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虫
胭蚧科胭蚧属的一种昆虫
胭脂虫(食虫类:Dactylopius coccus),是胭科胭蚧属一种可产生天然红色素的昆虫。因其生产出的染料能染出栗色及浅红色,被称为胭脂红,该物种也由此被称为胭脂虫。1000年前,胭脂虫的加工产品已用作着色剂,被玛雅人、印加帝国人和阿兹特克人广泛采用。西班牙人殖民墨西哥后,胭脂虫红染料被进口到欧洲,几乎占据了整个欧洲市场。天然胭脂虫红色素仍是现代全球极具经济价值的特色生物资源产品,主要出口欧洲地区,以及美国和日本。2022年,国际市场上胭脂虫干虫的价格每千克可达几十美元,维持在较高态势。
胭脂虫是性二态性昆虫,雌虫不完全变态,雄虫完全变态。雌性成虫体长约为4.0~6.0mm,体宽约3.0~4.5mm,体重约40~47mg,它们的身体表面覆盖着白色蜡粉,去蜡后,虫体呈暗紫红色。雄性成虫大约长3.0mm,宽1.3mm,略小于雌性成虫,但与雌虫不同,雄虫具有翅膀。
胭脂虫原产于南美洲中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现分布于北美洲,以及印度斯里兰卡南非加那利群岛、阿尔及尔和厄立特里亚等国家和地区。它们是寄生仙人掌属植物叶状茎上的寄生性昆虫,不适应寒冷气候。胭脂虫从卵到成虫死亡约历时51~63天;但在最佳的环境条件下,雌虫的发育周期持续约3个月。
胭脂虫红色素是由胭脂虫体内含有的胭脂红酸通过干燥和加工处理而来,是一种高品质的类色素。这是唯一一种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可以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同时使用的天然色素,被广泛用于食品、纺织品、化妆品、药品以及医药制品等领域。
命名与起源
命名
15世纪初,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时,发现当地美洲原住民有一种具有几百年历史的染料工业,染料来源于一类寄生仙人掌科植物上的昆虫。因染料主要能产生两种重要的颜色:栗色及浅红色,人们将这种染料称为胭脂红,将产生这种染料的昆虫命名为胭脂虫。
实际上,印第安人将胭脂虫分为两类:一类称为“真正胭脂虫”,当地也称为“grana fina”,另一类称为“野生胭脂虫”,当地又称为“grana silvestre”。“真正胭脂虫”才是本词条的主体。1758年,卡尔?冯?林奈将“真正胭脂虫”物种命名为 Coccus cacti,1829年,费利佩·帕巴诺·科斯塔(Felipe Paravano Costa)将该昆虫归入胭蚧属(Dactylopius)中,食虫类正式确定为 Dactylopius coccus 。
胭脂虫的英文名“cochineal”源自法语词汇“cochenille”,“cochenille”又是从西班牙语“cochinilla”演化而来,而西班牙语“cochinilla”则源自拉丁语“coccinus”,其意为“猩红色”。
起源
胭脂虫作为染料来源的最早证据发现在秘鲁帕拉卡斯地区的纺织品中,而养殖和系统利用的证据发现在墨西哥托尔特卡定居点,从地理上看,胭脂虫的分布并不连续,因此,关于胭脂虫的起源一直存在争议。直到2015年一项分子研究的生态证据证明,胭脂虫的起源中心是墨西哥瓦哈卡州。秘鲁的胭脂虫是在前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时代通过不同民族间的贸易行为进行传播的。
形态特征
胭脂虫是一类珍贵的昆虫资源,能够产生天然红色素。它们是性二态性昆虫,雌虫经历卵、1龄若虫、2龄若虫、雌成虫共4个发育阶段,为不完全变态;雄虫经历卵、1龄幼虫、2龄幼虫、前蛹、蛹、雄成虫共6个发育阶段,为完全变态。
雌虫
成虫
雌性成虫呈球形,体长约4.0~6.0mm,体宽约3.0~4.5mm,体高约3.8~4.2mm,体重约40~47mg。身体表面覆盖着白色蜡粉,去蜡后,虫体呈暗紫红色。雌性成虫略大于雄性成虫,无翅膀。
雌性成虫头部和胸部愈合,无明显的分节。腹部分为10节,阴门开口于第8节与第9节腹面中央,肛环位于第10节背面。
背面
