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重力(anti-gravity)一词常见于宇宙论和星体
动力学。它的概念是希望能创造一个物体或者空间,可以不受重力影响。截至2021年,没有明确的证据,来证明反重力的存在。它并不是指一种失重状态,也不是指用别的力来平衡万有引力,而是指透过一种科技的干预,让反重力的物体或者空间可以使引力场不复存在或者不会对物体或空间造成影响。"反重力 "一词也常被用来指代那些看似能逆转重力的装置,例如通过电磁场移动空气在空中飞行的升降机。
反重力一般会在科学幻想中提及,特别是在
航天器推进这一内容中。这种概念首次在
赫伯特·威尔斯的科幻作品《The First Men in the Moon》中出现。
创造反重力的可能性取决于对重力及其与其他物理理论(例如
广义相对论和
量子力学)的相互作用的完整理解和描述。1948年罗杰·巴布森成立重力研究基金会,致力于研究减少重力影响的方法,并设立了一项奖金,专门奖励在探索“重力的局部
绝缘体、反射体或吸收体”的可能性方向上的优秀论文。1992年,尤金·波德克莱特诺夫声称在
超导体实验中发现,快速旋转的超导体可以减少
引力效应,但之后诸多试图重现波德克莱特诺夫的实验都无法复现。21世纪初,
美国航空航天局和
波音公司等机构对反重力技术表现出兴趣,但NASA的测试结果否定了早期的各类宣称反重力的发明。2013年,CERN开始探索反重力效应,
承认研究反重力装置。2023年的《
自然》杂志论文显示,
反物质与普通物质在引力作用下表现相同,排除了反物质可以产生反重力的可能性。同年物理学家们排除了反重力与重力相等的可能性。
历史上对引力的理解
重力与反重力
在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认为物体向
地球坠落是因为地球位于
宇宙中心并吸引所有质量。
阿基米德(Archimedes)发现了三角形的重心。波斯的
比鲁尼(Al-Biruni)则提出了重力并非
地球独有。欧洲科学家通过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伽利略·伽利莱通过实验确定了所有物体的
重力加速度相同,并提出了距离与时间平方成正比的关系。这一发现后来被格里马尔迪和里奇奥利通过钟摆实验证实。
1687年,
艾萨克·牛顿发表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即引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
行星运动,还预测了
海王星的存在。然而,水星轨道的近日点进动问题无法用牛顿理论解释,直到1915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
广义相对论,将
引力视为时空曲率的结果,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广义相对论在随后的实验中得到了验证,并成为现代引力理论的基础。
反重力的概念最初由著名科幻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在1901年出版的小说《月球第一人》(The First Men in the Moon)中首次提出。这个概念是希望能创造一个物体或者空间,可以不受重力影响。它并不是指一种失重状态,例如自由落体或卫星运行,也不是指用别的力来平衡万有引力,例如用电磁力或空气动力。反重力的基础缘由是指透过一种科技的干预,让反重力的物体或者空间可以使引力场不复存在或者不会对物体或空间造成影响。
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中,万有引力是一种通过未知方式传递的外力。在20世纪,牛顿的模型被广义相对论所取代,广义相对论的引力不是一种力,而是时空几何学的结果。
万有引力理论
1684年,
艾萨克·牛顿(Newton)向埃德蒙德·哈雷(Edmond Halley)寄了一份手稿,题为《论轨道上物体的运动》(De motu corporum in gyrum),为
约翰尼斯·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提供了物理依据。哈雷对这份手稿印象深刻,并敦促牛顿对其进行扩展。1687年,牛顿出版了一本名为《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哲学)的开创性著作。在这本书中,牛顿将
引力描述为一种普遍的力,并声称“使
行星保持在其球体中的力必须是它们与旋转中心距离的平方。”这一说法后来被浓缩为
平方反比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迅速传遍了欧洲世界。一个多世纪后的1821年,他的
