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科(
食虫类:Reduviidae)是
昆虫纲半翅目下的一科,别名食虫蝽。截至2023年,在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的分类标准中,猎蝽科共有24
亚科、1012属、7449种,体量在蝽类排名第二。截止至2014年,中国已发现该科中的13亚科400多种。该科昆虫体型多为椭圆形,上下侧扁,一般体长在4~44毫米之间,体宽在4~8毫米之间。雌虫的体长、体宽通常均大于雄虫。其体色较深,通常是土黄色、暗黄色等,体表有斑纹。前足多为“
捕食足”,常具刺、齿等突起。
猎蝽科昆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以
热带、
亚热带地区最为常见。其生境多样,在森林、农田、仓库等环境下均可生活。该科昆虫多数是
肉食性动物,喜捕食其他
节肢动物门,少数属于一类外寄生性昆虫,以动物血液为食,如锥猎蝽亚科(Triatominae)昆虫,还有极少数以动物粪便为食。猎蝽科昆虫以喙部与发音沟中的横纹相互摩擦发声,发音沟结构位于前胸腹面,内具若干横纹腹板沟。
绝大多数猎蝽科昆虫的
种群资源尚不存在威胁,仅在2017年,该科中的拿破仑虫(Napoleon vinctus)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濒危(EN);2023年,海南杆猎蝽(Ischnobaenella hainana)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猎蝽科多是
捕食害虫的昆虫,对农林业有益,是一类重要的
生物防治资源。
命名与分类
1758年,学术界陆续开始针对猎蝽科昆虫展开系统研究,先后经历了五个研究阶段以摸清该科昆虫的
种群情况。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1758-1830年)共建立14属,其中庞属(即每属包括100个种以上)4个,占猎蝽科庞属的50%,此阶段并没有对猎蝽给予过多的重视。
第二阶段:奠基阶段(1831-1880年)很多学者专门或主要从事
半翅目及同翅目的分类,描述了世界各地的猎蝽275属,其中庞属4个,大属30个,并且开始有一定数量的单属出现;小属、中属的比例增大,完善了
亚科及属级分类;制作了许多地区的分类检索表;在1860年建立了猎蝽科。
第三阶段:补充阶段(1881-1930年)本阶段共描述197属,此期的特点是无庞属,但单属的比例明显升高。
第四阶段:成熟阶段(1931-1980年)此期的研究达到了高峰,共描述新属422个,仅次于其它各期所建属数总和;其中单属275个。
第五阶段:修订阶段(1981-2030年)本阶段刚刚近半,发表新属12个,且均为单属及小属。此阶段尽管许多新种类还未描述,但单纯的描述新种将不是此阶段的主流,分类的方式将会向各个类群的厘订转化;
亚科、族级的分类问题将会得到部分解决。
但是在此过程中,“Reduviidae”这一学名是在1807年,由
法国动物学家皮埃尔·安德烈·拉特雷耶(Pierre André Latreille)提出,猎蝽科才被统一命名。截至2023年,在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的分类标准中,猎蝽科共有24亚科、1011属、8726种,体量在蝽类中排名第二。主要包括以下亚科:
中国对猎蝽科昆虫的研究较晚,不过在2023年,中国
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在当地新发现一种猎春科昆虫,即中华粘猎蝽(Ectinoderus sinicus)。
形态特征
猎蝽科昆虫的成虫大小差异较大,体型大多为椭圆形,体躯大多上下侧扁,体长在4~44毫米之间,体宽一般在4~8毫米之间。体色较深,通常是土黄色、暗黄色、黄褐色或黑色。绝大部分的猎蝽科昆虫色斑型固定,只有少数几个种的个体间色斑类型有较大差异,如多变齿胫猎蝽(Rihirbus trochantericus)。
