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吻(拉丁学名:Deinagkistrodon acutus),别名百步蛇、五步蛇、蕲蛇、白花蛇等,为科尖吻蝮
属下的单一物种。尖吻蝮在世界范围分布于中国、
越南、
老挝,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偏好潮湿、阴凉环境,通常栖息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区森林和山脚地带。
尖吻蝮头大,呈三角形,吻尖,向背前方翘起。颈细,头、颈区分明显。头背具对称大鳞片,眼前有颊窝。体背有20多块大方斑,形似棋盘。在野外,尖吻蝮的寿命最长可达20年。尖吻蝮的活动频率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当气温较高时,活动减少。尖吻蝮的冬眠期大致为12月初到翌年3月初,不同地区的尖吻蝮冬眠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尖吻蝮利用颊窝和视觉定位猎物,其猎物主要包括蛙、鸟、蟾蜍、蜥蜴等,也会
捕食鼠类、蝗虫和其他蛇类。尖吻蝮为剧毒蛇,其毒素为血液毒类,伤人注毒量多。在台湾,尖吻蝮被认为是台湾六大毒蛇之一。
尖吻蝮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其药用部分包括带骨肉、蛇胆、头部和眼睛,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瘫痪、肺热咳嗽、目赤昏糊等病症。尖吻蝮在中国台湾的排湾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尖吻蝮常常出现在排湾族的创世神话中,被认为是排湾族祖先。尖吻蝮图案也常常出现在排湾族的木雕、陶器等艺术品中,并且使用尖吻蝮图案是排湾族贵族、酋长和萨满的艺术创作特权。
由于过度捕猎和
栖息地破坏等因素,尖吻蝮的
种群数量持续减少,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至2002年的十年间,其种群数量减少了30%以上。2011年,该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易危(VU)物种。到了2020年,尖吻蝮被列入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同样被评为易危(VU)等级。而在2023年,尖吻蝮更进一步被列入了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另外中国已经启动了人工养殖计划已成功降低了对尖吻蝮野生种群的商业利用。在中国部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尖吻蝮也受到保护。
发现与命名
尖吻蝮的(Deinagkistrodon acutus)的属名“Deinagkistrodon”中的“dein”部分来自
希腊语“deinos(可怕的)”,而“agkistrodon”部分则结合了“agkistron(鱼钩)”和“odon(牙齿)”两个词汇,以此来代表这种蛇具有弯曲尖牙的特征。种名“acutus”则源自拉丁语,译为“尖锐的、削尖的”,指尖吻蝮的尖锐吻部。
尖吻蝮属是从原广义的蝮属(Agkistrodon)中划分出来的,广义蝮属被划分为2个新属,另一新属则是
亚洲蝮属(Gloydius),它们都是
蝮亚科中较为原始的一个类群。尖吻蝮的起源地可以追溯到第三纪早期的
始新世,当时中国东南部是一片干燥的
亚热带的地区,其气候与地形条件极为适宜尖吻蝮的生存。随着时间的推移,尖吻蝮在适应了低纬度地区的环境后,开始逐步扩散其生存范围。到了
渐新世,印度板块与中国大陆的碰撞引发了青藏高原的隆升,这使得尖吻蝮向西扩散受到隆升高原阻碍。另外根据地质资料,中国台湾在晚第三纪时才逐渐形成岛屿。在岛屿与大陆首次分离时,尖吻蝮可能还未进入台湾。然而,在
第四纪的自然界经历了多次
海退和