万有引力理论被用来预测
海王星的存在。
法国天文学家亚历克西斯·布瓦德(Alexis Bouvard)利用这一理论创建了一个模拟
天王星轨道的表格,该表格被证明与天王星的实际轨迹有很大不同。为了解释这种差异,许多天文学家推测,天王星轨道之外可能有一个大物体正在扰乱其轨道。1846年,天文学家约翰·库奇·亚当斯(John Couch Adams)和乌尔班·勒维耶(Urbain Le Verrier)独立地利用牛顿定律预测了海王星在夜空中的位置,并在一天之内在那里发现了这颗
行星。
广义相对论“扭曲效应”
天文学家注意到
水星轨道上的偏心率,无法用
艾萨克·牛顿的理论来解释:轨道的近日点每世纪增加约42.98角秒。对这种差异最明显的解释是一个尚未被发现的
天体(例如一颗行星绕
太阳运行的距离甚至比水星更近),但所有寻找这种天体的努力都被证明是徒劳的。最后,在1915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该理论能够准确地模拟水星的轨道。
在牛顿力学中,时空是一个平淡无奇的舞台,因为时间就是均匀的流逝,空间就是均匀的绵延。无论物质有多少、怎么运动,对这个舞台都没有影响,所以不可能有波动。现在我们把
艾萨克·牛顿的时空观称为绝对时空观。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
相对论打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从此时空变成相对的东西。根据
光速不变原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了
狭义相对论,时间和空间必不可免地混合到一起。 并且根据
引力场和非
惯性参照系的
等效原理,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把狭义相对论推广成了
广义相对论。
在广义相对论中,
万有引力是由局部质能引起的空间几何变化(空间正常形状的改变)的结果,万有
引力的影响被归因于时空
曲率,而不是力。爱因斯坦以
等效原理的形式描述这一想法。在这一理论中,
自由落体被认为等效于
惯性运动,这意味着自由落体的惯性物体相对于地面上的非惯性观测者加速。与
艾萨克·牛顿物理学相反,爱因斯坦认为这种加速度有可能在没有任何力施加到物体上的情况下发生。而根据广义相对论的
方程式是可以通过使用 "
负质量 "达成反重力的效果的,而
方程本身并不能排除负质量的存在。
广义相对论似乎预测了负质量会产生排斥
引力场。
弦理论
弦理论是20 世纪 60 年代末为描述强力理论而提出的,但被
量子色动力学所取代。1974年,科学家提出将弦谱中的无质量
自旋两粒子与
引力量子引力子(graviton)联系起来,这使得弦理论成为
量子引力理论最有希望的候选理论。1990 年代中期,科学家发现了无扰动
弦律,为基础理论的唯一性提供了证据。它还导致人们认识到一种 11 维的表现形式,即 M 理论。随后的理论发展将弦理论、粒子理论和
粒子物理学联系在一起。在
量子引力理论中,引力子是引力的假想量子。在
弦理论中,引力子是基本弦的一种无质量状态。有关研究表明,在有限尺寸系统中,量子物质(如单粒子或
萨特延德拉·玻色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凝聚态)在特定条件下可能表现出反重力特性。量子系统通过释放粒子的动能来实现反引力。这种反重力特性可能影响
宇宙的膨胀过程。
相关设想
重力屏蔽
重力屏蔽的概念是科幻文学中的常见概念,即存在一种物质能局部或完整的影响
引力。把这种物质放在物体的下方则能减小或完全消除引力对该物体的影响,允许该物体使用很小的作用力就可以飘离
地球表面。第一个也是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虚构的重力屏蔽物质“Cavorite”,它出现在HG Wells 1901 年的经典小说《登月第一人》中。
1992年,
俄罗斯人尤金·波德克莱特诺夫在《Physica C》杂志上撰文宣布,他发现了“引力屏蔽”效应,可以做到在一定面积上屏蔽掉引力的影响。他的仪器由一个悬浮在
磁场中
超导圆盘组成,直径为145毫米,厚6毫米。波德克列特诺夫施以交流
电场,使其旋转,置于盘上的物体
引力可减轻2%。波德克列特诺夫使用大量物体,从陶制物到木制品进行了实验,仔细观察这种引力减小现象。他发现,旋转速度越快,物体引力就越明显。1996年的一项实验证据表明
超导体不存在这种效应。重力屏蔽被认为违反了
等效原理,也不符合
广义相对论。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位于
亚拉巴马州的
美国航空航天局马歇尔航天中心在重复波德克列特诺夫的实验时失败了。
