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热窝事件(英语: 萨拉热窝 Assassination;德语: Attentat von Sarajevo;塞尔维亚语: Сарајевски атентат)指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民族主义武装组织“黑手”策划的,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夫妇的事件,该事件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
资本主义大国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各国发展日益不平衡。在本国垄断组织的推动下,后起的强国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
势力范围,导致相互矛盾加剧。大国开始扩军、备战、结盟,以德奥意为主的“
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为主的“
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先后成立,并开始筹划战争。
巴尔干半岛是大国争夺的焦点,奥匈帝国仍然统治着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意土战争和两次
巴尔干战争后,巴尔干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尤其是
波黑和黑塞哥维那,希望脱离奥匈帝国,与
塞尔维亚合并。
奥匈帝国为了震慑塞尔维亚等国,决定于塞尔维亚“国耻日”6月28日,在靠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为了反抗奥匈帝国的侵略,塞尔维亚民族主义武装组织“黑手”策划行动,刺杀前来检阅军队的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夫妇。当天,斐迪南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加弗利尔·普林西普用手枪击中,不治身亡。
事发后,奥匈帝国在
德国的鼓动下,于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随后,俄、法、英先后参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经过马恩河、凡尔登、
索姆河战役、日德兰等一系列战役后,双方陷入焦灼,各国国内矛盾不断激化。1917年3月,沙俄爆发“二月革命”;4月6日,美国参战;中立国随后纷纷加入协约国阵营;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1918年3月3日,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此后,同盟国连遭挫败。从9月29日开始,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先后投降;11月9日柏林爆发“十一月革命”;11日,德法签署停战协定,战争结束。
由萨拉热窝事件引爆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战争时期爆发的“
十月革命”,催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这标志着人类现代历史的开始。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体系,虽然为世界带来了短暂的和平,但是未从根本上消除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内部的矛盾,最终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崩溃。
事件背景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国之间矛盾加剧
欧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开端
19世纪下半叶,以电力和内燃机为标志的
第二次技术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
欧美各国在冶金、采煤、机器制造等传统工业部门迅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如电力、电器、化工、石油、汽车、飞机制造等也建立和发展起来,
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开始进入“钢铁和电力时代”;农业机械化也大幅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世界贸易随后成倍增加,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不断加剧。19世纪末20世纪初连续发生了5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各国中小企业纷纷被兼并,资本和生产加速集中。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各国垄断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利润,都渴望争夺更多的殖民地和
势力范围。
普法战争后的大国争斗
三皇同盟和德法战争危机
1871年普法战争后,
德国的统一促进了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迅速成长为欧洲强国。战败的法国蓄意“复仇”并恢复在欧洲大陆霸主的地位。德国力图阻止法国的重新崛起,一面为新的战争做准备,一面与欧洲大国商谈结盟。
