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是娥
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派”创始人
丁是娥(1923年11月12日-1988年6月28日),祖籍浙江省吴兴县,出生在上海,原名潘咏华,小名“银男”,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派”创始人,曾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至九届上海市人大代表。
丁是娥9岁从师丁婉娥学艺,专攻花旦、正旦,兼任老旦,12岁参加演出,18岁满师,先后应聘到鸣英剧团等艺术团体当演员。1943年,丁是娥以一出《女单帮》一举成名,为她以后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基础。1949年后,丁是娥致力于沪剧改革,在排演现代戏剧方面成绩显著。1950年,丁是娥与丈夫解洪元一起,首创民营公助集体所有制的上艺沪剧团,任副团长。1953年,丁是娥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赴朝鲜慰问志愿军演出。同年,丁是娥随剧团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表演沪剧罗汉钱》,《罗汉钱》的成功演出标志着她在表演艺术上已趋向成熟,丁是娥创造的沪剧丁派艺术也开始形成。
1958年,丁是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丁是娥凭借《雷雨》中的蘩漪,展示出自己把握复杂角色的功力,成为艺术生涯的又一个里程碑。此外,丁是娥还在《鸡毛飞上天》《阿必大》等沪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其演唱艺术精湛,形成绮丽多变、独树一帜的丁派唱腔。丁是娥对于《芦荡火种》中阿庆嫂形象的成功塑造使她登上了自己六十年表演生涯的艺术高峰。“文革”期间,丁是娥受尽磨难。“文革”以后,丁是娥复出,选择让中青年演员更快接班,自己渐渐淡出,积极为沪剧院培养人才。1978年,丁是娥出任上海沪剧团团长。1982年,她成为首任上海沪剧院院长,1985年,丁是娥担任上海沪剧院名誉院长。
丁是娥的表演端庄大方、稳重质朴、清新明快,深受观众的喜爱,于1952年获得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1954年获得华东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1956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1958年被评为全国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多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3年11月12日,潘咏华出生在上海,小名“银男”。她出身贫寒,父母亲都在湖州丝厂打工,因为母亲起早贪黑的工作,潘咏华经常没人照看,所以母亲只好每天带她去厂里,把她放在缫丝车的车肚里,有一次她还被缫丝锅里溅出来的开水烫伤。小时候,潘咏华没有玩具,唯一的乐趣就是看流浪艺人唱戏文,所以她很小就向往去学戏,挣钱养家,可是母亲并不支持她。1932年,潘咏华的母亲病死,她要被送去给别人做童养媳,潘咏华哭喊着:“我要唱戏,不去做童养媳。”好心的姑母拿出50块大洋:“这个小囡归我,我作主,让伊去学戏。”于是,潘咏华在姑妈的帮助下,摆脱了去当童养媳的命运,实现了学唱戏的心愿。
演艺经历
崭露头角
潘咏华9岁从师丁婉娥学艺,正式改名为丁是娥,专攻花旦、正旦,兼任老旦。丁是娥学艺的道路充满艰辛,她咬紧牙关,学会了敲慢板、快板,渐渐地还在学演中崭露头角。12岁时,丁是娥在丁婉娥主办的儿童申曲班里参加演出,成为该班台柱子之一,人称“小小婉娥”。丁是娥跟着戏班跑码头唱茶馆时,看客扔铜板才有收入。一些地痞流氓常借此戏弄艺人,初出茅庐的丁是娥也受到了欺凌。有一次,丁是娥在茶楼唱《赵五娘》时,几个看客故意把两个铜板用茶水一蘸,合成“双铜板”,用力往她脸上扔。丁是娥怕班主责怪,不敢用手挡,这些双铜板砸得她满脸都是紫血块,虽然疼得直掉眼泪,但还是得四跪八拜多谢看客赏赐。