猎蝽科昆虫头部尖细且长,后部缢缩呈颈状。一般纺锤形,适于
捕食猎物。触角丝状,4节,第3、4节又常分为2~4个小节,有些呈若干假节或亚节。猎蝽科昆虫的口器为标准的刺吸式口器,喙第一节退化而表现为三节。前胸背板发达,多具横沟,将其分为前后两叶,小盾片顶端常具直立或半直立长刺。猎蝽科昆虫的腹部大部分呈椭圆形,腹部中段常膨大,第一腹节一般退化。足具毛或刺,前足多为捕捉足,常具刺、齿等突起。
一般雌虫的体长与体宽大于雄虫,雄虫触角的毛也长于雌虫,雄虫的复眼也大于雌虫,除此之外,猎蝽科昆虫发音沟具有雌雄二型现象,发音沟结构位于前胸腹面,内具若干横纹腹板沟。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猎蝽科昆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以
热带、
亚热带地区最为常见。中国范围内,已发现该科昆虫中的14
亚科、400多种,在各省均有分布。
栖息环境
猎蝽科昆虫的生活环境较为多样,包括石缝、鸟巢、仓库、畜圈、森林、农田、草原、沙漠、人类住所等环境中都发现过该科昆虫。少数种类的猎蝽科昆虫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定生境和
生态位,如蚊猎蝽亚科昆虫多生活在蜘蛛网上,偷食蛛网上的昆虫。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猎蝽科昆虫中大部分是肉食性种类,以其它昆虫、蜘蛛等
节肢动物门为主要猎食对象,如褐菱猎蝽(lsyndus obscurus)
捕食毛虫等,暴猎蝽(Agriosphodrus dohrmi)捕食竹
缘蝽属(Notobitus)昆虫的
若虫,特别是如黄带犀猎蝽(Sycanus croceovit)由于能捕食多种农业有害昆虫,已成为重要的农用
生物防治资源。而学术界也根据该科昆虫的食性,称其别名为“食虫蝽”。
多数猎蝽科昆虫种类用前足捕捉昆虫,少数的捕食方式比较特殊。如毛猎蝽亚科的腹部基部有一个内具分泌腺的毛丘,分泌的液汁流出可以吸引蚂蚁吸食,吸食后蚂蚁中毒麻醉被毛猎蝽亚科
捕食;粘猎蝽亚科前足极长节上具若干硬毛,前足可粘着上树胶,粘着猎物后捕捉。
除大多数种类为捕食性外,还有少数猎蝽为外寄生性昆虫吸食动物血液。如锥猎蝽亚科昆虫,日间潜伏,夜间活动,吸血为食,一般吸食高等动物的血液,通称为“
锥蝽”。另外还有极少数猎蝽以粪便为食,如Lophocephala querini(尚无中文命名)。部分种类的猎蝽科昆虫一龄
若虫在猎物资源缺乏的情况下,还表现有植食行为。
节律行为
不同类型的猎蝽科昆虫节律
性差异很大,可分为昼行性昆虫和夜行性昆虫。前者常常在白天活动于
灌木丛、草丛中;后者白天隐蔽、夜间活动,多数具有趋光性,向光性明显。
拟态伪装
拟态是一种生物在形态、行为等特征上模拟另一种生物,从而使自身受益的现象。猎蝽科昆虫作为
捕食性类群,存在四类拟态类型:模拟非捕食性
昆虫纲、模拟捕食性昆虫类、模拟
蜘蛛目类和模拟植物类。
除拟态行为外,猎蝽科昆虫还存在伪装行为,这种伪装行为的生物学意义是欺骗猎物以及保护自己,一般多在
若虫期具有伪装行为,具体可依靠自然物伪装也可依靠昆虫尸体伪装。自然物有沙粒、土块等,昆虫则多是蚂蚁的尸体。因为有了伪装物的庇护,若虫的活动状态会发生变化,往往表现得更为平静。
自卫防御
不止是被动的
拟态伪装,为了生存猎蝽科昆虫也会主动防御,在遇到外界惊扰时会暂时停止活动或自动掉落,用于迷惑敌人,这种行为称为“假死”。在受到突然振动时,其会立即作强直性麻瘦状昏迷,坠地装死。猎蝽科昆虫还有一种吐液行为,也是一种自卫手段,一般是面对天敌(多为
脊椎动物)眼、口、鼻部粘膜喷射。
生长繁殖
生活史
猎蝽科昆虫一年发生两代,存在
世代重叠和交叉现象。作为一种不完全变态昆虫,其生活史分为虫卵期、
若虫期、成虫期,若虫大多数为5龄。猎蝽科昆虫不同种的越冬虫态较复杂,有些种类以成虫和卵越冬的,也有些以成虫、卵及各龄若虫越冬。
交配产卵