英国为了所谓“行动自由”没有响应;奥匈帝国为了抗衡俄罗斯向巴尔干的扩张积极向德国靠拢;俄国虽不甘心德国的崛起,但为了阻挠德奥结盟以及与英奥争夺殖民地,接受了
奥托·冯·俾斯麦的建议。1872年9月德、俄、奥三国皇帝在柏林会晤。1873年5月6日,德、俄在
圣彼得堡签署军事协定,矛头直指
英法海底隧道;6月6日,俄奥在
维也纳签订军事协定;10月22日
德国加入俄奥协定。至此,俾斯麦设计的
三皇同盟成型,对法国的战争计划也开始列入德国的议程,法国随后在1875年3月通过扩军法案。
普法战争危机不断加深。可是,当时的欧洲大国均表示反对,面对俄、英的警告。俾斯麦不得不暂时罢手,德法之间的战争危机暂时平息。
俄土战争和“东方危机”
但是另一场战争却在巴尔干爆发。1875年,
波黑战争(
波黑—黑塞哥维那)反对
土耳其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战争打响。对这场战争,大国都各有打算——
英国为了维护
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
印度的交通线,坚决维护
奥斯曼帝国;俄罗斯企图打击土耳其,由
黑海进入地中海再独占巴尔干,只是害怕与奥匈帝国等大国交战;奥匈帝国既反对巴尔干民族独立,又反对俄罗斯在巴尔干扩张,所以坚决支持土耳其政府。最终,俄奥在1877年1月15日达成妥协,签订《布达佩斯协定》:奥匈兼并波黑、俄国兼并比萨拉比亚并承诺不在奥匈旁边建立斯拉夫国家、奥匈保证在俄土战争中保持中立。4月24日,俄罗斯对
土耳其宣战,12月进逼
伊斯坦布尔市,土耳其向
英国求助。1878年1月,英国军舰驶往君士坦丁堡施压俄罗斯。3月3日,俄、土签订“圣斯特法诺和约”:土耳其赔款十四亿一千万
俄罗斯卢布,其中大部分用比萨拉比亚等领土抵偿、对俄国开放博斯普鲁斯和
达达尼尔海峡、承认门的内哥罗、
塞尔维亚、
罗马尼亚独立、建立自治的
保加利亚公国并由俄国占领两年,俄罗斯由此控制了
土耳其海峡的桥头堡。
《柏林条约》和“三皇同盟”瓦解
“圣斯特法诺和约”打破了巴尔干的“均势”——奥匈帝国首先指责俄罗斯建立保加利亚公国违背了《布达佩斯协定》;
英国随后征兵并占领
地中海东部据点;1878年6月4日,《英土防御同盟条约》签订:土耳其同意英国占领
塞浦路斯、两国一致武力反击俄罗斯对土耳其
亚洲领土的侵犯;6月6日《英奥协定》缔结:支持奥匈对
波黑的领土要求、同意分割大保加利亚。
俄罗斯不得不与英国订立协议修改“圣斯特法诺和约”,接受奥匈召开国际会议的提议。
奥托·冯·俾斯麦担心巴尔干问题影响德奥俄之间的同盟关系,积极斡旋并邀请大国到
柏林举行国际会议。1878年6月13日,英、俄、奥、法、土等国代表齐聚柏林,7月13日签署《柏林条约》(即《关于解决东方事件的条约》):大
保加利亚一分为三——自治的保加利亚、半自治的东鲁美利亚省、
土耳其管治下的马其顿;奥匈帝国占领和治理
波黑战争;门的内哥罗、
塞尔维亚、
罗马尼亚独立;比萨拉比亚、阿达罕、喀尔斯和
巴统让给俄罗斯等。柏林会议划分了大国在在东地中海
势力范围,也剥夺了俄国已到手的胜利果实,“使人确信俄国军队经过1877年浴血奋战之后所得到的只是极大的不公平。”俄国把这归罪于仲裁人
奥托·冯·俾斯麦,所以在1878“三皇同盟”条约期满就不再续订导致同盟瓦解。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柏林会议后,俾斯麦对俄国牲畜和提高粮食进口进行限制,进一步恶化了两国关系。俄国一方面推动在西部修筑铁路防范
德国,一方面向法国靠拢;俾斯麦则决定巩固德奥同盟。1879年10月,《德奥同盟条约》在
维也纳签订共同对付俄罗斯,德奥结成军事同盟。随后德国开始拉拢意大利,意大利在1881年法国抢占
突尼斯后,也力争得到德国的支持。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在维也纳签订。以德国为首的垄断资本主义军事集团一一
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三国同盟建立后,德国为了阻止俄法接近竭力拉拢俄国,但俄德和俄奥之间的矛盾却在不断加深。1885年,奥匈帝国支持
保加利亚合并东鲁美利亚并排挤俄国势力;德俄农畜产品贸易战继续扩大后,
德国拒绝向俄罗斯提供贷款。这一切促进了俄法的接近,1888—1889年,法国先后向俄国提供了三笔借款从而成为俄国的债权人。1892年8月,《法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事协定》签订共同对付德国。从此,“大陆上的大的军事强国分为相互威胁的两大军事阵营:一方是俄国和法国,另一方是德国和
奥地利”。只有
英国孤立于外。19世纪下半叶,英国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然而从90年代开始,英德矛盾逐渐尖锐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的首要矛盾。正如英国《星期六评论》所说:“(两国)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1898年德皇威廉二世访问
土耳其,取得修筑
巴格达铁路的权利,威胁到英国通往
印度的陆上通道。1900年6月
德国的海军方案明确提出:“德国必须保持这样的海军力量,当和最强大的海军国家作战时,有能够威胁那个国家的优势。”这对
英国意味着公开的挑战,英国开始寻求与法国接近。1903年5月,英王
爱德华七世访问
巴黎,强调
英法海底隧道的唇齿相依关系。法国则更希望联合英国制衡德奥。次年4月8日,《英法协定》签订,实现了联合对德。俄罗斯由于此前与德国矛盾的加深,转而改善与英国的关系。1907年8月31日,英俄在
圣彼得堡缔了关于波斯、阿富汗、
西藏自治区的三项协定。英俄协定、英法协定、俄法协定一起形成了另一个军事集团——三国协约集团。
至此,两大敌对集团——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正式形成,欧洲一些小国也分别依附这两大集团。《
汉堡晚报》评论说,“这种尖锐化是国际地平线上最阴暗的雷电乌云。”疯狂的军备竞赛随后开始。虽然沙皇