负质量
根据广义相对论,万有引力是由局部质能引起的空间几何变化(空间正常形状的改变)的结果。这一理论认为,正是由于大质量物体使空间形状发生了改变,才导致了万有引力,而万有引力实际上是变形空间的一种属性,而不是一种真正的力。根据方程式是可以通过使用 "
负质量 "达成反重力的效果的。同样的
方程本身并不能排除负质量的存在。
广义相对论和
艾萨克·牛顿引力似乎都预测负质量会产生排斥
引力场。赫尔曼·邦迪爵士在1957年提出,负
引力质量与负
惯性质量相结合,将符合广义相对论的强
等效原理以及牛顿线性动量和
能量守恒定律。邦迪的证明给出了
相对论方程的无奇点解。1988年7月,Robert L. Forward在AIAA/ASME/SAE/ASEE第24届联合推进会议上发表论文,提出了邦迪负重力质量
推进系统。
量子力学
在
量子引力理论中,
引力子是引力的假想量子,是介导引力相互作用的
基本粒子。在
弦理论中,引力子是基本弦的一种无质量状态。有关研究表明,在有限尺寸系统中,量子物质(如单粒子或玻色-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凝聚态)在特定条件下可能表现出反重力特性。这种现象与量子态排斥原理有关,即在有限尺寸量子系统中,不可能所有量子态都表现为顺重力或反重力。量子系统通过改变内部粒子的动量分布来实现反重力效果,这可能导致量子物质在
引力作用下的加速扩张。这些独特的量子现象可能在
超冷原子实验中被观察到,并可能为解释宇宙加速膨胀提供新的视角。此外,量子系统的反重力行为可能与
宇宙早期的
自发对称破缺和QCD
相变有关,这表明宇宙中的拓扑激发态也可能影响宇宙的扩张过程。截至 2023 年物理学家尚未发现
引力的量子理论。
第五种力
世间万物都是通过四种基本的力进行相互作用的: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据《第五自然力的兴起与衰落(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Fifth Force)》,对于“第五自然力”的探索起源于1975年实验物理学家对于重力理论的测试和证明。20世纪 80年代,
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们表示,他们发现了第五种力,称为超电荷,它是一种反重力。
20世纪,物理学家们通过量子化和几何化两种理念来解决物理问题。几何化方法在解释
引力方面取得了成功,尤其是在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
广义相对论中,通过
曲率概念解决了
太阳系内的引力吸引问题。然而,近年来的实验和观测数据支持了反重力的存在,这与引力吸引并存。为
宇宙加速膨胀和COW实验的矛盾提供了解释。线性化的修改
测地线方程表明,扭率项产生的力是排斥性的。
2011年,
哈勃空间望远镜和地面天文台的观测结果让天文学家感到惊讶,他们发现
宇宙不仅在膨胀,而且在加速——这一发现赢得了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詹姆斯·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1935-)等许多科学家认为,一种被称为“
暗能量”的无形力量导致了这种加速。暗能量可以想象成一种“反重力”或斥力,它通过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拉伸空间来推动
星系分开。虽然目前的技术不允许我们直接测量暗能量,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它对正常物质的影响来描述它。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进行了一项实验,为探寻
第五种力可能的特性提供了新的线索。这项研究的成果发表于2021年9月的《科学》杂志。在2021年获得“
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的一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得出了结论,第五种力要么比理论预测的弱得多,要么根本就不存在。
万有斥力
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不朽著作《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
