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货(英文名:Barter),是企业(或个人)将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等与其他企业(或个人)进行交换,换回原本应当用现金购买的原材料以及消费品等的一种交易方式。易货最早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以物易物的交换形式,后来在货币出现后,沉寂了近三千年。20世纪50年代,易货重新兴起于
美国,进入到21世纪后,现代易货方式逐渐成为各国普遍使用的非资金交易方式。
易货具有只涉及买卖双方、交易主体多元、交易灵活等特点。从具体的
经营模式角度,可以将易货贸易分为4种典型模式:公司个体模式、易货公司模式、政府主导模式、
电子商务模式。按交易
标的物,易货可分为广告类易货、旅游酒店类易货、房地产易货、产权和专利权类易货等。传统易货主要是采用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现代易货则是通过互联网上的
易货交易平台,利用易货额度而不是
货币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商品或服务的自由交换。
易货在实现变相融资、降低
销售费用与
采购成本、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或服务能力、盘活库存、化解
金融危机带来的出口难题以及建立新的业务关系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但是,易货由于其交易覆盖面小、缺少信用保证、结算体系和管理交易机构不统一等问题,存在一些缺陷。随着时代的发展,易货的交易技术、
交易媒介、交换方式和交换内容等也在不断更新进步。
基本概念
易货(Barter)是企业将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与其他企业(或个人)进行交换,换回原本用现金购买的原材料及消费品等。易货交易是最古老的商品交易方式,买卖双方或多方并不以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用物物交换的方式换取对方的商品或服务。
易货贸易是不使用货币而用货物(或服务)交换其他货物(或服务)的交易的通称。广义的易货贸易是指不用货币结算的
以物易物(包括服务)的交易,而不管易货的地点是本地、国内还是国际市场,并且交易的
标的物既可以是货物也可以是一种服务。狭义的易货贸易则是指国际上的以物易物(包括服务),由于交易双方缺乏
硬通货,这种易货一般需要确定一种第三国的货币来进行记账。随着
经济全球化和技术的进步,现代易货是指政府、企业(包括个人)间不用现金进行的商品或服务等内容的等价交换。
历史沿革
货币出现前
易货贸易是与商品交换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社会在地球上已有百万余年或更长的历史,货币却是几千年以前才开始出现在人类生活之中的。世界各地的商品交换都经过了两个发展阶段:先是物物交换,然后是媒介交换。
人类进入母系氏族公社后,生产资料偶尔剩余,为避免产品浪费,也为了满足更多的产品需求,在不同的氏族公社之间,出现了极为偶然的物物交换。到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人类开始了经常性和习惯性的物物交换,比如农业和畜牧业生产部落之间用果蔬换兽皮。
四大文明古国的人们也会用谷物、蔬菜、水果和鱼等农副产品交换手杖、鱼钩、
檀香等。在中国内陆省份
甘肃省的遗址墓葬中,发现了沿海地区的海贝、新疆的磨制玉片和玉坠。在《
诗经》《
荷马史诗的故事》等著作中也记载了物物交换的例子。
货币出现后
人们的交换行为日趋频繁、生活需求日益丰富后,需要更为方便快捷的交易方式。媒介交换就是在物物直接交换的基础上为满足更加复杂的交换要求而产生的。
为了提高交换效率,人们用来充当媒介的物品,逐渐实现了从多种向单一的转变,即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在历史上,一般等价物曾由一些特殊的商品承担,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一般等价物的职能逐渐稳定在贵金属身上,货币由此诞生。不论从交换的内容还是形式来看,货币出现以前的物物交换都属于以物易物的范畴。货币出现以后,不论交易涉及的地域范围如何,凡是不涉及货币支付的交易,都可以界定为易货贸易。
随着货币的出现,易货贸易进入了将近3000年的沉寂期。易货这种古老的交易方式在贸易中的地位大大下降,很长时间里,易货贸易几近消失。在经济形势恶化时,一些国家会出现易货贸易替代货币关系的情况,在1991年
苏联解体前,苏联一度出现过这种情况。此外,为应对金融制裁,摆脱对外币的依赖,
伊拉克、
