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
张琦,中国共产党员,1963年出生于宝鸡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教授,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
从1993年开始,张琦致力于农业农村经济与扶贫政策的研究,曾在土地管理机关、地产市场研究所等多处任职。2003年,他任职了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博导、党总支书记,在2011年他首次构建了“中国绿色减贫指数和指标体系”,同年他又创立了高端智库中国扶贫研究院。截至2017年,他已经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以及国家“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统计局等国家和省部级等各类课题研究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中国绿色减贫指数研究报告》等专著30余部。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区域及城市经济发展、土地及房地产市场政策、“三农”问题及扶贫开发以及资本市场运营及企业改制,是中国较早研究绿色减贫和中国绿色减贫指数的专家。
2016年,在张琦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期间,该院获得了首届中国扶贫论坛“中国扶贫社会责任奖”荣誉称号,2018年2月又入选了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的“全面小康与精准扶贫”十大最具有影响力智库。2020年,张琦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一年后,又被授予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63年,张琦出生于眉县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因家中贫穷,只能供得起一个孩子上学,他的父母选择了让张琦继续念书,妹妹留在家里帮忙。在高考填志愿时他选择了农业经济方向,只是希望多学习一点经济、农业种植方面的知识,能够凭自己的能力改变一下家乡的面貌。
1986年,张琦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西北农学院)读完本科后,便去了汉中市地区的农业干部学校任教,汉中农业学校所在的秦巴山区,是比较贫困的地区。这让张琦深刻地理解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状况。1988年,张琦又回到西北农业大学,开始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学习生活,他致力于农业农村经济与扶贫政策研究,潜心扶贫理论政策和实践创新研究。1990年,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完成了博士学业。
工作初期
在1993年7月—2001年期间,他先后在土地管理机关、地产市场研究所、《中国地产市场》杂志、南方证券有限公司等地任职。2001年9月,他成功任职为国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助理兼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2003年7月,他任职了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博导、党总支书记。
2011年创立高端智库中国扶贫研究院,直接服务国家脱贫攻坚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同年,其倡导设立了“徐金生蔡玉霞励志成才专项扶贫基金”,用于资助扶贫研究和京师贫困学子。这项资金是由张琦教授的博士生,中国台湾知名人士徐静慧女士捐资400万元设立。
研究经历
从2011年开始,3年多的时间,张琦带领团队反复分析调研,借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经合组织的绿色增长指标以及中国绿色发展指数等成果,根据中国多维贫困特点,首次构建了“经济增长绿色度、资源和环境保护度、社会发展能力和扶贫脱贫成效”四大维度27个指标的中国绿色减贫指数和指标体系,并对中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505个贫困县的绿色减贫指数进行测度。《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报告2014》等系列研究报告相继出版。他的研究报告被国务院扶贫办的刘永富主任和经济学家李晓西教授认为是“中国绿色减贫研究又一重要的创新成果,是未来扶贫脱贫研究重要内容之一”。
2015年,张琦完成了国家“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的重大项目《“十三五”完善我国扶贫脱贫机制研究》,对于中国的扶贫脱贫机制提出了要求和主要任务,并提出了建议,该项目成为了制定“十三五”扶贫脱贫规划时的参考内容。张琦发表的理论文章《考核退出机制助推贫困县如期脱贫》,因其提出了对于贫困县考核机制和贫困退出机制需要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评估,被新华月报转载后,获得了中央领导的肯定。
2016年起,张琦和他的团队开始了针对未来脱贫攻坚后的拓展性研究。张琦主持完成了《2020年后减贫战略研究》,就2020年后中国贫困标准、区域重点、时序发展策略选择、体制机制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观点和建议,他提出“从绝对贫困转化到相对贫困,除了继续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外,还要把城乡统筹,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扶贫工作将从超常规的政策,转入一种日常的管理,同时将形成国内减贫和国际减贫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同年,作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的院长张琦获得了首届中国扶贫论坛“中国扶贫社会责任奖”荣誉称号,2018年2月,中国扶贫院被入选了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的“全面小康与精准扶贫”十大最具有影响力智库,是中国扶贫政策研究的重要智库之一。
2018年,张琦主持了“2020年后绿色减贫理念和制度框架”研究,该成果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刊用,并被中共中央农村办公室内刊转载。同年由他带领的团队完成了《我国农村返贫问题研究》,对中国的返贫现状、结构特点、区域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客观的科学的分析研究和判断,并且提出了重要的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2020年后中国跨越绝对贫困后的多维反贫困新目标、新重点、新标准等观点,获得了多名中央领导的批示。
2019年,张琦在《跨越绝对贫困后的多维反贫困新目标》一文中他提出:缩小区域与城乡收入差异、社会公共服务不平等、多维贫困等为主要特征的相对贫困的缓解将成为未来中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并且他还提出了中国减贫的新目标、新对象等观点,获得了中央主要领导的批示,给2020年后中国减贫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2020年,张琦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2020年前后,类SARS病毒疫情爆发,张琦组织研究团队,将它与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影响进行对比,来预测这次疫情对贫困地区收入、脱贫工作的影响;随着疫情的变化,他们又聚焦于如何在控制疫情的同时保证复工复产。团队对就业的恢复、产业的恢复进行跟踪性调研,其中有5项成果被有关部门采纳,1项成果获中央领导批示。
2023年4月27日,张琦率队到花垣县第三中学、十八洞村小学开展调研及支教活动。通过此次调研支教活动,开展与花垣县包括第三中学、十八洞小学的交流合作,在校长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研究生支教团、书籍捐赠等开展合作。
思想主张
绿色减贫是可持续最强的脱贫手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绿色减贫,即通过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实现贫困人口脱贫的减贫手段。
——2018年3月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智库论坛张琦演讲
共享发展的底线与保障,是在2020年实现减贫目标,其核心是精准扶贫;共享发展的新动力是加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共享发展新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年5月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张琦教授发表演讲
