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
中国湖南省衡阳市境内高校
南华大学(英文名称: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缩写:USC),简称南华,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常胜西路28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大学。
南华大学成立于2000年,由原隶属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工学院、原隶属湖南省的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高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单位,是本科一批招生院校。2003年,南华大学申博成功,学校获批核技术及应用、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等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南华大学恢复组建衡阳医学院。衡阳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唯一医学院和附属医院。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南华大学总占地面积223.49万平方米,其中学校总建筑面积为125.65万平方米; 拥有2个校区(红湘校区、雨母校区);教职工人数为2609人;全日制本科生人数为3677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为7050人;设有直属学院25个,直属型附属医院8所,研究生协作培养单位27个;设有本科招生专业6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种;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此外,临床医学、化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核科学与技术入选“世界一流培育学科”。
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南华大学排名第201名;在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南华大学排名801-900名。
历史沿革
南华大学由中南工学院与衡阳医学院于2000年3月合并组建,2002年10月,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
衡阳医学院
衡阳医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湖南省衡阳医学院。学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
中南工学院
中南工学院创办于1959年,前身是衡阳矿冶工程学院,是由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在核工业厂矿较为集中的衡阳创办的一所培养矿冶及其他方面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开设有冶金、采矿、选矿、地质、矿物分析、矿山机电等本科专业,为发展中国的原子能事业特别是“两弹一艇”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更名为衡阳工学院,1993年,衡阳工学院更名为中南工学院。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为学院题写了新的院名。
核工业第六研究所
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始建于1962年,是中国以铀矿开采为主的多专业综合性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当时称南昌矿业研究所。1966年,该所与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第一设计院矿山设计部分合并,成立二机部第三研究设计院(简称三院);1969年,该院由江西南昌迁往湖南省衡阳市,与二机部第一研究设计院水冶设计部分合并,成立二机部第四设计研究院(简称四院);1975年,在四院科研室的基础上,重新组建湖南矿山研究所,代号为湖南六所,直属二机部十二局领导。20世纪80年代以来,湖南矿山研究所先后更名为二机部铀矿开采研究所、核工业部铀矿开采研究所、和核工业第六研究所
组建南华大学
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重点突破阶段,湖南省人民政府向教育部呈送《关于中南工学院与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衡阳大学或湖南科技大学的函》。次年3月,教育部下文同意原中南工学院和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南华大学。同年9月20日,南华大学成立,在学校大会堂举行成立庆典大会,时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唐之享为“南华大学”揭牌。同年10月,学校向湖南省人民政府及省教育厅和卫生厅提出请示,将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学校,将核工业四一五医院划转为学校的直属型附属医院。
2001年9月,南华大学启用新校名字体、校训、校徽。同年,核技术及应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采矿工程3个学科列为湖南省“十五”重点建设学科。次年2月,国家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在长沙签署共建南华大学协议,为南华大学拓宽了发展空间。2002年10月11日,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该校,核工业四一五医院划转为学校的直属型附属医院,提升了学校的科研实力。
申博成功
2001~2002年,南华大学确定了采矿工程、病原生物学、内科学等5个学科专业为2002年度申博学科专业。次年,南华大学申博成功,学校获批核技术及应用、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等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恢复组建衡阳医学院
2018年,南华大学恢复组建衡阳医学院。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唯一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组成单位包括基础医学院、药学专业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学院)等。
办学条件
院系情况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南华大学设本科招生专业66个,直属学院25个。
资料来源:
附属医院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南华大学有8所直属型附属医院,分布在衡阳和长沙,附属医院共有职工近1.3万人,临床教师3000余人;共开放床位10000余张,年门急诊量约600万人次,年手术量超过16万台次。南华大学获批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和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依托建设单位。
资料来源: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南华大学是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有教职工2609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人才计划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专家、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100余名,有湖南省芙蓉学者、杰出青年等159名。
资料来源:
教学建设
南华大学拥有1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防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卓越计划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3门;有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与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等46个,还有国家核医结合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核能与核安全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平台9个;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社科研究基地等84个。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部省级创新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38个。