斯里兰卡、
巴基斯坦等国家都开展过易货贸易。
现代易货
现代易货重新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
美国。70年代,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易货奠定了技术基础,到七十年代后期,
资本主义各国
经济危机频频发生,出口困难,产品滞销。各国为了处理滞销的产品,不得不互相交换过剩的产品,从而出现了“以进带出”的易货贸易,并逐步盛行起来。从80年代初起,现代易货交易公司在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等国普遍兴起,成为这些国家减少现金用量、增加销售、减少库存、开发新客户、开辟新市场、促进
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此外,世界各国开办了有关现代易货的书刊、杂志的出版。全球知名的易货行业杂志有1979年在美国创刊的《易货新闻》,并且有专门的书籍介绍成功的易货案例。从
国际组织来看,随着现代易货的发展,已成立了易货业的国际组织。代表组织有1979年成立的国际互换贸易协会,以及1982年成立的全美易货交易协会,它们每年都召开会议,商讨有关现代易货发展的问题。为了促进易货贸易的发展,全美易货交易协会于1995年发行了世界第一种通用易货币,使多边易货成为可能,标志着现代易货的正式启动。1998年国际互换贸易协会(IRTA)组建了世界易货结算平台UC系统,UC(Universal Currency)是目前世界应用最广的通用易货币,是现代易货国际化的开端。
进入21世纪,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易货交易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技术基础和应用条件,
电子商务与易货交易的结合成为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的典范。现代易货交易基于因特网这一交易平台,拥有广泛种类商品的卖方和买方利用易货额度(而不仅是现金)及易货交易软件等方式,实现企业与企业(或消费者)之间商品或服务的自由交换,通过网络以及易货经纪人的撮合,使易货交易不再局限于“一对一”的传统交易方式,可实现多边的甚至是网络化的自由交易,弥补了传统易货交易方式匹配成功率低的缺陷。
易货交易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非资金交易方式,包括
花旗银行、
阿迪达斯等在内的国际企业,每年均有大量的全球易货交易,以保证其库存商品正常流通,其基本的交易方式为以货易货、以货易钱、以货易股等。在2001年,各类形式的现代易货交易已占全球商业交易总量的30%以上,仅在
北美洲,通过商业易货交易公司成交的易货额每年就超过了160亿美元,有30多万家
美国公司正在积极参与易货交易。至2003年,美国从事过易货贸易的公司多达300万家,一些优势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收购易货贸易公司,以形成全球的网络,并借助
电子商务的技术手段触及数亿的消费者个体。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这场竞争越发激烈,并推进了易货贸易的快速发展,构成了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侧面。
操作原理
运作原理
传统易货主要是以物物交换的形式,甲拥有物品A乙拥有物品B。甲为得到物品B,最理想的状态是乙恰好需要物品A,甲乙两人直接交换即可。随着人们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往往需要交换多次才能最终取得所需物品。即交换者先把自己的物品换成其他的物品,然后再用所获得的物品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如甲持有A需要B,乙持有B需要C,丙持有C需要A,这时候就需要甲先用A与丙交换C再用C与乙交换B,甲至少需要交换两次才能最终取得B。
现代易货则是通过基于互联网上的易货交易平台,利用易货额度(而不是货币)及特殊的易货交易软件,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B2B甚至是B2C商品或服务的自由交换。在易货贸易中双方不用现汇作为清偿工具,而是以一种或多种商品按一定的计价方法进行等值的进出基本平衡的商品交易,这种平衡有的是在一笔交易中实现,有的是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多笔交易最终实现。较之于货币经济,现代易货贸易改变了货物运动模式,由“货物—等价物货币—货物”转变为“货物信息—易货额度—货物”。
缴税机制
由于易货的这一运行方式,
