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鱼属(学名:Macropodus),是鲈形目丝足鲈科下的一属,共有5个物种,包括红鳍斗鱼、
香港黑叉尾斗鱼、圆尾斗鱼、叉尾斗鱼、越南斗鱼。斗鱼属鱼类因体色美丽常养作为观赏鱼,并早在十九世纪就被广泛运输到世界各地。因雄鱼之间好戏斗,故中文名称为“斗鱼”。斗鱼属鱼类具有特殊的鳃上器,称为“迷鳃器官”,可直接在空气中呼吸,对水的含氧量没有特殊要求,因此能耐低氧,适应能力强。
该属
雄性斗鱼常比雌鱼体色鲜艳,不同栖息环境下体色有变化,
尾鳍呈分叉状或圆形。斗鱼属鱼类成体达3~10厘米,体重1~6克。斗鱼属鱼类喜栖息于水草丛生处,表现出对植被茂密和缓慢流动的浅层
栖息地的偏好。斗鱼属鱼类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包括
越南、缅甸、中国、
朝鲜、
韩国和
日本等国家。
斗鱼属鱼类表现出杂食性,摄食
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及其
美国白灯蛾,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斗鱼属鱼类喜欢摄食稻田害虫及
孑孓等,因此对人类有益。同时,
叉尾斗鱼是研究鱼类个性行为很好的一个模型,在
鱼类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上具有研究意义。
分类与命名
分类
圆尾斗鱼属曾属于斗鱼科(Belontiidae),2001年,在斗鱼亚科(Macropodinae)中的斗鱼属鱼类因卵和早期仔鱼显示独特的形态特征被认为与其他属是姐妹群。然而,2006年研究人员罗博(Ruber)等人认为该鱼类的
分类系统存在分歧,支持斗鱼属为拟丝足鲈属(Pseudosphromenus)和畸斗鱼属(Malpulutta)姐妹群的单系进化支。由于
抽样不全面和形态性状在鉴别物种中的局限性,斗鱼属的分类一直存在疑问。
截至2023年,根据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斗鱼属为鲈形目丝足鲈科下的一属,属下共有5个种,分别为红鳍斗鱼(Macropodus erythropterus)、
香港黑叉尾斗鱼(Macropodus hongkongensis)、圆尾斗鱼(Macropodus ocellatus)、叉尾斗鱼(Macropodus opercularis)、越南斗鱼(Macropodus spechti)。
命名
1801年,法国博物学家拉塞佩德Lacepède首次命名了斗鱼属鱼类,命名为“Macropodus”,其中“Macropodus”来自古希腊语“μακρός(makrós)”,意思是“长”;“ποδός(podós)”,意思是“脚,腿”,指的是该属物种的长骨盆鳍。斗鱼属英文名为Paradise fish,译为“
叉尾斗鱼”;又因该属
雄性斗鱼之间好戏斗,故中文名称为“斗鱼”。
形态特征
体型体色
斗鱼属鱼类的成体达3~10厘米,体重1~6克,雄性个体大于雌性。雌鱼体色较暗,雄鱼常比雌鱼体色鲜艳,不同栖息环境下体色有变化。体长卵圆形,侧扁,腹部呈广弧形。该属鱼类的体侧有10余条蓝绿色横带纹,带纹之间暗红,侧线退化不明显。头、体被中等大的
栉鳞,排列整齐。
头部
该属鱼类头部中等大小,侧扁略红。口小而斜裂,后延不达眼,下颌较长略突出,吻短钝。眼大,上侧位。眶前骨下缘具锯齿;眶下骨小,不显著。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有短管,近吻端;后鼻孔在眼前方。上下颌具细小而尖锐的牙,腭骨与犁骨均无牙。自吻端经眼至鳃盖有1褐条纹,其上下在眼后又各有1条。前鳃盖骨和下鳃盖骨边缘具细齿,鳃盖膜愈合,不连鳃峡;鳃盖后角有一暗绿色圆斑,边缘或有黄边;鳃上副呼吸器官呈球状。
鱼鳍
该属鱼类的背鳍、臀鳍和
尾鳍有延伸的软鳍。其中腹鳍位于胸位,第一鳍条延长成丝状。