猎蝽科昆虫中的真猎蝽亚科刺猎蝽属(Polididus),在求偶时雌雄虫触角相互触碰一段时间后,雄虫尾随雌虫移动并有抬足和露出腹部的行为;交尾时,大多数的雄虫在雌虫背上,雄虫常伸出喙抵住雌虫头部或者前胸背板,两只前足搭在雌虫前胸背板前端;少数
齿缘刺猎蝽雌雄虫交尾时呈“V”字形或“一”字形交配。有多次交配的习性。该科昆虫的产卵方式一般有单产、行产、簇产及块产。其中,单产即单个体地分散产,块产则是多卵聚集在一起成为卵块。
虫卵期
猎蝽科昆虫的虫卵一般卵长0.8~5毫米,形状差异大,有近有圆球形、宽椭球形、椭球形、长椭圆球形、柱形、罐形、梭形及许多不规则形等。
若虫期
猎蝽科若虫大多数为5龄。一般第1、2龄之间比较接近,3~5龄之间较接近。一般第3龄若虫开始出现明显的翅芽,第4龄的中胸不超过后胸末端,而第5龄的中胸翅芽已显著过后胸。
物种保护
绝大多数猎蝽科昆虫的
种群资源尚不存在威胁,仅在2017年,该科中的拿破仑虫(Napoleon vinctus)种群资源被认为存在下降趋势,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濒危(EN)。
2023年,海南杆䗛猎蝽(Ischnobaenella hainana)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价值与危害
猎蝽科昆虫作为不少农林业害虫的天敌,是一类病虫害防治的重要生物资源。中国的农田猎蝽资源较为丰富,在抑制害虫发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黄带犀猎蝽作为玉米地危害物
草地贪夜蛾的天敌,安全可靠。不仅
捕食多种类型害虫,甚至捕食比自身个体大的害虫,在农林害虫
生物防治中可以规模化饲养,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猎蝽科昆虫中的
锥蝽,日间潜伏,夜间活动,吸血为食,一般吸食高等动物的血液,是美洲锥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锥蝽引起的该传染性疾病多发于美洲。2016年,在中国
广东省佛山市首次发现锥蝽叮咬情况,出现过敏甚至严重变态反应。
代表类群
真猎蝽亚科
这是猎蝽科中最大的一个
亚科,已知千余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域,栖息于植物丛中,
捕食各种昆虫。本亚科体小型至大型,体形及颜色变异很大,足常具刺或瘤状突起,喙粗短, 弯曲,单眼小,通常突出,
前翅革片顶端内侧有一个
四边形小翅室,爪的基部具齿。至2007年,中国已知 190 余种,50个属。主要属有菱猎蝽属(Isyndus)、刺猎蝽属(Sclomina)、猛猎蝽属(Sphedanolestes)、棘猎蝽属(Polididus)、齿胫猎蝽属(Rihirbus)、犀猎蝽属(Sycanus)。
体小型至中型,身体细长,触角及足细长。前足捕捉式,基节甚长,伸出于头的前端。眼小,无单眼,
前翅狭长,还有短翅型及无翅型。蚊猎蝽种类生活习性不同,多数喜生活于阴暗、 潮湿的地区,昼栖夜出,
捕食蚊、等小虫,夜间有向光性。主要属有二节蚊猎蝽属(Empicoris)、蚊猎蝽属(Gardena)、
大蚊猎蝽属(Myiophanes)。红痣蚊猎蝽(Empicoris rubromaculatus)。
猎蝽亚科
体小到大型,体长多在 11~18mm 之间,部分种类体扁平;色一般较暗,常具红黄色斑纹。头较长,前端向下倾斜或弯曲,具横缢。前胸背板横缢约位于背板中央;发音沟长列宽型;
前翅无中室,小盾片形状变化较大;各足跗节均为 3 节。主要属有荆猎蝽属(Acanthaspis)、猎蝽属(Reduvius)、短猎蝽属(Brachytonus)。
参考资料
褐菱猎蝽.inaturalist.2023-08-11
红痣蚊猎蝽.inaturalist.2023-08-11
淡带荆猎蝽.inaturalist.20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