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镇
重庆丰都县三合镇
三合镇,是中国重庆市丰都县下辖的一个街道办事处,丰都县政府驻地。三合街道,隶属于重庆市丰都县,地处丰都县城,东与双路镇连接,南与包鸾镇相邻,西与湛普镇接壤,北临长江,与名山街道隔江相望,于2009年12月4日撤镇设街道。
全镇幅员面积78.1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85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居委122个居民小组。
三合街道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
街道概况
三合镇位于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三峡移民搬迁大县--丰都县城,是一个新建的新兴移民重镇,是丰都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幅员面积78.1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85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居委122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06743多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0571人,农业人口26172人),城区面积4.04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23812.5亩,森林面积24465亩,森林覆盖率达21%。
移民情况
作为未来库区明珠的三合镇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越、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三合镇肩负神圣的特殊使命、地处优越的独特区位、面临艰巨的发展重任,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移民大镇。三合镇10余万人口中,各类移民占到80%,移民构成情况也较复杂,有农村移民、占地移民、旧县城南迁居民、关破企业职工、购房进城移民等。农村移民涉及9个村32个社,淹没房屋5.4万平方米。共完成农村移民安置2727人,复建房屋20.44万平方米;生产安置1445人,基本属就地后靠,以农安置为主,人均耕地面积达到人平0.5亩以上。目前二、三、四期移民生产和生活安置已全部完成。占地移民安置涉及新县城3.34平方公里范围内5个村23个社,共拆迁房屋面积14万平方米,复建房屋面积50.7万平方米;实施生活安置5787人,其中自购房安置2120人、自建房安置2735人、统建房安置932人;实施生产安置5172人,其中货币安置、自谋职业4494人,储蓄式养老保险安置681人。该镇在完成了移民“搬得出”任务后,把移民安稳致富便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根据我们对全镇占地移民、纯居民、关破企业移民(简称“三类对象”)的就业、生活等情况的调查,全镇“三类”对象达到1.2万户35622人,占县城总户数和总人口的49%和42%(纯居民5140户17738人,占地移民2848户5787人,关破企业下岗职工4318人),其中贫困人口占到5499人,特困人口601人;“三类”对象中适龄就业人口20060人,其中就业的仅有8307人。“三类”对象移民普遍存在文化偏低、技能单一,观念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和能力,加之经济发展还比较滞后,暂时还无法给移民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我们面临的移民安稳致富任务艰巨而繁重。艰巨的任务,就是神圣的使命。全镇一班人从讲政治、顾大局和维护三合整体形象的高度出发,负重拼搏,加压驱动,切实绷紧每一根神经,自始至终把移民安稳致富工作作为全镇的全局和大事来抓。
建设沿革
民国十九年(1930年),境域属第五区。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隶属第二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月,隶属新建镇。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隶属第一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隶属第二指导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隶属第五指导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8月,隶属第一指导区。
1949年12月,隶属第二区。
1950年4月,隶属第七区。
1952年11月,隶属第十二区。
1955年12月,并入新建乡。
1958年9月,并入上游公社。
1992年9月,并入汇南乡
1998年11月,新建、汇南2乡和双路镇、湛普镇的部分村合并,设置三合镇。
2009年12月,撤三合镇,改设为三合街道。
行政区划
2011年,三合街道下辖滨江东路、滨江中路、滨江西路、平都东路、平都中路、平都西路、南天湖东路、南天湖中路、南天湖西路、雪玉路,乌龙、瓜草湾、峡南溪、丁庄14个社区,童仙寨、双庙、汇南、峰顶、新建、鹿鸣岩、刀溪、啄木嘴、罗山9个行政村;下设151个居民小组、53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三合街道下辖22个社区、4个行政村:滨江东路社区、滨江中路社区、滨江西路社区、平都东路社区、平都中路社区、平都西路社区、南天湖东路社区、南天湖中路社区、南天湖西路社区、雪玉路社区、瓜草湾社区、峡南溪社区、丁庄社区、汇南社区、新建社区、童仙寨社区、双庙社区、峰顶社区、洋河社区、龙城社区、龙王沱社区、金龙社区、鹿鸣岩村、刀溪村、啄木嘴村、罗山村,街道办事处驻丰都平都大道西段50号。
地理环境
三合街道地处丰都县中部,东与双路镇连接,南与包鸾镇相邻,西与湛普镇接壤,北临长江,与名山街道隔江相望,幅员面积78.1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三合街道总人口13197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000人,城镇化率68.2%;另有流动人口5968人。总人口中,男性65457人,占49.6%;女性66514万人,占50.4%;14岁以下23471人,占17.7%;15—64岁95304人,占72.2%;65岁以上13196人,占10.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6.69万人,占99.9%;有土家、羌、高山、哈尼族、回、蒙古等13个少数民族,共190人,占0.1%。2011年,三合街道人口出生率7.7‰,人口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长率3.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691.9人。
经济
2011年,三合街道财政总收入9868.7万元,比2010年增长12.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384.6万元,比2010年增长11.3%;人均财政收入952元,比2010年增长15.6%。2011年,三合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5124元。
三合街道产业结构以商贸为主。2019年末,三合街道共有各类规模以上企业163家,其中商贸企业84家,建筑业及房地产企业36家,工业企业14家,大个体29家。2019年,三合街道GDP预计可达62.73亿元,同比增长10.8%;规上工业总产值10.6亿元,同比增长13.5%;农业总产值2.53亿元,增幅达4.62%;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万元,增幅10.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36万元,增幅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同比增长13.8%。
2012年,三合街道以啄木嘴村为主,发展红高粱5000亩;以刀溪村、罗山村为主,发展红红薯种植000亩;以汇南村为主,发展蔬菜种植3000亩,新建蔬菜大棚40个;以丁庄社区、双庙村为中心,发枇杷种植杷5000亩;以童仙寨、峰顶村为主,发展肉兔、食用菌产业。