中原地区以及国际对其的税收问题各不相同。由于易货贸易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购销活动,购销双方不是以货币结算,而是以等价款和货物相互结算,实现货物购销的一种方式。因此,在中国易货贸易中,税往往将易货贸易视为销售,适用
税法中视同销售的相关规定。中国关于易货主要涉及缴纳增值税和
消费税。
而在国际易货贸易中,由于易货主体地域范围的涉外性,在货物移交的过程中必然存在进出海关、国际运输、保险等多方面的问题,因而在货物流转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多方纳税主体、多项纳税事宜。较之国内易货贸易,国际易货贸易的税收问题具有复杂多样性。此外,国内易货贸易所涉纳税事项,在国际易货贸易中也会涉及。与易货贸易关系最为密切的税种应属于流转税的范畴,即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与关税等。
特点
只涉及买卖双方
易货贸易只涉及买卖双方,既可进行民间交易,又可进行政府间交易,还可进行政府与民间、民间与政府相互交易。贸易双方有时也需通过中间经纪人牵线搭桥,但最终贸易协定的签订只能是直接贸易的双方。易货贸易不仅将传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起来,而且将生产不同类型产品的各类生产商结合在一起,减少了批发商、中间商、零售商等经销环节。
交易主体多元
易货贸易的商品是按照双方的各自需求,“一对一”或“多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易货交易不只是一对一的交易,而是发生在多个企业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例如,在“多对多”的易货模式中,企业接触各行各业的潜在合作伙伴,实现传统销售模式难以达到的合作目标。
交易灵活
易货交易是一种极其灵活的交易方式。易货交易的内容可以是物品或者服务。不仅可以在商品和服务间自由交换,而且既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又可以通过交易公司或交易会进行,为企业提供了多项选择。并且现代易货交易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以易货额度代替了现金作为等价物进入流通领域,使过去限制易货交易发展的时间,空间以及信息和需求不对称的问题得以解决。
分类
按经营模式
从具体的经营模式角度,可以将易货贸易分为4种典型模式:公司个体模式、易货公司模式、政府主导模式、
电子商务模式。
公司个体模式
这是最传统的易货贸易手段,交易双方以物易物,以一对一的方式,根据双方各自需求和剩余货物,进行交换,以达到各取所需,能够促进市场资源的流通,帮助企业消化去库存压力,活络企业流动资金,减轻融资压力。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这种模式出现的频率并不高,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仍然大多以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来进行交换。
易货公司模式
这种模式由专门的易货公司作为中间商,搭建一个统一交易和结算的平台,从而促成双方的交易。一般在这种模式下,实施会员制,通过发展内部会员,建设自己平台的规范和管理体系,统一的结算和收费标准,内部自有调剂,而易货平台会通过从中间收取会员费和促成交易达成而收取相关管理费用。这种模式十分依赖内部会员的规模和实力,对会员的加入、流动和服务,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同时也与易货贸易平台自身的品牌和信誉息息相关。
除了大型的易货贸易平台中间商外,还有一些小型的易货代理公司,从实质上看,这两者的功能是一样的,即都是通过中间商的身份,帮助易货双方寻找合适的标的,并促成交易的完成。不同的是,在具体实施方面,两者的服务方式有一些差异。易货代理经纪人会先接受客户公司的委托,根据其需求和成交意愿,去寻找合适的标的,具有个性化服务和比较精确的靶向性。在这种模式下,一般是后端付费的盈利模式,即一般易货经纪人只有在帮助客户易货成功后,才会根据交易金额收取相关费用。
政府主导模式
这是一种由国家出面,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结果,能够有效促进资源在一定范围和区域内的流通,优化资源配置。在特殊情况和条件下,由政府出面,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主导大型商品的调剂和调配计划,或者与其他国家合作,直接以本国特色资源换取所需的他国产品。这种模式实施的难点在于如何平衡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致性。市场是灵敏且瞬息变化的,受供给与需求关系影响,而政府的行政指令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市场的压力。尤其是国与国之间的磋商,需要更加烦琐的流程,更多具体谈判的时间。这是在现实实践中不得不去关注的问题。
