其次还有两个比较有意思的传闻,可以分享。
传说一:1956年,
丹麦37岁的年轻建筑设计师约恩·伍重(Jorn Utzon)看到了澳洲政府向海外征集悉尼歌剧院设计方案的广告。虽然对远在天边的
悉尼根本一无所知,但是凭着从小生活在海滨渔村的生活积累所迸发的灵感,他完成了这一设计方案,按他后来的解释,他的设计理念既非风帆,也不是贝壳,而是切开的橘子瓣,但是他对前两个比喻也非常满意。
传说二:在设计初稿的时候,他反反复复修改了十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眼看截稿时间到了,他心里更加焦躁。这天清晨他来到餐厅就餐,突然看到盘子里有几个切开的橙子,被摆放得十分有趣。他豁然开朗立即跑进书房完成了设计稿。
壳体施工难点
壳体不仅体量硕大且薄,还是个流线曲体,壳体的曲面弧度还不同。约恩·伍重(Joern·Utzon)请求他做木工的父亲为其制作一个可拆卸的木制圆球,以便从中借鉴制作壳体的方法。他从拆卸木圆球中领悟到将硕大的壳体分成若干个三角形(一头小,一头宽)的壳片制作方法,计算出球体的
曲率,分解后的
三角帆蚌片便于制模、浇注混凝土壳片,壳片拼联后,在上面覆贴一层专门制作的陶瓷砖片,既增强了壳体的完整性、一体性,还添加了光折射后壳体的夺目光彩。仅覆面瓷砖就用了一百多万块,壳体的施工这一项工程就花去了整整两年多的时间。壳体真正实现了屋面、柱体和墙体三位一体功能的设计要求。
建筑功能
大厅堂需要能容纳交响乐和
歌剧演出,小厅堂则要能够容纳戏剧、小型歌剧、
室内乐、独奏演出及演讲等多种功能。
大厅堂设计
采用
葡萄田式布局,舞台被设置在厅堂横轴约1/3处,宽度约为17m,平均深度11.5m,共有410个座位位于舞台后方,158个座位位于舞台侧方。正面的座位则分布在八块位于舞台侧前方的“葡萄田”和正对舞台的“池座”中,每块“葡萄田”中有50~70个座位不等,池座则比一般的鞋盒式音乐厅起坡更陡,保证了视线和直达声的效果。通过这种布局方式,音乐厅共能容纳2679人,接近设计要求,而“池座”的长度被控制在31.7m,最远视距为44.5m。
此外,厅堂的吊顶设计颇具特点,一条条波浪形木肋反射体从舞台上方的吊顶最高处发散开来,布满整个厅堂成为吊顶,不仅有助于声音的扩散,造型上也与壳体的混凝土肋结构相呼应,取得了良好的空间效果。吊顶的平均高度为16.8m,厅堂总容积为24600m3,每座容积率成功控制为9.18m3,很好地契合了音乐厅要求。音乐厅宽度达到33.2m,侧墙难以提供足够的侧向声能,必须有效利用“
葡萄田”间的隔墙。为了营造温暖亲切的室内氛围,大部分室内表面采用木材,其中墙面和地板采用层压木,吊顶和座椅采用
白桦胶合板。舞台正后方设有10500管的金属管风琴,成为厅堂的视觉中心,也具有一定扩散声音的作用。
小厅堂设计
相比之下,小厅堂的设计要客易得多。在标准的扇形平面内,池座、楼座及多层跌落挑台提供了总计1547个座位。观众厅长度为34.44m,宽度25.58m,尺寸适宜
歌剧演出。厅堂吊顶同样采用波浪形肋,与建造造型相呼应,但颜色全部采用黑色。
图表
建筑材料
建筑外部及立面
悉尼歌剧院门前的室外台阶宽达97米,铺设桃红色
花岗石。歌剧院整个分为三个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歌剧厅、音乐厅连同休息厅并排面文,建在巨型花岗岩基座上,各由4块巍峨的大壳顶组成,其申3块壳顶面海依抱,1块背海屹立。
主体建筑采用贝壳结构,是装配式建筑,它的曲面造型以当时的技术很难靠现浇来实现,只有采用装配式才解决了这个施工难题,预制件种类主要包括曲面薄壳所采用的装配式叠合板、钢构梁柱以及PC幕墙。
贝壳形屋顶是由2194块、每块重达15.3吨弯曲形混凝土
预制组件拼成10块贝形尖顶壳。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着105块白色和奶油色的瓷砖。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以及巨型
花岗石的基座上。
建筑内部
歌剧厅内为了避免墙壁反光影响演出效果,内部墙壁采用了暗光的夹板进行镶嵌,地板和天花板则选用了本地出产的
黄杨和
桦木。弹簧椅蒙上红色光滑的皮套,演出时能够产生更加圆润的音响效果。此外,音乐厅舞台上配有两幅华丽的毛料幕布,均为法国织造。整个音乐厅的建材均采用
