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亚拉
世界首位外国籍中医博士后
迪亚拉,1964年出生于马里医药世家。首位获得中医博士学位的外国医生。是国医大师孙光荣、石学敏、刘敏如、唐祖宣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继承人,中非友好协会联盟副主席。
1984年,迪亚拉被马里政府选派到中国进行深造。1986年到广州中医学院学中医,1994年获得中医硕士学位。1997年7月,他获得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20世纪90年代末,他在云南省培训了数千名乡村医生。2012-2015年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22年8月,他参加河南三门峡市启幕的全国第五届中医药文化大会,与650余位专家学者共话中医药振兴发展之路。
2012年,迪亚拉获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楷模。2013年,被评为中国中央电视台年度慈善人物。同年,获评最美丽云南人-云南十大新闻人物。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64年出生于马里共和国医药世家,爷爷曾是当地的草医,父亲是当地一所医院的院长,那时他叫DiarraBoubacar。1979年6月,医学职业高中毕业的迪亚拉,参加全国高考。考试中,迪亚拉完成了全国仅有两人答对的题目。
1984年,他从马里医学院毕业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马里政府选派到中国进行深造。中国的留学生接待人员听了他的名字后,写下这个音译名,从此迪亚拉成为他在所有场合的中文名。到了中国后,他先到北京汉语学院学中文二年半,1986年到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中医。1994年获得中医硕士学位,后又考入成都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7月,获得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成为首位获得中医博士学位的外国医生。
工作经历
博士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迪亚拉在成都一家中医院坐诊。迪亚拉细致而熟练使用把脉、看舌头、分析、扎针等技能。在口口相传中,稳了脚跟。
20世纪90年代末,他在云南培训了数千名乡村医生。2001年,他受红河州政府的邀请,开始在红河开展健康教育、麻风病援助和乡村医生培训。2012-2015年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2011年5月,他趁参加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头颈部疾病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之机,在太原开展义诊。2012年,迪亚拉因获得第七届中华慈善奖,被邀请至中南海。2014年3月,迪亚拉任新加坡国立大学CAPT客座教授。
2017年4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百会堂举行的杏林大讲堂“校友校园行名家讲座”中,迪亚拉讲述了他的中医缘、中医情和中医心。2022年8月13日,他应邀参加河南三门峡市启幕的全国第五届中医药文化大会,与650余位专家学者共话中医药振兴发展之路。
个人生活
成婚
1994年9月,迪亚拉第一次遇到四川姑娘杨梅,热情的介绍自己。11月中旬,迪亚拉向杨梅郑重其事地说:“我要向你求婚!”,而后二人逐渐走在了一起。1997年7月,迪亚拉捧着博士学位证书来到杨梅面前,向她求婚。但遭到杨梅父母反对说:“谁知道他在马里有没有结过婚?”,那时人们对他的祖国马里共和国不甚了解。不久,成都恒博医院将迪亚拉聘去做中西医结合科的主任。杨梅将情况告知父母后,终于同意这一桩婚事。1997年8月2日,迪亚拉、杨梅在成都天主教堂举行了结婚仪式。
儿女
迪亚拉和杨梅有两个孩子。儿子两岁时就随父母去了蒙自市。在幼儿园,儿子总是哭着不想上学,后来杨梅才知道,因为肤色,他在学校受到了同学区别对待。但儿子不会表达,总是哭。女儿读幼儿园时,被同学说过“皮肤黑”。后来,他们只能把孩子送去昆明市读国际小学。女儿读书时,要拿一万多元的学费,他们拿不出来,迪亚拉只好找了一些翻译的活赚钱。
人物事件
2012年,迪亚拉因获得第七届中华慈善奖,被邀请至中南海,工作人员通知他要“穿正装”。迪亚拉表示没有正装,他觉得正装应该是有民族特色且很有意义的东西。最后,迪亚拉穿着云南省少数民族村民给他做的马褂走进中南海。
学术成果
人物评价
迪亚拉的故事很简单。一个非洲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用11年获得了中医本硕博学位,成为世界上首位外籍中医博士。他在四川几家中医院工作过,也在云南的乡村服务过麻风病人、艾滋病人,还自发做了10年的乡村医生培训,累计培训了3000多名乡村医生。——《中国青年报》评
一根银针,至微至轻,却承载着医德至重,凝聚着一位非洲籍大夫的牵挂与梦想。——《新华社》评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工作经历
个人生活
成婚
儿女
人物事件
学术成果
人物评价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