尼古拉二世先后于1899、1907年两次在
海牙主持召开裁军国际会议,但是欧洲大国仍然不断增加军费,英德两国的海军竞赛尤其激烈;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连年发,特别是大国在巴尔干的争夺时刻都有引发世界大战的危险。
大国在巴尔干地区的争夺
波斯尼亚危机和意土战争
巴尔干半岛是欧洲东南部的门户和
黑海出入
地中海的咽喉,日渐衰落的
奥斯曼帝国还控制着这里的部分领土,和南部
斯拉夫人、
保加利亚人、希腊人等多个民族。巴尔干各国以及各民族之间经常发生纠纷,大国也利用这些矛盾来实现自己的企图。其中沙皇俄国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最为积极。
1908年
土耳其革命后,
俄罗斯帝国乘机与奥匈达成协议,同意奥匈吞并波黑,以获得俄国海军在
土耳其海峡的通行权。当年10月,奥匈在
德国的支持下吞并了波黑,而沙俄的要求却因英、法等国的反对落空。奥匈的占领激起了南部斯拉夫人民的愤怒,
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开始军事行动;俄罗斯积极支持塞尔维亚对奥匈作战;奥匈立即宣布总动员、向边境集结军队,“波斯尼亚危机”爆发。1909年3月,德国向沙俄发出照会,要求俄国施压塞尔维亚迫使其承认波黑被吞并的事实,否则将支持奥匈帝国对俄作战。这时俄国尚未作好战争准备只好让步,一向以巴尔干
斯拉夫民族的“解放者”和“保护者”自居的沙皇政府,公开出卖了巴尔干地区的
斯拉夫人。
1911年意大利入侵
土耳其的
北非属地
的黎波里,
意土战争爆发。1912年土耳其战败,被迫签订和约,把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后来合称
利比亚)割让给意大利。目睹
奥斯曼帝国的衰败后,巴尔干各国开始联合起来反抗土耳其。
塞尔维亚和
保加利亚这对宿敌也开始商讨共同的军事行动。
两次巴尔干战争
1912年3月,塞、保双方达成同盟条约。接着,
希腊、门的内哥罗也先后加入,结成四国反土同盟。10月,反土同盟相继对奥斯曼开战,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开始。沙俄为了在巴尔干和
中东扩张,支持并利用巴尔干各族的反土斗争。
德国为了维护自已在
土耳其的利益,同奥匈帝国一起支持土耳其。不久土耳其战败求和,大国为了自身利益干预在伦敦的议和,使得和约直到1913年5月才签订。除了
伊斯坦布尔市及其周围的一小块领土,土耳其在欧洲其他领土全部丧失。此前塞、保双方在商定瓜分
奥斯曼帝国的辖区时约定,诸如马其顿北部等“争议区”,最后将接受俄罗斯的仲裁,但是塞国内精英普遍质疑俄国的立场(倾向于
保加利亚)。7月,新内阁毁约。
1913年5月,
塞尔维亚征用铁路调集军队前往保加利亚防线;6月30日,保加利亚在奥匈帝国支持下进攻争议区的塞尔维亚据点。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接下来,塞尔维亚、
希腊、
土耳其、
罗马尼亚联军分别从侧翼进攻保加利亚。土耳其、门的内哥罗也支持塞尔维亚作战。7月,保加利亚军队进入马其顿,在卡里曼奇击败了塞军,挡住了对方向西保加利亚的进犯。但就在同时,希腊从南部、罗马尼亚从东边攻入保加利亚,直逼首都
索非亚,保加利亚请求停火。1913年8月10日,交战双方签订《
布加勒斯特条约》,
保加利亚丧失了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得到的大部分领土。
巴尔干战争唤醒了
波黑战争的民族独立意识,他们迫切要求摆脱奥匈帝国,与
塞尔维亚联合建立一个大塞尔维亚国家。奥匈帝国强烈反对并决定吞并塞尔维亚,
俄罗斯帝国则企图以塞尔维亚为基地在
巴尔干半岛争霸。巴尔干各国随即分裂成两个敌对阵营:一方是沙俄力图控制的塞尔维亚、
希腊、
罗马尼亚联盟,另一方是被德奥拉入同盟的保加利亚和
土耳其。巴尔干陷入大国争霸的漩涡而成为欧洲的“火药库”,也成了引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治诱因。
20世纪初的经济危机
激化大国在巴尔干地区矛盾的直接原因,就是20世纪初
资本主义世界连续发生的经济危机。1900一1903年经济危机从沙皇俄国开始,随后席卷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这次危机还没有完全修复,1907一1908年经济危机又在美国爆发,随后扩展到欧、日,
美国钢铁公司减产40%,
德国造船业减产超过1/3,英、日减产1/2左右。经济危机很快向政治危机转变,大国开始陷入动荡,纷纷通过贸易保护和低价倾销等手段,争夺对方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英国因为机器设备老化竞争力差,所受的打击很大。德国利用国家力量发展军工和相关工业提高竞争力,不但在国际市场上打压英国,还在英国国内市场倾销。正如英国《星期六评论》所说:德国和英国“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
巴尔干半岛各国由于此前的两场战争更加动荡,对奥匈帝国和
俄罗斯帝国商品的输入大大减少,两国工商业纷纷破产。1912年奥匈帝国首先爆发经济危机,接着引发
近东国家工商业倒闭潮,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日渐萎缩。1913年8月,英、德重工业和
金融业开始陷入困境,失业人数激增,法、意、日、等国工业生产也开始颓势。各国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更加激烈,企图用扩张和战争来摆脱危机。两大军事集团一边扩充兵员和军备,一边召开军事会议制订作战计划。奥匈帝国在对待
塞尔维亚时
军国主义尤为激进。
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矛盾的激化
奥匈帝国的内外矛盾
奥匈帝国的主体是
奥地利和
匈牙利,1866年奥地利被
