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城位于
山东省半岛中部,西接
临淄区,东临
昌乐县,北靠
寿光市和
广饶县,南接
临朐县,是西晋末年至
清代末年山东中部的政治中心,也是历代军事重镇。青州城得名尚早,早在《
尚书·禹贡》中就曾有记载“海岱惟青州”。
据相关文献记载,青州城内依次建有
青州市、广固、东阳和
南阳郡4座古城,这些古城曾先后是青州、
齐郡、
北海郡、
益都府和
青州府的治所。现今青州城区含原南阳城、东阳城(北关)和
东莞市、北城等地,南北长7千米,东西宽6千米,面积37.1平方千米,南阳河横贯境内。
青州得名甚早,禹贡中就有记载:“海岱惟青州”。上古为
东夷之地。至夏商间,先后为爽鸠氏、季则氏、伯陵氏所据。周初封
姜子牙为齐侯,地始归于齐。历
春秋战国之世,均为齐属。
西汉刘彻元封五年(前106年)设
青州市刺史,驻广县。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临淄县,故城址在今
淄博市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
晋朝怀帝
永嘉五年(311年)
曹嶷弃广县,筑
广固,为青州刺史治。
东晋司马德宗隆安三年(399年)
慕容德陷广固,定为
南燕首都,这也是
山东省唯一一个作为朝代首都的地方。后刘裕灭南燕,夷广固,筑东阳城,置北青州刺史治于此。
拓跋弘皇兴三年(469年)拔东阳城,仍为青州刺史治。
萧岿熙平二年(517年)增筑东阳城南郭,即南阳城。
北齐高洋天保七年(557年)迁
青州市治于东阳城,移
青州府治于南阳城。隋为青州总管府治,后改为
北海郡治。唐初复为青州总管府治,后又改为北海郡治。宋为
京东东路路治。金为山东东路益都总管府治。元为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治。明清时期,为青州府治。民国时期为益都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归昌潍地区(今
潍坊市)管辖,1986年撤县改为青州市。
河镇、王坟镇、
五里镇、
庙子镇、
邵庄镇、普通镇、东高镇、
高柳镇、朱良镇、
何官镇、
口埠镇、
东夏镇、
谭坊镇、
郑母镇、黄楼镇;山东
青州经济开发区。2007年,
青州市对全市的
行政区划进行重新调整,将19个镇、街道,整合为12个镇、街道。具体调整情况如下:撤销五里镇,将原五里镇的行政区域划归王府街道管辖,街道工作机关驻原五里镇工作机关驻地;撤销
东高镇,将原东高镇的行政区域划归
益都街道办事处管辖,街道工作机关驻原东高镇工作机关驻地;撤销
朱良镇,将原朱良镇的行政区域并入高柳镇,镇工作机关驻原朱良镇工作机关驻地;撤销普通镇,将原普通镇的行政区域并入邵庄镇,镇工作机关驻地不变;撤销口埠镇,将原口埠镇的行政区域并入
何官镇,镇工作机关驻地不变;撤销
郑母镇,将原郑母镇的行政区域并入
谭坊镇,镇工作机关驻地不变;撤销王母宫街道,将原王母宫街道的大崔家、小崔家、孙家庄、大王庄、孟家炉、小田、冷门、董家等8个村,东夏镇的东侯庙、西侯庙、麻湾、西坡、东坡、张家楼、彭家湾、王岗、沙店、南于、大尹、李家庄、大赵务、巨弥、寨里等15个村并入黄楼镇,镇工作机关驻地不变;将王母宫街道的徐七里、王七联、裴桥、柳沟、东郎、西郎、姜家、王母宫、十八里、寺古、双庙、张孟口、南四、辛庄、侯古、房古、于古、义和、孟古、李官庄、范王、赵家、东李、张裴、胡桥、姜庙、韩家、蔡家、牛家、胡集、懒柳树、凌马、马氏村、朱刘马等34个村并入
东夏镇,东夏镇工作机关驻原王母宫街道工作机关驻地。原
云门山街道、
王坟镇、
庙子镇、
弥河镇4个行政区域不变。其中面积最大的王坟镇达229.6平方千米,人口最多的王府街道达11多万人。
工业以
轻工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和玉米。近年来花卉产业亦发展较快。
城市的西南郊区有
云门山、
驼山、玲珑山,“三山联翠,障城如画”。云门山主峰海拔400多米,虽不甚高,但却是拔地而起,巍峨耸立。山顶有洞如门,夏秋时周围云雾缭绕,故名“云门”。山上多
摩崖石刻,其中著名的是一巨大“寿”字石刻,高7.5米。其旁驼山自古是齐鲁名山,山上有五座石窟,内有600多尊石佛,称为
驼山石窟。青州城则内有纪念
北宋范仲淹的
范公亭公园和建于元代的清真寺真教寺等名胜古迹。近郊的
龙兴寺遗址曾发现一巨大
窖藏,内有数百尊
南北朝至北宋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水准颇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驼山石窟。
近几年在
青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青州古城景区办得如火如荼,已经获得5A级风景区的称号。
青州钟灵秀,人杰地灵。范仲淹、
欧阳修等都曾在此为官施政,建立了为后人称道的政绩;著名女词人
李清照夫妇曾寓居青州十余年,留下了留传千古的词林绝唱;
贾思勰、
燕肃、
杨妙真等科学家,
民族英雄和起义领袖也都在青州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