电子商务模式
由于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模式开始与各行各业相结合。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由互联网电商提供一个网上的
易货交易平台,各会员单位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布易货信息,提出自己的需求,在平台上任意搜索自己所需的标的,进行自由交易。这种模式能够推行成功,一部分取决于互联网公司本身的品牌效应和凝聚力,另一方面依赖于公众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线上发布信息,线下交易模式,获得用户认可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由于国家与地区间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不平衡,
信息技术成长速度也存在诸多不对称,在跨国易货贸易的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一定障碍。
按交易标的物
广告类易货
广告类易货指电台、电视台以及报纸杂志将其自身所空闲的“时段”或“版面”折合成易货公司的相应的易货额度,然后用这些额度在易货公司的“小经济体”内购买其原来需要使用现金才能买到的商品或服务。
旅游酒店类易货
旅游酒店类易货就是酒店将多余的客房作为易货对象提供给易货公司平台,以换取相应的易货额度来换取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然后再由易货公司负责在其平台内找到客房的需求方将其交换掉。
房地产易货
这种是以一个地方的房地产来交换另一个地方的房地产或其他商品或服务的交易方式,由于从事房地产易货交易不仅需要有房地产方面的行家还要具有经营房地产执照的
代理商合作和大量的不同种类的营销人员,所以从事房地产易货交易比较复杂。
产权和专利权类易货
这种易货方式将单位或个人的
知识产权、
著作权、专利权或其他契约、产权证明形式类的
无形资产放到易货公司平台来换取其他方面需要的东西的交易。
按具体作用
易货贸易是以货易货的交易,实质是以实物尝付价款的交易。由于成交和支付时间的先后、结算计价方式的不同,偿付商品的种类和交易双方需求缓急的差别,因而人们对这种贸易的不同方式,以不同的名称表现其不同的作用。国际上常见的有:
对等贸易、反购买、产品返销、补偿贸易、交叉贸易等。
对等贸易
其最基本的方式是换货交易,即一方以自己的产品按双方同意的价额来偿付从对方进口产品的价款。这种交易的内容,可以是双方各自提出的指定商品同时成交,习惯上称为直接易货;可以是一方先出口,事后,对方再提出双方同意的同等价额的任何商品安排出口,以完成对等义务,习惯上称为记帐易货;也可以是双方首先达成一个一定数额的易货协议,在规定的时期内,双方随时提出具体商品达成交易,直至双方都完成全额的供货购买义务,习称协定易货贸易。这些办法,都体现了以货换货的对等关系。
反购买
这种易货方式,同样具有对等关系,属于记帐易货性质。这个名称是从作为首先进口的一方说起的。首先进口的一方为了将来把进口时付出的外汇补回来,或在外汇短少的情况下,进口方在进口时,指定对方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购买同等数额的本国出口商品,以平衡外汇收支。甚至有些国家明令规定,当
外国公司获得该国采购商品合同时,必须保证在一定期限内购回同等数额的该国规定的出口商品。
产品返销
这个名称的形成是由于联系到双方达成交易的对象主要是设备或技术。一方提供设备、技术,对方先不付现,待工程建成后,以工程产品偿付设备、技术价款。有时称为直接产品偿付方式。所以称为销售,因为这种交易的内容,即设备、技术达成交易时,必是先行作价,待提供直接产品偿付时,自然就是作价返销了。
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和产品返销是具有同样性质的交易,都是首先成交设备、技术,不付现汇,待工程建成后偿付。只是补偿贸易偿付的办法,既可采用产品返销,即以该项设备、技术的直接产品偿付;也可采用反购买的办法,即以其产品偿付;还可以劳务即加工费偿付。补偿贸易的结算方式,既可采用设备、技术先作价,而后以产品作价或以加工费偿付全额;也可采用设备、技术先不作价,而后从工程的年产量值中按规定的一定比率,在规定的年限内每年提成偿付。国际上采用提成偿付的补偿贸易,更受到各方的欢迎。
交叉贸易
