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拉西坦(Piracetam)属吡咯类药物,为中枢
神经递质受体γ-氨基丁酸的
环化衍生物,是一种脑代谢改善药。临床用于急、慢性
脑血管病,亦可用于儿童智能发育迟缓;还可用于
脑缺氧、脑外伤引起的损害,也用于
阿尔兹海默症、酒精中毒、脑血管意外后功能减退,以及
药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记忆和思维障碍;适用于肌痉挛,
肌阵挛性癫痫,镰状红细胞贫血神经并发症。
该药的不良反应在
中枢神经系统有神经质、易兴奋、头晕、头痛、睡眠障碍、精神错乱和
嗜睡等,但症状轻微,且与使用剂量大小无关,停药后以上症状消失;
消化道症状有恶心、胃部不适、胃食欲缺乏、腹胀、腹痛,症状的轻重与服药剂量直接相关;罕见轻度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轻度
氨基转移酶升高,但与药物剂量无关。对该药过敏者、锥体外系疾病、
亨丁顿舞蹈症患者、
妊娠期妇女、新生儿、
脑出血患者、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重度肝功能障碍患者均禁用。肝、肾功能障碍者、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
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以及哺乳期妇女需慎用,严重出血或存在出血风险的患者也需慎用该药。
吡拉西坦最早由
比利时UCB研究所于1963年研制合成,于1971年首次在
法国上市。该药质量标准被《
欧洲药典》8.0(EP8.0)、《
英国药典》2015(BP2015)以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ChP2015)收载。剂型包括片剂、溶液剂、胶囊剂、颗粒剂、注射剂,均为
处方药。其中注射用吡拉西坦、吡拉西坦注射液、
脑复康片和吡拉西坦胶囊属于医保乙类药。
吡拉西坦为中枢
神经递质受体γ-氨基丁酸的
环化衍生物,为脑代谢改善药,具有激活、保护和修复大脑神经细胞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
腺苷酸激酶,促使脑内二磷酸腺(ADP)转化为三磷酸腺苷(ATP),增加大脑对氨基酸、
蛋白质、
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促进大脑细胞代谢,提高大脑皮质抵抗缺氧的能力;能影响胆碱能
神经元兴奋传递,促进
乙酰胆碱合成增加
多巴胺的释放;可以抵抗物理因素和
化学因素所致的脑功能损害,改善学习、记忆和回忆能力;可以改善由缺氧所造成的逆行性遗忘。
2023年4月发布的《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吡拉西坦制剂说明书的公告》中,要求包含以下不良反应:其中的发生率定义如下:常见(≥1/100至\u003c1/10),不常见(≥1/1000至\u003c1/100),罕见(≥1/10000至\u003c1/1000)。
吡拉西坦是第一个被临床认可的作用于
中枢神经系统的促智药,最早由
比利时UCB S.A.制药部门的Strubbe和Cyprysiak于1963年合成,是由
γ-氨基丁酸脱掉1分子水形成的
环状化合物。1967年发现其有促智活性,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欧洲用于改善认知功能。然而2001年,L Flicker发表在《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上的一项有关该药治疗痴呆症的研究综述发现,很少或几乎没有研究能证明吡拉西坦可有效治疗痴呆症和
认知障碍。在美国,吡拉西坦的使用没有得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并且在2004年,FDA拒绝了吡拉西坦作为一种膳食补充成分(dietary supplement)出售的申请,但执行有限,市面上仍有含吡拉西坦的补充剂出售。2019年,FDA发出警告称,认知增强补充剂“可能是无效的,不安全的,并且可能妨碍人们寻求合适的诊断和治疗。”尽管发出警告,FDA并未采取措施来阻止这种做法,如并没有查封含有吡拉西坦的产品,没有向消费者发出警告,等等。
1964年8月6日,
比利时的UCB SA申请了吡拉西坦的化合物专利(GB1039113A)“New n-substituted lactams”,于1966年8月17日获得授权。1965年8月2日,UCB SA申请了吡拉西坦制剂的制备工艺专利(NL6509994A),于1966年2月7日获得授权。1970年2月13日,UCB SA申请了吡拉西坦的改进制备工艺及治疗领域的专利(DE2106418A1),于1971年8月19日获得授权。
2019年发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美国市场上出售的一些非处方的膳食补充剂含有大量吡拉西坦。如果消费者遵循产品说明使用,他们每天将摄入831至11283毫克吡拉西坦,这远远超出了
欧洲“常规治疗
认知障碍的最高剂量”(处方吡拉西坦用量:800和1200毫克,治疗认知障碍的每日剂量:2400至4800毫克)。但这些超剂量的吡拉西坦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风险尚不清楚,特别是对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消费者。大多数药物在获得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前,需要经过严格的试验和文书工作。但促智药或膳食补充剂常被归类为食品而非药物,因此不需要事先在试验中证明其安全性。该研究的作者称在有关补充剂的法律进行完善之前,临床医生应提示患者,认知增强补充剂可能含有超治疗剂量的违禁药物。
如吡拉西坦、阿得拉(Adderall)、
利他林(Ritalin)、莫达非尼(Modafinil)等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类精神药物,都是
处方药。但一些学生和有考试需求的人群常将这些药物作为“促智药”服用。为了让学生了解滥用“聪明药”的危害,
广州市禁毒办制作了《考前谨防“聪明药”》视频对“聪明药”进行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