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晚报
中共西安市委主办的都市生活类报纸
《西安晚报》(Xi’an Evening News)创刊于1953年,是由中国共产党西安市委员会主办,面向西安市民的都市生活类报纸,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份大型报纸,日发行量超40万份。
1953年,中国共产党西安市委员会在西安工商界办的《经济快报》的基础上,创办了《西安日报》。1962年,《西安日报》易名为《西安晚报》。1967年1月1日,《西安晚报》因“文化大革命”被迫停刊。1969年,恢复出刊《西安日报》。1981年1月1日,《西安日报》又改为原名《西安晚报》。1983年,《西安晚报》日发行量突破20万份,在当时的中国晚报中居第4位。1989年1月,《西安晚报》在西北首先实现自办发行。1994年1月1日,西安市委增办《西安日报》,《西安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正式出刊,《西安晚报》则作为市委领导下的党报,自此形成了一社两报的新格局。2008年,《西安晚报》多媒体数字报上线。《西安晚报》开始摆脱传统模式,进入融媒新模式,截至2023年1月,《西安晚报》入驻微信、新浪微博抖音、人民号、百家号头条号、澎湃号等10余家新媒体平台,粉丝累计超千万。
《西安晚报》是一家拥有辉煌历史及在全中国都具有影响力的报纸,曾一度扛起陕西省都市类报纸的领军大旗,荣获中国报业创新奖,连续多次获得金长城传媒奖,连续两年进入中国媒体品牌城市晚报十强,是西安市构建国际化大都市战略实施中的重要媒体力量,为介绍西安、宣传西安、展示西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传播作用。
历史发展
创办背景
《西安晚报》的前身是《西安日报》。1949年9月12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创办《西安日报》,由郁文任社长。当日只出1期4版,便因新疆解放,人员调新疆办报而停刊。1953年,西安被列为中央直辖市,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起步。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指导工作的需要,中国共产党西安市委员会遵照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指示,在西安工商界办的《经济快报》的基础上,创办了4开《西安日报》,以工人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主要篇幅反映市区的工业建设和其他建设的工作状况,是全市广大人民的地方性的报纸。
中国共产党西安市委员会为了加强对报纸的领导,于1953年6月21日成立了市党报委员会,高朗山任主任委员,袁烙、雷行任副主任委员。高朗山首任《西安日报》社社长,袁烙任副社长兼总编辑。当时的《西安日报》为省级报纸,开始为4开4版,文全竖,报头在一版右上角。1954年1月1日改为对开大报,共两版。1956年7月1日,改为对开4版,报头改放一版左上角,文横排,并在扩版《致读者》的社论中,提出了“为多方面读者服务,多方面地为读者服务”的办报方针。是年《西安日报》改社长制为总编辑负责制,成立编辑委员会,袁烙任总编辑。
波折起伏
1962年2月1日,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将大城市报纸改为晚报的指示,《西安日报》易名为《西安晚报》,并因经济困难改为4开4版小报。在版面小,容量不能减少的原则下,提出了狠煞长风的要求,提倡“千字文”,以“豆腐块”文章为主,规定一般新闻消息不超过2、5、8百字,以扩大报道面,增加报纸刊载的容量。在三年困难时期,报社职工由200余人减少到130人。1963年,西安市经济开始恢复,建设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报纸的宣传任务随之扩大。1964年4月13,《西安晚报》扩大为对开4版。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市委派来庞大的工作队进驻报社,全面接管报纸工作,原有的编采人员被停止工作,剩余的人员在监视下进行工作。总编辑袁烙被监护,报社处在无人负责的混乱状态。1967年1月1日,《西安晚报》被迫停刊。1967年1月14日,西安地区的“造反组织”与报社的“造反组织”联合出版《革命造反报》,出刊二十六期后,于2月10日停刊。是年2月,西安晚报社被军管。1968年8月,西安市革命委员会和陕西省支左委员会,派“工宣队”和“军宣队”进驻报社,开展“斗、批、改”运动。其间,被送进“牛棚”的干部、工人达30多人。1969年4月,西安市革命委员会派军队干部进入报社,筹备复刊《西安日报》,先后从市级机关、文教部门、工厂等单位调进一批人员办报,报社原有干部则被撤离报社,进了下放干部学习班学习。同年5月1日,《西安日报》试刊,试刊17期后,于是年6月16日正式恢复出刊《西安日报》,四开四版,由市革委会直接领导。同年12月,报社原有干部除个别被借用外,全部被下放到陇西县、陕南、渭北一带农村劳动。在“文化大革命”中,报纸除报道西安市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物考古的发现、农田水利的成就、工厂及服务行业的模范人物外,绝大部分篇幅用来传播错误理论和错误实践。