1939年,丁是娥进入正规剧场,与前辈名伶同台演出。18岁时,她应聘到鸣英剧团、施春轩剧团和文滨剧团当演员。1943年,丁是娥以一出《女单帮》一举成名,这为她以后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基础。1947年,上艺沪剧团成立,丁是娥为该剧团的主要演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丁是娥致力于沪剧改革,尤其在排演现代戏剧方面成绩显著,她带头表演了《赤叶河》《小二黑结婚》等新戏。1949年10月22日至26日,沪剧界推选丁是娥、周湘君、王雅琴等以影剧协会代表身份,参加上海市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
1950年,丁是娥与丈夫解洪元(沪剧男演员)一起,响应人民政府“改人、改工、改制”号召,首先创建民营公助集体所有制的上艺沪剧团,并任副团长。同年,丁是娥在沪剧 《赤叶河》中扮演燕燕,获得上海市戏曲竞赛演员一等奖;次年,她在 《好儿女》中扮演主角,获得上海市戏曲竞赛演员一等奖。1952年,上艺沪剧团与中艺沪剧团合并,同年9月,丁是娥随剧团赴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10月1日,丁是娥应中央人民政府邀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观礼,在天安门广场参加联欢活动。之后,丁是娥主演的沪剧罗汉钱》于10月13日在中央戏剧学院进行内部招待演出,于10月17日在北京剧场首次公演,演出获得成功。
在《罗汉钱》作品中,丁是娥没有一味把劳动妇女小飞娥表演得凄惨悲切,而是展现了解放前后人物精神面貌的变化,热爱生活、思想开朗是这个角色的基调,丁是娥准确、细腻的角色把握令很多专家赞叹不已。经过评比,《罗汉钱》获得观摩演出大会的剧本奖、演出奖,丁是娥也因此获得演员一等奖。1952年10月下旬,《罗汉钱》到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同志作专场演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出席观看。演出当晚,周总理站在中南海食堂门口迎接演员吃宵夜,并和他们一一握手。在握手时,丁是娥说:“让总理等我们,实在不敢当。”总理笑着回答:“你们是毛主席请来的客人,应该的。”
几天后,周总理又接见了丁是娥,二人亲切交谈。北京演出的成功,给剧团增添了许多信心和力量。回到上海市不久,民办公助的上海沪剧团被批准改建为国营的上海市人民沪剧团。从此,沪剧的发展踏上了新征程。此外《罗汉钱》的成功演出成为丁是娥整个艺术生涯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她在表演艺术上已趋向成熟,她创造的沪剧丁派艺术也开始形成。
精进技艺
1953年,国营上海人民沪剧团成立,丁是娥为该团的主要演员,兼任艺委会副主任。同年,她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赴朝鲜慰问演出。1954年,丁是娥凭借在沪剧《金黛莱》中扮演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女英雄金黛菜,获得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不过,丁是娥觉得自己的发声换气不太科学,她主动登门向歌唱家周小燕讨教,周小燕建议她练练吹蜡烛。于是,丁是娥回去后勤加练习,她吹气的力度越来越大,人离放蜡烛的桌子也越来越远,逐渐掌握了科学运气的方法。
科学运气为丁是娥之后发展、丰富“丁派唱腔”起了很大的作用。她在唱《甲午海战》“祭海”时,“盼你们”这三个字的唱能一口气拖十板,表现出金堂妈怀念亲人悲痛欲绝的心情。此外,丁是娥善于从其它艺术中学习借鉴表演经验。她曾连看七遍电影《居里夫人》,从美国电影演员葛丽尔·嘉逊身上,学到了用眼神演戏的表现手法,并运用到《和合结》的表演中去。沪剧《朵朵红云》中的那段“长江滚滚向东流”的“快流水”是她从京剧传统曲牌“流水”中受到启发,而创造的一种崭新的沪剧板式。在表演《赵君祥卖囡》中的“五更乱梦”时,丁是娥借鉴、吸收了越剧昆曲的一些身段动作,表现出了一位母亲在女儿被丈夫因赌输卖掉抵债后,对孩子的思念之情。
1956年,丁是娥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同年,她就沪剧为何要坚持创排现代戏进行过清晰的表述:“沪剧发展的环境处在上海这样一个现代化城市中,更多地接触了电影、话剧这些艺术形式,所以较多地适合演现代戏。”1957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把《罗汉钱》搬上银幕,拍摄成戏曲艺术片,于是《罗汉钱》和沪剧走向了全中原地区。1958年,丁是娥被评为全国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同年10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不久,丁是娥与其他文艺工作者在上海受到毛主席和一些中央其他首长的接见。毛主席对丁是娥说:“我们党又多了一位新同志,要好好为党工作啊。”丁是娥将毛主席的这句话铭记在心。