学科建设
南华大学以工学、医学为主,同时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共9个学科门类。2022年,南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入选“世界一流培育学科”,还拥有10个核类本科专业,13个核类硕士点,3个核类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核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核工业全部产业链,是中国核类本科专业最齐全、本科生培养规模最大、核类人才培养层次最完整的高校之一,是国家唯一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核应急宣传和培训基地。学科实验室是IAEA和国际氡计量计划组织亚洲区域协调实验室、ICRU氡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是中国唯一授权高校的实验室。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南华大学临床医学、化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并设有研究生协作培养单位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种;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
资料来源: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南华大学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协作关系。获批“湖南省外国专家工作站”,留学生教育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教育和管理质量”认证。
2023年5月,南华大学护理学院和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签订临床教学实习基地协议。同年11月,英国东伦敦大学助理校长、建筑学院,计算机及工程学院院长Prof.David Tann来南华大学访问交流,双方就教师互访、学生互换、合作科研、师生进修等事宜达成初步共识。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南华大学图书资源总量345万余册,其中纸质藏书207万余册,纸质中外文期刊2400余种,拥有WOS、IEL、CNKI、超星等50余个数据库。
学术期刊
截至2023年,南华大学主办《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南华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性高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中医药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和特种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中的研究论文、诊治经验、文献综述、病例报道、知识讲座等,是开放获取期刊。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是湖南省教育厅主管、南华大学主办的医学专业性学术期刊,其前身为《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入选中国科技核心(统计源)期刊。报道主要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药学、预防医学、特种医学以及护理医学等各个学科,开设了专家论坛、专题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研究、技术方法、健康与护理、文献综述、研究快报、个案报道、学术动态(国外期刊摘译)等栏目。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入选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国内绝大部分检索数据库收录。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南华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99年10月创刊,国内外发行。主要设置核工业经济与管理、衡岳论坛、政治学·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管理科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历史学·法学研究等10个专栏。其中,核工业经济与管理、衡岳论坛为特色栏目。截至2023年,《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和湖南省资助优秀理论期刊,已加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并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第四届湖南省优秀社科学报一等奖。核工业经济与管理栏目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特色栏目。在中国高校社科期刊评比中,核工业经济与管理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南华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核工程与核技术、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环境与设备、电机工程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资源环境工程、生物、制药、数学、物理学等学科(或专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21日,南华大学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7个,校级级科研平台4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南华大学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035件,其中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共计644件,实用新型专利382件,外观设计专利9件。先后成功转化有效专利50余项,承担政府、企事业单位委托横向项目1000余项,累计经费总额达2亿余元,为100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累计提供技术攻关与咨询服务2万余次。
南华大学先后承担“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国防基础研究计划、核能开发专项等科研项目350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0余项、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20余项 。
2021年,中国首台100千瓦超高功率工业光纤激光器在南华大学启用。该激光器是由南华大学激光应用创新研究院与武汉锐科激光等单位联合研制,是中国首台最大功率的100千瓦工业光纤激光器,也是全球第二大功率的工业激光器。入选2021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同年,南华大学领衔的“氡测量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发明了静电收集测氡灵敏度温湿度自动补偿、累积活度函数法氡/射气子体连续测量、氡排放量连续测量等系列新技术,解决了长期无需值守氡/钍射气连续灵敏测量、单滤膜钍射气子体连续测量、土壤潜势氡浓度快速测量等一系列“测不了”的瓶颈问题,团队完成的“氡/钍射气及其子体测量的关键技术与成套仪器”被授予湖南省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22年,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针对AXI-CDMA模块单粒子效应软错误失效机理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2023年3月,南华大学承担—中俄重离子同步加速器(NICA)大科学装置取得阶段性成果,研制完成了任务中1232个塔、77个电磁量能器模块的研制。