蓬勃发展
1977年8月16日,袁烙重新出任总编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报社开始拨乱反正,原《西安晚报》的一些编采人员陆续归队。在“揭、批、查”中,改组了报社的领导班子,并为在历次政治运动及“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的30多名干部和工人在报纸上公开平反,纠正了冤假错案。在报纸上公开进行自我批评,重新赢得了群众的谅解和信任。1981年1月1日,《西安日报》又改为原名《西安晚报》,仍为4开4版,同时结合新时期的新形势,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新的办报方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宣传政策,推动工作,移风易俗,传播知识,努力做到指导性、思想性和知识性、趣味性的统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报务。1982年7月12日,《西安晚报》获准对海外公开发行。
1983年9月12日,马汉卿出任《西安晚报》总编辑,报社领导班子向年轻化迈进了一步。1984年7月1日,为了增加信息量,《西安晚报》再次由4开小报改为对开4版大报。改版后的《西安晚报》,增加栏目,扩大报道面,成立社会部,充分体现了城市报纸的特点,同时加强了改革的报道,并更加贴近生活,多方面为读者服务。在日报改晚报,小报改大报这一期间,报纸办得比较活跃,至1983年底,日发行量突破20万份大关,上升到23万份,在当时的中国晚报中居第4位。    
1988年8月,李凡任《西安晚报》总编辑,在报社经济好转的情况下,改手工排字为电脑排版,全部胶印,落后的印刷技术得以改进,报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9年1月,《西安晚报》在西北首先实现自办发行
探索发展
为了在竞争中寻求发展,1993年5月20日,西安市委决定增办《西安日报》。次年1月1日,《西安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正式出刊,原来的《西安晚报》则作为市委领导下的党报,自此形成了一社两报的新格局。1995年6月,《西安晚报》获“陕西省一级报纸”殊荣。同年9月,为祝贺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西安晚报社和西安华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办一张创大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巨幅西安晚报(一、四版)悬挂在西安大南门里西北水电勘测设计院大楼,报纸高19.45米,宽28.83米,总面积560.74平方米,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代表向《西安晚报》颁发证书。
在90年代前期,《西安晚报》广告收入列中国报纸前二十名,一直处于西安报业首位。1997年,西安报业市场竞争激烈,《西安晚报》因机制落后、人才流失、定位模糊等因素,在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虽仍然是发行量最大的三大家报纸之一,但其领先地位已被《华商报》取代。为了走出困境,《西安晚报》开始实行全员聘任制,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实行了按岗定薪、薪随岗动、绩效挂钩的分配制度,实行了版面淘汰制,同时改进报道文风、调整版式等。此外,《西安晚报》服务基层,服务社会,贴近市民群众,于2000年开办了“黄亚平热线”,为读者扶危解困、排忧解难。在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后,《西安晚报》根据民情民意,增设了“办实事,政府部门做些啥;奔小康,老百姓想说些啥”“户外广告哪不好,市长请你提意见”“市民道德镜”“关注民工生存现状”“你家暖气热不热”,以及“市民谨防街头骗术”系列报道等栏目,受到市民普遍欢迎。
报网融合
2002年8月27日,经国家新闻办同意,由中国共产党西安市委员会宣传部及中国共产党西安市委员会网信办主管的西安新闻网正式设立。跟随报业数字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2008年3月,《西安晚报》多媒体数字报正式上线,读者登陆指点网站即可进行阅读。2009年,新浪搜狐腾讯控股新浪微博的蓬勃发展,使普通大众成为新闻的主动传播者,在这种新兴传播形式的影响下,《西安晚报》作为当地主流媒体也开始不断革新,将报纸的封二版作为固定版面,开辟了“微报”版。“微报”每日将微博上关注度最高的内容通过《西安晚报》展现给更多读者,另外还开设有“随手拍”“微提示”“微新闻”“网络新词”等栏目;同时,《西安晚报》每日在早上上班时间就将报纸当天的主要新闻通过微博发布出去,这种报网融合方式,使《西安晚报》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度。