1959年夏,沪剧界决定联合演出《雷雨》。丁是娥在1959年沪剧明星大会串的演出,展示出了自己把握复杂角色的功力,成为她艺术生涯中的又一个里程碑。丁是娥层层递进、恰如其分地刻画了蘩漪对丈夫周朴园的一次又一次反抗。在与大少爷周萍的纠葛中,她着重展示繁漪的痴情和忍耐,还把繁漪最后看起来不近人情的报复行为演绎得顺畅自然,非常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丁是娥凭借对戏中女主角繁漪的成功演绎,赢得了“活繁漪”的美称。
1960年,丁是娥被评为上海市文化系统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三八红旗手。1962年11月初,丁是娥率上海人民沪剧团到苏州开明戏院演出《蝴蝶夫人》,丁是娥在剧中饰演乔乔桑,她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细腻贴切,唱腔婉转,表演十分精彩。另外,丁是娥在收到粉丝来信后,于11月8日回信,表达对其感谢之情,同时她希望来信人不吝赐教,多多联系。
丁是娥以现代题材为主,还成功塑造了其它不同类型的妇女形象,如《鸡毛飞上天》中的林佩芬、《阿必大》中的农妇婶娘、《寄生草》中的贵夫人唐文锦、《被唾弃的人》中的林蕴华等。她的表演端庄大方、稳重质朴、清新明快,深受观众的喜爱,成为一代宗师。“文化大革命”期间,丁是娥受尽磨难,但她坚信“中原地区不会永远这样下去”。
薪火相传
丁是娥在“文革”以后复出,粉碎“四人帮”后,她把落实政策补发的一万元工资作为党费交给组织,之后又按月主动交纳党费一百元,这占她全部工资的三分之一。丁是娥当时不过五十多岁,声誉如日中天,但这时她却提出自己要渐渐淡出,从而让中青年演员更快接班的想法。那时正在排演反映中日友好的新戏《泪血樱花》,剧中女主角是日本姑娘樱枝,虽然丁是娥很想演,但经过认真思考,她主动提出让青年演员陈瑜挑大梁,并且主演了全剧,因此陈瑜很快在沪剧舞台上冒尖。为了使沪剧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她又把目光投向年纪更轻、刚从剧团学馆毕业的新的一代。对于1974届沪剧学馆学员,丁是娥亲自走进课堂,一字一句,一招一式,反复教学,不厌其烦。
学员毕业后,丁是娥挑选《野马》这个现代戏让青年演员担任主演,自己在戏里扮演一个不显眼的配角,在登宣传广告时,还把徐俊和茅善玉两个年轻人的名字,用大字放在她前面,她用自己在观众中的影响力为青年演员作铺垫。在丁是娥等老一辈艺术家扶植下,沪剧院的中青年演员在艺术上日趋成熟,形成很有实力的人才梯队。作为丁是娥的得意弟子,茅善玉是丁是娥教育理念和师德风范的最大受益者,她的艺术成就离不开恩师的悉心栽培。而对于恩师的教诲和关爱,茅善玉铭记心头。
丁是娥创造的舞台形象中,最为成功、影响最大的是《芦荡火种》里的阿庆嫂。为了演好此角色,丁是娥研读了反映地下斗争的书籍,还向部队侦察英雄讨教,她认为阿庆嫂兼有茶馆老板娘和地下联络员两种身份,不能以偏概全,失去人物的主心骨。阿庆嫂的服装扮相、行为举止,要像茶馆老板娘的样子,带几分江湖气,而心里阿庆嫂对敌人恨之入骨,富有责任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所以,丁是娥表演的阿庆嫂不卑不亢、注重分寸,在“智斗”一场戏中,她的处理细腻传神,当胡传奎向刁德一介绍她时,丁是娥站在原地不动,仅用眼神随意打量了一下,展现了阿庆嫂的警觉敏锐和从容大度;当阿庆嫂点烟送茶时,刁德一拉下脸来冷言挑衅,丁是娥捏着点燃的火柴,稍稍停步,凝目相视,再走到胡传奎面前埋怨质问。阿庆嫂形象的成功塑造使丁是娥登上了她六十年表演生涯的艺术高峰。
1978年,丁是娥出任上海沪剧团团长。1979年,丁是娥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出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被选为中国文艺网委员、中国剧协理事、上海市剧协副主席。1981年,丁是娥任上海沪剧团团长兼艺术委员会主任。1982年,她成为首任上海沪剧院院长。1984年,丁是娥、邵滨孙石筱英与上海市文联策划了一次“农家乐”活动,解洪元童芷龄孙泰乔奇等艺术家前来捧场,受到当地村民的欢迎。1985年,丁是娥担任上海沪剧院名誉院长。1987年,丁是娥和一批流派创始人、老艺术家亲自选才,从全上海中小学生中挑选优秀沪剧新苗汇聚到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沪剧班。