学校排名
2023年3月,南华大学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居第191名,其中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获评A,预防医学专业获评B+。同年6月,南华大学在自然指数官网更新的自然指数排名中,位居全球611位,中国内地高校第152位,湖南省内省属高校排名第1。在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南华大学排名801-900名;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南华大学排名第201名;
校园文化
校名
校名“南华大学”的字体,辑录毛泽东手书而成。英文字体为加粗的Helvetica字体。
校徽
 南华大学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学校徽志为圆形,侧面如花蕾,平面如绽开的花瓣,三层花瓣外环为中、英文校名,徽志的标准色为科技蓝。学校徽章为题有中文校名标准字形证章。
校旗
南华大学的校旗由学校徽志、校名两部分构成,背景由科技蓝构成。
校训
明德、博学、求是、致远。
校庆日
南华大学的校庆日是每年10月16日,也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纪念日。
校歌
南华大学的校歌是《南华大学校歌》,由聂春吾作曲,集体作词。歌词为:沐浴新世纪的阳光,欣欣的南华令人向住,汇聚九州菁华,培育华夏栋梁。国防俊杰在这里诞生,白衣战士在这里成长,明德、博学、求是、致远,英才辈出,桃李芬芳。汇入新世纪的洪流,奋进的南华蓬勃向上,迎接时代挑战,谱写青春华章。人生理想在这里升华,创新精神在这里弘扬,科教兴国、南华争先,开拓进取,永铸辉煌。
校区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南华大学有两个校区,分别为红湘校区及雨母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223.49万平方米,产权占地面积为 140.65 万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为125.65万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积 172069.51平方米(含智慧教室面积5400.0平方米),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155343.83平方米。
红湘校区
红湘校区为南华大学老校区,位于衡阳市蒸湘区常胜西路28号。占地面积1400亩,主要有衡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核科学技术学院。
雨母校区
雨母校区为南华大学新校区,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二塘村,占地面积1600亩。该校区主要为长安大学建筑学院、松霖设计艺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数理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语言文学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学院。
知名建筑
南华大学雨母校区新图书馆共12层,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每层均为开放式书库、阅览室、学习室,共有3524个阅览座位。图书馆设有多媒体学术会议室、常规研讨室、名师沙龙研讨室、启发实践型智慧研讨室、5G+全景全息协同智慧研讨室等功能室。具备AI能力、云能力、大数据能力,配备了图书馆客服机器人、RFID智能盘点车、自助借还机、智慧阅读等智能终端。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资料来源:(统计时间:2024年5月)
历任领导
中南工学院
资料来源:
衡阳医学院
资料来源:
核工业第六研究所
资料来源:
南华大学
资料来源:
校友情况
南华大学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国防工业、核工业、卫生与健康、环境保护、装备制造、金融管理等行业和领域,并设有地方校友会和院系校友会。
以上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12月,以上仅展示部分校友信息
所获荣誉
2021年,南华大学获湖南省建筑工程“芙蓉奖”。
2021年,南华大学团委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2022年,南华大学获20项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2023年,南华大学获评2023年度“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
2023年,南华大学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3年12月,南华大学获2023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科学技术二等奖。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南华大学.2023-12-04
学校简介.南华大学.2023-12-01
南华大学,64岁生日快乐!.南华大学.2023-12-04
南华大学.爱企查.2023-12-06
南华大学章程.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2023-12-05
现任领导.南华大学.2024-05-21
南华大学校史摘要(四).南华大学.2023-12-04
核科学与技术重点学科简介.南华大学.2023-12-06
院系详情.南华大学.2023-12-06
优秀校友|刘宴麟.南华大学.2023-12-05
新闻列表.南华大学.2023-12-04
南华大学校史摘要(四).南华大学.2023-12-04
衡阳医学院简介.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12-04
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南华大学.2023-12-04
中南工学院.南华大学.2023-12-04
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南华大学.2023-12-04
衡阳医学院.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12-06
院系专业.南华大学.2023-12-04
人才队伍.南华大学.2023-12-02
省部级.南华大学.2023-12-04
校级.南华大学.2023-12-04
南华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南华大学研究生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2023-12-04
杂志简介.南华大学.2023-12-04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南华大学.2023-12-04
《南华大学学报.南华大学.2023-12-04
科研平台.南华大学.2023-12-04
南华大学雨母校区新图书馆开馆.南华大学新闻网.2023-12-05
中南工学院.南华大学.2023-12-05
衡阳医学院时期.南华大学.2023-12-05
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南华大学.2023-12-05
南华大学.南华大学.2023-12-05
总会简介.南华大学.2023-12-05
优秀校友|李陵江:国之名医.南华大学.2023-12-05
南华大学优秀校友一览.南华大学.2023-12-05
南华大学获评2023年度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南华大学研究生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2023-12-0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衡阳医学院
中南工学院
核工业第六研究所
组建南华大学
申博成功
恢复组建衡阳医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情况
附属医院
师资规模
教学建设
学科建设
合作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学术期刊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学校排名
校园文化
校名
校徽
校旗
校训
校庆日
校歌
校区情况
红湘校区
雨母校区
知名建筑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中南工学院
衡阳医学院
核工业第六研究所
南华大学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