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柄牛肝菌(
学名:
牛肝菌属 erythropus Krombh.),别名见手青,为牛肝菌科(Boletaceae)牛肝菌属(Boletus)真菌。其在中国、
日本,
欧洲及北美地区均有分布,常生长于落叶林或针叶林地上,喜酸性土壤。
红柄牛肝菌菌盖表面平滑或偶有网状纹路;菌肉黄色,受伤时变为蓝色;
菌柄实心,先端渐尖,基部附有白色
根状茎;菌管黄色,受伤变蓝,在菌柄周围具有凹陷;孢子亚
纺锤形至近椭圆形,淡黄色,光滑,
孢子印为橄榄棕色。
1796年,
德国真菌学家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佩尔松(Christiaan Hendrik Persoon)对红柄牛肝菌(Boletus erythropus)进行了描述,其具体名称源于
希腊语“ερυθρος”(译为红色)和“ πους”(译为杆),指的是红柄牛肝菌的红色杆状
菌柄。在之后的200年左右时间里,这个名称被广泛应用。
1844年,德国真菌学家弗里德里希·戈特利布·克洛普施托克(Friedrich Wilhelm Gottlieb Rostkovius)在其出版著作中曾将红柄牛肝菌
学名命名为Boletus luridiformis。
2013年发表的相关遗传分析表明,红柄牛肝菌和许多具有红色小孔的牛肝菌属真菌属于dupainii分支,与
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的核心群体和牛肝菌
亚科的近亲完全不同。 这表明该物种需要被放置在一个新的属中。2014年,红柄牛肝菌从牛肝菌属(
牛肝菌属)转为Neoboletus属,成为Neoboletus属的
模式种,拉丁学名为Neoboletus luridiformis。
红柄牛肝菌菌盖发育初期时凸起,随着其不断增长,形状从宽凸到平凸到平,成熟时大约长8-15cm,偶尔隆起或浅凹陷状,表面干燥。菌盖表面平滑或偶有网状纹路,幼时其上具有不明显绒毛,随着不断发育最终无毛。菌盖幼时为棕色(由粘土色到肉桂色再到山核桃色),随着年龄的增长菌盖中间为深红色(普鲁士红),边缘为
红棕色(赤褐色)。菌盖部分擦伤时伤口处通常会出现颜色变暗,水浸状伤口,边缘弯曲翻卷等状况。菌盖厚度约1-3cm,内部肉质坚挺致密,颜色为黄色,初次暴露在空气时会迅速变蓝,后褪为浅黄色,味道刺鼻。
菌管长1-2cm,
菌柄周围具有较深较宽的凹陷,黄色(淡绿黄色或橄榄黄色),发生伤时发蓝;孔小,宽0.5-1mm,棱角分明,通常为红色,有时接近红橙色,瘀伤时呈蓝色。
长8-12cm,成熟时厚1.5-3.5(6)cm,先端渐尖,实心,基部附有白色
根状茎;表面干燥,无毛或较少点状或纤维状绒毛;顶端通常为黄色(那不勒斯黄至浅黄色),其他部分也为黄色但上具有密集红色小孔,无网状花纹,基部通常呈红棕色,被切后会变为蓝色。
红柄牛肝菌在中国、
日本,
欧洲及北美地区均有分布。在中国,其在大部分省份皆有分布,如
辽宁省、
河北省、安徽省及
江苏省等。红柄牛肝菌常生长于
英国和
爱尔兰的落叶林或
针叶林地中,常见于
越橘丛中,其也常见于北美地区,孤生于加州中部和北部沿海地区混交林的土壤中。
红柄牛肝菌喜酸性土壤,常生长于8-10月,该真菌易与
云杉属(Picea spp.)和山毛属(Fagus spp.)及
橡树等植物形成外生
菌根,相互关联。
红柄牛肝菌与真菌红网柄牛肝菌(
牛肝菌属 luridus)相似,二者主要区别在于菌盖与
菌柄,此外,红柄牛肝菌也易与Boletus amygdalinus相混淆。具体区别可见下表:
红柄牛肝菌虽为食用菌,但生吃或未煮熟时食用会引起胃部不适,需小心谨慎,其类似于其他不可食用的蓝色染色牛肝菌,蘑菇采摘新手应避免食用。有人曾受到这种蘑菇的不利影响,
美国真菌学家大卫·阿罗拉(David Arora)曾报道称,一个名叫比尔·埃弗森(Bill Everson)的男子曾因这种蘑菇中毒。
有研究者于2016年对位于
巴基斯坦的
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收集到的红柄牛肝菌及Hortiboletus rubellus两物种使用nrDNA 的内部转录间隔区 (ITS) 进行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序列分析及比较,为两物种进一步的描述以及相关分类单元比较提供了信息,也是巴基斯坦首次使用分子方法对红柄牛肝菌进行了分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