普鲁士王国打败后,1867年2月与匈牙利合并,将帝国改组为二元制的君主国——奥匈帝国,奥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国王。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是帝国的统治民族,意大利人、
罗马尼亚人、
斯拉夫人是被统治民族,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互交织。不过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是帝国统治阶级一直以来的共识。1878年在柏林会议上,奥匈帝国取得了
波黑战争的行政管理权。此后随着俄罗斯在巴尔干的扩张,奥俄矛盾日益加深。
统治奥匈帝国的
哈布斯堡王朝,在20世纪前后开始衰落。1896年,奥皇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直系后嗣断绝,选定自己的侄子弗朗茨·斐迪南为皇位继承人。斐迪南从小在军中接受培养,对军队影响较大。他主张武力吞并
塞尔维亚并强化帝国在
巴尔干半岛的统治。1906年他提议自己的亲信霍普道夫任总参谋长,同年被任命的还有新外交大臣爱伦塔尔,这两人都热衷于恢复帝国过去的
霸权。爱伦塔尔渴望恢复俾斯麦和梅特涅时代的大国地位,霍普道夫则执着于所谓的“预防性战争”,主张以武力兼并塞尔维亚,彻底解决
波黑战争问题。
1903年,帝国统治下的塞尔维亚发生
政变后,新政府开始疏远奥匈帝国转而亲俄,并改善与
保加利亚的关系。1906年奥、塞发生“猪战”,矛盾更加尖锐;1908年“波斯尼亚危机”又激发了
塞尔维亚的反抗行动;泛塞尔维亚民族分子开始成立自己的组织,酝酿武装斗争反抗奥匈。1908年他们成立“国防会”,1911年又成立了秘密军事组织“黑手”(也叫“不统一毋宁死”),“黑手”和当时的激进党政府都认为:塞尔维亚应当是南部
斯拉夫民族复兴的核心。统一斯拉夫民族、建立“大塞尔维亚国”的民族运动不断高涨。奥匈帝国帝国随即在
德国的支持下加快了战争准备,企图吞并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的内外矛盾
塞尔维亚在建国后扩张的过程中,大部分穆斯林城镇被侵扰和驱逐,人口锐减。其支柱产业农业,尤其是贡献最大的养猪业遭沉重打击。教育等领域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文盲的比例大幅攀升。19世纪后期,国内矛盾丛生。1903年6月11日,国内军人发动
政变,推翻了奥布雷诺维奇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议会制国家,流亡瑞士的佩塔尔·卡拉乔尔杰维奇登上了王位但掌握实权,军事和政治事务被政变组织者把控。政变后上台的人民激进党为了增强社会凝聚力和转移矛盾,在
军国主义的影响下主张领土扩张,实现
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民族的统一,并与俄罗斯境内的泛斯拉夫主义者密切联系;还扩大民兵组织,招募极端民族主义者,支援巴尔干其他地区塞尔维亚人的独立运动。
1903年8月,马其顿反抗
土耳其的暴动失败后,塞尔维亚便开始在该地区建立委员会,在国内招募士兵筹措给养,支援当地的塞尔维亚游击队。当时的马其顿巴,不仅包括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马其顿共和国,还包括塞尔维亚南部、
阿尔巴尼亚东部、
保加利亚西南部、
希腊北部的部分地区。19世纪后期,上述各国都在马其顿境内设置宣传机构,吸引和同化当地的斯拉夫人。在巴尔干各国的争夺战中,
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的矛盾最为突出。部分塞尔维亚军官在贝尔格莱德成立了民族委员会,不断壮大自己在保加利亚境内的民兵组织和游击队,不断与保加利亚志愿军发生武装冲突,双方战事一触即发。1907年2月,英国府要求塞尔维亚克制,后者则否认开展了游击队活动,还宣称“不会阻止人民抵御外侮”。
奥、塞关系的恶化
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之间共享着漫长的国境线,其首都贝尔格莱德距离两国国境线只有很短的车程;前者的进出口大多也要经由后者,因此双方关系直到1903年都比较密切。在
1878年柏林会议上,俄罗斯为了在巴尔干建立亲俄政权,支持
保加利亚实现了独立。感到威胁的
塞尔维亚米兰王子(后来的国王),积极加强与奥匈的关系。1881年6月开始,两国陆续达成数项协议:奥匈承认
塞尔维亚王国,并支持其兼并马其顿;塞尔维亚则支持奥匈在
波黑战争的统治。
1885年11月14日,塞尔维亚入侵保加利亚战败,奥匈帝国也被卷入争端致使俄奥关系再度恶化。1902年米兰国王死后,亚历山大大帝国王开始倒向俄国,甚至在
圣彼得堡宣称,
哈布斯堡王朝“是塞尔维亚的头号敌人”。1903年6月塞尔维亚政变后,新政府的一些人公开反对奥匈帝国,宣扬民族主义,并在奥匈国内发动针对
波黑战争的民族主义活动和间谍活动,新国王佩塔尔也开始利用民族运动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同时谋求经济和政治独立。奥匈于是开始谴责
政变者的弑君暴行,与
英国一起对
塞尔维亚进行制裁。俄罗斯趁机挑拨,并警告后者不要与奥匈帝国恢复长期贸易协定。1905年底,奥塞冲突开始公开化——塞尔维亚和宿敌
保加利亚订立了关税同盟;奥匈的反对不但无效,反而促使塞尔维亚全国上下更加拥护这个关税同盟。奥匈开始担心这会在巴尔干产生度米诺骨牌效应,更加担心俄国趁势组建巴尔干联盟针对自己。
按照《柏林条约》,1908年是奥匈占领波黑的最后期限。就在这一年,奥匈帝国吞并波黑引发“波斯尼亚危机”,巴尔干地缘政治面临转折点。