引力,力的方向沿着两物体的连线,力的大小和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和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一般也叫做重力,它在地面处的大小就是物体的重量。
宇宙的加速膨胀,表明在宇宙大尺度上,“
万有引力”并不起主导作用,而是“万有斥力”在主导宇宙的加速膨胀。早在1980年,艾伦-古斯(Alan Guth)和阿列克谢-斯塔罗宾斯基(Alexei Starobinsky)提出一种“负压场”,这种模型认为重子物质和
暗物质的
压强为零,而这种场的压强为负,表现为斥力。正是由于这种负压场,才导致宇宙早期大爆炸之后的剧烈膨胀(注意这时还不知道宇宙是加速膨胀的,只是为了解释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暴涨阶段)。一种被称为“
暗能量”的无形力量导致了这种加速。暗能量可以想象成一种是“反重力”。
戈德奖(Göde Award)
戈德奖(Göde reward for gravity research)旨在鼓励通过未知方法影响重力的创新研究。该奖项要求参选者设计并完成一个实验,使一个20克的设备在至少10厘米距离上自由漂浮至少1分钟,以证明实验对重力有直接影响。实验必须展示明显的重力效应,排除了基于空气动力学、磁力或电力的传统悬浮效果。戈德科学基金会重力研究所试图重现许多声称存在“反重力”效应的不同实验。该小组通过重复相关实验来观察反重力效应的所有尝试均未成功。
观测尝试
重力电子耦合
1992年,俄罗斯研究人员尤金·波德克莱特诺夫声称在
超导体实验中发现,快速旋转的超导体可以减少
引力效应。许多研究试图重现波德克莱特诺夫的实验,但都无法复现。亨茨维尔阿拉巴马大学的李宁和道格拉斯-托尔(Douglas Torr)在 1991 年至 1993 年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提出了随时间变化的
磁场如何导致超导体中晶格离子的
自旋产生可检测的引力磁场和引力
电场。1999年,李和她的团队出现在《大众力学》上,声称已经构建了一个工作原型来产生她所描述的“AC重力”。尚未提供该原型的进一步证据。
道格拉斯·托尔和蒂米尔·达塔参与了
南卡罗来纳大学“重力发生器”的开发。根据南卡罗来纳大学技术转让办公室泄露的一份文件,该文件于 1998 年向《连线》记者 Charles Platt 证实,该设备将在任何所需方向产生“力束”,该大学计划申请专利并许可该设备。有关该大学研究项目或“重力发生器”装置的更多信息尚未公开。
陀螺仪装置
陀螺仪在旋转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力,该力使得陀螺仪自身“脱离平面”,似乎可以对抗重力自动升起。虽然牛顿模型已经完全证明这个力是虚无的,但是陀螺仪还是引发了无数关于反重力装置和各种专利装置的说法。这些设备中没有一台被证明能在可控条件下工作。埃里克·莱思韦特(Eric Laithwaite)重型电气工程教授在1974年在英国伦敦皇家学会展示了他反抗地心引力的设计,他将旋转的陀螺放在准度较高的称上,随着陀螺的旋转,称上显示质量下降了5磅。1994年莱思韦特发布了一项
推进系统专利,该专利便是以陀螺仪为基础设计。1989年,据报道重量沿着右旋转陀螺仪的轴减小。一年后对这一说法的测试得出了无效结果。
别费尔德-布朗效应
20世纪20年代,美国发明家
托马斯·汤森·布朗(Thomas Townsend 褐色)上大学时,他在老师保罗·别费尔德(Prof Biefeld)的指导下,在用
电容器做实验时,观察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只要以很高的电压将
电能输入电容器,就会在某个方向产生一个微弱的
推力。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别费尔德-布朗效应。
一种
轻木,制造出稳定的三角形飞行器。三角框架的上部缠绕了一匝电线,用以接受
高压电,下部粘有
铝箔条,中间是3至5厘米的空隙,据称由此在铝箔条和电线间形成一种向上的推力,就是别费尔德-布朗效应。把高压电打入该飞行器,它果真立即飘升到空中,
飘升机就此诞生。
1956年,一份分析报告声称别费尔德-布朗效应被归于电子重力学的范畴。后来,在太空推进技术中,别费尔德-布朗效应用到了
离子推进器,或称离子飘升机之中。不过科学家发现,它并不符合之前提到的反重力的定义,而且都是可以用现有理论来解释的。2004年,
美国航空航天局对各种宣称反重力的类似发明,进行了统一测试,并发布了技术结论:它们只不过是离子在
漂移过程中碰撞空气所产生的效应,而并非真正的反重力,因为这些“东西”一旦放入真空之中,就飞不起来了。
反重力的相关研究
1948年,商人罗杰·巴布森成立了重力研究基金会(Gravity Research
