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实味
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
王实味(1906年4月5日——1947年7月1日)原名王思祎,字叔翰,笔名实味,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生于河南光州(今河南省潢川县),卒于兴县(今山西省吕梁市)。
1923年,王实味考入国立第五中山大学(今河南大学);1925年,考入北京大学语文学院预科。次年,王实味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奔赴延安市,从事马列著作的翻译工作。后调到中央研究院中国文艺研究室,被任命为特别研究员。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开始。王实味因发表《野百合花》《政治家,艺术家》等文章遭到来自各方的批评。1943年4月,王实味被逮捕。1946年,延安重新审查王实味,结论是“反革命托洛茨基主义奸细分子”。1947年7月,王实味被秘密处死。1991年2月7日,公安部发出《关于对王实味同志托派问题的复查决定》的文件,正式为王实味摘掉了“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的帽子,为其平反昭雪。
王实味的主要作品有小说《休息》《杨五奶奶》《毁灭的精神》等;翻译的作品主要有: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奇异的插曲》、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还乡记》、法国作家阿尔丰斯·都德的《萨夫》等。《王实味传》评价他是普通的知识分子,勤勉好学且争强好胜、意气用事。他直来直去,不善与人打交道。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6年4月5日(农历三月十二日),王实味出生于一个普通的耕读之家。父亲王言炳,清代光绪年间举人,因官职微小且清正刚直,以致家境清贫。王实味5岁丧母,跟随继母生活,并随父亲习诵四书五经,打下深厚的国学基础。1914年入小学,1920年考入潢川七中。中学时期,他接受了进步老师的教育。1923年,王实味中学毕业,考取了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因经济困难,王实味学了一年英文后辍学。凭优异成绩王实味考入河南省邮政局,决心自己赚取学费。
求学北大
1925年,王实味辞去工作,考取了北京大学文学院预科。在北京大学,王实味完成了小说《休息》和《毁灭的精神》的创作。1926年,王实味由北京大学党支部干事陈清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北大党支部又吸收了两位新党员湖南人李芬和刘莹加入。因对李芬的爱慕,王实味频繁的给她写信,受到了党支部书记的激烈批评,受此影响王实味脱离了党组织。1927年,又由于经济困难,王实味再一次辍学。
辗转生活
1929年,王实味来到南京,借住在北京大学同一支部的同学曹孟君家中。同样是北大同一支部的同学刘莹做客南京,遇到了王实味。同年,王实味和刘莹一起赶赴上海市。随着交往日深,二人渐生情愫。1930年元月,王实味与刘莹结婚。婚后二人主要依靠王实味的稿费生活,在此期间得到了徐志摩的帮助,有《萨芙》《福尔赛世家》等多部译著出版。1931年1月,王实味夫妇二人离开上海赴东北地区教书。二人呆了一个学期,积攒了几百元钱,又回到上海。1932年夏天,王实味带着积攒的400块银元回家乡看望父亲,适逢父亲患病卧床,王实味侍候床前,直至父亲病愈始返回上海。1933年,王实味到杭州市养病,刘莹带着孩子回湖南长沙老家。1934年,王实味病情好转,经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老校长介绍,来到济南市,在山东省教育厅任三等科员。同年夏天,刘莹带着孩子也来到济南。1936年,王实味来到开封市省立女中担任英文教员。
投身革命
1937年,王实味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带着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范文澜的介绍信,王实味抵达了延安市,妻子刘莹则回到了湖南长沙去堕胎。因堕胎和中日战事,刘莹始终未能到延安与王实味会合。193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120周年纪念日,马列学院在延安成立,学院附设一个编译室,主要从事马列经典著作的译述。洛甫(张闻天)注意到王实味的英文水平和翻译能力,在编译室成立后就调王实味去工作。1941年8月,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改名为马列研究院后,又改名为中央研究院,内设九个研究室。王实味在中国文艺研究室任特别研究员。在此期间,他共译出200万字的理论著作,诸如收入解放社出版的“马恩论丛”中的《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雇佣劳动与资本》、《价值、价格与利润》等,18卷本《列宁选集》他译出的两卷半中的《什么是革命之友》、《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同盟书》、《共青团的任务》等。