交叉贸易实际上是直接易货的方式,只是换货的具体对象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使用技术的交换。即一方以自己的专利权、
商标使用权、技术决窍换取对方相应的项目。当前很多国家都积极支持、扶助发展本国的科学研究,对科研成果中那些自己还不适用或暂不使用的,利用交叉贸易换取急需的使用技术。交叉贸易这种易货方式也受到各国的重视。
影响与局限
影响
易货带来的影响包括:帮助企业实现变相融资,降低了销售费用与采购成本,可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或服务能力,盘活库存以减少不良资产,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出口难题以及建立新的业务关系等。
帮助实现变相融资
企业可以通过易货交易方式变相地融通资金。积压商品放在企业里不仅占用空间,且企业还要为其支付保管费用,如果企业将这些商品易出给易货公司,不仅可以交换到原材料和服务,而且还摆脱了库存商品积压的包袱。积压商品易出时的价格虽然低于正常的市场价格,但实际上,积压商品本身也难以实现正常的市场价格,而且价格随着时间贬值,到最后清仓处理远远不如进行易货交易划算。
降低费用与成本
企业产品销售通常要经过批发、零售等环节,环节越多,销售费用越高,而易货可大大减少中间环节。易货可节省销售费用,同时通过易货可直接将公司需要的产品易回,节约了
采购成本。易货贸易避免了货币作为等价物交换的交易,并且在出售货物的同时换取了企业所需要的物品或服务,这种双重作用给予了企业更多交易机会,并缓解了企业资金短缺的状况。易货贸易不仅可破解
中小企业资金难题,也可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察觉能力强和调整迅速的优势,还可精简交易程序和成本,扩大利润空间。
利用企业能力
公司进行易货交易,可以减少某些时期或时段生产或服务能力的浪费,改善其
经营绩效。某些广告媒体有很多闲置的版面或时段,而有些企业积压了很多食品、服装、家电等产品,却无资金做广告。双方进行易货,便能各取所需。易货交易方式能够减少企业
生产能力的浪费,产品积压的信号出现以后,企业就会减少现有同类商品的生产,使部分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闲置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损失了潜在的利益。易货交易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客户,打开新的市场,使企业的各项资源充分流动起来,减少企业生产能力的浪费。
盘活库存
积压商品不仅占用企业仓库,还要支付保管费用,且积压商品一般随时间推移而贬值。易货交易使企业库存商品“再生”,节省了其他方面的投入,
企业经营也步入
良性循环。灵活使用易货贸易至关重要,如可用过剩的库存去换取更有创意的广告方案等,广告消耗了这部分库存的同时又能带来可观的销量,使企业摆脱困境,进入良性发展轨道。通过易货贸易,交易双方不仅可降低库存和
仓储成本、盘活资金,还可通过易货贸易扩大销路,同时节约了
交易成本,增加盈利,也拓宽了销售网络并为以后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化解进出口难题
易货交易方式能够更有效地调节资源流动。商品如果不进入流通领域,不发生交换,它的价值就不能实现。大部分积压商品的性质是相对的过时或过剩,在某一地区相对过剩或过时的商品也许正是其它市场或企业需要的。商品积压限碍了社会资源的流通,易货交易可以促进商品流通,促进资源的流动和
再分配。在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企业出口面临严峻考验,易货可以在不使用外汇的前提下进口必要的原材料与设备。
建立新业务关系
除了原有的贸易伙伴外,参与易货交换可扩大公司的销售网络,开发新的合作关系,从而给企业发展带来机会。易货贸易不仅将传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起来,而且将生产不同类型产品的各类生产商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减少批发商、中间商、零售商等种种经销环节后,更能为出货的和入货前增添新型的合作伙伴,拓宽彼此的销售渠道,使销售方式更具多样化。尤其是在“多对多”的易货模式中,企业可以接触各行各业的潜在合作伙伴,实现传统销售模式难以达到的合作目标。
局限
交易覆盖面小
易货不足以使参与企业获得较多的交易机会,往往出现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易出去,自己所需的产品不易进来。使易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就是交易双方能够提供的商品恰好是对方所需要并且愿意接受的,而从事货物买卖的企业经常无法提供对方需要的商品,因此也就很难找到合适的易货伙伴。