丁是娥热爱艺术、热爱观众,对市郊乡亲怀有特殊的感情,她倡导并坚持了达十年之久的“沪剧回娘家”活动。丁是娥的最后一场演出在奉贤区农村舞台上,当时她的病已经很严重,很多人劝她亮个相就可以了,但是丁是娥抱病坚持日夜两场演出,演完以后就进了医院,这次演出成了丁是娥的舞台绝唱。
因病逝世
1988年6月28日,丁是娥在上海病逝。她去世后人们清点她的遗物,发现这位表演艺术家的存款只有两千元。作为一代沪剧宗师,丁是娥直到去世,也没有能如愿举行个人演唱会,但是后来上海沪剧院多次举行纪念丁是娥的专场演出。
主要作品
沪剧作品
丁是娥以现代题材为主,成功地塑造中外各阶层老、中、青不同类型的妇女形象。她参演的沪剧作品有:《罗汉钱》中的小飞蛾、《金黛莱》中的金黛莱、《鸡毛飞上天》中的林佩芬、《雷雨》中的蘩漪、《阿必大》中的农妇婶娘、《蝴蝶夫人》中的日本艺妓蝴蝶、《寄生草》中的贵夫人唐文锦、《芦荡火种》中的阿庆嫂、《被唾弃的人》中的林蕴华、《白毛女》中的喜儿、《甲午海战》中的金堂妈、《赵君祥卖囡》中的母亲,以及《赤叶河》《小二黑结婚》《好儿女》等。
电视剧作品
1987年丁是娥参演电视剧《屋檐下的白玉兰》,该剧根据舞台剧改编。
书籍作品
丁是娥著有回忆录《展开艺术想像的翅膀》。
艺术特点
沪剧丁派艺术既端庄大方、稳重质朴,又清新明快、委婉多姿,与沪剧的其他艺术流派相比,丁派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新中国成立前,丁是娥擅长演唱苦情戏,如泣如诉,叹息自己和别人的悲苦命运;新中国成立后,她的唱腔里虽然仍带着一丝悲情,但是悲而不怨,哀而不伤。丁是娥的演唱艺术精湛,善于从不同性格、人物出发,吸收外来曲调,融合到沪剧唱腔之中,形成绮丽多变、独树—帜的丁派唱腔。正是这种广采博取、多方借鉴,才使丁是娥的表演艺术不断登上新的台阶,达到新的高度。
丁是娥的嗓音圆润、音域宽广,唱腔倚丽婉转,曲折多变,擅长抒发人物复杂细致的思想感情。《朵朵红云》中的“快流水”是她在“赋子板”基础上,揉合了京剧传统曲牌加以发挥创新的。在《鸡毛飞上天》“教育虎荣”的演唱中,她冲破“赋子板”从慢到快的传统唱法,在唱到“早思想、夜成梦,盼望有一天,能够堂堂皇皇进学堂”时,有意识地把节奏放慢,委婉又深情,抒发了林佩芬在旧社会因贫苦失学的不平静心绪。丁是娥对沪剧“反阴阳”曲调的运用也十分巧妙。她演唱《罗汉钱》的“回忆”、《雷雨》中的“盘凤”和《甲午海战》中的“祭海”,都用“反阴阳”曲调,但无论润腔处理、节奏力度和感情色彩,都有很大的发展变化,真正做到声随情走,因人定腔。
丁是娥作为沪剧现代戏的实践者与革新家,为沪剧乃至戏曲现代戏留下了一批可以穿越时空、具有长久艺术生命力的著名剧目,这些著名剧目中的著名唱段,也同时构成了沪剧“丁派”艺术的核心要素,并且成为后来学唱者传承与发展“丁派”艺术的宝贵资源。
社会活动
公益演出
1953年,丁是娥参加赴朝鲜慰问志愿军演出。
1984年10月,上海文艺界举行“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义演,丁是娥参加该演出。
社会任职
丁是娥曾任上海沪剧团团长,上海沪剧院院长,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中国剧协第二、三届理事和第四届常务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此外,她还当选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候补委员,第一至九届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等。
捐赠奖章
丁是娥将绿色短袄演出服、上海市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纪念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二等奖奖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纪念章捐赠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荣誉奖项
个人荣誉
数据截至2024年7月12日
主要成就
数据截至2024年7月12日
个人生活