戴帽托派
1942年2月,延安整风运动开始。时在中央研究院工作的王实味,在《解放日报》上陆续发表了《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合花》等杂文,批评延安市出现的“衣分三色,食分五等”的特权意识和不良风气,引起延安文化届的论争。王实味的文章被认为存在严重的思想问题,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之后事件升级为政治斗争,内部分歧被放大为敌我矛盾。1943年4月1日,王实味被逮捕。1946年,重新审查王实味的问题,被定性为“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1947年7月1日,王实味被秘密处死。
身后平反
1947年王实味被处死时,他的妻子刘莹在重庆沅丰县教书。1949年2月,刘莹参加党的地下工作,担任了联络员。1949年8月,长沙解放后,刘莹一面工作一面到处打听王实味的下落,但毫无结果。1950年4月,听说王实味可能在东北地区,刘莹借吉林省教育厅湖南省招聘教员之机去了东北,分配到吉林市女中教书。1951年暑期,刘萤参加思想改造运动,才得知王实味在延安整风时犯了错误。1965年,刘莹开始退休生活。1978年,她和全家一起听中央电台广播,终于得知王实味的下落,广播里说王实味是暗藏的中国国民党特务,已经被处决了。刘莹悲愤不已,她与女儿不断地写申诉信,并多次到北京上访。1982年2月,事情终于有了进展,中组部否定了“反党集团”的存在。1991年2月,公安部下达给王实味彻底平反的决定,并以“同志”相称。
个人作品
文学作品
参考资料:
翻译作品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王实味可以说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知识人,他勤勉,好学,有一定的文史天赋。在他不长的一生之中,旁人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的各种七情六欲,争强好胜,意气用事。他直来直去,不善与人打交道,情商似乎偏低,经常会冒犯到别人包括自己最亲近的朋友。他似乎很难放低自己的骨架,他一直没有意识到应当见风使舵,也一直没有意识到眼前的风险,书呆子气地或者说神经质地坚持着自己的看法与是非判断。(黄昌勇王实味传》评)
王实味是一个很喜欢较真的人,他可以很率性地在报纸上批评别人,他把这种文章当成朋友之间的“商榷”,天真的王实味自始至终也没把自已的文章往政治上靠。(杜忠明《延安文艺座谈会纪实》评)
王实味不抽烟,不喝酒,不喜欢凑热闹参加娱乐活动。每天伏案翻译,从事他自认神圣的革命事业。王实味是个快乐欢畅、会生活的人。一个知识型的中年男性文人竟有如此勤快利索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位最为可歌、可敬、可爱,最为不凡、最具魅力的男性。(王实味延安市时的妻子薄平评)
后世纪念
《王实味冤案平反纪实》
温济泽搜集历史资料,组织有关人员撰文,编著了《王实味冤案平反纪实》一书,1993年10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温济泽为该书又写了“再谈王实味冤案――冤案的始末及教训”一文,进一步总结历史教训,分析了发生王实味冤案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应该吸取的教训。对于这些观点,温济泽结合延安整风和反王实味斗争的实际作了详尽的剖析。
潢川县纪念王实味的活动
2016年4月,潢川县举行纪念潢川籍现代作家、翻译家王实味诞辰110周年等系列文化活动。4月23日,举行纪念座谈会,王实味之子王旭枫及夫人、孙女王玥晗、侄子王本富等王实味亲属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上,诸代表肯定了王实味在现代文学创作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外国文学翻译上的成就和贡献。
参考资料
..2024-09-12
王实味.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2024-09-12
王实味在延安.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2024-01-20
革命时期的爱情:王实味与绯石.微信公众平台.2024-09-13
野百合花.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2024-02-23
王实味在延安(朱鸿召,1998年).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2024-09-13
延安整风运动开始.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2024-09-13
..2024-09-1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求学北大
辗转生活
投身革命
戴帽托派
身后平反
个人作品
文学作品
翻译作品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王实味冤案平反纪实》
潢川县纪念王实味的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