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比特(Cupid),
古罗马人对希腊神话中小爱神厄洛斯(Eros)的称呼,别名小爱神。丘比特是美神
阿佛洛狄忒(古罗马名为
维纳斯)与战神阿瑞斯(古罗马名为
玛尔斯)的儿子。传说中丘比特是一个裸体的美少年,长着两个翅膀,常在天空中飞行。金弓是他常用的武器,他挽弓射向凡人的金箭,百发百中,能唤起他们心中的爱情。丘比特背着一个箭袋,装着两种箭,一种是“金箭”,射中了谁的心,他便会立即萌发爱情。如果男女之心被射穿了,就会相爱。另一种是“铅箭”,谁被这种箭射中,就不会产生爱情,或把本来具有的爱情之念打消,拒绝爱情。
丘比特的形象最初源于古希腊神话,早期形象是古希腊的创世原始神
厄洛斯。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婚姻和伦理意识觉醒,丘比特的形象由此变为精神之爱,成为了掌管爱情和婚姻的小爱神。
随着丘比特形象的传播,人们将其视为爱欲母题的起源,整个西方乃至世界对爱欲母题的理解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对丘比特文化内涵的理解。到了中世纪以后,丘比特额形象被赋予了盲目的内涵,用来隐喻被情爱与物欲左右的人们陷入的混沌与盲目的状态。如今,丘比特已经成为了情人节的象征之一,代表着爱欲与激情。被金头神箭射中的人们坠入爱河并结成情侣,丘比特和它的箭常被运用在艺术作品与商业广告当中。
基本概况
在神话中,丘比特的形象是一个长着金翅膀的少年或儿童,他有一张金弓、一枝金箭和一枝铅箭,背负箭筒,有时手持火炬。在
希腊化时代,他的形象是一个顽皮的孩子。被丘比特的金箭射中,便会产生爱情,即使是冤家也会成佳偶,而被铅箭射中则会终止爱情。在绘画作品中,丘比特有时调皮地与父母亲打打闹闹,有时戴着长春花冠,有时又被
蜜蜂属蜇痛向妈妈求救。一些绘画中也将丘比特的弟弟忒洛斯纳入其中,表现两兄弟玩耍、打闹的场景。在希腊人看来,爱与美是不可分割的一对概念,
阿佛洛狄忒和
厄洛斯都是同时主管爱与美的神灵,厄洛斯出生后,
宙斯想杀死他,但为阿芙洛狄忒所救,把他藏入密林,由
母狮哺养。
原始起源
历史背景
与很多其他
古罗马神祇一样,丘比特的来源可追溯至古希腊神话。从地理位置看,古罗马与
古希腊相毗邻,两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人口迁徙和文化交流。特别是在以武力征服古希腊后,古罗马更是直接继承了古希腊丰富的
文化资源。古罗马没有自己的神话,罗马的原始神话由于
希腊的影响而与希腊神话融为一体。丘比特是最古老的神祇之一,是一位小
奥林匹斯山山神。关于丘比特的身世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爱与美之神
阿佛洛狄忒和战神阿瑞斯的爱情结晶,另一种说法是
宙斯与阿芙洛狄忒的儿子,其中第一种说法广为流传且认可度更高。
英文名起源
丘比特,也被译为库比德,英文Cupid,源于拉丁文cupiō,有欲望、激情、爱情之意。
创世神厄洛斯
厄洛斯,
爱神,希腊神话中最古老的神之一,具有宇宙起源的特点,是自然力创造本原的化身。
阿里斯托芬在其剧作《鸟》中写道:“经过一些时候渴望的情爱(卡洛斯)生出来了,他像旋风一般,背上有灿烂的金翅膀;在茫茫幽土里他与黑暗无光的混沌交合,生出了我们,第一次把我们带进光明。最初世上并没有天神的种族,情爱交合后才生出一切,物交会才生出了天地、海洋和不死的天神,所以我们比所有天神都要早得多。”厄洛斯与
盖亚、塔耳塔洛斯和
chaos同属于原初四神,他的职责是促成众神相爱并生育(包括同性),既是爱与性的化身,又是