澳大利亚本土木材,呈现出独特的澳洲风格。
价值与影响
悉尼歌剧院建成于1973年,是20世纪杰出的建筑之作。在建筑形式和结构设计上,它汇集了各种创新与创意。悉尼歌剧院在工程技术和建筑美学上都有卓越成就,是世界知名的地标建筑。歌剧院坐落在
悉尼港半岛顶端,三面环海,与壮丽水景相得益彰,对建筑产生深远影响。歌剧院由三组互锁的拱形“贝壳”结构组成,包含两个主要表演厅和一个餐厅。这些贝壳状结构坐落在一个巨大平台上,周边环绕行人广场。
悉尼歌剧院是一次大胆而富有远见的建筑实验,对20世纪末新建筑趋势带来深远影响。设计师约恩·伍重(Joern·Utzon)的原创理念和独特建筑方法激发了建筑师、工程师和建筑商的集体创造力。工程师
奥雅纳(Ove Arup)的杰出贡献使乌特松的设计蓝图变成了现实。该建筑对
悉尼港美景作出了非凡的诠释和回应。悉尼歌剧院在结构工程和建筑技术上取得卓越成就,具有重要的普遍价值。它不仅是一座伟大的建筑艺术纪念碑,也成为
悉尼的新地标,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开发与保护
开发
2017年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州政府公布悉尼歌剧院改造计划,这是悉尼歌剧院自1973年开放以来最大规模的升级翻修。政府计划投入2亿
澳元用于改造,目的是提升参观量,满足观众和表演者的新需求,巩固其第一大旅游目的地的地位。改造从2017年启动,为期4年,主要包括:关闭最核心的演奏厅(Concert Hall)进行18个月改造,期间
悉尼交响乐团转移他处演出,改造涉及升级音响效果、翻新舞台、改善残疾人设施和通道、增设电梯数量等;将原办公区域改为孩子和年轻人的创意学习中心;拆除北侧步行广场遮篷,建设集会中心;改造第二入口为游客无车入口,扩大售票和休息空间。
2020年2月起,悉尼歌剧院音乐厅开启为期2年多的全面改造。作为旅游胜地,歌剧院每年接待上千万游客和观众。为确保改造期间继续提供丰富艺术演出,其余七个场地正常开放。改造后的音乐厅增设两个排练室,配备最先进的舞台设备。为解决长期争议的音响效果问题,舞台上方安装定制反射器,观众席四周增设声音扩散器。舞台高度较原来降低400毫米,采用自动升降,不仅优化观众视野,也让演奏者感知更清晰的音量和音质。此外,音乐厅增设新电梯,改造通道,一二层设无障碍专用座席,便于残障人士进入各层。
保护
悉尼歌剧院于2005年根据《1999年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被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并于2003年根据《1977年遗产法》被列入
新南威尔士州国家遗产名录。
2007年,悉尼歌剧院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为
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遴选依据标准:悉尼歌剧院是20世纪的伟大建筑作品。它代表了多种创意和建筑形式、结构设计,是一座精心设计的
城市雕塑,坐落在非凡的水景中,是世界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遗产,悉尼歌剧院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悉尼歌剧院的建筑结构非常复杂,需要不断的维护和保养。为此,悉尼歌剧院成立了专门的维护和保护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悉尼歌剧院也非常注重环保,采取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例如,安装了大量的
太阳能电池板,用于供应
歌剧院的能源需求;采用了可再生的材料,如木材和玻璃等;并且在歌剧院内部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和活动。
所获荣誉
相关评价
正面评价
新南威尔士州副总理格兰特评价:悉尼歌剧院被誉为“现代
澳大利亚的象征”。