2011年10月28日,西安报业传媒集团正式挂牌成立,作为集团旗下主报之一的《西安晚报》当天出版160版,版数创下历史之最。2013年6月,《西安晚报》申请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同年9月,成立了晚报全媒体部门。2015年4月,《西安晚报》启动《寻找古诗词中的西安旅游之美》栏目,通过“纸媒线上宣传+文化地标线下活动+全媒体配合”的立体化传播途径,架起了纸媒与新媒体传播互补、互通有无的桥梁,提高了年轻市民与更多游客的关注度。2016年12月,该栏目获得首届陕西传媒创新十佳奖。栏目报道被新华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光明网等近百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转载。2018年,《西安晚报》入驻人民日报客户端,截至2023年1月,西安晚报人民号平台已发稿4.1万余篇,粉丝突破30万,总阅读量超过3个亿,获得“2022年度优秀媒体创作者”称号。
现状
采编方针
《西安晚报》秉承崇尚公信、关注民生、创新服务的宗旨,坚持“高品质、精内容、强特色”的办报理念,始终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依托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一个系统指挥、一套流程支撑、一支队伍操盘、一个体系对外”的新闻采编、运营服务一体化运行体系和统一的指挥调度机构——全媒体指挥中心,指挥协调四大平台、4个公共采访部门、9个行业新闻报道组和10个事业部开展采编工作。
在政治方向上,《西安晚报》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严守新闻纪律“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舆论阵地,积极、主动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全面、及时、准确做好政务活动报道,打造权威的政务宣传品牌。
版面及内容设置
截至2023年7月,《西安晚报》有两种版面设计方式,分别是4个版面和8个版面,一般周日为4个版面形式,周一至周六为8个版面形式,每日版面栏目选取均有不同。主要设有新闻板块、特色板块和专副刊三大板块。新闻板块包括封面、要闻、重点、政点、关注、专题、城事、文体、财经等多个栏目;特色板块设有社区360、新视力、行天下、居长安、热搜榜、互动届、成长ing、健康+、都市圈等栏目;专副刊包括终南副刊和文化周刊,终南副刊设有世说、文心、菏尖、闲情、诗简、晚晴等栏目,文化周刊设有文博视野、文化纵横、西安市地理、长安区悦读等栏目。
此外,《西安晚报》在其多个微信公众号中,设了你好西安、钟楼下、看报纸、西安有才、西安有爱、西安有店、天天有好礼、古城e购、真的免费等系列栏目。
运营模式
《西安晚报》推进全媒体一体化融合发展改革,按照“新闻+政务+服务”的运营模式和全媒体传播、全媒体运营、全媒体营销的实操理念,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不断推进报纸和微信、新浪微博头条号、抖音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的一体化发展,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报纸上做融媒体链接,在新媒体平台发布报纸版面,报纸编辑也同时兼职新媒体编辑,新媒体编辑跟着报纸编辑学习。遇到重大主题报道或节点性时段,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一起发力。
代表性栏目
《悦读周刊》是西安晚报于2016年9月初推出的文学副刊类专刊,每周六出刊,分为四个版块,即《世说》《文心》《诗简》《锐评》。《世说》刊发短篇小说,注重故事性,反映现实社会,摹写世相。《文心雕龙》刊发散文,特色是打破报纸副刊千字文的惯例,用整版刊发长文,给一些篇幅较长、内容更丰富的散文作品提供了在报纸上与读者见面的平台,内容关乎文化或山川风物。《诗简》刊发诗歌作品,为诗人和爱诗人建立沟通的桥梁,用每周一次的常规版面整版刊发诗歌,开中国报纸副刊先河。《锐评》和《读书》同属理论类版面,《锐评》版就某种热门或冷门的文化现象进行评论,严肃与活泼同在,先锋与传统并存,观点鲜明,有深度,有厚度,有锐度,每月出刊一次。《读书》版刊发书讯和书评,并每月一次举办与读者互动的公益读书沙龙“长安悦读”,每月出刊三次。
组织结构
办公地点
西安市碑林区小南门内太阳庙门43号。
主要部门
《西安晚报》主要部门有新闻部、文艺部、摄影部、编辑部等。
现任领导
历届总编
重要报道和争议
重要报道
2021年7月1日,《西安晚报》推出庆祝建党100周年特刊——西安百年追梦志。该特刊采用1360毫米长的“蝴蝶版”,形式,一经面世,即引起围观。《西安晚报》当天推出16个版,其中特刊8个版,名为“建党百年 西安市追梦志”,主题是“走过百年,日月换新天”,包含有城建篇、工业篇、农业篇、开放篇、生态篇等,内容充实。版面文图相得益彰,新颖大气,获得大量点赞,被许多读者收藏。
2021年12月,西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全城实行封闭式管理。《西安晚报》集中人力资源,进行原创视频和直播,各类海报即时发布,在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热点、反击澄清谣言等方面起到了主力军作用。短视频《即日起,雁塔区、长安区、高新区每天开展一次全区核酸筛查》观看量达1067万次,“西安晚报”抖音“同心抗疫 西安有你”播放量达到1647.8万。《西安晚报》和封面新闻、《新民晚报》《长江日报》等数十家城市媒体联动,在网上推出系列主题海报《我们都是面字辈!全国各地为BiangBiang面加油》,刷屏西安人的朋友圈,在中国各地广为传播,《人民日报》予以转发。