海侵、冰期和间冰期、
地壳上升和下降等的交替变化后,台湾与大陆之间出现了数次的分离和联接。在这一时期,尖吻蝮成功进入台湾并在此繁衍生息。但晚
更新世的一次重大海侵即里斯-武木间冰期的海侵,导致
台湾海峡断裂,台湾与中国大陆彻底隔离,尖吻蝮在台湾岛上开始了与大陆种类的隔离生活,但由于隔离时间相对较短,它们暂未形成独立的物种。
形态特征
尖吻蝮是一种体型较大、身体粗壮的蛇类,通常身长保持在0.91~1.21米,但也有体长能达到1.545米的特大个体。成年的尖吻蝮体态十分壮硕,常体重在2.5
千克左右。尖吻蝮的颜色通常为棕色和黑色,这使得它们在自然环境中能够与地上的落叶混为一体,形成极好的伪装。成蛇和幼蛇存在体色差异,尖吻蝮成年后的颜色通常比幼蛇更深。另外幼蛇的尾巴呈黄色,直到它们成年时,颜色才会发生变化。
尖吻蝮的头部较大,呈三角形,吻尖明显向前翘起,为吻鳞和鼻间鳞延伸形成,这是其显著的特征之一。上颌前端有一对长而大的管牙,前颌骨可以竖起。尖吻蝮的鼻鳞分裂为二,鼻孔位于这两裂之间。前额鳞是不规则的五边形,其上的沟与鼻间鳞沟相当或更深。额鳞小且为长六边形,其长度不及其到达吻鳞后缘的距离。尖吻蝮的面部两侧,位于鼻孔和眼睛之间,各有一个凹陷,内含对温度敏感的感受器,即颊窝。颊窝能让尖吻蝮感知特定波长的热辐射,可用于体温调节和避开捕食者。头背为黑色或棕褐色,具有对称的大鳞片。而头侧自吻棱经眼斜至口角以下则为黄白色,头腹及喉部也是白色。眼睛后面到颈部两侧有黑色的眉纹,头顶是褐色的,而头部两侧和腹部则是乳白色的。有些个体的眉纹以上部分全为黑色,使得眉纹的上缘难以分辨。头部与颈部区分明显。
尖吻蝮身体背部有20多个灰白色或黄白色的菱形方形大斑块,这些斑块边缘浅褐色,中央略深,形成了独特的“A”形纹路。它们的腹部则是白色,上面散布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灰色和黑色斑点。尾背部段呈黑褐色,而尾腹面则是白色,散布着疏密不等的黑褐色点斑。尾部最后一枚鳞片特别大且呈锥形,俗称“佛指甲”。
尖吻蝮的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外形上。雄蛇的尾基部较雌蛇要膨大些,尾巴也要粗短些。此外,雄蛇的腹鳞较雌蛇少,但尾下鳞则比雌蛇多些。当用两指紧捏肛孔后端时,雌蛇的肛孔显得平凹,而雄蛇的肛孔中会露出两根“半阴茎”,即一对交接器。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尖吻蝮世界范围内分布于中国、越南、
老挝,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如安徽、浙江、湖南、贵州、台湾等。
栖息环境
尖吻蝮是一种偏好潮湿、阴凉环境的蛇类,通常栖息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区森林和山脚地带。尽管它们主要在这一海拔范围内活动,但偶尔也会在海拔高达1400米的地方出现。尖吻蝮喜欢藏匿在岩石间、山谷溪流旁的植被中,或是农舍附近。为了捕食啮齿动物,它们也会在阴暗的地方隐藏起来。
尖吻蝮在夏季喜欢在山坞的水沟一带活动,而在冬季,尖吻蝮会寻找海拔300米以上的干燥、避风、向阳的废弃小型哺乳动物洞穴作为避寒之地,这些洞穴通常位于附近有水源的地方。尽管它们倾向于避免强光,但在天气凉爽时,尖吻蝮也会晒太阳来调节体温。
生活习性
环境适应
尖吻蝮的活动频率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在阴天或雨天,这种蛇类的活动频率会相对较高,然而,在台风季节,由于强风和剧烈降雨,尖吻蝮的活动频率会大幅下降。
尖吻蝮在10~32°C之间的温度范围内最为活跃,而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7°C到30°C。在气温较高的时段,尖吻蝮可能会表现出较低的活跃度,减少其移动频率,从而使得在这一时期较易被捕捉。
防御行为
尖吻蝮是一种活动较少的喜静蛇类,它们通常不会主动发起攻击。大部分时间都会在自己的生活区域内静卧不动,与人类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几乎不会与人类产生交集。然而,当尖吻蝮受到惊吓或挑衅时,它们可能会毫无预警地发起攻击。