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纷纷集会,“吵嚷着要对奥匈帝国宣战”,超过两万名群众参加了贝尔格莱德国家剧场的集会,独立激进党领袖柳巴·达维多维奇发表演讲,声称塞尔维亚人必须誓死与吞并行为斗争,“我们要坚持抗争,直到胜利,即使我们失败了,我们也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几天后,王太子乔尔杰在万人集会发表演讲,声称将率领国民革命军收复波黑,“我将因成为你们的领袖感到骄傲,塞尔维亚同胞们。这场绝望的抗争关乎生死,关乎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荣耀。”人民激进党首领尼古拉·帕希奇也认为,
塞尔维亚必须为解放战争做好准备。1908年到访塞尔维亚的俄罗斯自由主义者帕维尔·米留可夫回忆道,“(对奥匈作战已成为)人们的意愿,胜利似乎是容易而肯定的。”
波斯尼亚危机后,
匈牙利的53名塞尔维亚激进分子被奥匈帝国帝国判处叛国罪,理由是他们密谋将南斯拉夫地区分裂,然后与塞尔维亚合并。但是事后曝光:法庭的证据被是奥匈驻塞尔维亚大使约翰·福尔加奇伪造的。塞尔维亚的媒体立即发起了舆论攻势,高级军官不断介入,民族自卫组织在波黑迅速扩张。1910年双方曾一度和缓,经贸也有所恢复,但是佩塔尔国王出访
维也纳的计划非但没有成行,反而在1911年冬成功访问
巴黎。1913年
巴尔干战争后,
塞尔维亚领土扩张了80%、人口增加了160万、军队战斗力也在战争中得到很大提升;在法国的资金援助下,军备和铁路运输能力也长足进展。奥匈帝国在
巴尔干半岛的统治却因战争而动摇,尤其是在
阿尔巴尼亚——奥匈希望该地区维持独立以便自己控制;塞尔维亚则希望占领这里以连通
亚得里亚海,并在战争期间多次入侵阿尔巴尼亚。更让奥匈愤怒的是,驻塞尔维亚大使汇报,一个自称“黑手”的民族主义组织正在塞政界活动,“行动计划包括清除这个国家里所有阻碍大塞尔维亚理想实现的人”,拥护“立志领导所有塞尔维亚人实现民族统一的人”,“通过联合所有的力量,清除外部敌对势力。”1912年2月初,他发现该组织已经获得了官方一定的支持。
事件经过
准备
其实,早在“波斯尼亚危机”后,
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统一”,就成立了民族自卫组织,在国内发展了220多个委员会;并在波黑招募和训练士兵、组织游击队和志愿者、建立间谍系统;紧锣密鼓地为战争做准备。出于政治需要,一些政要也公开发表强硬措辞,激化了国内的情绪。波黑地区成了奥、塞两国矛盾的焦点。奥匈帝国的军队开始在
波黑集结,准备在1914年6月28日举行军事演习,奥匈皇储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决定亲自检阅,以彰显帝国在
巴尔干半岛的权威,威慑
塞尔维亚人民。这次演习的假想敌是塞尔维亚;地点在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6月28日是当地的宗教节日“圣维特日”、斐迪南大公的结婚纪念日、还是塞尔维亚的“国耻日”。
奥匈帝国的侮辱激起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愤怒,“黑手”组织决定刺杀斐迪南、反击奥匈的侵略。他们选中的刺客是在贝尔格莱德上学的几个
波黑青年,这些青年都是深受“黑手”思想影响的塞尔维亚族人,对奥匈帝国的反抗意识强烈。在“黑手”组织安排下青年们潜回波斯尼亚,并组织了几名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了7人刺杀小组,其中有3个人来自贝尔格莱德;在波斯尼亚,这个小组联系到一个参加过巴尔干战争的前游击队员,从而获得了武器并接受了必要的训练;接着,他们察看了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计划行驶的路线,确定了伏击的位置。经过精心的准备后,他们只等着斐迪南的到来。塞尔维亚政府觉察后就曾试图阻止,但与“黑手”有联系的边防军并没有执行命令,而是给青年们放行了。塞政府又通过驻奥使馆提醒奥匈帝国政府,如果斐迪南前往
波黑可能有生命危险,但对方置若罔闻。在斐迪南一行到来之前,青年们已经隐匿在了城中的两个据点。在斐迪南抵达的当天早晨,他们提前沿着河岸埋伏就位。每人腰间都绑着炸弹和12秒引爆装置,口袋里揣着上满子弹的
M629C左轮手枪,随身携带着一小包
氰化物药粉以便在被捕前自尽。
刺杀
1914年6月28日早上,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索菲乘坐火车来到萨拉热窝,之后改乘汽车前往市区。车队由6辆车组成,第一辆是萨拉热窝市长费希姆·埃芬迪·丘尔契奇和警察专员埃德蒙·热尔德;第二辆
双门跑车上是斐迪南大公夫妇,顶篷已经卷起以便向夹道欢迎的人群致意;第三辆车上是
波黑州州长奥斯卡·波蒂奥雷克将军和副官弗朗茨冯·哈拉赫
中校;更靠后的三辆车上则载着当地的警察以及大公和州长的随员。
车队进很快驶向市中心的楚穆尔亚桥,第一名刺客穆罕默德·巴希奇手握炸弹藏在欢呼的人群中,他正想拉开
引信时,却感到身后似乎有警察而愣住了;接着,藏在河岸附近人群中的另一名刺客查布里诺维奇扔出了炸弹,大公的司机赶紧猛踩油门,于是炸弹落在汽车后方的爆炸了。州长的副官头部受重伤,大公夫妇则基本无碍。查布里诺维奇吞下随身的
氰化物后纵身跳入河中,由于毒药药性太差、河水水位太低而自杀未遂,他很快被捕。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查看了伤者后命令车队继续前往市政厅,“这没什么的,”他说,“这个人明显是疯了而已,咱们还是按照原先的日程安排进行。”车队再次向目的地进发,剩余的刺客们仍然潜伏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机会。不过,其中三个人都在车队靠近时因为惊慌错过了机会。车队到达萨拉热窝市政厅,参加市政府的欢迎仪式后,接下来的行程,按照原来的计划是车队驶过大集市,右转驶入弗朗茨·约瑟夫大街,然后驶向国家博物馆。在
波黑州长的建议下,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同意取消接下来的行程,不过要去西郊的驻军医院看望那位被炸伤的副官。按照原计划,斐迪南夫妇在市政厅的活动结束后也将分开——大公前往博物馆,他的夫人前往州长的官邸。但索菲对大公说:“我要和你一起去医院。"
