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
由颈椎退行性病变产生的临床综合征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如脊髓、神经、血管等,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该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退变、创伤、劳损、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咽喉部炎症等,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引起颈椎病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为颈项痛,头痛、头晕、恶心、耳鸣、面部或躯干麻木发凉等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
随着生活、工作方式的变化,长期伏案低头者增多,造成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一般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合X线可显示颈椎生理前凸减少、消失或反张,一般能做出诊断。治疗包括牵引、理疗、药物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方面。
分型
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分型。
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退行性病变,导致椎间隙松动不稳,引起颈椎局部的内外平衡失调及颈肌防御性肌肉痉挛,且直接此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及两侧根袖处的窦椎神经末梢,而出现颈部症状,以青壮年居多。颈椎椎管狭窄者可在45岁前后发病,个别患者有颈部外伤史,几乎所有患者都有长期低头作业的情况。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钩推关节压迫相应的神经根,引起神经根性刺激症状。此型较为多见,发病率最高,发病率占70%以上。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结构压迫脊髓或压迫供应脊髓的血管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四肢感觉、运动、反射以及二便功能障碍的综合征,为颈椎病最严重的类型。由于下颈段椎管相对较小(脊髓颈膨大处),且活动度大,故退变也发生较早、较重,脊髓受压也易发生在下颈段。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机械性压迫因素或颈椎退变所致颈椎节段性不稳定,致使椎动脉遭受压迫或刺激,椎动脉狭窄、迂曲或痉挛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交感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认为是由退变因素,如椎间盘脱出症、小关节增生等,尤其是颈椎不稳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射性交感神经症状。多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有关,有交感神经抑制或兴奋的症状。
病因及病理
致病原因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引起颈椎病的主要原因。
由于椎间盘退变而使椎间隙狭窄,关节囊、韧带松弛,脊柱活动时稳定性下降,进而引起椎体、关节突关节、钩椎关节、前后纵韧带及黄韧带等的变性、增生和钙化。如此形成颈段脊柱不稳定的恶性循环,最后出现脊髓、血管或神经刺激或压迫的表现。
损伤
慢性劳损:是一种长期的超限负荷,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的最大限度的各种超限活动所引起的损伤。常见的慢性劳损因素有睡眠姿势不良、工作姿势及日常生活习惯不良、不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加重颈椎负荷的运动、倒立、用头部顶球等)。
头部损伤:头颈部外伤对颈椎病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强大暴力所致的颈椎外伤常可引起颈椎的骨折与脱位,并可伴有脊髓损伤。
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
颈椎椎管的矢状径大小与颈椎病的发病有着直接关系。颈椎实际矢状径的大小决定了症状的出现与否,无症状者通常颈椎管的矢状径较大(大于1:0.75)。椎管狭窄者在遭受外伤后容易损伤脊髓,甚至轻微的外伤也易于发病,且症状严重。而大椎管者不仅不易发病,且症状也较轻。
颈椎先天性畸形
对颈椎病患者的X线摄片可发现颈椎局部畸形占了不小的比例。说明骨骼的变异与颈椎病的发生有着一定的联系,主要是使颈椎的应力发生了改变,并有可能刺激和压迫神经血管。临床上常见颈椎畸形有:
咽喉部炎症
咽喉部的炎症可直接刺激邻近的肌肉及韧带,或是通过淋巴系统使炎症在局部扩散,造成该处的肌张力降低,韧带松弛和椎节内外平衡失调,破坏其稳定性,从而促进了退变的发展。
发病机制
颈椎病的发生与颈椎的解剖特点和生理功能有直接关系。
流行病学
随着生活、工作方式的变化,如空调、电脑的广泛使用,人们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长期伏案低头者增多,造成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临床表现
颈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
表现为头晕、恶心、耳鸣偏头痛心悸病心律失常、胃肠功能减退等症状。
交感型颈椎病
检查诊断
检查项目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颈椎损伤及某些疾患诊断的重要手段,也是颈部最基本最常用的检查技术。此检查可显示颈椎曲度改变,生理前凸减少、消失或反张。大多数椎体有退变,表现为前后缘骨赘形成,椎间隙变窄。