宇宙诞生一切新生命的原动力和自然力的化身。正是因为
厄洛斯的出现,
古希腊神才从单性繁殖进化为双性繁殖。
历史演变
从厄洛斯到丘比特
爱的神灵厄洛斯是在混沌中诞生的,他仁慈的力量使那些不成形的、相互冲突的元素归于秩序与和谐,这个古老的厄洛斯被描绘成一个成熟的、非常美丽的年轻人,戴着鲜花,靠在牧羊人的拐棍上。在远古时代,因人类种族存续的需要,生殖往往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厄洛斯作为初代创世神地位极高,受到人们的尊敬。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婚姻意识、伦理意识逐渐开始形成,原始的生殖之爱逐渐演变为精神之爱。掌管性爱的创世生殖神
厄洛斯也就变成了调皮、受欢迎的丘比特。丘比特同母亲
阿佛洛狄忒一起掌管爱情与婚姻,这种爱欲既包含了以肉体为核心的欲望,也包含了精神上的爱,这种说法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丘比特也经常被描绘成骑在狮子、
海豚或鹰身上,或坐在由雄鹿或野猪拉的战车上,毫无疑问,这象征着爱的力量,是一切自然的征服者,甚至是野生动物。
丘比特形象的发展
公元前一世纪的诗人普罗佩奇乌斯的作品中,描述并寓意性地阐释了丘比特的形象,儿童的外表象征恋人们“无意识”的行为,翅膀意味着恋爱情感的多变,箭矢表示人的灵魂因爱所受的伤痛。罗马诗歌中,丘比特的形象被赋予了道德化的解释,这些解释中往往对爱有所贬斥,爱让人心绪不宁等,表现出强烈的悲观色彩。公元前三世纪的著名的田园诗人
忒奥克里托斯也曾写过一则《偷蜜者》,寓意着因丘比特的盲目射箭,众神、人因此而受到的伤痛比他被蜂蜜刺到所受的伤痛不知要大多少倍。
中世纪著作家由于其宗教背景,对
异教神谱中的“
爱神”也是一贯的厌弃态度,但在拉丁文献中,异教的爱神总是盲目的,如《奥维德的道德寓意》、贝尔克里乌斯《诸神形象手册》中丘比特戴上了遮眼布,并有飞狮的利爪,爱的盲目被表达为爱只受欲望驱使,不顾身份地位美丑差别。在《玫瑰传奇》类型的寓意
叙事诗中,“爱神”不再是孩子,而是王子般的英俊青年,他们身边常常伴有举止谦和的仆人,或由一群次要拟人像组成的随从。
相关传说
丘比特与普绪克
丘比特长大后与凡间女子普绪克相爱,从而陷入了一段曲折离奇的恋爱当中。普绪克是一位貌美的公主,周围的王公贵族皆为其倾倒。
维纳斯出于嫉妒派儿子丘比特去惩罚普绪克,她让儿子用苦药水洒向普绪克,这样便不会有人间的男子再爱上她。然后,她让丘比特用金箭去射普绪克,好让她爱上最丑陋、最卑鄙的男人。然而,丘比特却被普绪克的美貌震惊,不小心用金箭扎破了自己的手指,于是便义无反顾地爱上了普绪克。因为苦药水的诅咒,普绪克一直待字闺中。阿波罗借女祭祀之口告诉国王:只有普绪克独自一人登上王宫旁的山顶,等待命中注定的丈夫,才能打破魔咒。于是,到了晚上丘比特与普绪克便在山顶幽会,每当黎明来临便离开。普绪克一直不知道与自己幽会的男子是什么样子,在姐姐们的怂下,普绪克用点燃的蜡烛照亮了丘比特的脸庞,发现他长得十分俊美。然而一滴蜡油不小心滴落到丘比特身上,丘比特愤然离去。
维纳斯得知了两人的恋爱十分生气,她故意刁难普绪克,普绪克为爱完成了每项挑战,甚至不惜为丘比特前往冥界。深爱普绪克的丘比特挣脱了母亲的束缚,解救了普绪克。众神也被二人的爱情感动,纷纷帮助他们。最终,二人在所有神祇的见证下结为了夫妻,也得到了维纳斯的承认。
丘比特与伊阿宋、美狄亚
古希腊英雄伊阿宋为夺回王位前往科尔喀斯王国取
金羊毛。传说中国王有一位会
巫术的女儿美狄亚能够帮助伊阿宋夺取金羊毛。为了帮助伊阿宋,小爱神丘比特设法使美狄亚爱上伊阿宋,他悄悄躲在伊阿宋身后将一支金箭射向美狄亚。于是美狄亚爱上了伊阿宋,并帮助伊阿宋得到了金羊毛,二人结为夫妻并育有两个儿子。