基金会),研究减少重力影响的方法。基金会设立了一项奖金,专门奖励在探索“重力波的局部绝缘体、反射体或吸收体”的可能性方向上的优秀论文。20世纪60到70年代,物理学家
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曾五次荣获该基金会的奖项。
赫尔曼·邦迪爵士在1957年提出,负
引力质量与负
惯性质量相结合,将符合
广义相对论的强
等效原理以及牛顿线性
动量和
能量守恒定律。
邦迪的证明给出了
相对论方程的无奇点解。1988年7月,Robert L. Forward在AIAA/ASME/SAE/ASEE第24届联合推进会议上发表论文,提出了邦迪负重力质量推进系统。
20世纪 80年代,
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们表示,他们发现了第五种力,称为超电荷,它是一种反重力。
1992年,俄罗斯研究员尤金·波德克莱特诺夫声称发现了快速旋转的超导体降低了重力效应。很多研究人员试图重复博德克勒洛夫的实验,但是都没有成功。
阿拉巴马大学亨茨维尔分校的李宁和道格拉斯-托尔(Douglas Torr)在 1991 年至 1993 年间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在理论上证明了一个不定常的
磁场如何让
超导体中的格构离子旋转,从而产生可探测的重力电场和重力磁场。
1996年的一项实验证据表明超导体不存在"
引力屏蔽"效应。
1999年,李宁和她的团队在《
大众机械》上声称他们已经构思好了一个可以产生她所谓的“AC重力”的蓝图。然而还没有更进一步的证据证明这个蓝图的可行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位于
亚拉巴马州的
美国航空航天局马歇尔航天中心在重复波德克列特诺夫的实验时失败了。
2004年,NASA对各种宣称反重力的类似发明,进行了统一测试,并发布了技术结论:它们只不过是离子在
漂移过程中碰撞空气所产生的效应,而并非真正的反重力,因为这些“东西”一旦放入真空之中,就飞不起来了。
2011年,天文学家们发现
宇宙不仅在膨胀,而且在加速。许多科学家认为,一种被称为“
暗能量”的无形力量导致了这种加速。暗能量可以想象成一种“反重力”或斥力。
2013年
波音公司承认,正在位于
西雅图的“梦幻工厂”研究反重力装置。即将离任的波音“幻影研究”项目负责人乔治·米尔纳承认其公司对波德克列特诺夫的研究和其他反重力装置感兴趣。
罗宾·米尔纳同时称其公司相信这些装置蕴含的科学原理。他说,其中的物理学原理看来是成立的,符合基本的科学原理。它们没有打破物理学法则。
2013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一项旨在研究反氢能级的实验中寻找反重力效应。反重力测量只是一个“有趣的杂耍”,没有定论。
2021年的一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得出了结论,第五种力要么比理论预测的弱得多,要么根本就不存在。
2023年9月27日,
学术期刊《
自然》最新发表一篇
粒子物理学论文,研究人员报道了他们对反氢原子自由下落的直接观测,提示
反物质和普通物质受到的
引力相同。该论文介绍,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915年提出的
广义相对论描述了引力的效应,提出至今已得到大量实验验证。广义相对论中的弱
等效原理指出,所有物体不论质量和组成,在引力作用下都会以相同的方式自由下落。虽然主流观点认为反物质在
地球引力下也会出现物质的行为,但由于难以创造严格对照的实验条件,此前这方面一直缺乏直接观测。2018年,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阿尔法合作组(ALPHA collaboration)建造了ALPHA-g
探测器,这是一个反氢原子的磁阱,专门用于研究
引力效应。该探测器内悬浮的反氢原子被释放,它们的后续运动可用来推断引力的影响。如果底部溢出的比顶部更多,那么
反物质原子可能和普通物质具有相同的行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丹麦
奥尔胡斯大学Jeffrey Hangst和同事及合作者通过这个实验观察发现,释放到ALPHA-g的被磁阱捕获的反氢原子更倾向于从装置的底部下落。
2023年10月物理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
宇宙学家Gabriel Chardin等人在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
反氢激光物理装置(ALPHA)进行了
