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
豆科大豆属植物
黑豆为豆科(Fabaceae)大豆属(Glycine)一年生草本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的黑色种子,别名乌豆、袜食豆、冬豆子、黑大豆等。黑豆起源于中国,在世界分布中国、韩国、美国等地,在中国东北地区、黄土高原区和干旱、半干旱地区等地均有栽培。黑豆根系发达,具有抗干旱、耐贫瘠、耐盐碱的特点,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排水灌溉良好、保水力强、pH值为6.8-7.5的土壤中。
黑豆茎直立,多分枝,密生黄色长毛。3叶复叶,托叶小披针形;叶广卵形,全缘或微波状。腋生总状花序,花白色或紫色。花冠蝶形,花瓣倒卵形。结荚果,长披针形,黄褐色或绿褐色。内种子数枚,种皮黑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
黑豆营养丰富,可加工成黑豆粉、浓缩蛋白等用于制作面包、糕点、烘焙食物的乳化剂、发泡剂等,黑豆生芽后可作为蔬菜食用。并且黑豆蛋白质消化率高,可制成黑豆饼,用作牲畜和家禽的饲料,也可制成黑豆饼用作高效肥料。此外,据《江苏中药志》记载,黑豆的种皮可入药,具有养血平肝、祛风解毒的作用。
植物历史
药用历史
黑豆在中国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中国东汉医书《神农本草经》,书中记载黑豆“涂肿,煮汁饮,止痛”。唐朝医书《本草拾遗》记载黑豆“若阴制者,生用去皮尖底,薄切,以东流水并黑豆浸五日夜,池暴用”,中国明代医书《本草纲目》记载“夫豆有五色,各治五脏。黑豆属水性寒,为肾之谷,入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胀下气,制风热而活血解毒,所谓同气相求也",中国清代医学著作《本草择要纲目》中写“黑豆为单一辅料,与附子共水煮或水浸”。中国现代许多医书均有收录黑豆,如《全国中药炮制经验与规范集成》《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
名称考证
黑豆早期名称较多,中国汉代文学著作《说文解字》中记载了豆类最古老的总称为“(拼音:shú)古人仿豆之形而造之,上为豆苗生长状,以一为地,下象其根”。中国晋代医书《肘后备急方》将黑豆称为“乌豆”,宋代医书《太平圣惠方》称其为“玄豆”,宋代医书《本草图经》则称其为“青仁黑豆”。明代医书《本草发明》记载“黑小豆,名藿豆,喂马者”,此豆中国北方最多,多用于喂马,因此也被称为马料豆、科豆。
基源考证
中国秦朝以前大豆虽然已经开始种植,但尚未栽培出黑豆。中国秦汉南北朝时期,黑豆被选育出来,三国时期词典《广雅》中记载“大豆菽也。赤豆,荅也。弹豆、疏豆,留豆也”。该时期所用黑豆包括大豆属2个种的植物,而入药的“生大豆”为野大豆(Glycine soja)。北魏医书《济民要术》记载“今世大豆, 有白、黑二种, 及长梢、牛践之名。小豆有绿、赤、白三种。黄高丽豆、黑高丽豆、燕豆、豆, 大豆类也。豌豆、江豆、登豆, 小豆类也”,这说明中国北魏已选育出大量良种,其中就包括黑豆。唐宋时期,黑豆基原植物增加,包括大豆和野大豆,该时期所提“豆”应为野大豆,宋代医书《宝庆本草折衷》就有记载“生大豆,汁在内。名乌豆,一名黑豆”。明清时期,黑豆品种进一步增加,入药以栽培黑豆为主,明代植物学著作《救荒本草》记载“生平野中,北土处处有之。茎蔓延,附草木之上。叶似黑豆叶而窄小,微尖。开淡粉紫花。结小角,其豆似黑豆,形极小,味甘”。明清时期入药黑豆的基源植物包括野大豆、大豆和半野生大豆(Glycine graciis),药黑豆特指栽培黑豆小粒品种。书中关于黑豆的描述和附图,均与现代黑豆一致。
栽培历史
黑豆在中国分布较广,有野生亦有栽培。随着时间推移,栽培产区有往南扩张的趋势。汉代医书《神农本草经》记载“黑豆生太山平泽(今中国江苏徐州市南云龙山)”,宋代医书《本草图经》记载“大豆黄卷及生大豆,生泰山平泽(今中国山东泰安市北)”,宋代医书《本草衍义》对黑豆产地进行了补充,"大者出江、浙、湖南、湖北,小者生他处",这说明宋朝时黑豆产区已南移至长江流域。自宋代医书《宝庆本草折衷》开始,之后的许多典籍,如《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精义》《食物本草》等均记载黑豆“处处有之”,这说明自宋代至清末,黑豆产区进一步扩张至全国。现在黑豆在中国普遍栽培,其中东北地区为主要产区。
形态特征
黑豆的基源植物大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茎、叶
茎直立,多分枝,密生黄色长毛。3叶复叶,托叶小披针形;叶广卵形,全缘或微波状;上下两面均被黄色长硬毛。
腋生总状花序,花白色或紫色。花萼绿色,钟状;花冠蝶形,花瓣倒卵形。
果实与种子
结荚果,长披针形,黄褐色或绿褐色,密生黄褐色长硬毛。内种子数枚,呈卵圆形或近球形,种皮黑色。
物种分布
黑豆起源于中国,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包括中国、韩国、美国等地。黑豆在中国种植地区较为广泛,主产区集中在东北地区黄土高原区和干旱、半干旱地区,黑豆生产面积在丘陵山地发展较快,如陕北地区晋中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等地,中国黑豆的具体产区如下。
生长习性
黑豆根系发达,一般吸收面积可达10㎡。黑豆根可把植株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其根瘤可与黑豆植株之间共生固氮。因此,黑豆具有抗干旱、耐贫瘠、耐盐碱的特点,其适应性广,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黑豆喜温暖环境,除沼泽地、盐碱地之外,一般土壤均可正常生长,但最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排水灌溉良好、保水力强、pH值为6.8-7.5的土壤中。黑豆的花期6-7月,果期7-9月。