绿色减贫的基本概念可以概括为通过可持续的、以环境保护和资源科学利用为导向的促进贫困地区扶贫减贫的理念和行动。从概念中可以延伸出绿色减贫的两层含义:第一,绿色减贫是以环境保护为重要考虑因素的减贫理念,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受污染情况,兼顾贫困人口扶贫脱贫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第二,在绿色减贫行动实施中,通过可持续、可循环的绿色生态方式,实现贫困人口扶贫脱贫目标,在行动中更侧重方式的科学化和效益的长期化。
——2018年10月全国扶贫日生态环境保护与减贫论坛主旨报告
总体上看,通过脱贫攻坚实现脱贫摘帽和实施乡村振兴的目的均是缩小城乡居民间的发展差距,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实现贫困地区脱贫摘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战略则为脱贫摘帽更加稳定、脱贫攻坚战果更加持久提供了保证。
——2020年11月接受《国家电网》专访
中国积极倡导构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完全得到控制,贫穷、饥饿、疾病侵蚀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世界减贫事业亟需明确的方向和可持续的措施,因此脱贫攻坚成绩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中国脱贫攻坚为世界减贫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2021年4月接受《经济日报》专访
乡村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教育被公认为是促进经济发展和传递优良文化的主要力量。可以说,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人,终极动力就源自于强大的乡村人力资本。教育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等乡村振兴战略核心问题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021年4月接受《光明日报》专访
职位
重要荣誉
个人生活
多年来,张琦一直在贫困村的深入调研工作。由于区域特点,调研地一般都在山区,开车进去单程就要3、4个小时。下车后不仅要调研,还要进行访谈、问卷填写,回去后又需要整理,第二天又要早出发。张琦形容自己有独特的“睡觉技能”,坐上车就能睡着:“路程长,耗时久,不睡觉精力就不够,所以要赶快休息。”
张琦形容自己是个带着学生往山里“钻”的教授。他经常带着学生出去参加调研活动,他想通过调研,让学生得到更加深刻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学术层面。
人物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评:当一个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时,他是神采奕奕的。如果这个目标不仅关乎个人,而是能提升成千上万个个体的生活水平,追寻目标的过程就更充满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感。这就是张琦教授给人留下的初印象。一个为着更多人获得“幸福”而努力着的“幸福”的人。
在2015年张琦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最受研究生欢迎的十佳教师”称号时,对他评价道:“恢弘学术,自带学子深入苦地,学践合一、师风及处,遍是动人的激励与温暖的光辉。”
社会活动
会议活动
2017年11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参加了由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17中国优秀扶贫案例报告会”。
2018年10月16日,故城县开展“扶贫日”系列走访活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琦、市扶贫办领导受邀参加活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琦对该县的脱贫攻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2019年1月28日,教育部组织动员44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部门(单位)直属高等学校承担44个国贫县定点扶贫任务,832个贫困县已基本完成任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教授张琦表示,教育为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实现纵向流动、阻断代际传递提供了可能,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通过努力提高受教育水平,获得更高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同时,教育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优质人力资源,有助于加快贫困地区群众增加收入的步伐,对缩小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9年9月10日,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京举办第133期新闻茶座,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琦教授受邀参加会议。此次会议上,张琦教授以“中国脱贫攻坚”为主题,与外国媒体驻京记者、外国大使馆新闻官、中国内地以及港澳台记者共80余人,进行了深度交流。同年10月,“2019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3个国际组织、30个国家的200多位中外嘉宾出席了论坛,就中国减贫经验对世界减贫治理的启示、促进世界零饥饿零贫困的中国方案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以共享精神推动减贫和发展领域的合作,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张琦受邀出席论坛,并作了“2020之后的减贫行动展望”的专题演讲。
2019年11月28日—29日,“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在乌干达举行。会上,张琦介绍了中国减贫的道路和经验、中国“精准扶贫”的七大模式和相应的具体案例。
2020年7月16日,在中国新闻社举办的“国是论坛——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张琦表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各地努力克服疫情对扶贫脱贫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对疫情的各项支持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1月18日,北京师范大学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在举行的中国新闻社国是论坛“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乡村振兴战略将在实现脱贫摘帽基础上,按照乡村全面振兴、城乡实现融合发展的要求,巩固已有脱贫成果,推动农村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全方位发展。
2022年7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琦在“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九场新闻发布会发言,点评了直属高校定点帮扶工作的特点和成效。
2023年2月3日至4日,渭源县隆重举办“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元古堆论坛,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张琦围绕大会主题作了主旨发言。
2023年2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张琦教授受邀为宁武县驻村帮扶干部做乡村振兴政策专题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几个问题及未来三年重点》。