伽利略·伽利莱跌落测试的更新版本。排除了反重力与重力
相等的可能性。从现代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一结果可以说是“
反物质不存在反重力作用的可能性”。
相关事件
20世纪20年代
托马斯·汤森·布朗在保罗·别费尔德教授的指导下进行
电容器实验时,观察到一个现象:当电容器接收到高电压的
电能输入时,会在特定方向产生一个微弱的
推力,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为别费尔德-布朗效应。20世纪30年代,布朗在美国海军的支持下继续研究,制造了更大尺寸的电容器。1952年,布朗进行了一次"
飘升机"(Lifter)的演示:使用两个2英尺宽的金属盘,通过10英尺长的转轴并以5万伏的高电压、50瓦特的电力驱动,使得金属盘以每秒16转的速度旋转。
90年代末,卡梅伦采用轻质木材,制造出了一个三角形"飘升机"。"飘升机"的三角框架上部绕有电线以接收
高压电,下部粘贴铝箔条,两者之间保持3至5厘米的间隙。据称,这种结构能够在铝箔条和电线之间产生向上的
推力,即别费尔德-布朗效应。当施加高压电时,飞行器确实能够升空。2001年6月,卡梅伦将
飘升机的图片上传至互联网。
反重力研究中一直有很多伪科学内容,并不为科学界所接受。正统科学家嘲笑反重力的思想,认为飘升机的动力是离子风。他们的简单解释是:电流进入飘升机顶部
电感线圈时,逸出的
电子把周围空气
电离化,离子为飘升机下部的
铝箔所吸引,冲击中型分子,并形成一股向下的风。
麻省理工学院的
引力专家雷纳·魏斯说:"这一切没有任何神秘之处。"在他看来,飘升机和
气垫船没什么区别。
在新闻媒体的要求下,
美国航空航天局进行了一次真空
飘升机实验,但飘升机在真空中没能飞起来。
文化影响
Apergy 是一种虚构的反引力能量形式。最早由珀西-格雷格(Percy Greg)在其 1880 年的小说《穿越黄道十二宫》(Across the Zodiac)中描述。
约翰·阿斯特四世在其 1894 年的
科幻小说《异世界之旅》中使用了这一概念。
杰克·伦敦在其 1899 年首次发表于《黑猫》的短篇小说《千人之死》中将其描述为 "一种力的假想存在,与
引力相反,阿斯特将其命名为'反引力'"。
1896 年,克拉拉-杰瑟普-布卢姆菲尔德-摩尔(Clara Jessup Bloomfield-Moore)在一篇名为《关于基利的一些真相》(Some Truths About Keely)的文章中也用 "pergy "来形容约翰-基利(John Keely)利用频率释放所有
原子物质内部潜藏的力量。
在 1897 年发表于《旧金山电话报》上的一篇表面上并非虚构的文章《揭开空中飞行的秘密》中,科学通讯员、理学博士弗兰克-M-克洛斯访问了
太平洋沿岸某地一位伪装成
葡萄栽培者的无名印度教徒,他声称发明了一种飞行船,利用一种名为 "radlum "的稀有金属 "气孔剂 "产生可控气孔力,使船只能够上升和下降。这位发明家将 "光能 "描述为 "通过将正电和负电与电能的第三元素或状态--'ultheic'混合而获得的一种力",并将 "光能 "称为 "重力的第二阶段",同时暗示还有第三阶段。
S. 米克(S. P. Meek)的短篇小说《冷光》(Cold Light)发表于 1930 年 3 月的《超科学惊奇故事》(Astounding Stories of Super-Science)中,其中提到了与
万有引力相反的能量。
2007年的《巴拉坦效应》是马拉雅拉姆语科幻电影之一,讲述了发明家巴拉坦(比朱·梅农饰)的故事。巴拉坦看到一个物体克服重力漂浮在空中后。他开始对反重力现象着迷。巴拉坦试图在房东(贾加西·斯里库玛 Jagathy Sreekumar 饰)的经济援助下研究这个现象。
1965年的电影《杀人许可》讲述了一名
英国间谍(汤姆-亚当斯 Tom Adams 饰)看守着一名斯堪的纳维亚科学家(卡尔-斯捷潘内克 Karl Stepanek 饰)的故事。纳维亚科学家出售了一种反重力装置。
1963年的电影《飞天老爷车续集》讲述了比利时教授内德·布雷纳德发现一种被他称为“Flubbergas”的反重力物质,并依靠该发现赢得一场赛车比赛的故事。
在《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反重力技术出现了多次:使用反重力技术的车辆包括Gian 重型巡逻飞行器、单兵空中平台( STAP)、闪电飞行器、AAT主战坦克、和巡逻运输机。在星际飞船上,反重力发动机是第二种推进形式,用于大气层飞行和对接程序。反重力技术还用于日常用品,例如椅子和演讲台,还可以将斥力技术武器化,以产生能够以与原力类似的方式击退敌人的冲击波,特别是在曼达洛臂甲。
参考资料
陀螺仪悬浮.rexresearch.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