雌成虫背部具有许多腺孔,腺孔分为两类,即窄边孔和宽边孔,窄边孔具有一个窄的、没有硬化的边,而宽边孔具有一个宽的、硬化的边。两者均为五角形,具有5个小室。宽边孔通常分布于背面和腹部侧面,有时单个存在,但常常以多个孔集聚成群,最大的群一般出现在最后腹节的边缘上。
全身刚毛分布较稀疏,最后腹节的刚毛相对较多,头部和胸部的刚毛较为纤细,而腹部刚毛较少。
肛环宽椭圆形,长约155~164μm,宽约180~270μm;前半部分硬化,后半部分不硬化。
腹面
腹部上有复眼,呈锥形,较大并凸出。复眼直径约为39.5~46.5μm,两复眼距约为1.5~2.5mm。没有单眼。
触角通常较短,由6或7节组成。长约242~330μm,触角间距约为283~290μm。有的个体3、4节分节不明显,第2节和第3节之间有一个感应孔。
口器硬化,下唇分为3节,呈三角形,有9对短的头发状刚毛。
足短而粗,腿节较大,胫节和节相对较短。爪通常没有齿。刚毛同背面,稀少。
窄边孔通常仅分布在腹部中央,可能以单个或成群形式出现,最后腹节上的数量最多。
卵呈亮红色,卵形,表面光滑,长度约0.4~0.7mm,宽度约0.2~0.3mm。
1龄若虫
1龄若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被称为活动阶段,即爬虫,大约长1.0mm,宽0.5mm,体呈栗色,具有发达的足部,触角由6节组成,其中第3节最长,复眼为黑色。第二阶段被称为固定阶段,此时若虫的体形稍大,逐渐出现白色的蜡粉
2龄若虫
2龄若虫相对于1龄若虫来说稍大一些。从外观上看,2龄若虫和1龄若虫的主要区别在于,2龄若虫的体表被白色蜡粉或蜡质层所覆盖,而不再有直立的蜡丝。
雄虫
成虫
雄性成虫呈暗红色,相较于雌性成虫来说体型较小,大约长3.0mm,宽1.3mm。雄性成虫的触角发育良好,呈丝状。头部和胸部之间具有一短颈。它们具有一对前翅,两翅之间的距离约为5.0mm,后翅已经退化为平衡棒。腹部上有两条白色的尾丝,大约与身体等长。
与雌卵形态无差异。
1龄幼虫
外观上,1龄雄幼虫与1龄雌若虫非常相似,它们的主要差异在于它们的行为和蜡丝分泌上。雄幼虫通常只爬行到母体附近的地方,而雌若虫爬行的距离更远。此外,1龄雄幼虫分泌的蜡丝通常较短且数量较少。
2龄幼虫
2龄雄幼虫外形与2龄雌若虫相似,但略大一些。
前蛹
第一次蜕皮后不久,2龄幼虫即开始使用白色蜡丝构建一个圆柱形的茧,茧在外端具有一个开口,长约2.5mm。在茧内,2龄幼虫经过蜕皮后,其前部身体,包括头部、胸部和腹部开始模糊地显现,中胸侧面出现一突起,从这一突起处开始形成翅。
前蛹在茧内再次蜕皮后即形成蛹。在蛹期,身体的分节变得更加明显,足部、触角和翅基本形成。剥开茧后,蛹的颜色通常呈红褐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胭脂虫原产于南美洲中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盛产其宿主仙人掌属(Opuntia)植物的墨西哥;前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时代其分布范围还包括秘鲁
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后,从15世纪到17世纪,一直将胭脂虫掌握在自己手中,仅引入到西班牙和中南美洲西班牙的其他殖民地中。为打破西班牙垄断,女王陛下政府通过海路将胭脂虫引入到北美洲。之后,胭脂虫被引入到印度斯里兰卡南非加那利群岛、阿尔及尔和厄立特里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但进入20世纪后,澳大利亚的胭脂虫已经基本消失。
中国无胭脂虫的天然分布,2004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从美洲引进胭脂虫优良种虫,培育点有云南昆明、元江,四川攀枝花市西昌市和贵州兴义等。
栖息环境
胭脂虫是一种专门寄生仙人掌属植物叶状茎上的寄生性昆虫,其中梨果仙人掌(Opuntia ficus-indica)最受胭脂虫的喜爱。