于是车队决定前往医院。但是官员们都忘了将新的行程告诉司机。当车队经过大集市后,州长乘坐的前导车还是按既定路线右拐驶入弗朗茨约瑟夫大街,斐迪南大公的车也随后跟上。州长发现后责令司机原路返回,因为没有倒车挡,汽车只能先停下再慢慢返回主干道。在大街右侧的一家商店门前埋伏的是
加夫里洛·普林西普,由于来不及解开腰间的炸弹,他就掏出左轮手枪朝着目标接连打出了两发子弹。斐迪南大公夫妇都受了致命的打击:第一颗子弹穿过车门打断了大公夫人的胃动脉,第二颗子弹打穿了大公的颈静脉。很快,大公夫人倒下身子趴在了大公的双膝上,斐迪南大公满嘴鲜血陷入昏迷。被人群包围的普林西普自杀未遂被捕。当车队到达州长官邸时,大公夫人已经气绝身亡,斐迪南大公不久也死去。凌晨两点,钟声响彻
萨拉热窝。“黑手”在这天的一份记录中写道,“
科索沃自由了!科索沃终于报了一箭之仇!”
事件结果
审讯
当天下午,官方开始了对被捕刺客的审讯。
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坚称自己完全是独自行动的,跟查布里诺维奇没有任何瓜葛;查布里诺维奇开始也声称自己是独自策划的,炸弹是从贝尔格莱德一个不记得名字的“无政府主义者”那里得到的。不过到了第二天,查布里诺维奇突然招认了自己和普林西普是同伙、他们在贝尔格莱德一起策划了刺杀行动、并指认了提供武器的前游击队员齐加诺维奇。当普林西普第二天早上面对供述,也承认他们确实是同伙。为了避免在接下来的审讯中被各个击破,这两名年轻人通过通过敲击他们两间牢房之间的隔板,用密码及时交换信息,在这之后他们再没有招供更多的信息。但是警方怀疑一定还有未落网的其他同党,加大了搜捕的范围。另一名青年达尼洛·伊利奇,因为与
加夫里洛·普林西普交往密切而被警方抓捕。伊利奇怀疑是被捕的两位同伴供出了自己,所以7月1日当他被带到奥匈的法官普费弗面前时,立即表示愿意招供一切以免一死。
根据伊利奇的供词,警方掌握了刺杀小组其余成员的信息和大致行踪,开始了新一轮的搜捕。到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的第9天,又有3名小组成员先后被捕。只有穆罕默德·巴希奇已经逃到了
黑山,并躲过了奥匈帝国帝国警方的追捕。之后,萨拉热窝警方开始更大范围的抓捕,甚至连为青年们提供过夜住所或帮助他们藏匿、运送武器的当地农民也未能幸免。在接下来的审讯中,最后被捕的3名青年与
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和查布里诺维奇一样开始闭口不谈,然后虚与委蛇甚至暗示齐加诺维奇和民族自卫组织之间有联系,成功地转移了警方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伊利奇的的负面影响。自始至终,他们都没有提到“黑手”组织、更没有涉及到塞尔维亚政府。
鼓动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全世界最初还比较平静。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报刊,都认为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是奥地利好战派的首领。某些报纸还认为斐迪南被杀或许会改变奥匈的扩张政策,缓和紧张的局势。但是接下来的几天,奥地利的舆论宣传却越来越具有煽动性。《新自由报》说这起事件“就仿佛是暴风撼动了帝国的权威,似乎历史注定要用血在这个新时代开启的时刻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茵斯布鲁克消息报》 则用“奥帝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大事件”来形容此事。还有媒体报道说,这不仅意味着国家丧失了其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更使民众们失去了这样一位“他们所依靠的、能够为他们构建美好未来的伟人”。在舆论的影响下,奥匈帝国的民众开始举行游行示威活动,目标直指塞尔维亚政府。
两大军事集团也想借此做文章,挑起世界大战。德皇威廉二世得知消息后就兴奋地喊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6月30日
德国驻
维也纳大使给首相的报告中说,维也纳希望“跟
塞尔维亚人来个一劳永逸的彻底清算。”威廉在这几个字旁边写道:“要么现在就算,要么永远不算。”他接着还批示:“必须消灭塞尔维亚人,就在现在。"奥匈帝国也把这一事件看作是吞并塞尔维亚的极好机会——就在斐迪南被刺后的第二天,陆军总参谋长孔拉德声称,必须立即开始军事动员。外交大臣贝赫托尔德也叫嚣,现在是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时候了。奥皇
约瑟夫担心俄罗斯会出兵干预,7月4日写信给德皇威廉并发出政府备忘录,征询意见。威廉立即接见奥国大使,表示
德国希望奥匈对塞采取坚决行动,并说如果奥俄开战,德国将遵守同盟条约出兵援助。接着,威廉召开首相、外交大臣和陆海军统帅会议,询问国防大臣:“帝国军队是否已准备好应付一切事变?”得到的回答是“一切准备停当”。
法国得知消息后,确信奥塞必将开战,
俄罗斯帝国也一定会支持
塞尔维亚,所以法俄之间的协约需要进一步落实。7月20日,
法国总统普恩加来抵达
圣彼得堡同
沙皇会晤。他向俄罗斯保证:一旦发生战争,法国将支持俄国。沙皇也对法国作出同样的承诺。法国期待着用武力解决法德之间的争端;沙俄则希望用武力夺取
土耳其的
土耳其海峡,进而向南扩张。
英国在此前表态一直模棱两可,现在仍然立场模糊。但是1914年7月8日,英国外交大臣
爱德华·格雷却对俄国大使说他得到情报,
德国军事行动的重心很快就要从西方转到东方(暗示德国将进攻俄国),俄国应当出面保卫
塞尔维亚。但他却向德国驻大使保证,将尽一切可能防止大国之间的战争,并暗示即使发生战争英国也会保持中立,不会同俄法缔结任何协定。直到奥匈帝国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后,格雷仍然向德国大使保证英国不会参战。7月26日,
乔治五世也向德皇明确表示将保守中立。德国由此产生错觉:
