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均
东汉初年人物
郑均(?一约公元96年),字仲虞,任城区(今济宁太白湖新区)郑庄人。郑均青年时对道家的黄老之书颇为倾注,养成清廉、乐于助人的品德,多次被荐为官而未上任。东汉汉章帝建初六年(公元81年),以公车特别征郑均到朝廷做官,未再推辞,不久升尚书。在任期间,多次向皇帝进谏利国利民的建议,深得君臣敬重,后感到自己年老体衰,托病辞官还乡。授议郎之职,皇帝赐衣冠。回家后,待人谦和,保持晚节,为乡里所尊敬。元和元年(公元84年)章帝告东平县国相,赐谷千。次年章帝东巡,亲临其家,赐尚书俸禄终身,时人称他为白衣尚书。
人物生平
年少时喜好黄老之书。他兄长担任县吏,收了别人很多礼物,郑均多次劝阻,兄长都不听。郑均就脱身为人打工,一年多,得到钱帛,回来交给其兄并说:“物用完了可以再得,为官吏贪赃犯罪,一生都完了。”他兄长对他的话感触颇深,以后就廉洁奉公了。郑均好义务实,养寡嫂孤儿,恩义礼貌备至。常称病留家,不应州郡征召。郡守非要他去不可,使县令诈称将到他家,郑均即到郡守府,郡府最后还是没能让他屈服。郑均于是躲到濮阳市作客去了。
建初三年(78年),司徒鲍昱招他,后举他直言,他没有到。六年,皇帝公车特征,再迁尚书,多次献纳忠言,肃宗很敬重他。后来以病请求退休,拜为议郎,告归,因称病重,帝赐以衣冠
元和元年(84年),诏告庐江县太守东平县相曰:“议郎郑均,束脩安贫,恭俭节整,前在机密,以病致仕,守善贞固,黄发不怠。又前安邑县毛义,躬履逊让,比征辞病,淳洁之风,东州称仁。书不云乎:'章厥有常,吉哉!'其赐均、义谷各千斛,常以八月长吏存问,赐羊酒,显兹异行。”
第二年(85年),帝东巡过任城区,就亲临郑均家,命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所以当时人称他为“白衣尚书”。
永元中年,在家去世。
后世纪念
济宁市任城区白衣堂街,不少人认为为郑均故居地,其实是处原为白衣观音堂所在地,故取名为街,非纪念郑均也。
为纪念白衣尚书郑均“一身正气贵自律,两袖清风不染尘。 2018年济宁市着手在美丽的太白湖景区建设白衣尚书纪念馆,于2019年10月落成,成为当代廉政教育的基地。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移家山东任城,寓居任城时,应任城县令贺知止(贺知章族弟)之邀创作了《任城县厅壁记》  ,诗中写道“青帝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旧里。”,也是表达了对东汉郑均的崇敬之情。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后世纪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