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黑豆不宜连作,一般应与谷子(Setaria italica)、高梁(Sorghum bicolor)等禾谷类作物轮作倒茬。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细耙,暴晒土壤后杀灭病虫害及禾本科杂草,再施入基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
播种
黑豆播种期根据气候和黑豆品种而定,生育期长的品种宜春播、早播或间作套种,生育期短的适宜夏播或倒茬播种。春播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夏播则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尽早播种。选择色泽大小一致、籽粒饱满、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穴播,每穴播3-4粒种子,种子播后5-7天即可出苗。
养护管理
在黑豆播种3天后即可喷施乙草胺、赛克可湿性粉剂等药剂除草,在幼苗单叶平展时淘汰弱株、病株及混杂株,保留健壮株。在鼓粒期如遇高温干旱天气,可适时浇水,以沟灌湿润为宜,注意不可大水漫灌,以免造成土壤板结。
病虫害防治
黑豆的常见病虫害有大豆灰斑病红蜘蛛地老虎、大毒蛾、蚜虫等,灰斑病发生时可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防治红蜘蛛可喷施哒嗪硫磷乳油、水胺硫磷等药剂,地老虎发生时可喷洒晶体敌百虫辛硫磷乳油,大毒蛾发生时可喷洒晶体敌百虫、敌敌畏等药剂,防治蚜虫可喷施乐果乳油、灭蚜净乳油、辛硫磷乳油等药剂。
采收
黑豆收获期一般选择黄熟末期,即黑豆出现固有色泽,荚中籽粒与荚壁脱离,用手摇动植株有响声。黑豆储藏前需充分晾晒,使含水量达到12%时再入库储藏,储藏室温度应保持在2-10℃。采收黑豆衣需先将黑豆用清水浸泡,待发芽后搓下种皮晒干,并贮藏于干燥处。
用途
食用营养
黑豆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同时又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黑豆色素、黑豆多糖和异黄酮等,黑豆中蛋白质含量高达30%以上,其中优质蛋白大约比黄豆高出1/4左右,居各种豆类之首,因此称为“豆中之王”。每100克黑豆中含粗脂肪高达15克以上,检测发现其中含有至少19种脂肪酸,而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竞然高达80%,其中亚油酸含量就占了约55.08%。黑豆可加工成黑豆粉、浓缩蛋白等用于制作面包、糕点、烘焙食物的乳化剂、发泡剂等,改善食品品质并增加风味。黑豆生芽后,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可作为蔬菜食用。
畜牧饲养
黑豆蛋白质消化率高,可制成黑豆饼,用作牲畜和家禽的饲料,特别是不能大量食用纤维素的单胃动物,如猪、家禽等。另外,黑豆饼还是高效肥料,可用于改善某些特用作物的品质,如烟草、瓜菜、花卉等。
医学药用
据《江苏中药志》记载,黑豆的种皮可入药,具有养血平肝、祛风解毒的作用,可治疗头痛、阴虚烦热、盗汗、风痹、湿毒、痈疮、眩晕等疾病。
种下划分
品种类型
黑豆是中国栽培大豆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黑豆资源中有42.9%的品种为直立型,其他为半直立型或蔓生型,直立型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蔓生型主要分布在中国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黑豆品种资源中无限结荚习性品种较多,从中国北往南方无限结荚习性逐渐减少,有限结荚习性逐渐增多。黑豆以小粒黑豆居多,粒形以椭圆形较多,其次是扁椭圆形和长椭圆形,肾形品种较少。
主要品种
相关研究
抗氧化性研究
有学者以黑豆为原料,对黑豆皂苷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发现黑豆皂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能力,这说明黑豆皂苷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食品、药品及化妆品的添加剂等进一步开发利用。
降糖活性研究
有学者通过实验发现黑豆的种皮含有异鼠李素原儿茶酸甲酯、大豆素、槲皮素染料木等六种天然产物,其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其中抑制效果最强的是皮素,其次为阿卡波糖、异鼠李素等,这说明黑豆的降糖活性与其表皮中的酚酸类化合物有关,可作为降糖食品进行开发研究。
产业发展
据中国《长春日报》报道,2022年,中国吉林省榆树市弓棚村改变种植结构,通过“农户+公司”模式扩大黑豆种植规模,进行产品加工、包装,借力“互联网+”打通销路,并与贫困户签订分红协议,让大家通过黑豆种植项目增收。榆树农业不断推进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弓棚村也依托当地品牌效益, 从品种、质量、供销到配送等各环节对黑豆进行包装设计,黑豆产业来到弓棚村刚两年便焕发出产业活力。
据中国《商报讯》报道,中国龙塘镇大基本上每家都会种植黑豆,由于当地土壤富含、锗等多种有益元素,种植出的黑豆营养丰富、品质良好,再加上当地政府因地制宜推广种植。截止2016年,全镇种植面积达1700亩,年产量35吨,成为当地农户致富增收的一大主要产业。
目录
概述
植物历史
药用历史
名称考证
基源考证
栽培历史
形态特征
茎、叶
果实与种子
物种分布
生长习性
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播种
养护管理
病虫害防治
采收
用途
食用营养
畜牧饲养
医学药用
种下划分
品种类型
主要品种
相关研究
抗氧化性研究
降糖活性研究
产业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