胸鳍呈圆形。背鳍基一般短于臀鳍基,均具有鳞鞘,且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连续,起点在胸鳍基底后上方,呈灰黑色而有红边。尾鳍上下叶均延长,呈分叉状或圆形,带有红色。尾柄不明显。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斗鱼属鱼类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包括越南、缅甸、中国、
朝鲜、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在中国分布的4种斗鱼分别为:圆尾斗鱼、
叉尾斗鱼、
香港黑叉尾斗鱼和红鳍斗鱼,被统称为“中国斗鱼”。
物种分布
栖息环境
斗鱼属鱼类可以在多种
栖息地类型和生态条件下生存,可以在多种类型的低地栖息地中找到,例如小溪、河沟、池塘、稻田等缓流或静水中,喜栖息于水草丛生处,表现出对植被茂密和缓慢流动的浅层栖息地的偏好。生活温度为4~31℃,适宜温度为24~27℃;水体酸碱度PH值达6~8。
生活习性
觅食习性
斗鱼属鱼类为杂食性鱼类,摄食棱角类、桡足类、
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为食,也吞食鱼卵、无脊椎动物和子;亦食
藻类,如
硅藻、
绿藻门、
蓝藻。斗鱼属鱼类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有利于它在野外获取更多的食物资源及能量。
攻击行为
斗鱼属鱼类性格好斗,集群行为较少,但其种内竞争非常激烈,行为上较大且稳定的个体差异对于
种群内形成稳定的社会等级、降低种内竞争十分有利。
雄性在生殖活跃时变得具有领土攻击性,当有其他雄鱼靠近时则竖起鳍条,恐吓对方让其离开。如果入侵雄鱼不离开就会展开战斗,十分凶猛。
呼吸功能
像
攀鲈亚目(Anabantoidei)中的其他物种一样,斗鱼属鱼类具有特殊的鳃上器(suprabranchialorgan),称为“迷鳃器官”,即特殊的褶鳃结构,安置在鳃上方的腔室中,它包含许多高度血管化的折叠皮瓣,其功能是扩大呼吸表面。斗鱼属鱼类可直接在空气中呼吸,对水的含氧量没有特殊要求,因此能耐低氧,适应能力强。它的结构在复杂性上因物种而异,那些居住在更恶劣的环境中的斗鱼往往更加发达。
生长繁殖
发情期
斗鱼属鱼类繁殖和发育1龄达性成熟,中国武汉水族箱饲养110天即有性成熟个体斗鱼,初次性成熟个体雄鱼体长35.5毫米,体重1.13克;雌鱼体长32.5毫米,体重1.02克。其中雄鱼体色变艳丽,雌鱼的颜色变淡,腹部膨胀,预示着
雌性性成熟。
斗鱼属鱼类在产卵前10天左右,雄鱼会挑选一个合适的位置并占领这一区域。随着活动加强、颜色变深、不时的浮到水面、吞吸空气,从口中吐出含巨大气泡的黏液性空泡,制作黏液性空泡状浮巢,浮巢表面隆起或略平扁,在漂浮的树叶、水生植物附近最多,表面无任何植物时在水面附近常见。一旦巢穴完成,
雄性使用细长的背鳍、臀鳍和
尾鳍向潜在的配偶展示,在巢附近等待和引诱雌鱼前来交配。
繁殖期
斗鱼属鱼类繁殖通常发生在巢穴下方,两性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追逐,雌鱼决定和雄鱼交配时,横卧身体,雄鱼随即紧贴雌鱼进行精子释放,直到与
雌性的卵子结合完毕形成
受精卵,雌性腹部朝上把受精卵产于泡沫中孵化,卵为圆形,光滑,呈淡黄色。由于受精卵比水重,一部分受精卵粘在黏性气泡上,一部分受精卵在水中往下沉,而该属鱼类会用嘴将沉没的卵放在巢穴里,整个过程雄鱼十分“勤快”。产卵结束后,雄鱼会一直守护在浮巢下,而雌鱼产完卵后大部分离开产卵巢进行休息或觅食。
斗鱼属鱼类繁殖期在4~10月份,分批进行产卵,每产一批卵,雌雄鱼要交配15~50次不等,每次交配时间持续10~15秒。其中清晨和上午产卵行为较为常见。而两批产卵间隔8~10天,年产卵批次6~13次。
生长期
该属
雄性斗鱼好斗,但卵及幼崽由雄性照顾,会出现攻击
雌性的表现。一旦卵孵化,通常在3~4天内,幼崽会留在巢中,直到卵黄膜被完全吸收。刚出膜的幼崽游泳能力较差,尚不会脱出浮巢。有的幼崽脱出浮巢后会逐渐下沉,此时雄鱼会迅速游上去用嘴接住幼苗,将其送入浮巢。平时雄鱼还会在浮巢下面扇动鱼鳍,造成水流流向浮巢,使浮巢周围形成水流,增加浮巢周围溶氧量,防止仔鱼缺氧死亡。当鱼苗开始自由游动时,雄鱼会失去护崽兴趣,又追逐即将产卵的雌鱼,准备再次繁殖。斗鱼属鱼类寿命不超过4年。
