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故居
淄博名人故居
蒲松龄故居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这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故居,包括故居旧址、附属展室、柳泉和墓园,现已成为蒲松龄纪念馆。该馆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展览面积2000多平方米,设有七个展室,13000多件馆藏文物,有蒲松龄生前的文物和各种版本《聊斋志异》以及蒲学研究的论文、专著等。
1954年蒲松龄故居进行了初步修复。1956年政府设立了管理机构“蒲松龄故居管理委员会”,对其进行妥善保护。1961年,蒲松龄故居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扩建为蒲松龄纪念馆。2006年5月25日,蒲松龄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蒲松龄纪念馆于2023年5月8日至7月31日闭馆,部分展厅升级改造,将于8月15日正式开馆。
2001年被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评为“淄博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先进单位”;2004年被评为山东文明景区。
历史沿革
1640年,蒲松龄出生于此。蒲松龄去世后,故居一直由其后人居住。在十世孙蒲文魁时,正值抗日战争,故居被毁。1948年,济南解放后,人民政府即派员了解聊斋故址及蒲墓的毁坏情况。
195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派聊斋学者路大荒等人至故居考察。1954 年进行了初步修复。当时只有聊斋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东大门楼一幢,房屋均为方正石及乱石墙基,青砖立柱,小青瓦接檐,土坯,草顶,正房三间,建筑面积 27 平方米,东西厢房建筑面积各为 17 平方米,是个独立的四合小院。1956年路大荒、张彦青等人,对蒲松龄故居进行了简单的布置,形成了蒲松龄故居的雏形。随后成立蒲松龄故居管理委员会,委托蒲松龄十代孙蒲文琪管理。1958年扩建故居,蒲玉水同志征购了聊斋南院,又建了三间接待室和一间文物库房,新建了一座南大门楼等。1961年,蒲松龄故居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革期间,故居被红卫兵破坏,蒲松龄墓被挖掘,其随葬品被洗劫一空。1973年,故居被收回并进行了修缮和整理。1977年,被重新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淄博市政府为了加强对故居的管理工作,成立蒲松龄纪念馆。 至1984年,国家陆续投资三十万元,对故居、柳泉、墓园进行了修、绿化,并相继征用了故居北面、西面数户民宅,陆续开辟为学术研究展室、接待室。对墓园加修了花墙,柳泉增加了台阶,重刻蒲松龄墓表碑,柳泉碑及蒲氏墓标志碑三座,并进行了一系列绿化,使纪念馆初具规模。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松龄纪念馆于2023年5月8日至7月31日闭馆,部分展厅升级改造,将于8月15日正式开馆。
建筑布局
蒲松龄故居是一座明清北方农家建筑,拥有六个小院和七个展室,总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整座建筑以耳中人为主题,门庭宽敞,院落错落有致,向外辐射。
主要景点
柳泉
柳泉乃蒲松龄先生家乡淄川蒲家庄东的一口井。古时因水满而溢。称满井。附近柳树成荫,惠及子孙,故而得名柳泉。蒲松龄生于此地,对哺育自己成长的柳泉情深意笃,于是起了一个别号叫柳泉居士。相传蒲松龄经常在柳泉旁边儿的树荫下,摆上桌子板凳,沏茶待客,听路人讲亲身所见所闻和传说故事。他的著名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很多素材,便是来自柳泉旁边的茶摊上。
蒲松龄墓园
蒲松龄墓园位于蒲家庄村东一里许,墓园占地1000多平方米,内有古墓30多个,古柏30多株。蒲松龄墓在墓园的西北角,系他与夫人刘孺人的合葬墓。墓前原有清雍正三年张元撰《柳泉蒲先生墓表》石碑一座。“文革”期间,遭毁碑挖坟,随葬品也被劫略一空。现在的蒲墓是后来修复的,墓表碑也是1979年依据原碑拓片重刻的,并新立文学巨匠沈雁冰书写之“蒲松龄柳泉先生之墓”石碑一座。
学术研究
蒲松龄研究所是以蒲松龄及其著述为研究对象的专业研究机构,创立于1986年,与蒲松龄纪念馆为“一个单位、两个牌子”,现主办全国唯一一家聊斋学专业学术刊物《蒲松龄研究》季刊。该所现有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1人,编辑4人,馆员3人。由王幼学任所长。全所设有资料研究室、《蒲松龄研究》编辑部等业务机构。蒲松龄研究所出版了十余部专著,其中有《聊斋佚文辑注》《全译白话耳中人》《蒲松龄生平著述考辩》《异史》《蒲松龄全集》等。
