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型依恋是一种依恋类型,是亲子关系中最好的相处模式,并且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形成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John 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这一概念。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联结。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又指儿童与他的抚养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儿童与抚养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表现为儿童对抚养者的一种追随、依附和亲密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
归属感和安全感。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对母亲有较强的信任感,喜欢与母亲在一起,但不是总依偎在母亲身边,能安逸地独立游戏和探索;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很容易被安抚。
主要来源
根据安恩沃斯(Ainsworth)通过陌生情境测验和对多个样本的分析,将依恋划分为 (A、B、C三种类型(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安全型依恋、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如果把B型依恋称为安全依恋的话(约占70%),A型(占10%左右)和C型(占20%左右)则称为不安全依恋。三类依恋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强度的强弱,而在于质量的好坏。显然,B型依恋的质量高,而A和C型依恋质量低。1990年,Main和Solomon又提一种新的D型紊乱型依恋。
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母亲是否在场对他们的探究行为没有影响。母亲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而且母亲接近时反而转过身去,回避母亲的亲密行为。在忧伤时,陌生人的安慰效果与母亲差不多,不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B型安全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忧伤时容易被陌生人安慰,但母亲的安慰更有效。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即使在忧伤时,婴儿也能通过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然后继续探究和游戏。
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而且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母亲离开时相当忧伤,但重逢时又难以安慰。实际上,这些儿童抗拒母亲的安慰和接触。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愤怒的矛盾心理,对母亲缺乏信心,不能把母亲当作“安全基地”。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拒绝去探究,仍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不安。
D型紊乱型依恋
也称作紊乱型依恋,紊乱型依恋往往源于早期的亲密关系经历,特别是在儿童时期。婴儿期的早期关系对个体的依恋模式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这类婴儿通常会表现出最大程度的不安,在与抚养者重逢时,会出现一系列混乱、矛盾的行为,缺乏目的、组织、连续以及完整性,对抚养者表现出恐惧、过分任性。这种依恋模式可能是由于主要照顾者的不一致行为引起的。
影响因素
安全型依恋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父母的影响、儿童自身特点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等。
父母的影响
Ainsworth的抚养假说认为,婴儿的依恋风 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受到的关注类型。 安全的依恋依赖于有亲密情感联系、反应灵敏 的育儿方式,而不安全的依恋则是由不敏感的母亲所致。研究证实,母亲敏感性高的一岁 婴儿更可能是安全依恋风格。但母亲的敏感 性并非是惟一的影响因素,提供充分环境刺激, 具有敏感性、同步性、交互性、支持性、积极态度 特征的母亲更可能有安全依恋风格的婴儿。安全依恋风格的父母有积极的内部工作模型,更可能表现出敏感的、回应性的、非侵扰性的抚养行为,更能推动欢快与愉悦的母子互动,因而有利于安全依恋形成。
儿童自身特点的影响
此外,儿童自身的特点也会影响依恋类型的形成。儿童的先天特性尤其是气质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儿童依恋行为以特定的速度和强度,制约着儿童的反应方式和活动水平。例如,有些婴儿天生内向、胆小,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可能更容易形成不安全型依恋。依恋形成关系亲子双方。儿童形成何种依恋风格,不只与父母有关,还与儿童自身的特点有关。研究发现,低体重婴儿(包括生来就有严重疾病和毒瘾的婴儿)行动迟缓,易激惹,这些特征使抚养者疏远了他们,并采取了不敏感的抚养方式,因而这些婴儿比正常体重的婴儿形成不安全依恋的可能性更大。另有研究发现,大多数智力迟钝的婴儿在与母亲的交往中表现消极被动,交往的主动权在母亲手中,而正常儿童通常是自己把握着交往的主动权。除此之外,儿童的性别、
出生次序也会影依恋的受展。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安全型依恋的重要因素。因为家庭是个体成长的最初环境,必然对婴幼儿形成何种依恋风格产生影响。婚姻关系是家庭中的主要关系之一。在儿童的生存条件中,家庭是第一要素。家庭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父母的婚姻关系、经济状况、父母与儿童的互动方式等,都会影响儿童依恋的形成。例如,父母的婚姻关系紧张、经济困难等问题可能导致父母对儿童的关注和照顾减少,从而影响儿童的安全型依恋形成。
社会文化的影响
每一种社会文化都有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和推崇的社会文化规范,每一个置身其间受其习染的个体,其行为表现必然会带上该种文化的烙印。例如
日本的母亲期望孩子能更早地变得情感成熟、顺从、有礼貌,而
美国和
意大利的母亲则希望他们的孩子能更早地变得独立,能有更多的社交技巧,有自信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方式
前提
遵循儿童的自身特点是必要前提。大量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是依恋感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了解这一时期幼儿的特点就成了必然之举。影响依恋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理成熟和气质特点。家长或抚养者需要敏感、及时地回应幼儿的需求,与幼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供安全和支持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表达情感和需要。这些培养方式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的行动和互动来实现,例如亲密接触、关注和回应、给予温暖和鼓励等。同时,家长也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要,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方式,以帮助幼儿建立安全型依恋。
根本途径
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方式的根本途径是了解并满足幼儿的需要这包括幼儿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生理需要主要包括饮食、睡眠、排泄等,家长需要确保这些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心理需要主要包括幼儿对父母的爱、关注、照顾等的情感需要以及活动需要。家长需要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提供温暖和安全的环境,使幼儿感到被爱和被关注。此外,家长还需要理解幼儿的气质特点,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幼儿的需要,提供与幼儿本身的气质特点一致的抚育环境。
辅助条件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氛围将在个体成长的历程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个体的言谈举止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显然,温暖、和睦、互助的家庭氛围将有助于婴幼儿安全型依恋的形成;反之,冷漠、疏远、拒绝的家庭氛围则易使儿童形成不安全依恋。所以,父母应尽可能的给幼儿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儿童在这样的背景中感受爱与关怀。
理论价值
安全型依恋的理论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成长中的情感关系。安全型依恋理论最初由
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提出,他发现婴儿和其照料者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婴儿天生就有亲近照料者的本能,这种本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建立起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后续的各种研究也证明早期个人经验的依恋模式深刻影响着未来
人际关系和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