胭脂虫不适应寒冷气候,以中国南方的适应环境为例,最适生区位于南亚热带(如云南景东、怒江六库),次适生区为中亚热带(如四川西昌),而北热带与南亚热带-北温带边缘地区(如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则可归属于适生区。
生活习性
摄食行为
胭脂虫以吸食仙人掌科植物的韧皮部汁液为食,主要摄取其中的糖分和少量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它们会将喙状器官插入宿主仙人掌中,并在吸食汁液的过程中保持静止不动。但具有蜡质层的年轻胭脂虫会移动觅食,当它们移动到仙人掌植株的边缘时,有时会被风吹至新的宿主仙人掌植株,从而继续寻找食物。
仙人掌汁液主要由水(约占88%~95%)构成,氮的含量相对较低,仅占0~0.5%。为了弥补饮食中的不足并提供生长所需的氨基酸,胭脂虫体内存在共生细菌,这些共生菌有助于提高其养分摄取,同时帮助回收尿酸,从而延长胭脂虫的寿命。
运动行为
胭脂虫雌虫没有翅膀,不能飞行;尽管它们有脚,但不能行动。胭脂虫雄虫有翅膀,还有脚,具有飞行的能力。
1龄若虫孵化后不久即开始展示强大的爬行能力,它们可以在整株仙人掌科植株上来回爬行,一直持续到找到适宜的位置才停下来。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会沿着仙人掌茎片向上爬行,以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来固定自己。
1龄若虫的爬行速度大约为每分钟30cm,在高温条件下,它们的爬行速度可能会更快。微风有助于1龄若虫的分散,但并不足以将它们吹落到离开仙人掌植株。当风势较大时,1龄若虫会停止爬行,等待风势减弱后才继续前行。
负趋光行为
胭脂虫的若虫、成虫阶段均表现出负趋光行为。1龄若虫对光线较为敏感,它们通常选择仙人掌茎片的背阴面来进行固定。室内培育条件下,不同方向的光照强度差异不大,胭脂虫成虫在仙人掌茎片的两侧数量分布均匀。户外培育时,如果一侧的仙人掌茎片比较背光,而另一面光照时间较长,经过一段时间后,成虫几乎只分布在受背光的一侧,而朝向阳光的一侧几乎没有胭脂虫存在。
集群行为
在野外培育的情况下,胭脂虫表现出集群习性,它们喜欢成群固定。一旦有一只虫开始固定,其他虫会陆续在其周围找到位置进行固定,形成一个小群体。每个小群体的数量可以从2到3只,多时甚至达到8到10只。但在室内培育的条件下,胭脂虫的固定分布相对较均匀,较少出现成群固定的现象。
生长繁殖
胭脂虫营两性生殖,1年3代,从卵到成虫死亡约历时51~63天。但在最佳的环境条件下,雌虫的发育周期持续约3个月。
产卵
雌虫在交配后,体积会明显增大,不久之后便开始产卵。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胭脂虫的卵产量会有很大差异,最多可达350颗,而最少可能只有约100颗左右。一般情况下,怀卵量与雌虫体积成正比,也就是说,虫体越大,怀卵量越多,反之亦然。整个产卵期持续约一个月左右,即使在离开寄主后,雌虫也可以继续产卵。
雌虫主要于晚上产卵。产卵开始时,雌虫通常只产下少量的卵,大约1~3粒。卵的外面覆盖着半透明的卵壳。随着时间的推移,通常在2~5天后,产卵数量逐渐增加,产卵速度也加快,达到产卵高峰时,平均每隔6~10分钟雌虫便会产下一串卵。在这个时候,产下的卵呈链状排列,有时一天内可以产下50~60粒卵。随着产卵进入后期,雌虫的体积逐渐减小,最终死亡。
孵化
卵在产出体外的过程,也是若虫孵化过程的开始。这一过程是由若虫的头部和触角的第1节所推动的,它们的剧烈前后运动会导致卵壳头部沿背腹纵线开始破裂,一直到卵壳的中部,从而使若虫能够缓慢地爬出破裂处。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最初,足、触角和器官会粘在若虫的身体上,但在1~2分钟后开始展开。
当若虫完全爬出后,它们通常会经历一段短暂的静止时间,然后开始活动。孵化后,卵壳会变得空瘪而透明,仍然留在原来的位置。在温度约16.5℃和相对湿度80%~86%的条件下,一枚胭脂虫卵通常会在15~20分钟内完成孵化。
涌散