争议事件
2008年3月2日,《西安晚报》刊登了《非洲维和载誉而归———维和队员讲述在刚果(金)经历》一文,写有“一名中国维和队员被巨蟒吞噬”的内容。同年3月5日,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官员表示,报道严重失实,其赴刚果维和部队从未发生过此类事件。而第三方网友则指出这是一条假新闻,被吃的那人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的一名国际观察员。同年3月6日,《西安晚报》刊发“情况说明”,表明关于‘一名中国维和队员被巨蟒吞噬’的内容系被采访对象给记者提供的情况有误,经查并无此事。
2012年6月27日,《西安晚报》记者石俊荣在《西安晚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慰贫现场咋有一盒高级烟?据称系村支书提供 遭大荔县领导批评》报道,报道发表后广受关注,引发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但石俊荣却因报道此事被停职,其被停职消息传出后,在新浪微博上引起各界人士声援,对石俊荣表示支持。《中国青年报》《法治日报》《新京报》等也纷纷发表评论,批评陕西省方面打压记者的行为。同年7月1日,《西安晚报》官方微博发表声明,是因记者未到现场采访才按照规定让其停职总结。
知名人物
商子雍
商子雍,1942年12月25日出生于西安市,资深报人,著名作家,中共党员。曾获西安新闻十佳及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系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西安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商子雍曾任《西安晚报》文艺部副主任、理论评论组负责人、周末专刊部主任、总编辑助理。是政协西安市第九、十、十一届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杂文、散文、报告文学创作,有二百多万字的作品出版,其中包括四卷本的《商子雍文集》(2004年),作品获中国全国及省、市级奖励五十余次。出版有《求是斋杂品》(1995年)。
吴克敬
吴克敬,1954年生,扶风县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安市作协主席。历任《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副总编,西安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创作小说、散文、随笔800余万字,作品见诸多家文学期刊和报纸。曾荣获庄重文文学奖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等奖项。中篇小说《手铐上的蓝花花》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07—2009)。《羞涩》《初婚》等多部作品被改编拍摄成影视剧。
殷汉西
殷汉西,祖藉湖北武汉,1957年出生于西安,《西安晚报》资深编辑。少年时期跟随著名书法家段绍嘉先生学习,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表书法作品,数十年来一直受到业界的关注。作品被多家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画廊收藏及勒石。曾为大型丛书《中华国宝——陕西珍贵文物集成》(碑刻书法卷)撰稿,与他人合编《临王羲之书集古梅花诗一百首》《中国珍稀碑帖丛书》等。
荣誉奖项
报纸获奖
作品获奖
影响和评价
影响
《西安晚报》是一家拥有辉煌历史并在全中国都具有影响力的报纸,是中国共产党西安市委员会主管的一份面向市民大众化的市级都市生活类报纸。曾一度扛起陕西省都市类报纸的领军大旗,荣获中国报业创新奖,连续多次获得“金长城传媒奖”,连续两年进入中国媒体品牌城市晚报十强,日发行量超过40万份。
《西安晚报》是西安市构建国际化大都市战略实施中的重要媒体力量,为介绍西安、宣传西安、展示西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传播作用。此外,《西安晚报》有着五十多年优良的副刊传统,《西安晚报》的副刊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传统,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在中国的报纸副刊中成为佼佼者,并成为了《西安晚报》的一个品牌。《西安晚报》以副刊为阵地举办了中国报人散文奖、全国青年散文大赛等文化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扩大了西安晚报在中国范围的影响,提升了报纸的文化品味和社会影响力。