展出内容
蒲松龄著述展
该展室大致介绍了蒲松龄著述的版本和传播情况,展出的主要版本有《聊斋志异》手稿影印件等共三十余种近百册。
聊斋故事彩塑展
该展室展览了十个《聊斋志异》中的故事,采用中原地区传统的民间泥玩具形式进行展示。这些泥塑形象地呈现了故事的主要情节,让观众能够直观、形象地了解《聊斋志异》的思想精髓和艺术魅力。
聊斋学研究成果展
该展览展出了近四十种国内研究聊斋学的专著、学刊,还展出了港台及国外的聊斋学研究成果。
馆藏名人字画展
该展览主要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文化名人创作的蒲松龄题材字画作品,如郭沫若、老舍、叶圣陶、昆仑等人的600余件作品。据了解,该展览将定期更换,并采用轮流展览的形式展出。
蒲松龄生平展
通过图文并茂的版面,配合展柜实物,详细介绍了作家蒲松龄几个重要的生平阶段。其中包括他的出生、童年、完婚、初应童子试以及结成"郢中诗社"等方面。此外,还展出了许多实物,例如从蒲松龄墓出土的灯台、捻珠、酒壶、酒杯、耳挖、铜簪、铜镜等,以便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蒲松龄的生平及其文化背景。
蒲松龄在西铺毕家设帐授徒达三十多年,他不但教书育人,而且继续阅读、写作。其中,《聊斋志异》的创作便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获得荣誉
*以上数据来源
馆藏文物
蒲松龄手稿原件
蒲松龄纪念馆现存蒲松龄手稿原件共有四件,分别为《聊斋表文草》、抄《庄子秋水篇》、“抄前人诗赋文”、《拟表九篇》。另外,《聊斋志异》手稿(上半部)、《聊斋杂记》手稿以及蒲松龄在江苏宝应作幕宾时代县令孙蕙撰写的《鹤轩笔札》手稿原件分别珍藏于沈阳图书馆和青岛博物馆,蒲松龄纪念馆展出了其影印件、复制件。
蒲松龄印章
蒲松龄生前使用过的四枚印章,后从蒲松龄墓出土。这四枚印章皆粗质寿山石料、色。分别是“蒲氏松龄”阳文篆书圆形印,印面直径18毫米,高50毫米;“松龄留仙”阴文篆书方形印,印面18毫米见方,高52毫米;“留仙”阳文篆书方形印,印面15毫米见方,高50毫米;“柳泉”阳刻风景肖形印章,印面19毫米见方,高50毫米。这四枚印章皆是国家一级文物。 
坐榻
这件坐榻曾经是毕家的旧物,蒲松龄在毕家设馆时使用过这件榻。1956年,它被征集到蒲松龄故居保存并展出。这是一件、榆木衣架,棕织床面,长216厘米,宽116厘米,高50厘米。榻的三面附有裙板,板上刻有明代画家冯启震的竹画,并附有一首五言诗,在诗下面,可以看到落款:“辛亥夏书山口”。
蒲松龄画像
蒲松龄画像是馆藏中的“镇馆之宝”,系国家一级文物。该画像由清代画家朱湘鳞于康熙五十二年( 1713 )绘制,绢质立轴,高 258 厘米,宽 69 厘米。上有蒲松龄亲笔题跋两则,跋后,有六枚印鉴。
出土随葬品
蒲松龄墓出土的灯台、捻珠、酒壶、酒杯、耳挖、铜簪、铜镜等。
相关文化
蒲松龄生前穷困潦倒,所有著作均未刊行,主要靠民间传抄,直到清乾隆年间,才有刊本问世。蒲松龄纪念馆收藏的蒲松龄著作版本有百余种,其中《聊斋志异》旧刻本中较为珍贵的有清乾隆乙巳五十年杭州陈氏开刻“青柯亭开雕”《聊斋志异》16卷本、道光三年知不足斋原本《批点聊斋志异》、道光壬寅年但明伦的《聊斋志异新评》、咸丰辛酉年青柯亭《聊斋志异评注》等。馆藏蒲松龄诗词、文、杂著、俚曲等旧抄本有几十件(册),其它各种聊斋学资料近万件。
开发保护
2023年5月16日,蒲松龄故居出现了漏雨和房屋结构的倾斜等现象,需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和修缮,修缮过程中,陆续发现了一些在前期勘察中无法发现的问题,增加了工程量。同时,夏季高温、降水等因素也给修缮工程进度造成了不利影响,目前各项修缮工作尚未完成,暂不具备开放条件,蒲松龄纪念馆将于2023年8月15日正式开馆。
景区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
8:30 —— 17:00 (夏令)
8:30 —— 17:00 (冬令)
门票
1、40 元 / 人(成人)
2、旅行社团体六折优惠
3、免票对象:60 岁以上老人(需凭本市老年证)、军人(需凭军人证)、学生团体(未成年人)预约可免票。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布局
主要景点
柳泉
蒲松龄墓园
学术研究
展出内容
蒲松龄著述展
聊斋故事彩塑展
聊斋学研究成果展
馆藏名人字画展
蒲松龄生平展
获得荣誉
馆藏文物
蒲松龄手稿原件
蒲松龄印章
坐榻
蒲松龄画像
出土随葬品
相关文化
开发保护
景区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
门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