民间信仰
相关建筑
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的宫廷官方建筑师加昂热·雅克·加布里埃尔曾设计了凡尔赛宫剧院。该建筑于1770年竣工,用来供王公贵族观看表演。为庆祝法国太子(
路易十六)的婚礼,剧院进行了改造,左边的舞台改成了舞池,右边的礼堂及圆形包厢改成了入口门厅,丘比特
雕像和
爱神壁画随处可见,用以表达对新人爱情的祝福,增添了许多浪漫色彩。英国
易北河的
皮尔尼茨宫中同样有丘比特的身影,其上有用丘比特和龙首装饰的
旅游船。
民间节日及风俗活动
将
情人节与丘比特联系起来的节日习俗始于1947年。在情人节期间,人们通常将求爱的信笺剪成美丽的蝴蝶、开放的鲜花、弯弓搭箭的小爱神丘比特等形态送给心上人,丘比特的形象成为了情人节内涵的延伸和象征。同时,一些大学或社会团体也会将丘比特的画像放在会场醒目处展览。
纽约蒂芙尼公司的橱窗中曾展览出一颗正在燃烧的“心”,装饰的羽毛好像火焰一样,丘比特之箭从心中穿过,将观者的视线带到被强光照射的
手镯之上,暗示了人们爱情攀升的希望。
厄洛斯在
希腊受到崇拜,但他的神庙颇为罕见。忒斯屁埃的尼洛斯禅庙最为驰名,当地每五年举行一次纪念厄洛斯的庆节——爱神节。
文化内涵
爱欲母题的起源
爱欲就是厄洛斯本身,厄洛斯是一种无所不在的物质,
宇宙间充满了爱欲之物质,它是宇宙诞生之初涌动的前进之力,是世间欲望主体的本能,其带来的强大的繁衍能力主宰者神的诞生和宇宙的建立。西方乃至世界对爱欲母题的理解和运用,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对丘比特(即厄洛斯)文化内涵的阐释,如
苏格拉底的爱欲观念讲述了一种超脱肉体情欲,与肉欲之爱截然相反的灵魂之爱。
盲目的丘比特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中,丘比特的形象并不是盲目的。根据
柏拉图的观点,爱不可能是盲目的,这种最为高贵的情感可以通过最为高贵的感觉进入到人类灵魂之中。直到
中世纪,丘比特变成了闭着眼或用布蒙着眼射箭(也有拉丁语诗歌认为丘比特是眼盲的)的形象,象征着盲目的情爱和欲望,这里的盲目将爱作为一种心理情感特征化了。中世纪的丘比特形象并非直承
古希腊原型,除去小部分保留原型内涵之外,丘比特形象演变成两个类型:一种是尚存于人们记忆之中,但已经丧失本意,被
隐喻或寓意方式加以解释的
异教小丘比特衍生物,这一类形象在道德化的神话志中得以传播;另一种是中世纪构建的高尚爱恋的概念,这一类对小爱神
形而上学的赞美在
理想主义的诗歌中得以发展。14世纪之后,丘比特的盲目用来隐喻被情爱与物欲左右的人们处于混沌与盲目的状态之中。
鲁迅对小爱神典故的运用
1903年,鲁迅写了一首《自题小像》的诗:“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诗中的“神矢”就是指小爱神丘比特的爱情之箭,鲁迅用反语来强调爱国之深沉,是作家对“神矢”这一西方文学典故的创造性运用。
1918年5月,鲁迅的白话诗《爱之神》在《
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发布。这首诗既是冲决封建礼教的叛逆者的呼声,又是对几千年封建婚姻的控诉,而这一切都是借助丘比特的形象来体现的。这是
鲁迅对小爱神形象和性格的中国化的再创造,“爱之神”成了反对封建礼教的爱情觉醒和爱情自主的象征。
相关作品
影视作品
绘画作品
图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