人工饲养
环境管理
斗鱼属鱼类较为容易饲养,为了更好地繁殖斗鱼,饲养环境中还应包括一些漂浮或表面植被,如
金鱼藻、
睡莲、不易腐烂的树叶等,以促进微生物菌落的发展,还可以为鱼苗提供有价值的早期食物来源。水温保持在23~25℃,斗鱼在温度略高时会诱发生殖行为,因此在饲养时应该有尽可能紧密的盖子或使用保鲜膜等方式创造温暖潮湿的空气,否则迷鳃器官的发育可能会受损。光照时间和黑暗时间比例以自然光照较好,光照时间过长会缩短产卵间隔时间。
苗种培育期间注意控制水质,水的酸碱度以中性水为宜,不得检出残留氯。鱼苗代谢快,容易淤积在水族箱中,同时在投喂饲料时水质败坏加快,因此要每天吸污、换水。同时在换水时应保持小频率且有规律性地换水,并且幼崽刚孵出不能经常换水,避免水质剧烈变化造成仔鱼死亡。
繁殖饲养
选择身体健康,色泽鲜艳,游动有活力的斗鱼作为亲本繁殖。繁殖期间
雄性具有领土攻击性,不应在狭小水族箱中大量饲养,应放养多只
雌性斗鱼以分散雄性的注意力。如果发现雄鱼追逐雌鱼时,雌鱼总是逃避,表明雌鱼
卵巢尚未成熟,应更换其他成熟的雌鱼。
鱼苗孵出后,仔鱼开始脱离浮巢,在池壁四周有啃噬行为时即要开始投喂开口饵料。一般在产卵后4天左右,投喂开口饵料等,投喂3~5天后,改投喂
枝角目等大型浮游生物,以后逐渐开始投喂碎末型人工配合饲料,逐渐增加比例,饲养20天左右就可以直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加强营养。在斗鱼产卵结束后要及时把雌鱼捞出,投喂高蛋白的食物,促进卵巢恢复。产卵期间需保持安静,干扰会影响雌鱼排卵。
疾病防治
斗鱼属鱼类的发病是鱼体、
病原体和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表现。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截至2023年,由于缺乏有关物种分类状况及其分布和
种群趋势的信息,红鳍斗鱼及越南斗鱼种群相对稳定;而
叉尾斗鱼因具有较大的分布区域,没有已知的广泛威胁,仅在一些地区(中国台湾省和
四川省),在20世纪下半叶种群数量趋于下降。
对于该物种的威胁是在农业用地上使用杀虫剂造成的
栖息地破坏和水污染所导致的种群数量减少,在中国台湾省叉尾斗鱼已被列为保护动物。
保护级别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斗鱼属鱼类因其体色美丽、并具有吐泡沫作巢等有趣的栖息习性,常养作为
观赏鱼。在一些商业水族馆中,斗鱼也是经常被选用的鱼类品种,早在十七世纪就被广泛运输到世界各地,叉尾斗鱼成为最早进口到
欧洲的观赏鱼之一。
观赏鱼的发现和发展与
渔业进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
南宋时期的张永叔曾有这样一段记述:“三山溪中产小鱼,斑纹赤黑相间。里中儿拳之,角肚为搏戏。昔有斗禽,未见有十鱼,亦可观也。闻永嘉亦有之。”这段话是对
叉尾斗鱼的描述。因此,该属鱼类的饲养历史至少有七百年。
生态价值
斗鱼尤其喜欢摄食稻田害虫及
孑孓等害虫,对人类有益,可放养在塘和稻田中,以消灭蚊子幼虫、防治疟疾病,对减少人类蚊虫传播疾病和优化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斗鱼属中的
圆尾斗鱼具有良好的灭蚊能力,能有效地控制蚊的繁生。灭蚊效果与放鱼密度有关,放鱼密度越大,灭蚊效率就越高。
同时斗鱼属鱼类具有领土意识强和好斗的特点,其中叉尾斗鱼是研究鱼类个性行为很好的一个模型,在
鱼类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上具有研究意义。根据斗鱼属鱼类的
病理学观察,可对临床诊断和预防提供了试验参考。
物种介绍
圆尾斗鱼与斗鱼属其他鱼类在形态上具有很大差别,其中圆尾斗鱼鱼
尾鳍近圆形,头部披
圆鳞;而其他斗鱼尾鳍都是叉状,头体皆被栉鳞。与
叉尾斗鱼相比,
香港黑叉尾斗鱼体侧缺乏红褐和蓝绿相间的条纹,但两者鳃盖都具有一蓝斑,头顶和前背都散布褐斑,且在骨骼结构方面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