胭脂虫全部虫卵的整体孵化期相对较长。在常温状态下,从第一粒卵孵化开始(出虫)到所有卵孵化完毕,可能需要持续一个半月的时间。在涌散前期,只有少量的1龄若虫开始出现。大约在孵化开始后的18天左右,会达到孵化的高峰期,也就是涌散的高峰期,这一高峰期通常持续约10天。高峰期之后,会进入涌散后期,这一时期可能会持续大约20天左右。刚孵化出来的1龄若虫(爬虫)通常身体覆盖着白色的蜡丝,这些蜡丝有助于它们扩散到新的地方。
固定
1龄若虫在孵化后的1~2天开始固定。胭脂虫成虫能扩散至整株仙人掌科植株包括茎片及果实上进行固定。不过相对而言,1龄若虫更偏好固定在2年生的茎片上,而在老茎片、果实以及新长出的茎片上固定的相对较少。它们通常选择在仙人掌刺的基部或凹陷处进行固定。
胭脂虫雄虫通常会选择在母虫附近固定,而雌虫则选择距离相对远一些的地方进行固定。固定后,1龄若虫会将口针刺入仙人掌内进行取食,靠吸食仙人掌的汁液进行生活。
泌蜡
若虫在孵化后约1小时便开始分泌蜡。在泌蜡过程中,首先若虫的腹部背面会出现一些白色小点,然后是胸部。几小时后,若虫的身体表面布满了白色的蜡粉和一些短的蜡丝。这些蜡丝是从它们大的背部刚毛基部的腺体产生的,蜡丝会直立生长,长度不断加长。这些蜡丝相对脆弱,但它们有助于1龄若虫的扩散。
第1次蜕皮
若虫在固定后大约20~23天会经历第一次蜕皮。第1次蜕皮时间在不同温度下有一定差别,在22~28℃时,一般为接种后1个月左右开始。整个蜕皮过程持续约15~60分钟不等。已固定的1龄若虫经历第1次蜕皮后变为2龄若虫,刚蜕皮后的虫体表皮呈现栗色,不久后会被蜡粉覆盖,此时它们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但移动范围有限。它们会缓慢爬行一段时间,然后停止活动,之后整个2龄阶段不再活动。
第2次蜕皮
在22~28℃时,第2次蜕皮通常发生在第1次蜕皮后的第10~30天,蜕皮时间相对第1次较长,通常为20~80分钟不等。蜕皮后,虫体的表皮仍然呈现暗红色,然后会迅速被蜡粉所覆盖。虫体的活动能力较弱,大部分在第2次蜕皮后几乎不再活动,会继续在原本的固定位置吸食养分并发育。
2龄雄幼虫虫期为13~18天,然后结茧化蛹,18~22天后羽化,2龄雌若虫蜕皮后直接进入成虫期。
羽化
2龄雄若虫会在仙人掌科片上形成一个椭圆形茧,其中一端连接在掌片上,而另一端则留有一个羽化孔。2龄雄若虫在茧内度过前蛹期和蛹期。蛹在茧内时,尾部朝向羽化孔,等到发育成熟后,它们通过扭动虫体头部和上腹节的方式,脱离茧而羽化成为雄成虫。
交配
雌成虫的蜡被通常交织在一起,形成团,并常有“蜜露”形成。雄虫的柱形茧就依附于这些雌虫的蜡被上,雄虫羽化后即寻找雌虫进行交配。雄成虫羽化后具备一定的飞行能力,但一般会选择在仙人掌片上爬行,寻找雌虫进行交配。由于雌虫通常聚集在一起固定,因此雄成虫喜欢在雌虫聚集处进行活动。雄成虫在羽化后 4~5 天进行交配,1头雄虫可与2头以上雌虫进行交配,交配后雄虫即死亡。由于体形小,寿命短,因此几乎观察不到雄虫。
人工养殖
养殖方法
胭脂虫的养殖历史悠久,最传统的养殖方式为野外培育。如秘鲁加那利群岛好望角的西北部,因具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均是采用此种方法。最原始的传统种植方法是栽植感染胭脂虫的仙人掌科垫,随着技术发展,该方法也已有改进,即让未受精的雌虫在仙人掌定居,再由雄虫进行授精
但好望角的东部由于季节性降雨,且暴雨频繁,雨水多,野外培育方法不可行,采用的是一种新的培育方法。该方法是将健康、成熟及顶部的仙人掌茎片与胭脂虫若虫接种,然后用钩子悬挂在大约90平方米的大棚内养殖。夏季培育期大约为3个月,而冬季为5个月左右,就可以采收成熟的雌成虫。在采虫时,使用压缩气体喷射设备将胭脂虫吹入容器中。采虫后,对虫体进行清洁、筛分和分级,留下一部分雌成虫以用于繁殖后代。其余的雌成虫在60℃下干燥2天后储存,以备出口。通过这种方法,每个大棚每年可生产约75kg的干虫体。
中国因为气候等环境条件不适宜,无法采用传统的野外培育方法,也是采用的大棚悬挂仙人掌科片养殖的方法。
提取技术
从胭脂虫中提取胭脂虫红是至关重要的过程。胭脂虫红的提取工艺已有几百年历史,传统的提取方法包括水提法和醇提法。制备1kg胭脂虫红需要15万只以上的胭脂虫。要获得高纯度的胭脂虫红色素,需要用氨或碳酸钠等碱处理粉碎的死胭脂虫,以处理不溶性物质,这些物质主要来自于死虫碎片。经过碱处理后,需要添加硫酸铝钾,使胭脂虫红以铝盐的形式沉淀。为了确保色素的纯净性,需要避免与铁接触。如果想要调节色素的色调为紫色,可以将生石灰与明矾一起添加。此外,为了控制沉淀的形成,可以加入化学物质,如氯化亚锡柠檬酸硼砂或明胶等。