缺少信用保证体系
在易货贸易方式下,最大的风险就是已交付货物的一方可能收不到另一方应交付的货物。因此,信用缺失实际上构成了易货贸易发展的重大制约,是易货业成长的重要障碍。在中国,如果易货是为了解决“
三角债”的问题,有时还会再产生新的债务纠纷。
无统一的管理体系和规则
没有全球性的机构或组织对易货贸易进行规范管理,因而难以监管易货中出现的问题,调解交易产生的纠纷。此外,易货并没有统一的全球结算体系和交易规则,这是易货业尚处于发展阶段的表现。没有统一的“度量衡”,加大了易货的交易成本,妨碍易货公平有序地进行,影响企业参与交易的积极性。
缺少专业的经纪代理商
经纪商是交易的润滑剂,是构成市场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特别在行业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尤其需要经纪商穿针引线,把资源、信息集中起来,帮助完成易货交易,但仍然还没有受到世界普遍认可的专业易货经纪代理商。
没有统一的交易平台
易货信息交流不畅,成交与否无法监管。现代易货的贸易运作模式仍存在问题,需要成立以国家或地区为成员的全球统一 易货贸易组织、充分利用全球各大
商业银行的结算体系作为结算工具、制定全球统一的易货贸易交易规则,以此可以为全球易货贸易提供大量的商机,但缺失统一的易货贸易平台。
发展现状
货币出现和普及使用后,易货受其自身局限性的限制,作为贸易方式的地位已大大下降。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
电子商务模式的成熟,过去阻碍信息流通的时间、空间限制以及其他一些限制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被消除或者弱化,易货贸易又以新的方式重现国际市场。
技术现代化
现代易货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
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使过去限制易货交易发展的时间、空间以及信息和需求不对称的问题得以解决。
新的交换媒介
现代易货创造了新的交换媒介——易货额度(有的称之为易货币)。易货额度,是现代易货交易中虚拟的支付单位,它主要是一种用来记录参与易货交易的双方的交易来往的
记账凭证和
支付手段。在交换过程中,现代易货以易货额度代替现金作为商品的等价物进入市场流通中。
交易方式增多
现代易货实现了“多对多”的
多边贸易。在传统的易货交易中,一般来说都只是一对一的交易方式,也就是说进行交易的双方必须拥有对方所需要的产品交易才能成功。而现代易货交易则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和技术集中起来进行的,这样它就解决了原来的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而且还突破了空间的限制,特别是易货额度的使用,打破了“点对点”简单交易模式,可实现“点对多”“多对多”多边贸易。使市场中的
交易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使得商品或服务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并增值。
内容多元化
现代易货实现了交易多样化。现代易货交易内容更为广泛,其交易产品不再局限于实物,更包括非实物领域,如服务、闲置生产力、产权等无形资产。不仅可以在商品和服务间自由交换,而且既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又可以通过交易公司或交易会进行,并可在全球范围寻找交换的伙伴,使得企业的选择余地大大增加,使得交易全球化多边化和产品多样化。
相关社会事件
伊拉克三分之一到40%的电力供应来自
伊朗,需要确保伊朗天然气进口以保证电力供应。2023年,由于
美国对伊朗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实施制裁,伊拉克无法向伊朗直接付款,双方只好达成易货协议,伊拉克和伊朗就原油换天然气达成协议。
为了减少美元制裁,多个国家之间开展了易货贸易。
斯里兰卡与伊朗达成“茶换油”易货贸易,以抵偿所欠的2.5亿美元石油款,在不依赖美元的情况下开展贸易。
巴基斯坦也提出了与
俄罗斯、阿富汗和伊朗开放易货贸易的规划。
趣闻轶事
前中国首富
牟其中就是靠“易货买飞机”起家的。1991年到1992年间,牟其中曾用1000余火车皮中国积压的日用工业品、食品从前苏联处换回了四架图—154大型客机,他也靠这笔生意赚了近亿元,“易货买飞机”也成为“牟其中式经营”的一个标志性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