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是中国南极考察队于2023年11月1日从上海出发,开启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活动,于2024年4月10日圆满完成考察任务,全部返回国内。
考察队由自然资源部组织,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460多人组成。本次
南极洲考察活动重点开展三项工作。一是建设新的科考站,二是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开展调查,三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科考活动建设的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是继
长城站、
中山站之后的第3个常年考察站,也是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且新科考站与有关国家一道对
难言岛南极特别保护区进行管理、开展罗斯海海洋保护区生态监测,将为保护南极
生态环境作出贡献,为中国参与南极国际治理提供支撑。
科考进程
考察准备
2017年11月8日,“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前往
南极洲执行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为罗斯海新建站做好前期准备是那次南极考察队的重要任务。2018年1月,新站建设队27名队员,克服严酷的自然条件带来的种种困难,连续奋战20多天,完成了新站临时建筑和临时码头的搭建,为新站建设奠定了基础。2018年2月7日,考察队在南极罗斯海恩克斯堡岛举行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
科考队出发
2023年11月1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从国内出发。11月8日上午9时许,“雪龙”号极地科考船抵达
赤道,开启了
南半球的行程。11月16日,32名考察队员从中国飞赴
新西兰。11月21日下午,考察队32名队员搭乘
意大利南极洲洲际航班安全飞抵罗斯海新站现场,并启动建设新站的前期准备工作。11月22日凌晨,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停靠新西兰利特尔顿港,开展物资补给等工作并接7名新队员上船。11月24日,“雪龙2”号和“天惠”轮离开锚地,启程穿越“咆哮”西风带。11月28日下午,“雪龙”号、“雪龙2”号和“天惠”轮相继驶过南纬60度,中国南极考察队3艘船全部成功穿越西风带。之后,“雪龙2”号和“天惠”轮计划驶入
罗斯海外围浮冰区。作为
极地科考
破冰船,“雪龙2”号为“天惠”轮破冰引航。“雪龙”号计划抵达
中山站,随后开展物资卸货和人员轮替等工作。11月29日,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和“天惠”轮进入浮冰区,两船随即开启冰区航行状态。12月1日,“雪龙”号历经一个月的航行,抵达中山站。12月6日,“雪龙2”号和“天惠”轮成功抵达罗斯海新考察站附近海域。
开始作业
12月7日,中国第40次
南极洲考察队开展卸货作业,物资主要包括重型机械、砂石料、
钢构件、幕墙板、生活物资等,重量超过9300吨。12月12日,“雪龙2”号在罗斯海新考察站完成物资卸运和人员登陆工作,并接上23名
韩国考察队员,驶向
新西兰利特尔顿港。12月16日,
中山站区域完成本次考察物资的接收,第40次南极考察中山站队员均已到位,各项考察工作已有序启动。同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内陆队在中山站举行出征仪式,29名队员将分别前往
泰山站、
昆仑站和
格罗夫山地区,开展相关科学考察。12月18日,
中原地区第40次和第39次
南极洲考察
长城站越冬队在长城站完成交接工作。正式完成交接后,第40次越冬队全面负责长城站的考察工作。12月28日,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大洋队在西风带开始投放抛弃式温盐深仪,进行水文环境走航调查,这也是大洋队首次开展考察作业。
2024年1月6日,考察队在
阿蒙森海成功布放深水生态潜标,这也是中国首次在
极地布放生态潜标。之后,考察队成功回收了第38、第39次南极考察中布放的潜标。1月18日,“雪龙2”号在行进至南大洋阿蒙森海沿岸,开展企鹅
栖息地调查的时候,考察队员在这里遭遇了
海雾的围困,在第8个小时,海雾渐小后,4次尝试突破的直升机飞了进来,考察队员才成功脱困。1月22日,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大洋队完成了本航次走航及大洋调查任务。1月27日下午,“雪龙2”号抵达
新西兰利特尔顿港,进行队员转运、物资补给。
结束返航
2024年3月6日,中国第40次
南极洲考察队完成了
中山站第二次作业和度夏队员撤站任务,“雪龙”号驶离中山站。3月13日,参与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的三名
吉林大学队员——张楠、
宫达、
刘昀忱平安抵达
长春市。在此次科考活动中,他们成功穿透了545米的
冰盖,获取了近半米的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冰下
基岩样品,这是中国乃至国际
极地钻探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此次成功钻取也是国际上首次在南极冰层深部冰下基岩进行的有针对性的
地质调查采样,标志着中国极地
钻探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4年3月29日,“雪龙”号和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相继穿越
赤道,返回
北半球。之后,两船计划分别前往