尖吻蝮暂无已知的天敌,但偶尔可能会受到同类和食蛇性蛇种的攻击。为了防御这些威胁,尖吻蝮拥有一些特别的反捕食技巧。例如,它们能够通过泄殖腔排泄来防御,将体内的排泄物以细流或喷雾的形式排出,有时甚至可以喷射到较远的地方。此外,当遇到威胁时,尖吻蝮还会采取“身体桥”这种防御姿势,即将身体的一部分抬起朝向威胁源。尖吻蝮不仅具备快速反击的能力,其咬伤还带有毒性,使得潜在的捕食者不敢轻易接近,从而降低了被捕食的风险。
节律行为
尖吻蝮是一种夜行性蛇类,它们在白天通常会保持卷曲状态,头部靠近卷曲的中心。然而,到了夜晚,尖吻蝮变得活跃起来,开始在夜间觅食或探索周围环境。
尖吻蝮的
冬眠期大致为12月初到翌年3月初,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尖吻蝮,由于长期适应不同地区的气温变化,其冬眠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在冬眠期间,尖吻蝮会选择合适的洞穴作为冬眠的场所,并表现出群集现象。在冬眠期间,若因外界气温回升而频繁活动,频繁出入洞内外,这样的行为会阻碍它们进入深度冬眠状态。这类尖吻蝮在冬眠结束或苏醒后,常面临生存危机,甚至可能相继死亡。
觅食行为
尖吻蝮的猎物主要包括蛙、鸟、
蟾蜍、蜥蜴等,也会
捕食鼠类、蚱蜢和其他蛇类。在饱食之后,尖吻蝮往往会静止不动,这种状态可能会持续数天。
尖吻蝮是一种坐等式捕食者,它们利用颊窝和视觉定位猎物,尤其在黑暗中,能够轻易找到如小型啮齿动物等恒温猎物。此外,尖吻蝮的舌头可用于嗅觉感知,进而识别食物。
其他行为
在夜间,尖吻蝮对火把照明较为敏感,并对火把表现出攻击反应。然而,当使用手电筒照射时,它们对光源的趋温倾向并不明显。
生长繁殖
尖吻蝮是一种雌雄异体的卵生动物。大多数雌性尖吻蝮在36个月大时就已经具有生殖能力。在求偶期间,雌蛇尾基部的臭腺分泌出特殊臭味,而雄蛇会追逐雌蛇,并通过嗅觉来探索雌蛇身体的各个部位。一旦找到合适的伴侣,它们的头部会相互对齐,尾巴开始缠绕在一起,并持续抖动,交配过程可以持续2~6个小时。每年繁殖两次,交配行为通常发生在3~5月和9~11月。
雌性尖吻蝮妊娠期为20~35天,产卵期主要在8月中到9月上旬。产卵数量因地区和
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每窝产卵数量为5~32枚,平均为20枚。卵多产在天然洞穴中,这些洞穴通常浅短而干燥。卵产出时多竖成圆圈状,粘在一起,通常1~3天产完。卵为白色,长圆形,卵壳软如纸。卵的平均重量约为15克,卵径范围大致为40~45毫米×20~25毫米。孵化期间,母蛇具有护卵习性,它们会缠绕在卵上,持续约20天。孵化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2.6~36.5℃,平均为27.6℃。幼蛇约24天孵出,出壳后完全独立,不再需要父母的照顾。刚孵出的幼蛇体长约为21厘米,体重6~14.5克。第一次蜕皮通常发生在孵化后10天,每年蜕皮的次数通常为3~4次,但也可能多达五次,这取决于环境条件和食物供应情况。,此时已经具有毒性。
在野外,尖吻蝮的寿命最长可达20年,而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已知的最长寿的尖吻蝮个体活了16年3个月。
人工养殖
蛇场建设
当选择人工蛇场的位置时,应优先考虑尖吻蝮的野生习性,选择一个安静、卫生条件良好且模拟其自然生活环境的地方。蛇场应远离石灰岩洞和村庄,确保尖吻蝮的安全。构建蛇场时,应使用足够高的围墙将场地围起,围墙以砖石砌成,确保坚固耐用。围墙的墙基应深入地下,并使用适当的材料进行灌注,以防止小动物打洞进入。围墙内壁应涂抹防水材料,形状设计为圆弧形,以防止尖吻蝮逃逸。