此外,经过提取后,初提的胭脂虫红色素需要经过精制。精制方法主要包括超滤膜精制和硅胶-凝胶层析法等。
种间关系
胭脂虫的主要天敌有: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Cryptolae montrouzieri),黄足光瓢虫(Exochomus flavipes),小毛瓢虫属(Scymnus)昆虫,显盾瓢虫(Hyperaspis trifurcata),食蚜蝇属(Baccha)昆虫,潜蝇(Leucopis bellula),褐蛉(Hemerobius amiculus),异食蚜蝇属(Allograpta)昆虫等。在胭脂虫上未发现寄生生物。
相关产业
产业发展
胭脂虫早在1000年前便开始被驯化,其加工产品广泛用作着色剂,被玛雅人、印加人和阿兹特克人广泛采用。胭脂虫的饲养和染料制备技术可以追溯至15世纪。在西班牙殖民时期,大量干燥的胭脂虫氧化铁被进口到欧洲。由于胭脂虫比欧洲或亚洲其他昆虫富含更多色素,因此成为了主要的着色剂,几乎完全占据了欧洲市场,成为西班牙美洲原住民交易最广泛、仅次于金银的最有价值的产品。
在16到17世纪,西班牙人垄断了胭脂红工业,他们采取了严厉的措施,以防止将活性材料走私到其他非西班牙殖民地国家。然而,胭脂虫后来还是被引入到其他国家。19世纪,胭脂虫被引入加那利群岛,结束了墨西哥人对胭脂红的垄断。1862年,加那利群岛销售了2730吨胭脂红,相当于四千多亿只昆虫。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胭脂红色素行业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期,但后来由于人工合成煤焦类染料的低成本优势,市场份额逐渐下降。然而,随着人们发现煤焦类染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胭脂红天然色素再次受到欢迎,国际市场需求大增,胭脂虫产业再次兴盛。
雄性成虫体内的胭脂红酸含量极低,而在雌虫体内,特别是雌性成虫体内,胭脂红酸的含量占干重的14%~26%。天然胭脂虫红色素是全球极具经济价值的特色生物资源产品,主要出口国包括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是供不应求的天然产物。2022年,国际市场上胭脂虫干虫的价格每千克可达几十美元,维持在较高态势。中国市场上,含量为50%和52%的胭脂虫红色素的售价每千克均可达千元以上。
世界产业
世界上仅有少数几个国家在饲养胭脂虫,这些国家的生活水平都比较低。胭脂虫的主产国是秘鲁,年生产能力为800吨左右,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80%以上,其次为加那利群岛南非墨西哥智利玻利维亚等也在大力发展胭脂虫产业。
中国产业
21世纪初,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从美洲引进了优良种虫的胭脂虫,随后在云南昆明和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地区进行了保种扩繁和人工培育试验。研究所在禄丰市建立的胭脂虫培育示范点,鲜虫的年产量每公顷可达到1035kg。这些培育技术已经扩散到四川省的攀枝花、西昌市以及贵州省兴义市等地。
主要价值
工业价值
胭脂虫体含有胭脂红酸,通过干燥和加工处理,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蒽醌类色素,这种色素即胭脂虫红。胭脂虫红是一种独特的天然染料,具有极强的色彩饱和度和极高的色牢度。它是唯一一种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可以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同时使用的天然色素。这使得它成为全球最珍贵的天然红色染料之一。在历史上,胭脂虫红曾广泛应用于纺织品中,尤其在16世纪之前。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一重要的红色染料如今广泛用于纺织品、化妆品、药品以及医药制品等领域。