英国暂时不会卷入,而俄法战备尚不充分,所以能够以闪电战迅速打败俄法。因此
德国竭力鼓动奥匈把冲突扩大,挑起全面的欧洲大战。而英国的拱火浇油和麻痹对手,正是希望发生欧洲大战,然后借机打击德国这个最危险的对手。
通牒
1914年7月23日,奥匈帝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代表本国政府,向塞尔维亚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通牒中提出了一系列损害
塞尔维亚主权尊严的条款:取缔塞尔维亚的一切反奥组织,严惩各种反奥宣传活动,按奥国开列的名单开除塞尔维亚军官、惩办边防警卫部队中相关人员、奥统帅部派代表在塞国内调查。最后还限定塞尔维亚必须在48小时内答复,而且必须接受全部条款,否则断交。正在俄罗斯访问的
法国总统普恩加来当晚11时回国,得到消息时他已经在回国途中,法俄因此无法立即磋商,普恩加来也无法立即与国内取得联系。
塞尔维亚意识到战争已不可避免。它一面调集兵力并疏散贝尔格莱德居民,一面向
俄罗斯帝国求助。
沙皇立即召开各部大臣会议讨论对策。会议认为,法国虽然支持
俄罗斯,但
英国的态度却不清楚,而俄国自己还无力与德奥对抗。所以,只有牺牲
塞尔维亚向德奥妥协。会后沙俄劝告塞尔维亚放弃抵抗,并且在答复时尽量委曲求全。没有了沙俄的支持,塞政府不得不忍辱退让。7月25日5时50分,也就是最后通牒期限的最后10分钟内,首相
尼古拉·帕希奇向奥大使递交了回复。除了
奥地利在塞国内调查涉案人员外,最后通牒中的其他条款塞政府全部接受。
事件后续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的开始和扩大
奥匈帝国开战的决心已定。所以在收到塞尔维亚政府的回复后,声称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宣布断交;下午6时10分,奥使馆人员全部撤离贝尔格莱德,帝国政府随后签发局部动员令;28日中午,奥匈帝国正式对
塞尔维亚宣战;当天午夜奥军开始炮击贝尔格莱德。
通过牺牲塞尔维亚换取暂时的和平已经不可能。7月30日,沙俄宣布总动员。31日,威廉二世宣称
德国进入战争状态,并向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12小时内取消总动员,俄国不予理睬;同日,德国向法国发出照会,询问如果德俄交战法国是否愿意中立。法国外长回答德国大使说:“关于法国的行动,事先什么也不能告之,并将保留行动的自由。”8月1日,德国下令总动员并对俄宣战,法国随即下令总动员。2日,德国总参谋部根据“史里芬计划”向
比利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对方允许
德军入境对法作战,并限定24小时内答复。比利时拒绝了
德国并向
英国求援;当晚,英国外交大臣
爱德华·格雷向法国保证,英国海军一定按照两国协定在
英吉利海峡和
大西洋沿岸保护法国;3日,英国内阁会议决定参战;同日,德国炮制了
法军侵犯领空和挑起边界冲突的借口,对法宣战;4日,德国进攻比利时,英国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由对德宣战,
印度、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也随英国参战;5日,门的内哥罗加入
塞尔维亚阵营作战;6日,奥匈对俄宣战。
至此,欧洲大国除
意大利外全都卷入了战争。萨拉热窝事件,最终引爆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
双方计划和主要战役
在战争爆发前,两大军事集团就分别制定了作战计划。德奥的计划是1905年
德军参谋总长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拟定的,被称为“施里芬计划”: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在战争初期
德国集中大部分兵力在4—6周内以“闪电战”迫使法国投降,然后移师东线与奥军南北夹击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3个月左右结束战争。
英国的计划是发挥海军优势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派遣
中国远征军协同
法军对德作战。法国的总司令
约瑟夫·霞飞1914年制定了“第十七号计划”:在战争初期从东线攻进德国,夺回
阿尔萨斯和洛林。因而法军把主力集中在东部,而且还忽略了
比利时和
卢森堡一侧的防御。俄国1910年制定了“第十九号作战计划”:东线分成两个战区,西北战区的目标是击败
德军,占领东普鲁士后进攻
柏林;西南战区的任务是击败奥军,占领
喀尔巴阡山脉隘口从而切断敌军退路,建立巴尔干霸权。在双方的作战计划中,欧洲是火拼的主要战场。
在经历了
马恩河会战、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等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后,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十月革命和大战结束
最为落后的沙俄矛盾最为尖锐。1917年3月12日“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300来年的统治。11月7日的“十月革命”又推翻了“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8日,新生的
苏维埃政权颁布了“和平法令”,提议交战各国停火谈判。1918年3月3日,苏俄首先与
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战争。这推动了各国人民的反战运动。
俄国“二月革命”后,
美国担心协约国战败使自已贷款受损。1917年4月6日,美国以德国潜艇攻击美国商船为借口对德宣战,中立国随后纷纷加入协约国阵营。
德军1918年8月8日在亚眠全线崩后,同盟国已经濒临绝境。9月29日,