2023年5月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中国扶贫研究院、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吉首大学商学院主办的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专题研讨暨智库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吉首大学举行。张琦教授作了题为《建设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强国之路的思考》的专题报告。张琦从“农业强国与农业大国、现代化强国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农业强国的基本特征”等几个方面,对农业强国建设作了系统性的解读。
2023年10月17日,张琦教授受邀做客中央电视CCTV—13新闻频道“携手向未来”特别节目,现场点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
2023年11月18日,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乡村教育振兴论坛”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论坛由张琦教授主持。
学术活动
2015年9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党支部书记、中国扶贫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琦教授一行去青海师范大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张琦教授与经济管理学院针对在青海省开展绿色发展与减贫研究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开展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并且还作了《新常态下我国扶贫开发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的学术报告演讲。
2018年4月1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225期达尊讲坛暨12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张琦教授为带来了主题为《新时代中国精准扶贫及绿色减贫新理念》的讲座。
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教授张琦为组长的调研组,就“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与济源市脱贫创新模式”课题在济源展开调研。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王玉海,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教授张艳荣,湖北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兵园参加调研,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副市长卫祥玉陪同调研。
2021年5月18日,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书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做了中国精准专场讲座,本次讲座张琦教授以《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推进历程》为题,通过翔实的数据和丰富的案例,结合理论,从“艰辛历程、辉煌成就、基本经验、未来展望”等四大方面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历程做了诠释。
2021年9月28日晚,北京师范大学张琦教授、博士生导师莅临吉首大学商学院,向全院师生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巩固拓展到全面振兴—绿色减贫向绿色帮扶和绿色振兴的新转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丁建军主持,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讲座。
附录
代表著作
产业扶贫模式发展
张琦的《产业扶贫模式与少数民族社区发展》于2013年12月出版,该书是北京师范大学985三期工程建设“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基地重点研究项目“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战略研究”系列研究成果之一,也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成果之一。这本书通过对典型地区的实地调研、访谈与问卷调查,了解产业扶贫模式在少数民族社区的实施效力及对少数民族社区扶贫与发展的推进作用,并探寻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产业扶贫政策与在一般地区推广应用该政策措施存在的差异性,不断的完善这一专项扶贫模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实施提供研究参考与政策建议。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
张琦参与编著的《连片特困地区扶贫规划编制理论与方法》分别从概述、区域规划理论、扶贫开发规划理论、片区规划理论、片区扶贫规划编制方法、片区扶贫规划编制阶段与程序、片区规划编制问题讨论等七个方面,并结合国家各相关部门新近出台的“十二五”时期各类与扶贫开发有关的方针、规划、政策措施等,全面阐述了片区扶贫规划编制及规划编制所需要的各类基本理论、方法支撑。
雨露计划实施
2016年,张琦出版《中国“雨露计划”实施综合评价及新对策研究》,该书将绿色发展和扶贫开发相结合,开创性的构建了绿色减贫指数即由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程度、社会发展能力和扶贫开发与减贫效果等多项指标构成中国绿色减贫指数。进而对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2014年绿色减贫情况开展年度跟踪测算研究,并提出了推进中国绿色减贫的相关政策建议。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思考
2014年8月张琦的《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新思考》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张琦聚焦了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对于新时期中国的二元土地市场与城乡一体化新型体制构建、新时期中国土地市场化以及招拍挂制度改革和新时期城乡居民住房用地制度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思路和政策建议,该书获得北京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代表论文
科研项目
企业项目
参考资料
人才队伍.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2023-11-09
做深耕扶贫研究的“躬行者”.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11-09
张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2023-11-09
张琦主要事迹.国家乡村振兴局.2023-11-09
张琦:扶贫是持续一生的事业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网.2023-11-09
张琦主要事迹.国家乡村振兴局.2023-11-10
张琦.中国农工民主党.2023-11-09
张琦等:考核机制助推贫困县如期脱贫.《国家治理》周刊.2023-11-16
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中国电力新闻网.2023-11-28
北京师范大学张琦教授做客经济管理学院达尊讲坛.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3-12-04
张琦:扶贫是持续一生的事业.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2023-11-30
北京师范大学张琦教授为我校做中国精准扶贫专题讲座.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12-07
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内在要义与提升对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2023-12-04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工作初期
研究经历
思想主张
职位
重要荣誉
个人生活
人物评价
社会活动
会议活动
学术活动
附录
代表著作
产业扶贫模式发展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
雨露计划实施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思考
代表论文
科研项目
企业项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