西安晚报新媒体依托自身平台及采编优势,在自有平台及三方平台上持续发力,不断进行高质量内容生产及输出,为广大读者网友及时提供权威资讯,收获广泛关注,影响力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1月,西安晚报已成功入驻微信、微博、抖音、人民号、百家号头条号、澎湃号等10余家新媒体平台,粉丝累计超千万。其中,“西安晚报”澎湃号获得澎湃新闻“2020最佳晚报”媒体传播奖;《西安晚报》人民号获得“2022年度优秀媒体创作者”称号。
评价
《西安晚报》汇集着一大批文化精英,他们是报纸日复一日宛若江河奔涌的真正源泉。对于读者而言,看得见的是报纸上的字词,看不见的是记者如蜜蜂属那样四处奔走的采,是编辑如老牛一般在稿纸或键盘上的耕耘。没有专业能力,没有敬业态度,没有责任意识,没有职业操守,是决然无法担当此任的。(摘录于陕西省作家安黎的文章“致敬《西安晚报》”)
《西安晚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藏龙卧虎、培养人才的文化重镇,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书法家、画家、经济学家等都是从《西安晚报》走出的,如在中国名声大噪的著名作家、评论家商子雍,以及作家吴克敬、书法家殷汉西等等,他们都是晚报人。文化界有一个普遍的共识,《西安晚报》是文化人的摇篮,陕西,甚至全中国的作家都跟《西安晚报》有过渊源。《西安晚报》是西安对外交流的最美好的名片。(摘录于湖北作家徐伊丽的文章“《西安晚报》成就了我”)
其他媒体形式
参考资料
订阅2024年度西安晚报.西安晚报登报中心.2023-12-12
西安晚报.西安晚报.2023-12-23
西安晚报简介及广告部电话.陕西登报中心.2023-12-14
..2023-12-13
..2023-12-13
本社发行公司获得4个奖项.西安日报.2023-12-13
致敬了不起的西安.西安新闻网.2023-12-13
再获殊荣!.西安晚报.2023-12-12
担舆论引导 建美好西安.西安晚报.2023-12-23
1950~1990年西安市的宣传阵地.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2023-12-13
1995年.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2023-12-13
1995年陕西大事记.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3-12-23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的轨迹(1978-2000).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2023-12-13
版权.西安新闻网.2023-12-12
2023年12月10日.西安日报社数字报刊.2023-12-14
2023年12月09日.西安日报社数字报刊.2023-12-14
2023年12月04日.西安日报社数字报刊.2023-12-14
悦读栏目.西安新闻网.2023-12-12
人文学院与西安报业传媒集团交流座谈.长安大学人文学院.2023-12-12
组织机构.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3-12-13
讲座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2023-12-13
干部任职公示.西安市人民政府.2023-12-23
西安市发布干部任免信息.西安网新闻.2023-12-13
2008年十大假新闻.人民网.2023-12-13
新春送祝福,大咖来做客——商子雍.西安广播电视台.2023-12-12
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西安市人民政府网.2023-12-12
中国传媒大会2009年年会在北京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2023-12-12
2010.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2023-12-12
2011.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2023-12-12
2011年度金长城传媒奖发布.浙江日报.2023-12-12
2013.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2023-12-12
2014.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2023-12-12
致敬《西安晚报》.陕西日报社.2023-12-12
《西安晚报》成就了我.西安新闻网.2023-12-12
西安晚报.新浪微博.2023-12-12
西安晚报.抖音短视频.2023-12-12
西安晚报.今日头条.2023-12-12
目录
概述
历史发展
创办背景
波折起伏
蓬勃发展
探索发展
报网融合
现状
采编方针
版面及内容设置
运营模式
代表性栏目
组织结构
办公地点
主要部门
现任领导
历届总编
重要报道和争议
重要报道
争议事件
知名人物
商子雍
吴克敬
殷汉西
荣誉奖项
报纸获奖
作品获奖
影响和评价
影响
评价
其他媒体形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