保加利亚宣布投降;10月31日,
土耳其投降;11月3日奥匈帝国投降,德国基尔水兵也在当天起义;9日
柏林爆发“
德国十一月革命”,军队倒戈;10日德皇威廉二世逃亡;11日德法签署停战协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2日,
奥地利临时国民议会宣布成立共和国,奥皇卡尔开始流亡,
哈布斯堡王朝覆灭。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
大战结束后的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美、英、法三大国为了各自的企图,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博弈。直到6月28日《
凡尔赛和约》才正式签署,此后战胜国又与奥地利、
匈牙利、
保加利亚、
土耳其等分别签订条约,以上这些条约一起构成了确认战后欧洲新秩序的凡尔赛和约体系。
战后
美国国力急剧上升,强烈渴望向
远东和
太平洋扩张,抵制
日本独霸中国、瓦解英日同盟就成了美国的首要目标。1921年11月12日,在美国的召集下,美英法日意中荷葡比9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批准和通过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
九国公约》。《四国条约》拆撒了英日同盟;《五国条约》使美国在海军军备上取得了与
英国同等的地位;《九国公约》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利益均等”原则。
华盛顿会议调整了
资本主义大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确立了该地区的国际秩序,被称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体系。它与凡尔赛体系互为补充,合称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影响与评价
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个偶发事件,使人类招致了一场空前的浩劫,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战争,历时4年3个月,波及6
大洲34个国家15亿人口,投入7350万人口3321亿美元,战死1000万人伤残2000万人,平民死亡超过1000万人。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各国的民族主义和扩张主义更加高涨。包括在“
第二国际”中最有影响力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人,也在德皇的煽动下激动和狂热,列宁曾批评说:“社会民主党人只有同自己国家的
沙文主义狂热作斗争,才是履行自己的职责。”萨拉热窝事件的扩大化,也促使
英国等更快参战。萨拉热窝事件发生以后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狂热的欧洲各大国就相继卷入了战火。正如
德国前宰相
奥托·冯·俾斯麦所预言,“总有一天巴尔干的一些蠢事会引发一场欧洲大战。”
萨拉热窝事件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作为主要的肇事方德国,此后就像列宁说的,被“置于奴隶的地位”。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也说,德国遭受的是“战胜者在文明史上所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中国著名学者
阎学通在《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说,“德国……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巨创,德国社会普遍产生反对凡尔赛和约、敌视
协约国的民族
复仇主义情绪。”
萨拉热窝事件在客观上也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此后统治欧洲近700年的
哈布斯堡王朝覆亡、横跨欧亚非500年之久的
奥斯曼帝国瓦解、
俄罗斯帝国更是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结束,和人类
现代史的开端;一系列新兴的
民族国家在欧洲诞生,包括
奥地利、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芬兰、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立陶宛等。从历史上看,这是一次以民族国家的原则建立的国际格局。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在《全球分裂》一书中说:“从一般意义上讲,它确实反映了民族主义原则的胜利。”
后世纪念
为了纪念萨拉热窝事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政府在斐迪南遇刺的地方树立了一块木牌,上面用
塞尔维亚语、波斯尼亚文、英文写着“惟愿世界和平”。
在旁边还有一块石板,上面刻着两只脚印,旁边墙上有一块白色
大理石板用塞尔维亚文写着:“1914年6月28日,加弗利尔·普林西普,在这里用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与对自由的向往。"这是南斯拉夫人民为了纪念这位青年设立的。
相关作品
2014年,奥地利和捷克合拍了以该事件命名的电影《萨拉热窝事件》。
2019年,
日本梅原季哉的著作《萨拉热窝100年》中文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