在蛇场内,可以建造适合尖吻蝮栖息、繁殖和越冬的蛇房。同时,为了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可以开挖池塘养鱼、养蛙。此外,栽种树木、花草、竹林和瓜果,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尖吻蝮提供了遮蔽和阴凉。在蛇场内还可以堆放石块,为尖吻蝮提供更多的栖息和隐蔽场所。为了确保尖吻蝮的安全和舒适,蛇场内还需要建立蛇窝。蛇窝可以使用砖石砌成,内部铺设沙土或晾干的稻草,同时要注意防水、通气和保温。每个蛇窝应设有两个洞口,其中一个朝南面或东南方向,以便尖吻蝮自由进出。
为了保持蛇场的卫生和清洁,应定期清除蛇粪、
蛇蜕、残食和死蛇等废弃物。此外,还应确保尖吻蝮有洁净的水源可供饮用和洗澡。
投喂
尖吻蝮是一种广食性蛇类。在饲养过程中,随着蛇龄的增长,投饲的食物也会发生变化。一开始,主要喂幼蛙或
蝌蚪,辅以乳鼠;然后逐渐转向以小白鼠为主,辅以蛙类;接着是小白鼠为主,辅以青蛙、
蟾蜍、鱼和鸟类;最后主要是小白鼠、金黄地鼠、大白鼠和蟾蜍等。为了促进尖吻蝮的生长和增强其抗病力,可在投食前将多种微量元素和
维生素拌入食物中。尖吻蝮的耐饥能力很强,可以在活动季节连续几个月不进食也不会饿死。
幼蛇饲养
尖吻蝮幼蛇较小且抗病力弱,饲养时需特别小心。可使用专用饲养箱进行培育,箱盖为铁丝网,正面是玻璃,底部铺有沙草土皮。箱内还需放置水钵、温度计和湿度计。幼蛇出壳后,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用小白鼠肉块填饲。温度低时,需将蛇箱移至温室内,并用灯泡加温。11月下旬,幼蛇可自行进入
冬眠。为确保幼蛇第二年成活率,入冬前应提供充足营养,以维持冬眠期消耗,确保其安全越冬。
成蛇饲养
尖吻蝮的饲养密度要适中,避免过密或过疏。每年春季,成蛇会出蛰并进入繁殖期,需要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满足其需求。在繁殖期,应确保食物的新鲜、多样和充足。尖吻蝮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广,但应保持适宜的湿度。当温度降低时,尖吻蝮会进入冬眠状态。在冬眠前,应清理蛇窝,保持环境整洁,并供给足够的食物让蛇积累脂肪以度过冬眠期。
冬眠期间,仍需定期检查蛇窝,确保蛇的安全。同时,要注意防范天敌,保持蛇场的安全与卫生。
物种保护
尖吻蝮的种群数量经历了显著的下降,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至2002年的十年间,其种群数量减少了30%以上。随着种群数量的锐减,尖吻蝮的保护地位逐渐得到了提升。2011年,该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易危(VU)物种。到了2020年,尖吻蝮被列入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同样被评为易危(VU)等级。而在2023年,尖吻蝮更进一步被列入了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尖吻蝮面临的主要致危因素包括过度捕猎和栖息地破坏。由于尖吻蝮在中国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市场需求量大,导致传统上主要通过野外捕捉来获取资源,这对其野生种群造成了巨大压力。此外,随着造林、开垦、建设等
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尖吻蝮的适宜栖息地逐渐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其野生资源的下降。过度捕捉和栖息地丧失相互作用,共同威胁着尖吻蝮的生存。
为了缓解这一状况,中国已经启动了人工养殖计划,该计划已成功降低了对野生种群的商业利用。在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方面,尖吻蝮受到了特别的保护。例如,
武夷山国家公园、浙江江山
仙霞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安徽省