三合街道是丰都县工业生产基地,形成了以食品、纺织、机械、船舶、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三合街道工业总产值达到9.3亿元,比2010年增长16.8%,工业增加值1562.4万元。2011年,三合街道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职工786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1亿元,比2010年增长26.3%,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136家,职工5836人,实现工业增加值7.8亿元,比2010年增长28.4%;销售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企业506家,其中100万元以上的128家,50万元以上的136家,10万元以上的360家。
2011年末,三合街道有商业网点27个,职工1073人;已成为丰都县商品集散地。2011年,三合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8040万元,比2010年增长2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8548.5万元,比2010年增长23.6%。
2011年,三合街道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14.9亿元,比2010年增长11.5%,占生产总值的36.5%,实现税收3.3亿元。2011年末,三合街道存款余额为98.5亿元,比2010年增长17.7%;人均储蓄5.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5.9亿元,比2010年增长13.8%。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三合街道有幼儿园30所,在园幼儿800人,专任教师85人;小学25所,在校生1.2万人,专任教师12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3456人,专任教师54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8%,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560人,专任教师24人;有各级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15所。2011年,三合街道教育经费达964.5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68.8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964.5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3%、1%、3%;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84.3%,比201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
2011年末,三合街道有科技人才34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85人,经营管理人才30人,技能人才225人,农村实用人才7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三合街道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演职人员500人,电影公司1个,电影放映单位3个,电影院1座,座位500个,年放映800场次,观众达2万人次;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4个,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档案室1个,建筑面积50平方米;文化行业从业人员64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1%,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2人。2011年末,三合街道有体育场地10处,100%的城市社区和86%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3.5%。2011年末,三合街道广播入户率99.3%,通响率98.6%;有线电视用户数为6.6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三合街道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42个,病床2245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1800张,固定资产总值1659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69人,其中执业医师324人,执业助理医师286人,注册护士259人。2011年,三合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3万人次,住院手术785台次,出院病人2.1万人次。三合街道重点医院有中山医院、仁爱医院。2011年,三合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5/10万,参合率97.5%。
社会保障
2011年,三合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4859户,人数8220人,支出2118.6万元,比2010年增长2.8%,月人均187元,比2010年增长2.4%;城市医疗救助42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500人次,共支出68万元,比2010年增长1.7%;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90人次,支出19万元,比2010年增长1.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74户,人数1267人,支出183万元,比2010年增长3.2%,月人均80元,比2010年增长1.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4人,支出12万元,比2010年增长1.8%;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20人,支出36万元,比2010年增长1.2%;农村医疗救助8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500人次,共支出598万元,比2010年增长3.4%;农村临时救济54人次,支出6万元,比2010年增长1.7%;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1200人;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976万元,比2010年增长5.7%,基金支出合计563万元,比2010年增长5.1%。
2011年末,三合街道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7500人,比2010年末增加1007人,其中参保职工82人,参保离退休人员51人,分别比2010年末增加9人和10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18人,比2010年末增加4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875人,比2010年末增加43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64人,比2010年末增加5人。
交通
三合街道有省道S105、S103经过境内。
所获荣誉
2020年10月,丰都县三合街道南天湖东路社区党委被授予“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街道概况
移民情况
建设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人口
经济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科技事业
文体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交通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