青岛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展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4月10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停靠山东青岛,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考察任务,全部返回国内,共历时5个多月,圆满完成建设南极秦岭站等各项考察任务。
考察目的
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由自然资源部组织,主要执行科学考察、人员运送和后勤补给任务,并建设
罗斯海新站。新站是新时代我国建立的第1个常年科考站,是继
长城站、
中山站之后第3个常年考察站,是我国在
南极洲的第5个考察站,也是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
人员编制
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由来自中国80余家单位的460多人组成。
考察准备
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首次由3船保障,分别是“雪龙”号和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从上海出发,主要执行科学考察、人员运送和后勤补给任务。“天惠”轮货船从江苏
张家港市出发,主要承担新科考站建设物资运送任务。为保障“天惠”轮安全进出港,张家港海事局结合福南水道通航条件,制定船舶进港靠泊方案,确保船舶顺利通畅进港。同时,综合运用
空中机器人、
中国中央电视台等监管手段全方位交通组织,协调“海巡06809”“海巡06818”两艘海巡艇现场驻守,对渡运水域、通航密集区可能影响该船航行的船舶提前疏导,保障“天惠”轮安全高效离泊。此外,发挥全要素水上“大交管”优势,对“天惠”轮重点标记关注,点对点提供信息服务。
主要业务
建设新的科考站
科考站位于东
南极洲罗斯海沿岸区域,是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是继长城、
中山站之后的第3个常年考察站,也是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
罗斯海新站
建筑面积达5244平方米,其主体设计为
南十字座造型,设计理念源自
郑和下西洋使用的南十字星导航。建成后,预计可接待度夏考察人员80人,越冬考察人员30人,用于开展大气环境、海洋基础环境、生物生态等多圈层、多学科的观监测和科学研究工作。
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开展调查
依托“雪龙”号和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船分别在东
南极洲普里兹湾、
宇航员海,西南极罗斯海、
阿蒙森海及
南极半岛临近海域开展生物生态、水体环境、沉积环境、大气环境及污染物分布综合调查监测;依托
昆仑站、
中山站、
长城站开展生态系统、近岸海洋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大气环境、雪冰环境、空间环境综合调查监测,深入研究南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开展国际南极科学前沿领域合作研究,实施与
挪威、
澳大利亚等多国合作的恩德比地航空调查任务,探究
南极冰盖接地带这一关键数据空白区域的冰-海-
基岩相互作用,支持冰盖物质平衡的精确评估和
不稳定性研究。与
美国、
英国、澳大利亚、
意大利、
韩国、
俄罗斯、智利等国开展
后勤保障方面的国际合作。
考察成果
2024年2月28日,中国首台近红外望远镜在
南极洲昆仑站成功运行。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利用该望远镜开展了近红外
天文观测以及近地空间环境全时段监测实验,并成功测定了昆仑站全天空的近红外天光背景亮度等关键数据,为昆仑站开展全年天文和空间观测提供了坚实基础。
中原地区在
南半球部署天文望远镜,有助于开展全面、持续的观测活动。依托昆仑站,
中国科学院与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合作研制了多台套天文观测设备,其中包括参与人类历史上首次探测到
引力波光学对应体全球联测工作的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等。
春分过后,
南极洲将进入
极夜,无人值守的近红外望远镜会通过远程控制与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协同开展
时域天文学观测,填补
昆仑站近红外观测空白。
本次考察期间,考察队在东南极
拉斯曼丘陵首次开展了冰下
基岩空中机器人电磁探测,考察队员利用自主研发的无人机电磁探测设备,在拉斯曼丘陵
冰盖上高效完成了16条测线的电磁探测数据采集。经过复杂的数据处理,成功计算出冰下基岩的电性参数,并重建了冰下基岩高
分辨率三维
电阻率成像。这标志着
中原地区在
南极洲地质调查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也为南极地质调查和
地球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考察影响
罗斯海新站通过开展罗斯海区域陆、海、
冰川以及干谷、横贯山脉等南极关键内陆区域等多学科综合科学调查,将为了解上述区域自然特征提供支撑;与有关国家一道对
难言岛南极特别保护区进行管理、开展罗斯海海洋保护区生态监测,将为保护南极
生态环境作出贡献,为我国参与南极国际治理提供支撑。建设完成后,新站还将与周边其他国家科考站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及保障相关的国际合作,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