祁门县大中县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等地,均为尖吻蝮提供了安全的
栖息地,为其
种群数量的恢复和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主要价值
尖吻蝮作为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蛇类,其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被广泛应用。其药用部分主要包括带骨肉、蛇胆、头部以及眼睛,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疗效。尖吻蝮的带骨肉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瘫痪、半身不遂、四肢拘挛等病症,其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定惊止痉的功效也得到了充分认可。同时,它还被用于治疗麻风、疥癣、梅毒、杨梅疮等皮肤病。蛇胆作为尖吻蝮的另一重要药用部分,具有清肺凉肝、行气化痰、清肝明目、平肝息风、解毒等多重功效。它被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喘、百日咳、惊痫、目赤昏糊、痔疮红肿、皮肤热毒、痤疮等疾病。尖吻蝮的头部同样具有药用价值,主要用于祛风、定惊。尖吻蝮的眼睛也被用于治疗小儿夜啼。
物种危害
尖吻蝮为剧毒蛇,其毒素为血液毒类,伤人注毒量多。其咬物一次排出的干毒量平均为180毫克左右,也有一次性排出542.1毫克干毒量的记录。它们还具有喷射毒液的能力,通常在捏住其颈部、张口竖牙时表现出这种行为,其喷射的射程可达1~2米。在台湾,尖吻蝮被认为是台湾六大毒蛇之一。
咬伤后机体以凝血功能异常为主,被咬后伤口局部剧痛,炎症反应激烈,全身出现凝血障碍,体内外自发出血(包括皮下
瘀斑、咯血、吐血、
便血、
血尿等)直至循环功能衰竭,甚至引起
脑血管痉挛,出现
脑血管病,继发
脑损伤。被尖吻蝮咬伤后不主张伤口切开排毒,行伤口切开排毒可增加出血风险,诱发
失血性休克,不利于患者病情控制。可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和
血浆置换等方法协同清除毒物,另外也可以结合中西医治疗以缓解症状。
相关文化
尖吻蝮,在中国台湾的排湾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圣生物,也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和社会结构的象征。在排湾族的创世神话中,尖吻蝮被认为是排湾族祖先。尖吻蝮在排湾族的图腾艺术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独特的三角形图案从鼻尖延伸至尾巴,这一图案在排湾族的木雕、陶器等艺术品中常常出现。
此外,尖吻蝮还与一个爱情故事紧密相连。传说中,一位名叫柴尔的女人遇到了一条能化为人形的尖吻蝮,两人坠入爱河。为了赢得柴尔父母的欢心,这条蛇精心准备了一个装满玻璃珠、装饰着蛇图案的陶罐作为聘礼。在他们结婚后,这对夫妇的子女被赋予了使用蛇图案进行艺术创作的特权。这一特权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排湾族贵族、酋长和萨满所珍视的传统。
在中国古代,尖吻蝮作为一种毒蛇,被明确地认识和区分。早在
南梁梁代的《名医别录》中,
陶弘景就从形态和毒性两方面区分出尖吻蝮和虺(即
短尾蝮 亚洲蝮属 brevicaudus),指出尖吻蝮具有黄黑色、白斑黄颔尖口以及毒性最烈的特征。晋代的
郭璞在《尔雅注》中也详细描述了尖吻蝮的分布、大小、形态和色斑,明确指出其分布于南方,体形较大,吻尖上翘。
参考资料
台湾的毒蛇.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健康教育中心.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