伸、屈侧位片可显示受累节段不稳,相应平面的项韧带有时可有骨化。
CT检查
对椎体后缘骨赘、椎管失状径的大小、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钙化及椎间盘脱出症的判断比较直观和迅速,而且能够发现椎体后缘致压物是位于正中还是有偏移。
对术前评估,指导手术减压有重要意义。
磁共振(MRI)检查
分辨能力更高,其突出的优点是能从矢状切面直接观察硬膜囊是否受压。枕颈部神经组织的畸形也可清晰显示。
脊髓型颈椎病在MRI图像上常表现为脊髓前方呈弧形受压,多平面的退变可使脊髓前缘呈波浪状。
椎动脉造影
可发现椎动脉有扭曲和狭窄。当无症状时,椎动脉可恢复正常直径。
颈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
鉴别诊断
神经根型颈椎病
由于颈椎退变压迫单根或多根神经根,可出现与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相似的症状,如胸廓出口综合征、肘管综合征和尺管综合征等。这些综合征的发生均有局部的骨性和纤维性嵌压神经的因素,凭借仔细体检和影像学分析以及肌电图可以确定。还需与肩周炎鉴别,肩周炎患者疼痛主要在肩部,症状向远端不超过肘关节,没有麻木,肌力无减退。
脊髓型颈椎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常以上肢运动改变为主要症状,一般有肌力减弱,但是无感觉障碍。肌萎缩以手内在肌明显,并由远端向近端发展出现肩部和颈部肌肉萎缩;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可出现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僵硬、双足踩棉花感,束带感,双手精细动作障碍,罕有肩部肌肉萎缩。
脊髓空洞症:脊髓空洞症患者常有感觉分离现象,呈痛、温觉消失,触觉及深感觉存在;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可出现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僵硬、双足踩棉花感,束带感,双手精细动作障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此型颈椎病表现复杂,鉴别诊断较为困难。要与前庭疾患、脑血管病、眼肌疾患等相鉴别,应排除梅尼埃病。颈椎动力位片示颈椎不稳,椎动脉造影或磁共振成像椎动脉显影(MRA)显示椎动脉狭窄、迂曲或不通等,可作为此型颈椎病诊断的参考。
交感型颈椎病
临床征象复杂,常有神经症的表现,且少有明确诊断的客观依据。应排除心脑血管疾病,X线颈椎动力位摄片示有颈椎不稳时,用0.5%普鲁卡因行颈硬膜外封闭后,原有症状消失可诊断此病。
治疗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疗法对大多数有症状的颈椎病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可起到稳定病情,减缓其发展速度,从而有利于手术的疗效。
颈椎牵引
颈部制动
颈部制动是指通过石膏支具等方法,使颈椎获得固定,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颈椎的制动作用:可使局部肌肉松弛,缓解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减轻局部的水肿及炎性反应;维持颈椎的正常体位,减慢退变;避免进一步损伤;辅助手术治疗,利于术后康复。
颈部理疗
理疗是治疗颈背不适的传统方法。可消除或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改善软组织血液循环;消除因病变引起的神经根或其他软组织的炎性水肿和充血,改善脊髓、神经根和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增进肌肉张力,改善小关节功能;延缓或减轻椎体及关节囊或韧带的钙化或骨化过程。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
神经根性疼痛剧烈,保守治疗无效。
脊髓或神经根明显受压,伴有神经功能障碍。
病情虽然不很严重,但保守治疗半年无效或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上肢某些肌肉、尤其手内在肌无力、萎缩,经保守治疗4~6周后仍有发展趋势者。
手术禁忌证
手术方式
传统常用的颈椎半椎板切除减压术、颈椎全椎板切除术现已经很少使用。
预防
预后
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早期通过非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参考资料
FA8Z.ICD11.2023-09-24
目录
概述
分型
颈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
交感型颈椎病
病因及病理
致病原因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损伤
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
颈椎先天性畸形
咽喉部炎症
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颈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
交感型颈椎病
检查诊断
检查项目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CT检查
磁共振(MRI)检查
椎动脉造影
颈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
鉴别诊断
神经根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
交感型颈椎病
治疗
非手术治疗
颈椎牵引
颈部制动
颈部理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
手术禁忌证
手术方式
预防
预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