胭脂虫红色素与二氧化钛的表面结合非常牢固,这种结合具有较强的电子驱动力,这是因为它可以激发出激发态氧化电势并具有热力学优势。因此,胭脂虫红色素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被广泛用作光敏剂。这种结合不仅可以减少电池的制造成本,还可以提高光电转化效率。
另外,经酸化处理的胭脂虫红色素可以用于有效地染色一些昆虫幼虫,使幼虫和蛹与周围绿色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技术在蔬菜处理过程中非常实用,适用于商业化生产的花椰菜等作物。
食用价值
随着对天然食品添加剂的需求增加,胭脂红色素正被广泛应用作为食用色素。水溶性的胭脂红可用于含酒精饮料和水基饮料的着色。胭脂红的钙衍生物也被广泛用于肉制品、烘焙食品、糕点装饰配料、甜点、糖霜、水果制品,以及一些奶酪和乳制品的着色。
但是,某些宗教群体的信徒不食用那些通过杀死活虫以获得的色素制成的产品,这些宗教包括穆斯林、犹太人和耆那教徒等。同样,胭脂红也通常不被素食者和纯素食者所接受。
主要危害
胭脂虫(尤其是野生胭脂虫)被认为是仙人掌科的主要害虫。此外,少数人对胭脂红过敏,而另一些人会因胭脂红而引起哮喘反应。多动症儿童保护团体认为儿童膳食不应使用这种色素。
相关文化
历史记载
胭脂虫颜料曾为美洲早期历史上的阿兹特克人和玛雅人所使用。生产的胭脂红被认为是珍贵之物,常常被各社区献给当时的皇帝作为贡品。
在15世纪的20年代,胭脂虫样本被引入西班牙,到了15世纪的40年代,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布商已经在西班牙购买胭脂虫和胭脂红粉。胭脂红颜料在欧洲非常受欢迎。高质量的胭脂红颜料曾被英国军方用于制作军装夹克,也被用于罗马红衣主教的法衣。
在历史上,胭脂虫红经常出现在绘画、雕塑等艺术品中。例如,1583年创作的著名雕塑《科帕卡瓦纳的圣母》(Our Lady of Copacabana)中,研究人员通过微拉曼光谱和扫描显微镜能量色散光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雕塑的红色部分含有胭脂虫红。
趣闻轶事
因胭脂虫提炼出的红色染料非常昂贵,卡尔?冯?林奈于是委派他的学生罗兰德尔去南美洲采集胭脂虫。他计划在瑞典成倍培育这种小虫,然后生产染料出口,从而获得丰厚的利润。
然而,罗兰德尔发回的仙人掌科和一大批胭脂虫先于他本人抵达了瑞典,当园丁打开仙人掌的包装后,以为这些难得的小昆虫是仙人掌在运回瑞典的路途中引来的害虫,于是将它们一只不剩地全部扑杀。林奈闻讯后悲伤过度,以致犯了严重的偏头痛
参考资料
..2023-11-20
Dactylopius coccus.COL.2023-11-20
..2023-11-20
..2023-11-20
..2023-11-20
..2023-11-20
..2023-11-20
..2023-11-20
胭脂虫.中国大百科.2023-11-20
cochineal.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2023-11-20
..2023-11-20
..2023-11-20
..2023-11-20
..2023-11-20
目录
概述
命名与起源
命名
起源
形态特征
雌虫
成虫
背面
腹面
1龄若虫
2龄若虫
雄虫
成虫
1龄幼虫
2龄幼虫
前蛹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摄食行为
运动行为
负趋光行为
集群行为
生长繁殖
产卵
孵化
涌散
固定
泌蜡
第1次蜕皮
第2次蜕皮
羽化
交配
人工养殖
养殖方法
提取技术
种间关系
相关产业
产业发展
世界产业
中国产业
主要价值
工业价值
食用价值
主要危害
相关文化
历史记载
趣闻轶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