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远廉(1930年12月29日—2020年5月19日),
资中县人,中国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他在清朝历史的研究领域有着重要贡献,尤其是对清朝开国史的研究。他的研究涵盖了
清代的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和民族关系史等多个方面。他的多部著作被改编为电视剧文学剧本。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起,周远廉开始发表文章。1963年,《新建设》刊发与
王戎笙等学者合写的《关于明末农民军“均田”口号的几个问题》一文,内中引录大量档案和其它资料,对有学者提出的“均田”实质上是“均赋”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均田”就是平分土地,而不是“均赋”,受到学界重视。
1977年起,周远廉以自己全部精力从事满学、清史的研究和著述,内容涉及清朝开国史、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民族关系史和
满族领袖人物,先后出版满学、清史专著9部(包括主编、合著)、满文老档合译1部、
清代长篇历史小说数部。其中多部堪称论述该题的“第一部”著作,在学界中有良好影响。
周远廉开创了清朝开国史研究的两种
范式。其所著《清朝开国史研究》《清朝兴起史》,集中体现了他对清朝开国史研究的一些思考。在前著中,他以社会性质为纲,按照满洲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
原始社会末期(16世纪40—80年代)、
奴隶社会(1587—1621)、
封建社会(1621—1644)三部分,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满洲部落及
后金政权发展情况;在后著中,他从政治史的角度,撰述了满洲从部落到国家的建立历程,着重对一些历史谜案作了解答,对
八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体制的确立等政治制度作了考证,对八旗贵族集团的形成和权力结构进行了解析,对明清几次大战的成败作了评析。两著在研究路径、研究视角方面,皆有不同,开创了清朝开国史研究的两种
范式。
清入关前满洲社会的性质问题,始终是学界讨论的焦点问题。他先后撰写了《关于清代皇庄的几个问题》《从“诸申”身份的变化看入关前满族的社会性质》《关于16世纪40—80年代初建州女真和早期满族的社会性质问题》《关于满族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问题》《入关前满族的社会性质》《关于1587—1621年满族的社会性质问题》等文章,综合考核了皇庄的建立、发展和规模,皇庄的
生产方式,入关前土地所有制的演变,“诸申”身份的变化,清前期赋税和劳役制度等相关问题,认为:在努尔哈赤起兵之前,
建州女真尚处于
原始社会末期;从万历十五年建费阿拉城、定国政起,到天命六年间,
满族处于奴隶社会发展阶段;天命六年进入辽沈地区后,满族开始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天命十年的编庄,标志着封建农奴制上升为占居
后金政权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这一观点成为解读入关前社会性质的代表性观点。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历史作用和阶级阶层是臧否人物的两大主要标准。90年代以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开始多元化、具体化,如生产力发展、民族统一、大一统国家构建,都成为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考量。周远廉较早突破了传统评价体系,是否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是否符合国家和民族利益,是周远廉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这为科学、客观的历史人物评价标准的形成,提供了借鉴。
朱诚如:周远廉先生的学问人生沉浸着强烈的现实关怀,他不仅是一位治学严谨的
历史学工作者,更是一位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者、守护者。周远廉先生曾为家乡学校捐款12万元设立“杨学琛奖学金”,自费15万元为维护国家统一、刚正不阿、为民谋利、廉洁奉公的“
清代名人”立碑纪念,这与他修书治史、著文广教是一致的,体现了
中原地区传统知识分子与生俱有的家国情怀和精神特质。
《乾隆皇帝大传》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1995年被评为“全国畅销优秀图书”。
《中国封建王朝兴衰史》(八卷本)(任总主编,兼写第八卷《清》的三分之二),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获第十一届“
中国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