丁是娥热爱戏曲,也热爱生活,她曾多次到江浙一带农村体验生活和采风,收集民歌民谣,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1960年5月,丁是娥来到常熟市西张公社(现属张家港市凤凰镇)体验生活,白天和农民一起劳动,晚上收集资料,创作剧本。领导为了照顾丁是娥的生活,安排她在公社机关食堂吃“小灶”,但是丁是娥谢绝了,她认为正值国家困难时期,任何人不能搞特殊化。丁是娥对西张地区的古老河阳山歌感兴趣,她积极向当地歌手请教。空闲时间,她还和村民聊天,最终写出了反映当时西张农村生活的沪剧《大路朝阳》,此剧后来作为地方戏曲进京演出,得到中央首长的赞扬。丁是娥的老公是沪剧男演员解洪元,女儿是解惠芳。
人物评价
丁是娥演唱艺术精湛,注意从不同性格、人物出发,吸收外来曲调,融合到沪剧唱腔之中,形成绮丽多变、独树—帜的了派唱腔。(湖州市人民政府评)
丁是娥作为一个演员,她在舞台上努力塑造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把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群众。这成为她一生坚持不懈的的自觉要求。(上海文联评评)
作为一名杰出的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艺术建树是全方位的,特别是她在沪剧《罗汉钱》《雷雨》《鸡毛飞上天》《芦荡火种》中对小飞蛾、蘩漪、林佩芬、阿庆嫂这四个经典形象的精心塑造,集中展示了她和她创立的丁派艺术在沪剧表演艺术方面与时俱进、开拓跨越的成就。正是通过这4个经典形象塑造的艺术实践,丁是娥老师坚韧不拔,一次一次艰苦地自我超越,一次一次登上自己艺术生涯新的坐标、新的高峰,成为沪剧领军人物。(上海沪剧院国家一级编剧褚伯承评)
丁是娥50多年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锐意革新,在舞台上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丁是娥以自己的艺术实践丰富和发展了沪剧的剧目、表演和音乐。她是上海市沪剧的一面旗帜、一代宗师。(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沈鸿鑫评)
丁是娥对时代潮流不是亦步亦趋地随波逐流、被动地追随,而是有思想的思考型艺术家。从艺术家到优秀的艺术家再到领一代风尚的艺术大师,就在于她有她的思想。(评论家毛时安评)
相关纪念
丁是娥旧居位于华亭路71弄5号,该幢房屋为花园住宅,二层砖木结构,一层设有架空层,建筑平面近似凸形,其中北立面突出。房屋外立面形式简洁,为淡黄色水泥拉毛墙面,南立面设有木结构雨棚,层间有腰檐,矩形钢门窗,粘土实心砖砌筑窗台,红筒瓦坡屋盖,木结构挑檐。一层入口位于房屋北侧,入户为厨房,地面铺设马赛克瓷砖。沿走道向里,东侧为客厅、内阳台,西侧为木结构单跑楼梯、木踏步、木扶手。二层西侧为卫生间和走道,东侧为居住房间。室内走道及房间楼面基本为硬木长条地板、白色涂料内墙面。房屋南侧有小花园与相邻房屋花园以矮墙相隔。
2023年11月12日,“沪韵悠长 申情咏华——纪念丁是娥诞辰10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之雕像落成仪式”在汾阳路150号上海沪剧院举行。上海沪剧院复排丁派经典传承剧目《罗汉钱》,重印丁是娥口述文集《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出版评论集《上海艺术评论“沪韵悠长 申情咏华——丁是娥诞辰100周年纪念专辑”》。
参考资料
追忆丁是娥在西张的日子.中共海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2024-07-12
丁 是 娥.湖州市人民政府.2024-01-06
丁是娥.湖州当代人物专题.2022-01-04
丁是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2024-07-12
城市的乡音|睡前分享.百家号.2024-07-12
上海女性.上海人大.2024-07-12
丁是娥拍电视剧.百家号.2024-07-1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演艺经历
崭露头角
精进技艺
薪火相传
因病逝世
主要作品
沪剧作品
电视剧作品
书籍作品
艺术特点
社会活动
公益演出
社会任职
捐赠奖章
荣誉奖项
个人荣誉
主要成就
个人生活
人物评价
相关纪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