普利兹克奖(Pritzker Prize)的法官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评价:约恩·伍重(Joern·Utzon)设计了一幢超越了它的时代的建筑物,远远领先于可以运用的技术,并且,他为设计一幢改变了整个国家形象的建筑,承受住了非同寻常的攻击和负面影响。
负面评价
新加坡《
联合早报》评价:直至2016年以前,悉尼歌剧院的音效多年来遭人非议,指比飞机库的声响还要糟。
美国演员约翰马柯维契(John Malkovich)评价:悉尼歌剧院的音响很“可怕”。
时任悉尼交响乐团指挥的德瓦特(Edo de Waart)曾恫言要在2000年
奥运会时抵制该场地,并称
歌剧院的音响反射糟透了,成了“笑话”。
文化活动
1973年10月20日,悉尼歌剧院开幕式上邀请了
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亲临现场,并为歌剧院的落成剪彩揭幕。悉尼歌剧院承接的首场演出是根据
俄罗斯著名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
战争与和平》改编的歌剧。
悉尼歌剧院所在地悉尼贝尼郎岬岛角的原住民盖迪该尔人自古都有集会的传统,歌剧院的原住民表演节目延续了便利朗角(前称Tubowgule)的丰富传统,原住民表演节目全年均会推出一系列的活动。在此活动中可以看到
澳大利亚古老文化的传统和当代表演形式,复兴古代文化习俗。
2017年9月6日,女艺术家悉尼歌剧院上演“漂浮秀”。一名女艺术家莱克梅尔克服飞行恐惧,借助2万个
氢气球,在悉尼歌剧院室内的空中漂浮长达9个小时。据悉,此次演出被莱克梅尔命名为“快乐的恐惧”,她以身为残障人士的亲身经历,表达出许多人在快乐时,反而会出现担忧乐极生悲的矛盾心态。这次活动是悉尼矫正节的一部分,该节日旨在激发人们对关注的各种社会、政治问题进行反思和寻找解决办法。
2022年9月28日,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发表公告宣布,长达一年的悉尼歌剧院50周年庆典活动将于2022年10月展开。活动内容包括 200多场表演、免费社区活动和艺术合作等。通过这样一个世界级的、面向全社会的活动来庆祝悉尼歌剧院建成50周年。庆祝这座建筑、它的历史和各种形式的当代文化。
相关文化
悉尼歌剧院50周年特别献礼音乐曲目《Play It Safe》由澳大利亚音乐艺术家
蒂姆·明钦(Tim Minchin)创作,以独特的视角聚焦音乐喜剧的形式,真挚地表达对悉尼歌剧院这一充满大胆创意和远见卓识的文化地标性建筑的崇高敬意。歌词饱含对悉尼歌剧院的赞美,不仅生动展现出在建造时所面临的高难度挑战与设计限制,更述说了歌剧院与悉尼城市风貌相辅相成的历史故事。
重要事件
2010年3月1日,5000多名涵盖各种年龄、体型与身材的人,天亮前在悉尼歌剧院前集合,在寒冷的清晨中参加一次集体摄影活动。著名美国摄影师图尼克(Spencer Tunick)为他们拍照。
2016年8月,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公布了悉尼歌剧院升级改造项目的设计方案。这是新州政府首次公布有关悉尼歌剧院的设计方案及相关的电脑合成图像。悉尼歌剧院升级改造项目总耗资预计高达2.02亿
澳元,施工期间,音乐大厅将被关闭至少18个月。
2016年9月8日,一名男子背着双肩包出现在悉尼歌剧院门口,引起安保人员警觉。接受安保人员盘问过程中,这名男子大喊极端言论,并称遵从“伊斯兰国”指示对澳大利亚展开袭击。警方在双肩包中发现两罐非易燃车辆制动液和一份死亡名单,最终这名男子因涉嫌“威胁损毁和破坏建筑物”而被监管部门扣留。
2019年4月23日下午,悉尼歌剧院突发天然气泄漏,500人从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与歌剧院附近餐厅紧急撤离,所幸没有人受伤。
2023年10月9日,
巴以冲突之际,悉尼歌剧院在其建筑物上投射白、蓝灯光,以支持
以色列。此举引发上千人激烈抗议。人群开始聚集在悉尼市政厅外,穿过中央商务区前往
歌剧院。人们手持
巴勒斯坦国旗,身穿同色系衣服,高呼口号,展开游行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